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克什米尔
  • 印巴关系
  • 地缘政治
  • 冲突
  • 边界争端
  • 历史
  • 政治
  • 南亚
  • 印度
  • 巴基斯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叙论有着东方瑞士美称:「克什米尔」多舛命运之历史背景,以及国际关系。内容尤重二十世纪前半,印度、巴基斯坦争夺此一要地种种史实。

本书特色

  1.本书叙论「克什米尔」多舛命运之历史背景,及其国际关系。
  2.内容尤重二十世纪前半,印度、巴基斯坦争夺此一要地种种史实。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俊才(1921-1996年)


  我国历史学家、印度史专家。曾任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主持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着有《印度史》、《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甘地与现代印度》等书。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甘地、真纳、尼赫鲁看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章    从阿育王时代到多格拉王朝
第三章    胡山秀美而又是战略要地
第四章    印巴分治前后
第五章    所谓部落民族的入侵
第六章    印、巴、克邦之战
第七章    联合国调处与建议
第八章    联合国代表再度调处
第九章    尼赫鲁阿里谈判
第十章    共产国际觊觎下的克邦
第十一章    美援巴基斯坦
第十二章    印度撕毁安理会决议
第十三章    安理会再度努力调解
第十四章    巴基斯坦简介
第十五章    印度共和国现状
附:克什米尔详图

 

图书序言


  
  克什米尔─这东方的瑞士,十年前当我初到印度时,早已是深深向往。成天喘息在烈日酷暑下的人们,谁又不想望这湖山秀美的消暑胜地呢?更何况就在山的那边,便是我们的西藏,我们的新疆,因此我们对克什米尔的一切,很自然的有着特别的爱好和亲切之感。
  
  一九四八年五月起,印度和巴基斯坦两自治领,为了争夺这战略的要地,曾展开了全面血战,九年来虽经联合国调处,划定了停战线,但两军对垒,依然是剑拔弩张,而丑恶的政治阴谋,在斯林拉迦,更是接二连三的上演,直到一九五七年一月,印度不顾安理会的决议,悍然宣布合佈克什米尔以后,搁置经年的悬案,才又引起举世的注目。我以为凡不属克什米尔的人们,不问他们凭借着何等优越的军事和政治力量,都不能越俎代庖来决定克什米尔的前途。在这里唯有贯彻民族自决的原则,让克什米尔的人民,来表现他们的自由意志,才是解决争端的最合理办法。
  
  十年前我在印度,正是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开始火拼的时候,当时曾留意并不断蒐集有关的资料。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乘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大会之便,又在新德里就其近年发展实况,求进一步的了解。一九五七年春天鉴于印度对克什米尔採取蛮干作风,尼赫鲁与梅嫩之流,竟欲一手遮盖天下人耳目,深觉我们对本问题实有多加研讨的必要。本书所述各节,我曾力求客观翔实,但挂一漏万,仍所难免,敬望国人有以教之。
  
  吴俊才 四十六年九月于台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对“主权”这一概念的深刻反思。在克什米尔,似乎存在着多重主权的诉求:一个是印度,一个是巴基斯坦,而更重要,也最被忽视的,或许是克什米尔人民自身的民族自决权。这本书能否在宏大的国家叙事之外,赋予克什米尔人民以更清晰的声音?我希望作者能挖掘那些不为人知的民间视角,无论是来自普通民众的悲情陈述,还是来自分离主义运动的复杂动机,亦或是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对克什米尔问题的不同声音。一本好的历史读物,不应只记录宏大事件,更应捕捉那些细微的、个体的命运。

评分

我购买《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是希望能对“冲突的根源”有一个更为系统和深度的认知。克什米尔的冲突,并非一日之寒,它的成因必然是多层面的,涉及历史的遗留、宗教的差异、政治的博弈,甚至经济的利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解剖一样,将这些因素一一剖开,并展示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僵局。作者对于这些根源性问题的梳理,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化解冲突的思路,哪怕只是理论上的探讨,也同样具有价值。我期待的是一个能够启发思考的深刻剖析。

评分

我之所以被《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吸引,是因为我对“国家认同”和“领土争端”这两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射,有着浓厚的兴趣。克什米尔,一个地理上相对狭小的区域,却承载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近乎“生死攸关”的主权诉求。书中对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构建和强化其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叙事,一定有着详尽的阐述。我希望看到作者能够深入剖析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是如何在此问题上被定义和辩护的,以及这些定义和辩护,是如何演变成持续的军事对峙和政治僵局。了解这种国家层面的叙事建构,对于理解为何这个地区的问题如此难以解决,至关重要。

评分

我总是对历史中的关键节点特别着迷,而印巴分治无疑是20世纪最深刻的地缘政治创伤之一,其最直接、最持久的爆发点便是克什米尔。翻开《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我期待的正是对这个“未竟的事业”的深度挖掘。我想了解,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克什米尔的土邦主,他面临着怎样的抉择?他所做的决定,是如何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新生的国家之间,播下了冲突的种子?书中对几次主要印巴战争的描述,我相信会是重头戏,而不仅仅是战役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这些冲突如何塑造了双方的民族认同、政治格局,以及克什米尔人民的现实处境。战争的硝烟散去,留下的往往是更深的伤痕,我希望作者能展现这些伤痕如何渗透到克什米尔社会的肌理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评分

《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我预感它会是一部关于“权力与边界”的深刻论述。边界的划定,往往是权力斗争的产物,而克什米尔问题,恰恰是英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最棘手的一条“未定边界”。书中对殖民主义如何影响了克什米尔的最终归属,以及之后印巴两国如何围绕这条边界进行持续的权力争夺,想必会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我特别想了解,在两国力量的天平不断摇摆的过程中,克什米尔人民的“被代表”与“被忽视”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能否揭示,在宏大的国家利益面前,个体的命运是多么的脆弱。

评分

我选择《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是出于对“和平的脆弱性”的深刻体会。印巴两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克什米尔则是它们之间最敏感的“火药桶”。书中对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在战争边缘游走,以及在危机时刻,又如何通过外交手段暂时维系和平的努力,必然充满了戏剧性。我希望作者能深入分析,在长期的冲突和对峙中,两国各自的“战略思维”是如何演变的。而对于克什米尔人民来说,他们渴望的和平,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被一次次地打破。这本书或许能让我们反思,和平的代价有多么沉重。

评分

我对《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的兴趣,源于对“民族主义”及其负面影响的警惕。印巴分治的历史,是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的悲剧性例证,而克什米尔则成为了这场悲剧最集中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分析,在印巴两国各自的民族主义叙事中,克什米尔是如何被“工具化”的。两国又是如何利用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声索,来巩固国内的政治合法性,或者转移国内的矛盾。这种对民族主义的批判性审视,对于理解当今世界各地频发的领土争端和民族冲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深刻的案例分析。

评分

克什米尔,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复杂而悠长的历史气息,而《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则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这一地区错综复杂局势的窗口。我拿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这个地区长久以来新闻报道的关注,总觉得那里的故事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根源和脉络,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要梳理清楚这一切。从目录上看,它涵盖了从历史的黎明,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阴影,再到印巴分治的阵痛,以及之后两国间持续不断的冲突与博弈。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描绘克什米尔人民在这一切动荡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的声音、他们的诉求,是否在宏大的地缘政治博弈中被淹没了。书中对1947年分治时期的细节描述,想必会极其震撼,那段历史充满了悲情与无奈,民族、宗教、政治的洪流裹挟着无数生命,他们的命运,他们的选择,都将在这本书中得到深入的剖析。

评分

我对《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的期待,在于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个“多视角”的叙事。历史的叙述,往往容易被胜利者所垄断,而克什米尔问题,牵涉到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克什米尔人民本身,这三个视角,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排斥之处,才是理解真相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谁对谁错”的评判,而是力求呈现不同群体的立场、动机和感受。作者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客观性。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带来更全面、更 nuanced 理解的书籍。

评分

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清晰、全面地梳理克什米尔地区复杂局势的著作。《克什米尔与印巴关系》这本书,从其标题来看,似乎正是这样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学术性读物。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克什米尔问题”是如何被国际社会所认知和处理的。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角力,是否为克什米尔的局势增加了新的维度?又或是,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调解者,还是旁观者?书中对不同时期国际力量的介入和影响的分析,无疑会为我们理解这一地区问题的复杂性提供更广阔的视角。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勾勒出克什米尔问题在国际舞台上的起伏跌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