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台湾棒球努力的一切,都将被记忆
台湾人为何把棒球叫作柴球?最早打棒球的台湾人是谁?
当年出国比赛的棒球小将们,除了比赛之外,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最完整的台湾棒球史 「逆转胜」不只是棒球精神的最佳写照,某种程度更代表着永不服输的台湾价值。
台湾棒球走过百余年岁月,过程当中有欢笑、有泪水,有荣耀、有挫折。台湾曾经因为嘉农、红叶与三冠王的胜利而热血沸腾,也曾因为职棒签赌歪风而低迷失落。但是,棒球魂始终不灭,每逢职棒开打或国际赛事期间,球迷「不曾塞车」,总是在场边加油、吶喊,扮演最称职的「10号队友」。对棒球的热情一直深植在台湾人的心灵深处,随时等待爆发。
本书为最完整的台湾棒球史,作者谢仕渊为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副馆长,2003年曾出版《台湾棒球一百年》,10多年后的今日,他重新改写,并按照时间脉络,娓娓诉尽与台湾棒球相关的人事物,读来宛如观赏一场球赛般,起伏跌宕,也从中感受棒球成为国球的偶然与必然。
热血推荐 林华韦(前棒球国手,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校长)
周思齐(职棒选手,中信兄弟球员)
魏德圣(导演)
曾文诚(FOX体育台球评)
徐裴翊(Vamos Sports 翊起运动共同创办人)
赵豪城(美国职棒资深球评)
从棒球引进台湾谈起,除了道尽台湾棒球身世之外,也让我们看见棒球与台湾人精神的重叠与类同,原来台湾人疯棒球并非偶然。——魏德圣
通盘性地从过去到现在,由点到面,重启这个土地上最重要的运动发展,其中有傲人的荣光时刻,但也有阳光照不到的阴暗面……而这也是本书的价值,凡曾为台湾棒球努力过的一切,都会被记忆。——曾文诚
如果你看过二○一三年世界棒球经典赛,中华队跟日本交手时,台湾万人空巷只为守在电视机前隔海为中华队加油;如果你看过世界十二强棒球赛,林智胜对古巴轰出超前的三分弹、全场球迷疯狂的模样,那么更应该了解,棒球是如何开始跟台湾紧密相连的。——徐裴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