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就是养命,养好脾胃不生病

养脾胃就是养命,养好脾胃不生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脾胃
  • 健康
  • 养生
  • 食疗
  • 疾病预防
  • 中医学
  • 饮食养生
  • 长寿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养脾胃就是养命,养好脾胃不生病
直接、简单、有效,图解式调养脾胃。

  ■养脾护胃严选治疗
  ■快速养护气血之源
  ■好脾胃让你活百岁

  脾胃乃「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常常有些人因为自己年轻,从来没有把健康放在心上,直到某一天,一次例行的体检后被告知患有糖尿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家人、朋友均一片愕然。怎么办?

  养生诀窍就是养脾胃!如果把生命看成一棵树,那么阳光、空气和水是最重要的,而除却阳光之外,气血则犹如身体内在的空气和水,构成了人体健康的能量,而脾胃则是「气血生化之源」,不言而喻,生命赖以持续的根本乃在脾胃。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不顾好,气血生成不足,身体各器官得不到滋润,出现「枯萎」现象,接着就会百病丛生。

  养生就是养脾胃,脾胃好了,人就健康,面色就红润,精神也充足。三分治,七分养,养好脾胃身体才健康。

  让您多活二十年的脾胃养生密码
调和阴阳:探寻生命健康的内在平衡 导读: 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关于生命本质、健康维护与内在平衡的深度探索之旅。我们不再将健康视为一种外在的征服或药物的依赖,而是回归到人体内部微妙的动态平衡——调和阴阳。通过对传统生命哲学的现代阐释,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的最新见解,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方法论,帮助读者重建与自然、与自我身体的和谐关系,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与长寿。 --- 第一部分:生命的基石——阴阳的哲学与生理学基础 第一章:万物之源:理解阴阳的宇宙观 本章从古代智慧的源头出发,深入剖析“阴阳”概念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动态统一体。我们探讨阴阳如何在宏观宇宙(如四季更迭、昼夜交替)中体现,并着重阐述这种哲学如何被应用于人体的生命活动。理解了阴阳的流动性,我们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失衡。 1.1 阴阳的辩证统一: 探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的原理,阐述了生命活力来源于二者的适度交织。 1.2 动的世界: 描述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如何以阴阳的节律进行。 1.3 现代科学的印证: 简要对照现代生物钟、内分泌系统、神经调节等概念,说明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科学中找到了新的对应点。 第二章:人体内的“双重奏”:能量、物质与信息流 在本章中,我们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能量转换系统。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器官的解析,而是关注系统间的相互作用。“阴”在此代表物质的积累、储存和沉静(如体液、组织结构);“阳”则代表功能的发挥、热量的产生和驱动力。 2.1 “体质”的阴阳定性: 如何通过观察日常表现(如怕冷与怕热、活力与倦怠)来初步判断个体的基本阴阳偏颇。 2.2 情绪的能量转化: 深入分析情绪对能量流动的直接影响。过度思虑如何“凝滞”阳气,而强烈的恐惧如何“损耗”阴液。 2.3 循环的意义: 探讨气血津液的运行不仅仅是物理的输送,更是阴阳能量在体内不断交接、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 --- 第二部分:平衡的艺术——重塑内在的和谐系统 第三章:环境的印记:顺应四时的养生智慧 健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外部环境的紧密互动。本章的核心在于“天人合一”,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生活节奏,使身体与外界的阴阳转换保持同步,从而减少“外邪”入侵的机会。 3.1 春季:生发的开始与肝的疏泄: 如何在春季顺应万物生长的特性,调节情绪,避免过早耗费身体的储备。 3.2 夏季:外盛与内藏的矛盾: 夏季阳气最盛,如何通过清淡饮食和适当“藏热”(避免过度贪凉),保护体内的阴液。 3.3 秋季:收敛与固护: 强调秋季应注重保养肺金,减少耗散,为过冬做准备。 3.4 冬季:至阴与潜藏: 探讨冬季的“闭藏”原则,如何通过减少外界活动来积蓄来年之本。 第四章:食饮有节:从营养学到生命滋养 本书对饮食的探讨超越了卡路里和宏量营养素的范畴,回归到食物的“性味归经”——它们对人体阴阳的影响。食物被视为一种能量载体和信息传递者。 4.1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详细解释温、热、寒、凉四性如何影响身体温度与代谢;酸、苦、甘、辛、咸五味如何对应五大系统。 4.2 进食的节律: 探讨“不食不洁,不饮不净”背后的科学逻辑,以及“过饱”如何成为系统负担的根源。 4.3 饮水与代谢水的平衡: 区别对待“饮水”与“水湿停滞”,如何科学饮水以支持循环而非制造负担。 第五章:动静相宜:激活身体的自愈潜能 运动和休息是调节阴阳最直接的手段。运动产生阳气,而休息和睡眠则是阴气收敛、修复物质基础的过程。 5.1 动能的精准控制: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有益。探讨过度剧烈的、消耗性的运动如何耗散“阳气之本”,而和缓、注重呼吸与意念结合的运动(如特定呼吸法和舒展)如何优化能量分布。 5.2 睡眠的“采阴”艺术: 深入解析高质量睡眠的生理机制,强调“睡子午觉”的深层意义在于与地球磁场和生物节律的同步,是身体主动“充电”的过程。 5.3 压力管理:从应激反应到内在松弛: 探讨慢性压力如何使人体长时间处于“战或逃”的阳盛状态,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实现深度放松。 --- 第三部分:心灵的修炼——精神层面的调和与升华 第六章:思虑的界限:防止精神内耗 精神活动是阳气的最高体现,但无节制的思虑和担忧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隐患之一。本章关注思维与身体的连接。 6.1 意念的指向性: 探讨“心神”在调控全身中的枢纽作用,以及精神散乱如何导致能量的“泄漏”。 6.2 情绪的转化与释放: 如何识别并处理负面情绪,使其不至于转化为影响身体机能的“实证”或“虚证”。 6.3 专注力的恢复: 介绍几种基于古代冥想实践的专注力训练法,旨在帮助读者将分散的“神”重新收敛于身体中心。 第七章:人际场域:边界感与能量的交换 人是社会性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能量场域产生巨大影响。本章探讨如何建立健康的“能量边界”。 7.1 区分“给予”与“耗竭”: 识别那些在人际互动中让你感到被吸干能量的关系模式。 7.2 建立精神的“保护层”: 如何在不疏远他人的前提下,维护自身的内在稳定和能量不被不必要地牵扯。 7.3 宽恕的力量: 探讨长期怨恨和内疚如何成为慢性消耗自身的“内毒”,以及放下执念对恢复内在平衡的重要性。 结语:回归自我的内在觉知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读者对自身细微变化的“觉知力”。健康不是等待疾病发生后再去干预,而是持续地倾听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通过对阴阳平衡的理解和实践,读者将获得一套强大的工具箱,用以导航人生的起伏,真正实现“养命”的宏大目标。 --- 适用人群: 所有关注身心健康、寻求自然疗法、对传统智慧有探索兴趣的现代读者。本书不提供具体的疾病治疗方案,而是侧重于提供一种全景式的生命维护哲学和日常实践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易磊 医师(满江、王丽 医师  联合编着)


  中医药学院毕业,执业多年,长期研究脾、胃、肝病的最新医疗法,对于胃病患者,贡献出个人的专业医术,擅长各种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将其多年的临床经验编着成书,以飨读者。着有《养肝护肝严选治疗:中医图解,快速养护脏腑之源》等书。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病从脾胃生,养生的根本在于健脾益胃
第一节 关爱生命,从敬重脾胃着手    018
古木参天靠树根,身体养生靠养好脾胃     018
拥有「好面子」,调理脾胃一马当先     019
身体胖瘦不均,根源在于脾胃失和     022
调理不孕症,从强化脾胃功能入手     024
经常「烧心」,更要注重健脾养胃     025
第二节 自我诊断,你的脾胃还好吗?    028
看手,五个细节 反映脾胃问题     028
看鼻,色泽变化反映脾胃问题     034
看脸,气色好坏反映脾胃问题     035
看眼睑,眼皮下垂反映脾胃问题     037
看口唇,饮食口味、唇色反映脾胃问题     038
看舌头:舌形、舌质、舌苔反映脾胃问题     040
第三节 内伤脾胃,现代人常犯的养生大忌    045
暴饮暴食,为脾胃埋下健康隐患     045
狼吞虎嚥,脾消化不了心脏兜着走     046
无辣不欢,当心脾胃「上当受骗」     047
冷热不均,让脾胃承受沉重负担     050
美丽冻人,当心落下脾胃虚寒症     051
过度减肥,减掉的还有脾胃健康     053
滥用药物,「毒」害脾胃没商量     054
放纵性欲,「色」字头上一把刀     055
郁闷气结,拖累健康的沉重十字架     057

第二章    偏颇体质,调理好脾胃让你活百岁
第一节 阳虚体质,养好脾胃让你阳气长旺    060
畏寒怕冷,帮你辨清阳虚体质     060
饮食调养:多吃热食,少吃冷寒     065
药物调养:金匮肾气丸,理中汤     067
四季调养:严冬避寒,春夏培补阳气     069
第二节 阴虚体质,养好脾胃让你滋润津生    070
津液无法上承,帮你辨清阴虚体质     070
饮食调养:海参、百合,滋阴养肝     073
药物调养:四君子汤、参苓白朮散     076
四季调养:春夏防燥,秋冬养阴     078
第三节 气虚体质,养好脾胃让你气足神旺    080
上气不接下气,帮你辨清气虚体质     080
饮食调养:红枣、小米,健脾益气     084
药物调养:固阴煎、补中益气汤     086
四季调养:春捂秋不熬,夏避暑冬平补     087
第四节 痰湿体质,养好脾胃让你脂消身轻    089
大腹便便,帮你辨清痰湿体质     089
饮食调养:冬瓜、燕麦,化痰祛湿     092
药物调养:二陈汤、六君子汤     094
四季调养:春养神,夏防晒,秋宜补,冬防寒     096
第五节 湿热体质,养好脾胃让你清利身爽    098
面垢油光、粉刺痤疮,帮你辨清湿热体质     098
饮食调养:绿豆、薏仁,清热利湿     102
药物调养:三仁汤、平胃散、连朴饮     104
四季调养:长夏暑湿,湿热体质巧应对     106
第六节 血瘀体质,养好脾胃让你血脉通畅     108
面色晦暗,帮你辨清血瘀体质     108
饮食调养:莲藕、核桃仁,活血化瘀     111
药物调养: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     113
四季调养:春季多运动,秋冬重御寒     114
第七节 气郁体质,养好脾胃让你胸有阳光    116
无故叹气,帮你辨清气郁体质     116
饮食调养:荞麦、百合,理气解郁     119
药物调养:柴胡疏肝饮、半夏厚朴汤     120
四季调养:春夏早睡早起,秋冬劳逸适中     122
第八节 特禀体质,养好脾胃让你笑迎春光    123
频繁过敏,帮你揭祕特禀体质     123
饮食调养:乌梅、黄耆,益气固表     126
药物调养:玉屏风散、消风散     127
四季调养:春季升阳,谨防过敏     128

第三章    饮食养脾胃,脾胃健运的首选
第一节 温补脾阳,让脾脏的阳气「旺」起来    132
芡实,暖脾健胃,固肾涩精     132
牛肉,滋养脾胃,补中益气     134
猪脾,补益脾胃,消积化食     136
黄鳝,健脾温阳,补气养血     137
第二节 滋补脾阴,让脾脏的津液「润」起来    139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139
燕窝,滋补肺阴,善补脾胃     141
鲈鱼,强脾健胃,止咳化痰     143
葡萄,滋补脾阴,开胃生津     144
第三节 补脾益气,让脾脏的卫气「升」起来    147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147
黄耆,理气健胃,利水消肿     149
马铃薯,健脾益气,和胃调中     150
人参,补脾益气,调营养卫     152
第四节 健脾化湿,让脾胃的运化「震」起来    154
冬瓜,健脾化湿,养胃生津     154
白扁豆,暖脾补虚,消暑止泻     155
白萝卜,化痰定喘,清热顺气     156
薏仁,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158
第五节 健脾和胃,让脾胃的功能「硬」起来    160
番薯,健脾和胃,润肠通便     160
香菇,健脾开胃,益气滋阴     161
黄豆,健脾宽中,润燥消水     163
胡萝卜,补益脾胃,清润益气     164
第六节 健脾补血,让脾胃的气血「通」起来    166
番茄,健脾补血,生津止渴     166
红枣,补气健脾,养血安神     167
当归,养血补血,祛风止痛     169
枸杞,健脾补血,润肺养颜     171
第七节 补脾升阳,让脾脏的清气「举」起来    173
羊肉,补虚祛寒,强肾壮阳     173
牡蛎,敛阴潜阳,化痰止咳     175
鸡肉,健益脾胃,补虚填精     176
第八节 滋阴益胃,让胃中的津液「濡」起来    180
荸荠,滋阴益胃,温中益气     180
豆腐,温中和胃,益气健脾     181
莲藕,开胃健中,清热生津     183
无花果,开胃养津,补脾润肺     184
第九节 补脾养胃止痛,安抚脾胃止疼痛    186
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186
党参,补脾养胃,润肺生津     188
板栗,健运脾胃,活络止痛     189
鲫鱼,健脾益气,开胃止痛     191
第十节 健脾养胃止呕,通畅脾胃止呕吐    193
山楂,开胃消食,化痰止呕     193
生姜,暖胃御寒,解毒止呕     194
藿香,清热除湿,开胃止呕     195
黄瓜,健脾养胃,清热解毒    196
第十一节 补脾润肠通便,祛除便祕无影踪    198
菠菜,下气调中,通肠润燥    198
莴苣,疏通肠道的「启动剂」    200
海带,润肠通便,消炎软坚    201
苋菜,补气除热,通利小便    203

第四章 经络为奇药,手到病能除
第一节 养好脾经,让生命之树常青    206
敲脾经,身体里的脾病「小药房」    206
公孙穴,消除脾胃疾患的第一大穴    208
三阴交,调胃病、治妇科病的首选穴    208
太白穴,脾虚之人的福报穴    209
血海穴,滋阴养血又健脾化湿    210
漏谷穴,健脾和胃又利水除湿    211
大横穴,增强内脏活力的不老穴    212
第二节 打通胃经,一生皆有福报    213
敲胃经,不花钱的健脾开胃方    213
足三里,当仁不让的第一保健穴    215
内庭穴,泻胃火疗效好    216
梁丘穴,治疗胃疼的急救穴    216
天枢穴,便祕、腹泻双向调节    217
丰隆穴,减肥消脂的大穴    218
上巨虚,治疗腹泄的常用穴    219

第五章 以动为纲,举手投足间善养脾胃
第一节 要想脾胃好,运动健身不可少    222
慢运动,脾胃健康的重要基石    222
注意细节 ,健脾养胃离不了    223
为防意外,谨遵十大「忌律」    225
第二节 健康脾胃,小动作有大健康    229
慢跑,慢动作中有大疗效    229
击穴步行,大补脾胃健身体    232
叩齿嚥津,强肾、固齿又健脾    233
按揉手心,让脾脏「吃得消」    234
打太极,「慢调细理」养脾胃    235
八段锦,调理脾胃需单举    237
跳舞,优美旋律中强脾健胃    238

第六章 居家调护,关注细节保脾胃安康
第一节 养护脾胃,遵从生命运程的节律    242
三餐要吃好,为健康铺垫基石    242
饭前先喝汤,护养脾胃一处方    245
杂粮加素食,中医食方养脾胃    246
咖啡别多饮,健康品味利养生    248
饮酒伤脾胃,戒除酒瘾有良方    251
第二节 睡出健康,调理脾胃巧治失眠    254
睡不安寝,调理脾胃是前提    254
每日早睡,排毒护肤两不误    255
滋养身心,汤汤水水补健康    256
按摩穴位,轻轻松松助安眠    257
第三节 思贵有度,思虑太过耗气血    259
过思伤脾,为脾胃健康留隐患    259
相思成疾,根源不在心而在脾    260
情真意切,制怒为养脾之王道    262

第七章 调治有方,少一分盲从多一分从容
第一节 糖尿病,一种「现代富贵病」    266
脾虚失健,糖尿病的发病之本    266
调治有方,按摩、刮痧、泡脚齐上阵    268
防患于未然,把糖尿病消灭在萌芽之初    271
第二节 急性胃炎,病来如山倒    274
急性胃炎,都是谁招惹了你    274
分型调治,中医教你对症下药    276
预防急性胃炎,精致生活是关键    277
第三节 慢性胃炎,人体健康的「无声杀手」    279
解码炎症,揭开慢性胃炎的面纱    279
多管齐下,中医辨证施治慢性胃炎    280
消除胃炎,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284
第四节 胃下垂,让你想吃不敢吃    286
摸清胃下垂的「底细」    286
治疗胃下垂,中医有妙方    287
科学养生的「八大注意事项」    288
第五节 消化道溃疡,让你花钱又受罪    290
中医辨证治疗,帮你把溃疡癒合    290
按摩、拔罐、刮痧,各显神通效果佳    292
消化性溃疡,健康生活防治有招    294
第六节 胃癌,蚕食人体生命的恶魔    295
脾胃康健有妙方,中医给你指点迷津    295
小食物大健康,善用饮食帮你缓解胃癌    297
抗击胃癌,综合调理打赢「保胃战」    298

图书序言

前言

脾胃乃后天之本与气血生化之源

  有一些人常常因为自己年轻,凭着自己连感冒药都没有吃过的经验,凭着自己有病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战绩」,从来没有把身体健康放在心上,半夜三更早该休息还在吃东西,见到朋友、客户,酒比拚着能喝多少就喝多少……直到某一天,一次例行的体检后被告知患有糖尿病、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家人、朋友均一片愕然。怎么办?即使有专门的家庭医师也不可能天天盯着你,更何况健康不能也不可能全部託付给医生。

  客观来说,身体的各部分都要照顾到,但完全的健康几乎不可能,在不可能全面顾及的情况下,养生就必须要讲重点。那么,诀窍在哪里呢?诀窍就是养脾胃!如果把生命看成一棵树,那么,这棵树无论生长在哪里,它对生长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即阳光、空气和水,而除却生命所共同需要的阳光之外,气血则犹如身体内在的空气和水,构成了人体健康的能量和物质基础,而脾胃则是「气血生化之源」,不言而喻,生命赖以持续的根本在脾胃。

  毋容置疑,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相对富足许多,温饱问题早已经解决了,表面上看,似乎是没有太多必要去特别宣导「养好脾胃」,但一个普遍现象却是有很多人仍然处于富足生活下的「饥饿状态」,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正在身体内发出讯号,因为那些拉你健康「后腿」的小病也在「成长」。听起来有点矛盾,这里不妨一起来做个回忆性的归结:

  你吃早餐吗?其实钱包里并不缺钱,但因为赶时间,空着肚子就去赶车上班了。

  你是网路成瘾者吗?往电脑前一坐,不吃不喝就能沉溺其中十几个小时。看看周围的人,想想自己,你「吃饱」了吗?

  你运动了吗?你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吗?

  为了身体的健康,你恰到好处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吗?

  你追求美丽吗?是否为了追求骨感美,对健康本来需要的美食望而却步?

  如果心里已经有那么点担心了,那么,打开这本书,从体质、饮食、运动、日常细节、情绪调养等各个方面一一进行对照,抽出些时间,谨遵我们为你开出的脾胃方,健康就能慢慢「回笼」。

图书试读

第一节关爱生命,从敬重脾胃着手
 
要说人体的器官哪个更重要,很多人不加思考就会共同的想到心脏、肺脏,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受中医养生文化薰陶的男性更多会想到肾脏,而女性则会想到那些可能导致她们很多妇科病的肝脏,但几乎很少有人想到脾胃。事实上,一个人生不生病,最主要都取决于脾胃。在中医看来,脾胃之气旺盛则人体万物可生,而脾胃之气虚弱则百病滋生。
 
在古代,军队打仗一贯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草」出了问题,整个军队就会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导致全军覆没,可见「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其功能就如同军队的「粮库」,脾胃一旦失常,我们的生命就会失灵,随后也会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这里首先要阐明的一点是,中医脾胃不能简单地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脾胃画等号。中医脾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消化、血液、免疫、泌尿、神经等系统所属的部分器官。中医认为,脾胃的第一个功能是运化食物。饮食进到口中,由胃脘入于胃中,其滋味渗入五脏,然后食物进入到小肠开始出现分化,到了小肠下端的时候,就分为了清浊,清浊一分就开始「分道扬镳」,浊的就是渣滓往大肠走,而清的就是津液往膀胱走。而到了膀胱又开始进一步分清浊,浊者入于溺中;清者去了哪里呢?清的往胆里走,然后胆又将其引入脾,脾透过自身的运化功能散于五脏,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就是通常说的「五汗」。这些同归于脾之后,脾再行其生化之功将其化为血,然后血又归于脏腑。
 
换句话说,那就是人们的美食在进入胃后,更多地是依靠脾胃来做进一步处理。脾胃一旦虚弱,从外边来的食物消化不了,最严重的就是运化不走,再就是运到了,但又不能生化为「五汗」,或者不能很好地生化为气血,人体抵抗各种病邪的能力就下降了,就会生病。故脾胃被合称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淡雅的绿色调,配上“养脾胃就是养命”这几个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而且给人的感觉很温和、很接地气。我平时就很关注养生,但很多养生书都讲得比较深奥,要么是中医理论一大堆,要么是食疗方子很复杂,看得我云里雾里,实践起来也觉得有点吃力。但是这本书,从书名上就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引,就是把脾胃健康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用“养命”这样的说法,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关心的核心。我拿到手之后,迫不及待地翻了翻目录,发现它并没有把脾胃讲得过于神秘,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方面入手,比如饮食习惯、生活作息、情绪管理等等,都和脾胃息息相关。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给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轻松地照顾好自己的脾胃,从而拥有更好的身体状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实用、贴心,而且能够引发我深入去了解脾胃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体不算差,但总是时不时地会感到疲惫,食欲也不太稳定,偶尔还会消化不良。身边一些朋友推荐过一些养生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根本问题没找对。偶然间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养脾胃就是养命”这句话太有说服力了!我一直觉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脾胃又是我们吸收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它出了问题,身体自然会发出各种警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比如,它会教我们如何通过食物来调理脾胃吗?会有一些日常的穴位按摩或者运动方法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带领我一步一步地认识脾胃,了解它真正的需求,并教会我如何通过最自然、最健康的方式来守护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健康的读物,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让我从根本上关注自己的身体。

评分

我一直认为,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忽视,往往是从我们最基础的身体机能开始的。特别是脾胃,它在我们日常的饮食消化、营养吸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我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对它的关照,导致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这本书的标题——“养脾胃就是养命”,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多么直观而深刻的表达!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健康秘诀,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最熟悉、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脾胃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真正有效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们能够在家中就能轻松地调理好自己的脾胃。比如,书中会不会包含一些关于辨别脾胃虚弱的信号?会不会提供一些适合不同人群的饮食调理方案?会不会介绍一些简单的运动或者手法来帮助我们增强脾胃功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指南,帮助我摆脱身体的不适,真正地做到“养命”于无形。

评分

我经常觉得,很多健康问题,归根结底都与我们身体的“根基”有关,而脾胃,在我看来,就是这“根基”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用药物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从根本上调养身体。这本书的标题,“养脾胃就是养命,养好脾胃不生病”,就如同一声警钟,提醒我关注身体最原始的需求。我非常欣赏这种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表达方式,它让我立刻对这本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传统养生书籍的神秘感,用一种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阐述脾胃与我们身体健康之间的深刻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能够从日常饮食、起居习惯等方方面面来改善脾胃功能,从而达到“不生病”的理想状态。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健康说明书”,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和爱护自己的身体。

评分

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籍琳琅满目,但我总觉得很多都停留在表面,要么是讲各种神奇的食材,要么是教你一套复杂的养生操。真正能打动我,并且让我愿意去实践的,其实很少。直到我看到这本《养脾胃就是养命,养好脾胃不生病》,它的标题就直击我心。我常常听老一辈人说“脾胃不好,百病生”,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响。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在贩卖焦虑,而是真正地在告诉我们,健康其实很简单,就藏在我们日常的点滴生活里,而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容易忽略的脾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脾胃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为什么它是“命之根”,以及如何通过最自然、最科学的方式来呵护它。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饮食禁忌、推荐食谱、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地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摆脱亚健康的状态。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指引我走向健康未来的方向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