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资金泛滥时,追问货币经济的错误源头│
一个资产管理老手揭露过去二十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我们亲眼目睹了过去三世纪以来,一连串最出人意料的金融危机一再上演,进而带动了整个中央银行系统任务的全面进化。”
当低利率与太多的钱堆积世界,是谁给了主导这场游戏的中央银行这么大的权力与神话呢?
许多人至今都认为,是世界各国的央行将我们从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炼狱中,拯救出来;而这场危机是由华尔街的贪婪所造成。毫无疑问,它们确实拯救我们于水火,但是,这群救火队们,会不会也是当初真正纵火的人们呢?
英格兰银行与美国的联准会为了经济成长,利用了低利率以及通膨侵蚀的方法。
本书揭露了这些方式失败的原因,并且还让我们陷入债台高筑、房市与股市交替大涨、以及薪资迟滞等现象交织的环境中──我们势必要重新审思央行这种全能的货币角色,也该对我们与央行之间的社会契约,做关键的重估。
「看吧,这就是吸血的银行从业人员!」
本书作者在银行业从事资产管理工作多年,在○八年金融危机后的某个社交场合中,她感受到了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后如「过街老鼠」般被众人视为一切灾祸的肇事者……然而,在经过多年市场与金融史的循环下已经证明──那些被视为「最后救市者」的央行,其实是被夸大了的英雄;甚至,这本书将以「总体经济与个人财富」的多个面向,指证如Fed这样的机构为了救市而採行的利率政策,其实才是掠夺民众财富、埋下更不安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祸首……
泡沫循环是谁制造的?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
你以为能用低利率抹去经济循环变化吗?
错了。央行没法做到。它只是推升了资产价格,用举债让大家提前消费,并为未来制造了一个更大的麻烦。他们说,这种「善意欺骗」是出于一片好意──都是为了要帮助经济重振旗鼓。
本书看点 中央银行影响经济的能力,在于它可以创造出一个自信的氛围,让大家相信它们有打败经济衰退的方法,这套唬人的方法,就会产生效果──但是,它万一失败了呢?
请想像你以一年90美元代价租了一间工厂,你必须花9美元的利息借入这笔钱(借款利率成本是10%),然后把这间工厂制造的货品以100美元卖出,才能损益两平。如果央行降低银行利息,使得借款成本只剩一半,那么你的利润就会增加4.5美元,你可以将获利继续投资于你的事业里。
然而,万一你不确定市场上有多少人需要你的产品,且烦恼产品只能以80美元卖掉,那么,你就看不到预期的利润,也没有钱继续投资。
如果大家对获得未来收入的信心愈低,以低利率鼓励消费与投资的力量,就会更为薄弱。央行可以不断降息,使得利率逼近零,甚至是负利率。不过,若要影响、改变你的行为,你一定要坚信,未来极有可能收到一笔可观的财富。但一旦你的信心变弱了,央行打败经济衰退的能力,也就降低了。
央行对我们实施心理催眠,使其能影响我们对未来收入的判断,这与实际成本以及信用取得是一样重要的。央行一定要让我们相信,当它们降低利率,经济状况马上就会变得好转。只要「降低利率」与「集体消费额增加」之间的制约关系愈强,央行真正要耗费的力气就愈少。
央行对大众的心理催眠或许是无形的,但也非薄弱到不可信的地步。因为目前的经济结构有利于央行对大众发挥影响力,并进行这样的唬人把戏。我们相信央行可以影响经济结果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它们利用商业银行做为借贷管道,控制了货币的供给。
基本上,无论用哪一种方法,央行总是可以找到把钱倒入经济体里的方式。假如,这么多倒进市场的钱都被民众充分使用,且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依然相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人们开始以过多的金钱追逐着物价,我们就会历经物价扭曲的过程。
央行影响货币供给的能力是无庸置疑,且其影响力非常庞大。然而,这种看似无穷尽的能力,其关键主要在于让我们相信,印制钞票与低廉的负债成本,才是通往永远繁荣的方式。
本书将揭穿货币体系管理者在近二十年不断以过低利率刺激经济的弊端及其历史成因,与对一般人的财富掠夺效果──同时,更重要的是,这如何导致了週期性的金融危机。
世界许多地区在过去几年间,正上演着股票、房地产以及债市的集体疯狂行为,而这种疯狂,就是因为要同时肩负就业、国民购买力与稳定金融系统任务的央行,在以经济成长的口号下,有系统的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