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的选择,就是对的吗?
或少数人的坚持,是有价值的,
我们明明是想让社会更好,
却一步步走向相反的结果。
‧全局性思考有助于使个人获得财富、看懂世界,理出个人身处在群体盲目狂潮中的自救之道。
‧从根本上避免社会出现群体盲目行为造成毁灭性伤害的可能,缓解群体行为的缺陷对民主政治形成偏误,得以逐步建设有幸福感的民主制度。 这是一本从观念出发,写给投资者、网路公民与国家主人的自救手册。
身处在当代讯息自由流通的网路社群,你也随意给出评论吗?
浮沉在当代投资自由的金融市场,你有顺利累积到财富吗?
生活在当代选举自由的民主社会,你的选择让社会更幸福了吗?
我们生活在金融市场、虚拟网路、民主政治的场域之中,每个人原本就是叠加成「市场先生」、「网路先生」、「民权先生」的一份子,这三者本质上都是个体行动加总成为群体行为的外显展现。我们需要理解个人行动叠加为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从而帮助个人能超脱群体的盲目,我们无法离群索居,唯有具备全局性思考的能力,才能警惕自己被蒙蔽、避免自己被误导、防止自己被伤害,让社会整体表现出来的群体行为更能符合我们的期待。
◆全书架构 导读篇 躁动的巨人:作者在论着的第一本书《强权的界限》中,提出探索历史的方法论,结论为社会基盘人民是推动历史的主体。本书循此思路,接续探讨社会基盘人民如何能主导命运,克服社会基盘人民自身最大的风险──群体的盲目,达到善治,提出回应当代挑战的方法论。
第一篇 全局性思考:全局性思考,从历史脉络出发,可以帮助我们穿透表象,直指事物的内在结构,使我们具备动态视觉,洞悉演变的「制理」,适切的预判未来,进而提出回应方案。
第二篇 多数的权威:当前的台湾社会,并未建立起有效的分权制衡架构,作为民权长期被压抑的反作用力,人民的自力救济正演变成多数的权威。当多数权威成为唯一、不可抗衡的权威,但却无能力进行合理的治理时,这又成为反社会的起源。
第三篇 迷失的总和:当前民主困局的结构可以表述成三个层次的迷失:最外层可见的制度表象是台湾社会对分权制衡思想的迷失,中间层的群体目标是对所追求民主本质的迷失,最内层的社会价值观则出现欲以新价值观强行取代固有价值观所造成的迷失。
第四篇 民主的明君:政治要贤能清明是台湾社会追求的境界,但不需放弃已经累积的资产,也不可能脱离既有的脉络,改革现有体制即可能达成。笔者提出的回应方案是基于民主政治而能表现出集体智慧的制度,我称之为「民主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