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种具有致命效果的经典毒物、植物、药物和毒品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种具有致命效果的经典毒物、植物、药物和毒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erita Stevens, Anne Louise Bannon
图书标签:
  • 犯罪学
  • 毒理学
  • 毒物
  • 植物毒
  • 药物
  • 犯罪手法
  • 侦查
  • 法医学
  • 毒品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亲爱的,如果是一加仑接骨木莓酒,
我会放一茶匙砒霜、半茶匙番木鳖硷,然后再加上微量的氰化物。※※
★★毒物研究室为你发掘杀死「书中角色」的致命药物★★

提供给有意撰写侦探小说的作家丰厚的毒物资讯,
喜爱知名影集《法医.尸体.解剖室》系列与《CSI犯罪现场》的读者也不容错过!!

  你的犯罪、推理小说读者应该思考的是「犯人是谁」,而不是在纳闷为什么你的描述和事实不符。如果你想用毒物杀死你笔下的人物,就得知道坏蛋如何得到那种毒物、如何下毒,以及受害者会受到哪些影响。

  这本详尽的指南收录了经典的毒物如家中毒物、有毒动植物、战争中使用的毒物等,并附上毒性强弱、发作时间、造成的影响与症状、解毒剂与治疗方式,让你清楚知道反派角色需要取得什么毒物,他的计画究竟可能出什么纰漏。

●本书还会告诉你:
现实中的毒理学家是如何揭露下毒案,历史上有哪些知名的投毒者,以及小说、电影和现实中使用毒物的案例。书中介绍的毒物按字母顺序排列,书末附录提供依症状、投毒方式和其他分类的交叉查询,方便找到适用于剧情的毒物,并附上医学名词表,没有医疗背景也能轻松解读症状和治疗方式。

《毒物研究室》帮你釐清正确下毒的所有细节!!


〈禁〉本书仅提供作家编写剧情参考,
不得用来诊断或治疗任何医疗疾病,或进行任何犯罪活动。


【好评赞誉】(依姓氏笔画排列)
杜鹃窝人 推理评论家
卧斧 文字工作者
张渝歌 作家
张筱森 推理小说研究者
陈栢青 作家
戴伸峰 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蓝锦龙 宜兰县政府警察局鑑识科股长、前东吴大学鑑识学程兼任讲师

◎这是一本令人感到震慄的书。从无生物的气体、液体、固体毒物,到生物界的植物、动物,「毒」就像是天罗地网般地罩着人类活动,然而,「最毒歹人心!」让我们带着良善的、知识性的眼睛,跟随本书端详「毒物世界」吧!──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戴伸峰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席瑞塔.史蒂文斯Serita Stevens
安蒂奥克大学写作硕士,曾任教于南加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罗耀拉玛丽蒙特大学。本身也是有执照的鑑识护理师,研究毒物多年,协助不少编剧和小说家在故事中加入正确的医学素材。已有三十二本着作,曾入围多种奖项,屡获殊荣。着作之一《The Forensic Nurse》已改编为电视影集。
个人网站:http://seritastevens.org


安妮.班农Anne Louise Bannon
为全美各地的报章杂志撰稿,包括《急诊医生月刊》(Emergency Physicians Monthly)、《Homeland Protection Professional》等。

译者简介

叶品岑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硕士。曾任编辑,目前从事翻译,译有《凯因斯对战海耶克》、《40个机会:饥饿世界的曙光》、《午夜的佩拉皇宫:近代伊斯坦堡的诞生》等书。

相关着作:《法医.尸体.解剖室3:重返犯罪现场—专业医生解析157道悬疑、逼真的谋杀手法相关的医学及鑑识问题》

图书目录

前言:阅读指南

第一章 令人闻风丧胆的一门技艺
第二章 刑事毒理学家的一天
第三章 经典毒物:砷、氰化物、士的宁番木鳖硷
第四章 居家毒物
第五章 有毒植物
第六章 脆弱的真菌
第七章 蛇、蜘蛛和其他生物
第八章 医疗毒物
第九章 农药、杀虫剂
第十章 工业毒物
第十一章 街头药物
第十二章 生物、化学与放射性武器
第十三章 不算真的中毒,可是⋯⋯
第十四章 自行创造独一无二的毒物

〈附录1〉按毒物施用方法排序
〈附录2〉按毒物形态排序
〈附录3〉按毒物症状排序
〈附录4〉毒物发作时间
〈附录5〉毒物的毒性强度

图书序言

前言:阅读指南

万物皆毒物,因为一切物质皆具毒性。毒物之为毒,只因剂量足。
──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 1493-1541)

下毒是严肃的工作。毒杀在过去是谋杀的上选手段,不过其风行程度因毒物在现代病理学家的检验下无所遁形而稍打折扣,且世上几乎没有检验不出来的毒物。不过,病理学家首先必须知道自己想要筛检的毒物为何。事实上,理想的毒物少之又少——无臭、无味、无色、发作时间迅速又不留痕迹。符合其中一项、两项甚至三项标准的毒物尽管不在少数,但多数药物都有专属的内建辨识线索。

毒物定义

毒物是什么?《韦氏大学字典》(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定义毒物为「透过其化学作用通常会导致死伤或损害生物的一种物质」,或者「抑制另一物质活动,或抑制反应、处理过程的一种物质」。任何物质剂量够大皆具有毒性。本书探讨的重心放在足以致命的剂量。
如果小说中包含了涉及毒物的死亡案件,作者必须尊重读者的思维能力──这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原因。有些作家因为笔下的世界和现实过于雷同而使故事失去部分可信度,接着又以不正确的事实陈述彻底粉粹之。毒物是侦探小说自古以来的元素之一,然而,经常有作家让受害者吞了某物后瘫倒在地,瞬间一命呜唿,可是在真实世界,该毒物至少要二十分钟才会生效。另一个常见错误是受害者的症状不可能因书中所述的特定物质而起。许多读者不清楚其中的差别,但知情者却会因为这些错误而坏了阅读兴致。
直到本书初版问世之前,一般作家对毒物的正确资讯仍没有充分掌握。一战期间,阿嘉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在医院药房工作,这个经验是她的优势。其他作家多半只寻求他们有把握的问题,然后根据自身仅有的资讯进行判断,或奋力啃读医学术语写成的材料,试图看懂那些技术性专门用语。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写成。所有医学词汇可见于文末的术语表。症状、类型、施用方法及反应可于附录交互查询;假使作家需要一种能让受害者的皮肤变成黄色的毒物,可以翻到按症状排序之处,找寻能够改变一个人身体颜色的毒物。

致命毒物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急性中毒,而非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反派角色逐渐增加施用某特定毒物,最终夺走受害者性命的情况。由于这个过程可长达数年,且不一定会致人于死,因此本书专注于更有把握的手段;不过在少数案例中,慢性中毒能产生有助于作家构思情节的其他症状。
本书描述的绝大多数毒物具立即致命性,或可于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另有部分毒素需要多一点时间酝酿。等待发作的期间,凶手必须避免受害者寻求医疗协助。
味道也是毒杀他人时会遇到的问题。多数毒物具有苦味,若安排受害者服用这类毒物,应设法掩盖其苦味。在真实生活中,将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 悄悄投进调酒里的老把戏,唯有当受害者有豪饮习惯,或者对于该饮品的味道一无所悉才说得通。诚然,并非所有毒物尝起来都是苦涩的,但最有资格描述这些味道的人,已经无法开口诉说真相了。因此,除非另做说明,否则最好假设毒物有不好的味道。
书中描述的症状和中毒等级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健康状态、体重和抵抗力不尽相同。好比酒精的作用反应在酗酒成性的人身上,不如滴酒不沾的人来得快;同样剂量的毒物可能夺走一位心脏功能不佳的老太太的性命,却只让她身体健康的女儿感到胃痛。写作时,最好尽可能避免创造例外情况,除非那是故事的精髓所在。为符合本指南的主旨,书中所假定的被害人皆为健康状态良好,体重一百五十磅(约六十八公斤)左右。

翻阅本书

基本上,本书绝大多数的毒素皆依名称按照顺序登场,并提供下列各项资讯:包括名称(以及同一物质的其他名称,或者效果大致相同的类似物质,视不同情况而定)、毒性(物质的有毒程度以下方「毒性分级表」为依据)、形态(气态、液态、粉末等等)、影响和症状、毒性发作时间、解毒和治疗、解说(上述各标题之外的有趣资讯,例如用途、可从何处取得),以及案例(与该毒物有关的故事或真实事件,如果有的话)。
部分章节的结构有不同变化。譬如医疗章节,因为许多药物同属多个分类,且作用雷同或拥有多个名称,将每种药物逐条单独列举介绍便显得多余。本书选择在叙述中註记同一药物分类中的各种不同药物。至于其他章节,像是植物可能在世界各地有各种不同名称,但其实都是同一种植物或属于同样的家族。
书里的毒物是依据相对毒性分级,最高程度(6)为剧毒,极少量便足以致死,最低程度(1)为除非大量使用,否则不具实际毒性。明确剂量非本书所关切的主题,在此就不提供更详细具体的分级系统。书中包含少部分的(1)或(2)级毒物,它们对侦探小说作家的剧情推进可能不太有帮助。

毒性分级表

毒性    150磅人类可能致死口服剂量
6 剧毒    少于5mg/kg    一口(少于7滴)
5 极毒    5-50 mg/kg    介于7滴和一茶匙
4 非常毒    50-500 mg/kg    介于一茶匙和一盎司
3 中等毒    0.5-5 gm/kg    介于一盎司和一品脱或一磅
2 微毒  5-15 gm/kg    介于一品脱和一夸脱
1 几乎无毒 大于15 gm/kg    超过一夸脱和或2.2磅
备註:mg/kg和gm/kg这两种单位容易混淆。它们分别代表基本物质之于每公斤(kg)主体物质的毫克(mg)或公克(gm)数——在上述分级表中,即受害者每公斤体重需要多少毫克或公克的毒物才足以致死。


医学治疗的变革

笔者想要指出,随着时间推演,有些事物有可能、也确实已和本书初版问世前的情况不同。最值得注意的是中毒治疗的领域。事实上,本书撰写期间,中毒的急救治疗方法正在经历变革。直至约莫五年前,中毒治疗仍首重借由催吐或洗胃来清空任何进入胃里的毒素,医学上称作「洗胃法」(〔gastric lavage〕腐蚀性物质除外。因为洗胃会在导出受害者体内物质时加重腐蚀伤害)。家有幼童的父母被鼓励在家中常备吐根糖浆(〔syrup of ipecac〕又称吐根酊)以防万一。
如今,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Pediatrics Association)建议父母无论如何不要在家中摆放吐根。而在急诊部门,洗胃法已经愈来愈少派上用场。宾州匹兹堡毒物中心(Pittsburgh Poison Center)毒理学家、急诊科医生贾维.阿克塔尔(Jawaid Ahktar)说得直白:「洗胃显然无效。」PubMed(www.pubmed.gov) 上有无数质疑洗胃效果的期刊研究,其中一篇发表于《北美内科临床》(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二○○五年十一月号的文章甚至质疑活性碳(activated charcoal)的功效。活性碳是一种无味的细致粉末,据说有吸附或结合许多物质的作用,有时会用于治疗。
有趣的是,在笔者参考的众多书籍中,洗胃法仍被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阿克塔尔医生推断这些书籍稍微落后实务操作,而且有些医生也还在使用老方法。然而,作家应谨记洗胃反应了一个较为过时的医疗照护标准,倘若故事背景设定在十余年前,这项医学知识就能有所发挥。当你发现书中某毒物的治疗方法包括洗胃时,请记得这项治疗方式是为了帮助你更准确地创作背景设定在二十一世纪之前的作品。目前的医疗照护标准强调支持性治疗(supportive treatment),或者照顾中毒后所反应的症状本身。

结论

本书不可能包办一切毒物。受限于篇幅,势必得割舍部分毒物。许多毒物的致命所需剂量极大,连带被用于杀人的机率极低。某些毒物的毒性则是被外界过分夸大。譬如催泪瓦斯就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内,因为它的杀伤力最严重仅造成二度灼伤。许多家中常见的化学物质主要对幼童有较大影响,对成年人则不构成威胁。
记住,本书除了提供毒物的相关资讯,也可以帮助作家发想故事。有毒化学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容轻忽,但选对毒物绝对足以推动一个好故事的情节发展——弄清楚事实岂不是一大乐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