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食爱好者的一本饮食研究书写
一道道餐点背后的美学、生态与阶级议题
就让这本「食物社会学」来告诉你
「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知道你是怎么样的人。」──萨瓦兰(美食家)
「什么是食物?它不只是用来做统计学或营养学研究的一堆产品。它也是沟通的系统、成群的图像,以及用途、情境与行为的规矩。」──罗兰.巴特
「诚如《饕客》的描述,食物重要性的体认经常伴随着对于食物正义的关切。对陌生饮食习惯的尊重,应该能确立对于社会差异的包容。对健康饮食的关切,也应该要激励更多公平策略。对于当地产品与手工食物的喜爱,也必须从对于社会地位的崇拜,转变为环境永续生产系统的基础。」──雪伦.朱津(丛书主编、《裸城》作者)
谈起饕客,你会想到什么?是娴熟米其林餐厅的上流社会人士,还是热衷于挖掘特色小店的部落客?其实,饕客就是把食物视为自我认同的核心,而不只是维生所需的人。在饕客眼中,食物除了是热量的来源,还像是文化作品,不断受到众人的鑑赏与评价。而个别饮食爱好者的口味抉择,则不只流露出各人的舌尖偏好,也展现出不同饮食美学背后的族群、性别或阶级品味。
正如台湾食安危机引发的消费者抵制运动所示,食物可以很政治,而饕客文化同样反映出当代「伦理消费」的趋势。吃在地、食当令,及各路永续农法的生态友善论述、对抗大型食品业者的手作食品,还有对异族料理的理解包容,种种价值观的兴起,都左右着饕客关于食物好坏的辨别。让你我成为餐桌上的公民,从步入饕客的世界、了解食物背后的社会意涵做起!
本书特色 ◎畅谈日常生活关于食物的各种意象。从家乡菜到异国料理,引发人们诸多想像的一道道菜餚,其背后暗藏的人文地理学概念,尽收录在本书之中。
◎承接知名左派学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品味研究」之作,并进一步探讨了当代社会的最新趋势:文化杂食性。对于食物究竟强化阶级地位的展演与秀异,抑或促成不同群体之间的理解包容,本书有详尽的讨论。
◎针对食物生产的伦理问题,本书触及了包山包海的议题,举凡食物里程或人道畜牧都有。对于后现代社会的「绿色消费」现象,同时身为「老饕」的作者们,更是进行了生活化却又相当关键的反思!
各界赞誉 「如果您自诩吃货同时也无法拒绝思考的诱惑,或者思考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搭配进食作为驰骋思绪汪洋的燃料,那《饕客》一书必是拍案绝顶美味。在这本当代社会学的着作中,作者考察各式饮食生活风格以及象征所标志的演变,读者可以轻易把这些分析对应到眼前潮水般的网路食记、评论以及新闻报导,让自己在美食地景中现身!」──毛奇│「百工里的人类学家」共同创办人、饮食作家
「一本将日常饮食导入专业知识的好书,透过「饕客」(foodie)的专业眼光,探索今日饮食环境复杂但极度有趣的议题。」──郭忠豪│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博士,现职为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案助理研究员
「在两位作者首次撰写这个主题时,饕客还是奇异的少数。现在他们已经无所不在。我们透过细腻的食物实作与信号展现自身的社会存在,对饕客的分析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分析。」──Wendy Griswold│西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强斯顿与包曼关于食物论述的类型学启迪人心。我的学生们获得了文本分析方法的入门至宝。」──Julie Guthman│加州大学圣塔克鲁斯分校社会科学院教授
「假如只能挑一本书来理解美食家,那么,就是这本书了。作者准确地探讨了道地、平等的食物文化,以及偏好不平等的食物文化之间的紧张。」──Gary A. Fine│社会学者、《Kitchen: The Culture of Restaurant Work》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