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痛苦死亡,选择平稳善终
你有权利笑着说再见
具有2000名病患临终照护经验的医学权威长尾和宏医师,
分析病患、亲属与医师三者的立场,
透过三方共识,找回人生善终权! 我们或许看过卧病在床的亲友,最后在加护病房中因急救无效过世,全身插满管线、四肢肌肉萎缩、甚至无法与亲人道别。在熟悉的家中安辞世,为何看似遥不可及?
在日本,在台湾,安乐死尚未合法。
知名体育主播傅达仁罹患胰脏癌,只能远赴瑞士寻求安乐死。
瑞士的苏黎世郊外有个名为「Dignitas」的设施,专门执行安乐死。
执行安乐死需要长时间的评估,更需要耗费大笔金钱。
但除了到异乡安乐死之外,我们还能够选择在家里「平稳死」。
何谓「平稳死」?与安乐死又有何不同?
生命最后的课题,并非只有无法避免的痛苦。
你其实能够照常生活,直到与所爱之人微笑道别,再安详睡去。
长尾和宏医师一直致力推广「平稳死」,希望找回医疗自主权,舍去不必要且痛苦的延命医疗行为,在自己、亲人以及与医师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后,选择自己希望的临终照护,直到最后都不需要忌口,能够尽情欢笑,并自然平静的辞世。
本书为《平稳死:为自己写下期望的人生结局》的续集,在介绍过平稳死的概念后,数年来的医疗心得。除了面对死亡时能够减轻痛苦的措施之外,也讨论鼻胃管、胃造口、静脉点滴等处置的维生治疗之必要性。
人生最后一哩路,何必自找痛苦?
死亡,并非单属银发族的课题,而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刻。
了解「平稳死」,除了能为亲人避开不必要的折磨,也能进一步规划自己未来该如何道别。
死亡是我们无法逃避的课题,但我们仍拥有死亡的自主权。
名人推荐 人气医疗图文粉专/急诊女医师其实
台湾在宅学会理事长/都兰诊所所长 余尚儒
台湾在宅医疗学会常务理事/联顺居家护理所负责人 汪秋蓉
前马偕纪念医院总院院长/台湾安宁照顾基金会董事长 杨育正
家庭医学/安宁缓和/老年医学专科医师 朱为民
爱长照执行长 朱伟仁
畅销图文作家 Niku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