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台北市长柯文哲于二○一七年七月,率团前往上海参加二○一七台北上海城市论坛暨市政参访活动,与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会面。柯文哲表示,两岸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同文同种,沟通没有困难,应能更好的沟通。既然沟通没有困难,彼此努力交流,对两岸人民都有益处。
一九四九年至今,两岸分治已六十余载,但从一九八七年解严开放三十年来,两岸文化、经贸往来日趋密切。尽管海崃两岸同文同语,语言、文字使用上却有不少差异,各自保有文字和专有名词。同样是中文,当普通话碰上国语、简化字撞上正体字,经常是鸡同鸭讲、扣槃扪烛,两岸人民互通往来有着诸多不易。
面对此问题,二○○九年七月十一日至十二日,湖南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谈到:「两岸使用的汉字属于同一系统,客观认识汉字在两岸使用的历史和现状,求同存异,逐步缩小差异,达成更多共识,使两岸民众在学习和使用方面更为便利。鼓励两岸民间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且「支持两岸学者就术语和专有名词规范化、辞典编纂进行合作,推动破音字审音、电脑字库和词库、地名审音定字及正、简字体转换软体等方面的合作。」由此可见:不论是两岸开放三十年来的频繁交流,抑或是全球各地兴起的「中文热」,对此,若能协调併列两岸语言和文字,无疑是便于人民生活、消除两岸冲突,甚至是为个人竞争力加分的机会。
自二○一六年新政府执政以来,台湾经历第三次的政党轮替,两岸关系从停滞转变为紧张。若要和缓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的正轨,必须异中求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于友好、互信中建立进一步的和谐关系。当前两岸经贸、文化往来更加频繁,交流更是密切,基于彼此早有更深刻的认识,能消弭过程中各式误会和间隙。因此,两岸共创利益之前,首要是确保沟通无碍,积极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教会民众系统性识读简体字造字原则,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极富深远意义。
市面上简体繁体字对照书籍,多属对照用途,民众只能土法炼钢,一字一句背诵认识,未能有系统性的熟悉简体字。本书由浅入深,带您从最根本开始,由简体字的发展与演变,讲述到简体字的写法与汉语拼音,完整了解简体字六种造字原则。盼能在短程内「识简用繁」,长程内「繁简融合,合宜者用」。
本书不定位在学术性专业用书,不争论简繁孰优孰劣,不探讨正体字和简化字、繁体字和简体字定义及用法上的差异。于简体字造字原则,不完全讲究文字学方法,本书强调以最简易清晰、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潜移默化,教导民众学会读写简体字为出版主旨。附上简繁对照,编排清晰,查阅方便,自学、教学两相宜,让您迅速准确识读简体字,轻松学会四百八十二个基本字、十四个简化偏旁,以及透过造句、释义及与台湾词语对照,一日学会一百二十个必懂大陆流行语,全面掌握简体文书。
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海崃两岸的共同财富,是维系两岸人民感情的关键枢纽。新的政治形势下,应全面增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齐心缔造双赢的新时代,将汉字的美好延续及发扬出去。本书适合赴大陆求学或就业者、经常往来台海两地的投资及创业者、关心大陆人文时事者。对升学旅游、探亲移民、通讯通商等均有助益。盼能在时代洪流下,抛砖引玉,为两岸和谐略尽一份力。
作者谨识于2017.12
前言 翻开本书第一章前,不妨先读读看以下的文章,小试身手。
12月23日,一款名叫“同一天生日”的网络筹款活动在微信朋友圈热转。用户只要在“分贝筹”平台输入生日,就会匹配一名相同生日的贫困儿童,直接通过微信为其捐赠1元钱。
不到两天时间,该活动募集到捐款近300万元。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该活动的募捐页面上,有的孩子头像照片相同,却以不同名字出现在不同页面,并显示不同的生日。
例如,11月24日出生的“贵碧”和1月3日出生的“阿碧”是同一人;5月5日出生的“阿豪”与12月26日出生的“小豪”照片也一模一样。甚至还有一名女童“小丹”,出生日期标记为2009年2月29日,而这一天根本不存在。这种“一人分饰两角”“出生日期不存在”的问题,总计有6处。
“孩子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真的贫困户”“善款最终进了谁的钱包”“募捐主体是否有募捐资质”……随着事件的发酵,一连串质疑声接踵而至。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被骗了’。”家住深圳福田区的潇潇参与“同一天生日”筹款活动。发现活动存在问题后,她既难过又愤怒,马上删除朋友圈的分享。“1元钱虽然不多,但想到自己的善良被人利用,感觉真不好。”
“同一天生日”由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联合“分贝筹”共同发起。其中,爱佑未来基金会是深圳的一家公募基金会,而“分贝筹”则是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与爱佑未来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微信公号。
面对网友的质疑,爱佑未来基金会在其微博回应,12月22日,“分贝筹”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将“同一天生日”提前转发到朋友圈,由于粗心大意,未及时进行删除导致外传。“这完全是我们的问题所导致的低级错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脱。”
“分贝筹”则回应,该平台上所有的受助学生都来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活动所得善款也将进入爱佑未来基金会账户,并统一发放给受助学生,资助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每人每月100元,高中阶段的贫困孩子每人每月200元。
到底是慈善还是诈捐?12月24日,深圳市民政局宣布,对“同一天生日”展开调查,并于12月26日宣布,对活动发起方——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进行立案调查。
《慈善法》规定,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不具有公募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与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分贝筹’并没有网络募捐资格。”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表示,2016年,民政部指定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但“分贝筹”并不在其中。“‘分贝筹’的运营主体是是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既不是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平台,也不属于具备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
根据《慈善法》,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公开募捐,民政部门可责令退还违法募集财产,并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如果该活动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恶意诈骗,主办方还将承担刑事责任。”广东省瀚宇律师事务所徐妍表示。
“如果不涉嫌违法,我们也不会立案。通过前期调查,已初步确定‘同一天生日’涉嫌违反慈善法。”深圳市民政局党委委员、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凌冲表示,“同一天生日”是一个网络募捐活动,但“分贝筹”并不是民政部指定的有募捐资格的网络平台。这明显违反慈善法相关规定。“我们将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对相关各方进行处理。”
12月28日,爱佑未来基金会发布最新回应。对筹款项目存有疑虑的捐赠人,该基金会将安排专门的工作组为其退款。“未退回的剩余善款,承诺在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监督下,全程透明公开,执行好救助项目。”
〈“同一天生日”涉嫌违反慈善法捐款者可申请退款〉
人民网深圳2017年12月28日电 记者王星、夏凡
文中的「筹」、「却」、「导」、「确」、「运」、「执」、「专」等字,你都能立即认得吗?
倘若你畅行无碍,全文读来丝毫不感到困难,那么恭喜你,你的简体字适读能力有一定水准,对此,可以选择更上一层楼,能看之余还能写,学会汉语拼音法及两岸用语上的差异,全面掌握简体文书的奥妙所在。
倘若你在阅读中感到「卡卡的」,烦躁,焦虑,静不下心去辨别文字,甚至于看拢呒,明知是中文字却怎么也读不懂,也千万别灰心丧志;本书将一步一步带领各位读者搞懂简体字,透过归纳出的汉字简化方式,让学习简体字变得一点也不困难,研读后方可运用自如!
学习简体字并非一朝一夕便能习得的功课,要能确实看懂,进而可以书写,其实比想像中的困难;即使现今陆剧风行全球,人们常看陆剧中的简体字幕、购买陆剧原作简体小说、参与对岸论坛影评讨论,又或者是在大陆经商或留学的生活经历,许多人仍说不上完整熟悉简体字;大部分人在阅读简体字方面较无困难,但对于书写或拼音就举白旗投降。读通简体字,不该是特意去一字一词背诵,只需记住简化的几大重点,便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除此之外,有没有注意到文中提到的「互联网」?这个用语,在台湾听来有些生疏,虽不致看不懂,但乍看之下仍是迷惑。「互联网」意指连接网路的网路,是大陆的用语,在台湾称作「网际网路」。两岸用语的差异可不只出现在这儿,事实上,对岸的「土豆」等同于台湾的「马铃薯」、「空的」等同于「空中巴士」、「猫腻」等同于「不可告人的祕密」……族繁不及备载。本书归结了一百二十个重点词汇,帮助你在最短时间内认识两岸词语。
在识读简体字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当遇到看不懂的字,你会怎么做?是马上翻辞典查询,或者使用中文简繁转换工具?还是努力从前后文去推敲字义呢?简体字对你而言,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台湾与大陆的繁简之争,至此没有消亡过;偶尔会听到人讪笑简体字为「残体字」,甚至提出简体字「亲不见、爱无心」的顺口熘,表达汉字简化后许多字被破坏原有意涵的无奈。一名大陆网友赵皓阳见状,巧妙的用一段顺口熘,化解了「亲不见、爱无心」的尴尬。
原先的顺口熘:「汉字简化后,亲(亲)不见,爱(爱)无心,产(产)不生,厂(厂)空空,面(面)无麦,运(运)无车,导(导)无道,儿(儿)无首,飞(飞)单翼,有云(云)无雨,开关(开关)无门,乡(乡)里无郎,圣(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轮)成人下有匕首,进(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骗)还是骗,贪(贪)还是贪,毒还是毒,淫还是淫!」
赵皓阳的还击顺口熘如下:「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穷不躬,权不佳,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狼。」
文中的繁简相辩,一来一往,针锋相对,读来确实有意思,各有道理;不置可否地,许多人认为简体字简化构成,破坏原有的字义,然而学习语文最该重视的是实用与否,如英文是全球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就是因应国际贸易上的沟通需求而致,因此,在大陆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前,学习简体字也将成为一种必要。
其次,将来会有更多学问或作品是透过简体字来传递,主因是大陆人口居世界首位,其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不管是在科技、人文、医学、戏剧等领域,发表的第一手成果都会以简体字撰写。大陆蓬勃的市场规模,也坚定了市场需求向简体字靠齐的一面。
事实上,由简体字转而学习繁体字较难,从繁体字进而学习简体字相对容易。对娴熟繁体字的台湾读者来说,学习简体字会是个低投入高报酬的投资。然而,正当全世界都迫不及待学习简体字时,台湾却因为独特的政治情感放弃了学习的优势,这听来不是很可惜吗?
为了提升农民及贫户的识字率,简体字作为大陆的官方字体,有其历史沿革在;1956年,简体字的确立和推行是重大举措和转折点,也正因为简体字,致使了大陆的识字率能够急剧上升,现今识字率已超过95%,接近台湾现在的98%;而1949年,幅员辽阔的大陆识字率远不及20%,当时台湾识字率为80%。某种程度可说,简体字为大陆扫盲做了极大贡献,但它是否能意味文化的传承与进步呢?为了便民学习,牺牲旧有的造字逻辑,真的值得吗?在文字简化过程中,原先的字义改变了,许多字句因而无法辨认,这是否仍称得上传承汉字传统文化呢?
简体字影响了传统汉字的原意是事实,但这是好是坏,就看人如何解读。海崃两岸各有其文化与历史背景,要求哪方改变自小到大使用的文化载体,恐怕双方都不愿意。识繁写简、识简写繁,全凭自愿吧!无庸置疑地,学习简体字,肯定对于个人格局的提升是有助益的,现在不妨抛下成见或疑惑,赶紧来一块儿搞懂简体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