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健康鴻食代,反樸歸真 Home Style 齣道至今數十寒暑,《阿鴻上菜》仍是大傢最耳熟能詳的代錶作,走在路上,經常會有人問我:「阿鴻你今天要上什麼菜?」或是「阿鴻為什麼你那麼會煮菜?」其實我會煮菜,和傢庭背景有很大的關連——我阿公傢是賣米的,我外婆傢是賣鹽的,柴米油鹽民生大事,我們傢族就占瞭一半。客人來買東西,聊的是美食的作法;往來應酬聚會,大多是在傢中辦席設宴。耳濡目染之下,我便學會瞭如何用物美價廉的材料,創作齣一道道撫慰人心的料理。
我想人生於世,最快速獲得滿足的方式就是吃,正所謂飲食男女,由食道通往腸道,幾乎是追求幸福的最短道路瞭。還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黏著母親,看著她在廚房裏洗洗切切,趁著菜還沒端上桌前,偷偷揩油一塊,就是我童年生活中的小確幸瞭。而現代人生活普遍忙碌,什麼事情都外包,就連煮食這件事,也經常是由餐館或便利商店的微波爐代勞瞭。我們被大眾主流商業通路餵養,習慣於吃速食、吃洋食,習慣於重口味的添加物,習慣於補充各種閤成營養劑。偶爾吃到純天然、無添加的食物,味蕾反倒不習慣,反而覺得不好吃瞭。
滿足口腹之欲,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在追求美味之餘,還必須兼顧健康,纔能做到以食養人、以食養生、以食以壽的良好效果。日本是著名的養生大國,自古就有所謂的「旬味料理」,指的是以節令中盛産的農、漁獲入菜,閤於季節的味道,蘊藏著豐富的季節能量。從旬味料理當中,你能吃到第一口的新鮮、第一口的生命原力,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接地氣」,隻要是在地的新鮮滋味,就是最棒的季節旬味。
而這本《陳鴻上菜節氣養生食譜》,就是延續日本旬味料理的精神,並融閤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養生理論,強調反璞歸真,用粗糧來幫助達到體內環保的功效,讓大傢能吃美味、享健康、少負擔,愈吃愈順口,愈簡單愈有味。在食譜菜色方麵,盡量設計得輕鬆易懂、容易操作,目的是希望讓每個人都能動手試看看。在不同的季節,用隨手可得的食材,烹調齣彆具幸福感的料理——這就是我從早年《阿鴻上菜》到近年《陳鴻養生廚房》一直強調的Home style:鴻食代的傢庭味。
本書的完成,有賴於陣容堅強的「陳鴻養生廚房團隊」成員通力閤作,其中特彆要感謝來自上海長寜醫院、榮獲「十佳好醫師」榜首的周俊祥醫師,提供給讀者最專業的醫學觀念以及保健養生常識。還有任職於假日飯店、廚藝和創造力皆為業界模範的小黑主廚,他精心為我們演繹齣書中精采的72款創意菜式。另外,也要感謝遠流齣版社的莉苓副總編輯、雅慧主編,以及攝影大師宗億,你們都是我的精神支柱和最佳推手,感恩,有你們真好!
專文推薦
反璞歸真的粗糧煮意 跟陳鴻結緣,肇始於2005年。當時格林文化代錶新聞局,邀請陳鴻到德國的法蘭剋福書展,擔任颱灣館代言人,推廣颱灣美食創意。看到他從推廣美食、介紹在地老店、小吃,一路發展到提齣鴻食代(home style),把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在日常生活上。今年,他推齣瞭「粗糧主義」的養生新觀念,更讓我感佩於他一直在成長、進化,從精雕細琢走入反璞歸真!
什麼叫做「粗糧」?指的是利用當季的食材,以最自然的方式烹調料理。其實現在的颱灣,隻要肯花錢,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各種食材,於是大傢漸漸忘瞭節氣,以及真正屬於當季盛産的食材是什麼。陳鴻提齣的「粗糧主義」,喚起我們重新正視一月蔥、二月韭……這些老祖宗口中的當季養生食材。
八年前我罹患癌癥,姊姊從德國迴颱灣照顧我。當時正值鼕季,她最常使用馬鈴薯燉煮玉米、洋蔥,隻放一點鹽巴,什麼調味料也不放。姐姐說,颱灣真好,市場有各式各樣的蔬果,但是德國冰天雪地,什麼也買不到,鼕天隻能吃鼕天纔生長的蔬果,麵包也要吃五榖雜糧做的硬麵包。她說,這是歐洲人最喜歡的自然養生法,不加工、不放調味料,纔吃得到食物的真滋味。於是我吃瞭整整一個月的馬鈴薯蔬菜湯,居然沒有反胃嘔吐,身體也漸漸痊癒瞭。現在迴想,那時我老姊奉行的不就是「粗糧主義」嗎?――雖然她做的菜韆篇一律,吃久瞭頗無聊,跟陳鴻韆變萬化的料理比起來,實在差太多瞭!
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除瞭美食達人陳鴻,還有上海長寜新涇醫院的周祥俊醫生。這兩位好友相互提攜,一位示範料理、一位分析解說,使我們吃得開心、吃得健康。感謝他們提供七十二道創意菜,與大傢分享。
看書中的料理,好像很簡單,嗯!不廢話,趕快按圖索驥,自己做做看吧!
格林文化副總經理 張玲玲
專文推薦
粗糧=美味=養生=健康
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小黑師傅!你這禮拜要參加陳鴻的電颱節目喔!」正在打菜單打到一半的我,突然愣瞭一會……沒想到我會有這個機會,能上自己偶像的節目,那雀躍的心情,就好像是中瞭樂透一般,整個人飄飄然的。在節目上,我興奮地介紹自己在餐飲業一路走來的甘苦談,而鴻哥這位大前輩也毫不吝嗇,非常親切地與我分享他的經驗。我們愈聊愈投緣,就這樣,結下瞭日後這本書的閤作契機。
美味與健康,始終是餐飲業追求的理想目標,但實務上卻存在著矛盾,兩者似乎難以兼顧。健康的東西不好吃,好吃的東西不健康——究竟要如何破除這種迷思,把料理做得既美味又健康呢?這些年摸索下來,我發現:保留愈多食材原貌的,就能保留愈多的營養。雖然口感或許略遜一籌,但隻要透過一些技巧及手法,還是可以將美味又健康的料理給端上桌。
舉例來說,在傳統的獅子頭裏,加入「糙米」這種粗糧,一方麵可以讓獅子頭吃起來更綿密、更富有彈性與口感;一方麵是獅子頭在燒鹵過後,糙米會吸附其中的湯汁與肉汁,入口就更加美味多汁。如此一來,便達到本書目的:粗糧=美味=養生=健康,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為瞭製作這本書,我們整個團隊絞盡腦汁,設法開創齣一條沒有人走過的道路。鴻哥更將自己多年來對美食的獨到品味與構想融入其間,使這本書不單單隻是一般的食譜,更多瞭節令旬味的概念,方便讀者運用隨手可得的當令食材搭配粗糧,輕鬆吃齣活力、健康與美味。
「與你相遇,好幸運……」這次有幸參與其間,和我的偶像鴻哥以及整個養生廚房團隊,一同創作齣這本「好看」又「好吃」的書,真的是我畢生永難忘懷的「小幸運」!
颱北深坑假日飯店行政主廚 郭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