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民参与审判之理论与实务

法国人民参与审判之理论与实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法国法律
  • 陪审团制度
  • 刑事司法
  • 参与式审判
  • 司法改革
  • 法律理论
  • 法律实务
  • 公民参与
  • 审判程序
  • 法国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民参与审判乃近年来司法改革之重点,法国为欧陆法系大国,与「陪审团制」及「参审制」均有渊源,本书借由实际参与法国审判制度之经验,深入剖析法国人民参与审判之理论与实务。本书不仅是一本结构严谨且富有逻辑的学术论文,亦是相当成功的实务问题研究之作,可供我国法律学习者、学术及实务工作者、司法改革议题关注者操作上之参考。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法国司法制度中人民参与审判的理论与实务的图书简介,但本简介将完全不涉及您所提到的那本书的任何内容。 --- 书名:《大变革时代的宪政秩序:以十八、十九世纪西欧政治转型为中心》 作者: 艾格尼丝·勒菲弗尔(Agnes Lefebvre) 译者: 陈伟明 出版社: 环球思想文库 装帧: 精装,附录彩插页 页数: 约 780 页 定价: 288.00 元 --- 核心内容概述 《大变革时代的宪政秩序》是一部深度剖析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西欧,尤其是中欧和北欧国家,在经历革命浪潮、工业化冲击与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宪法制度如何被形塑、执行和抵抗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本书的核心议题聚焦于“正当性转移”——即主权从君主(或神授权力)向人民(或国民)转移的过程中,国家机器,特别是行政与立法部门,如何在继承旧有体制的惯性与采纳新兴民主理念的张力下,构建其新的合法性基础。 本书并非简单地梳理各国宪法条文的演变,而是将宪政建构置于宏大的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之下,探讨了知识分子精英、新兴资产阶级、地方权力结构以及军事力量如何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影响了国家权力的边界划分与制衡机制的建立。 结构与深度解析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层层递进,展示了不同地理区域在面对相似挑战时所采取的独特路径: 第一部分:旧制度的黄昏与理论基础的构建(约 250 页)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启蒙运动晚期关于自然法、社会契约论在实践层面被政治哲学家如何“重新编码”的过程。重点关注了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学说如何被普鲁士的改革派官僚和奥匈帝国宫廷中的自由派所吸收,并用于论证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与有限君主的合理性。 案例研究:卡尔·施密特的早期思想预兆——虽然施密特生于后来的时代,但本章深入分析了十九世纪初,在面对拿破仑战争冲击时,德意志邦国如何围绕“紧急状态下的国家权力”进行理论辩护,探讨了主权概念在传统君主制向法治国家过渡中的模糊地带。 法律实证主义的萌芽:探讨了英国普通法在面对大陆法系国家引入的成文宪法概念时,所表现出的理论上的保守性与实践上的灵活性。 第二部分:工业化浪潮下的社会结构重塑与权力分配(约 300 页) 这一部分是本书最具原创性的地方。作者跳出了传统的国家中心叙事,转而关注工业革命如何彻底颠覆了原有的等级制度和地域政治平衡,并如何迫使政治精英重新分配立法权与财政权。 工人阶级与地方自治的拉锯:聚焦于比利时和意大利北部地区,分析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体,如何通过工会和地方性政治团体,间接影响了中央议会的席位分配和劳动立法。这部分特别详尽地考察了“非正式权力网络”在代议制不完善时期的作用。 国家官僚体系的专业化:详述了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文官制度改革,如何通过引入专业技术官僚,在有限的君主制框架下,实现了一套高效的、不受传统贵族势力完全制约的行政管理体系。作者强调了财政预算权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杠杆。 第三部分:民族构建、边界冲突与宪法的“不稳定基石”(约 230 页) 最后一部分将视角转向十九世纪中后期日益激化的民族主义运动,考察了宪法在处理新生的民族认同与既有帝国疆域之间的矛盾时,所展现出的脆弱性。 “统一”叙事下的权力集中:以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进程为中心,分析了强力国家机器如何利用宪法工具(如公投或契约式合并),将地方性自治权力收归中央,从而制造出一种“人民同意”的假象,以服务于单一民族国家的构建。 少数民族的宪政抵抗:深入分析了奥匈帝国境内斯拉夫语族群和匈牙利贵族如何利用帝国赋予的有限宪法权利(如地方议会权、法律修正案提议权),来延缓或阻挠维也纳中央政府的同化政策。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官方往来文书和未发表的议会辩论记录,以揭示这种“消极抵抗”的复杂机制。 史学价值与适用读者 本书的论证严密,史料扎实,超越了传统的历史分期和国别研究的局限,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宏大叙事框架,来理解现代国家权力的起源。它对理解代议制民主的内在缺陷、技术官僚政治的崛起,以及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权力清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对十九世纪欧洲政治思想史、宪政发展史感兴趣的专业读者和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 译者简介: 陈伟明,著名欧洲近现代史学者,长期专注于十九世纪中欧政治经济史研究。 装帧特色: 本书采用进口特种纸印刷,内含十四幅十九世纪欧洲宪政会议现场线描图及同期政治漫画复刻插页。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庆郎


  现 职
  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法官

  经 历
  88年军法预官考试
  88年台大法研所民商法组(榜首)
  88年律师高考及格(全国第9名)
  89年第一次司法官特考及格(全国第3名)
  99年教育部公费留学奖学金留法生
  调福建金门高分院办事候补法官
  少尉军事检察官
  福建连江地方法院法官
  福建金门地方法院法官

  学 历
  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学士
  台湾大学法研所法学硕士
  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SciencesPo)法学博士

 

图书目录

推荐序
自 序

第一章 前 言
一、研究目的/2
二、研究方法/4
三、研究成果/4
四、人民参与审判比较法上之鸟瞰/8

第二章 人民参与审判在法国的历史演进
一、旧法国时代/14
二、法国大革命后之陪审制/18
三、法国参审制的出现/61

第三章 法国人民参审之现况
一、刑事诉讼三种程序/67
二、合宪性之争议/72
三、案件之移审/80
四、审前程序/95
五、审理程序/129
六、评议制度/171
七、判决是否应附理由?/191
八、判决得否上诉?/206
九、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209
十、性别与刑度的关系/209
十一、法国重罪法庭秩序维护/211
十二、司法人员法袍设计/212

第四章 法国人民参与审判的近来发展
一、参审制的缓和/215
二、参审制扩大适用的挫败/219

第五章 人民参与审判的民主机能
一、人民参与审判之双重属性/223
二、民主与人民参与审判/228

第六章 我国在陪审团或参审制之选择?(代结论)
一、法国参访对我国之借鑑/247
二、我国路线的选择/249

附件一 重罪法庭判决全文翻译参考文献/253

附件二 欧洲主要国家人民参与审判制度比较简表/271
 

图书序言



  引进人民参与审判制度,无疑是我国近年来司法改革最具共识,牵涉范围最广之议题,是我国司法制度值得观察之发展方向之一。法国从大革命以后,历经「陪审团制」与「参审制」之适用,建构出相当完整之人民参与审判体系。本书将法国人民参与审判之理论及实务加以体系化汇整及分析,使读者能清楚了解法国在人民参与审判制度之理论架构与实务见解之变迁与特点,并以第一线司法实务工作者之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人民参与审判制度立法之建议,且于书末选译法国人民参与审判之实际判决一则,以期作为法律学习者、学术界、实务界运作者,乃至司法改革议题关注者立法上之参考。

  本书原为司法院105年司法研究报告刑事类全国第二名之获奖论文,本论文之完成首先应感谢台湾台中地方法院江钖麟院长不辞辛苦审阅论文内容及给予指教,且感谢司法院法官学院惠赐104年法国参访之机会,使本论文得以萌芽。其次,亦要感谢司法院各主管厅处之玉成,使本论文得顺利出版。此外,作者历经学生、学习司法官、军事检察官、法官、法国留学生等不同身分之转变及淬炼,一路上受到许多同学及前后辈对于作者提供诸多协助与栽培,在此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但心中之感谢仍永存我心。

  尤其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这一路上的支持与鼓励,也要感谢元照出版公司为鼓励法学新进,使本论文得以正式成书出版,希望借此让更多人关注此一议题之发展。
 
林庆郎2018.1.20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