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书:试刊号?

K书:试刊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K书
  • 编程入门
  • Python
  • 数据分析
  • 机器学习
  • 人工智能
  • 实战
  • 项目
  • 教程
  • 案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K》,一本「不定期刊」,标举文学世界最普世普智的现代文学符码,彷彿凄清黯黑街巷穿梭文青的字头密码,刊载更长更深更硬的文学文本。首期题名《试刊号?》,以「存在之问」型构「智识之思」,探寻文学集聚之强度、文学范畴之边界、文学对话之可能,邀集陈克华、骆以军、成英姝、白灵、萧萧、灵歌、叶莎、王德威、鸿鸿、章缘、童伟格、伊格言、李焯雄、黄以曦、林奕华等顶尖作者,提出最新创作意见,达至共响文学华彩。更邀请着名导演、摄影师陈怀恩,开辟影像专栏,将多年摄影秘辛,以与文学表达交辉的方式,丰沛本刊的视象性与想像力,为一本每一期都「不一样」的充满「不一定」气质刊物,打下永是变动的「试炼」之基(Groundless Ground)。

  作者们将分别就自己最近的文学创作、最新的文学感悟,以及对《K》书未来的意向与意念,展开主题发言。
 

著者信息

主编简介

列维


  七年级诗人,学者,独立文化策划人。曾于尔雅出版社出版诗集《碧娜花园》,诗作入选《2015年台湾年度诗选》。
 

图书目录

发刊词
诗性的见证/骆以军
 
刊首语
诗意的伤痕/列  维
 
小说

任意一个/童伟格
粉彩/骆以军
盲域/成英姝
失物招领/章  缘
红色皮箱/黄以曦
 
新诗
鬼(十首)/陈克华
拜託你不要写诗(外三首)/鸿 鸿
 
作家特辑
我想我是个贪婪的人——《噬梦人》新档案/伊格言
 
影像特辑
重点所在/陈怀恩
 
访谈
文学现代性与文学史的「现代」视野/王德威
 
跨文本书写
隔(五题)/李焯雄
 
创作谈
彼得潘密码(二题)/林奕华
 
沉默的诗典
勒维尔迪、索雷斯库、帕斯杰尔纳克
 
截句册页
白灵、叶莎、萧萧、灵歌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发刊词-诗性的见证

 
  八十年前,「风车诗社」的杨炽昌写下:

  「祭祀的乐器/众星的素描加上花之舞的歌/灰色脑浆梦着痴呆国度的空地/濡湿于彩虹般的光脉」

  这如此像在描述iPhone 8的梦境,那么奇诡幻丽,朝无限的空间延伸。事实上,曾经相信诗与小说,是人脑最高级形式输出的人们,一百年来,可谓打了一场被辗压的大败仗。「创造」的桂冠,也许更被贾伯斯、NASA、好莱坞工业、祖克柏、货币战争的发明者,他们戴上。

  诗人,或诗人的后裔,勇武的创作者,曾经是被推举去和死神下棋;去神的床榻边问:「汝为何将吾等遗弃?」;曾经挨挤在痲疯病人、妓女、酒鬼、穷人身侧;拉开梦境的水坝闸门,进入最微分的时间刻度;曾经若是地球被外星舰队攻佔,代表人类这个文明起草并宣读「银河系和平愿景」的,都是诗人与小说家。但如今他们只能在世界旋转门边,怕被高流量、无感性人群撞飞的幽魂。

  但其实,像M.安迪的《说不完的故事》,那个在一次元将要覆灭的幻想国,片地焚烟,但只要在那薄如光翳这一侧的小男孩培斯提安,替那王国女王取一个名字,他所命名的神祕的名字,瞬间就能扶住上一片正在埃次贴岛的骨牌,停止那虚无的吞噬。

  也有可能,在痖弦、商禽、洛夫、周梦蝶、白先勇、林亨泰的生命之诗后面,世界仍然朝那冷酷之境铺双轨而去。每一代的书写者,都相信自己可以从上面、下面、里面、外面、他方,不同的方式重新置放世界。有些经验,从前的诗人们或穷尽想像,无法逐触。譬如在时速三百多公里的车厢内,某个夜晚、光从笔电淹湿你的脸;你像珊瑚礁上的一颗小虫,和成千上万人连结着;譬如底片这玩意被发明又消灭;譬如人类的基因图谱……

  年轻诗人的花朵仍在花园疯狂绽放,诗人的创造力从遥远星空,飞行器的矢量引擎像雪霰喷出。诗人的唐卡,以金色、红色、黑色、蓝色、细毛笔描图那些凝视二十一世纪灾难,菩萨的脸。

  也许,如果未来的某一支探勘队,有幸在一整座塌毁的班雅明式瓦砾,发掘出这一本「杂志」,会发现那些文学语言,像点燃的纸捻,发出光同时在消失;像某种时空转换器,暂时的故障,这些像丝绒缎面,像老虎张大嘴的狂悍之作,挤压、沖喷、发出光燄和爆炸。

  ——怎么可以没有一本这时代的Key刊?
 
骆以军

图书试读

非关命运!非关命运?──如何离开《噬梦人》第一部曲/伊格言

最早前,在最原初的构想中,已出版的《噬梦人》(2010,联合文学)并不是最后完成时近30万字的巨大篇幅,而仅是一则中篇。这与当时的文学环境有关,说来没什么道理。如今回想,吾生也晚,当我懵懂初入文坛,开始获奖、出版第一本书(《瓮中人》,2003,印刻),台湾文学环境已然崩坏,无论通俗文学或纯文学市场均已直线下坠──比自由落体更惨的是,你不知道真正的底部何在。那简直像是金融海啸时期的股市。但我傻之又傻,对这一切全无所觉(除了我傻之外,确实,那是个网路频宽有限而资讯量与此刻全然无法相提并论的时代),忙着进行家庭革命,为我的个人志趣与我爹对抗。我其实并不敏锐意识到「写作一部长篇」是可能的,因为我的前辈们很少这么做──他们之中,有许多人写了一辈子,产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作品,但名下未曾有过一部长篇;而即使曾写出长篇的前辈,也往往不会这么快在生涯初期便开始试图「攻克」长篇;一般而言都经过至少两三本短篇或中篇书写之磨砺。

那与此刻(2017)文坛之风气习性并不相类。当时我并未多想──除了作品本身之经营,我向来想得不多。那是真正的年轻,无知,赖香吟笔下「生手的天真」,初生之犊不畏虎。我知道我想写科幻(我喜欢科幻,因为科幻最极端),但计画先以一中篇测试自己经营较大结构的能力,累积经验;至于长篇,就以后再说吧。

此即是《噬梦人》之最初。既是中篇,原以为一年内可完成。计画已定,我遂既欢快且痛苦地沉浸于曲折情节之编织与庞大未来世界之建构中(以「类神经生物」与「梦境植入」主导之世界;出版后有评者称之为「生物庞克」风格,意外贴切),不知老之将至,不知篇幅之膨胀。几个月后,及至我意识到那不可能是一篇中篇,也不可能一年内写完时,我体内的怪物已经长得那么大了啊!(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