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懂你的生活:环境医学专家陈保中教你减塑、防空污、安全住,打造不受污染的健康世代

毒懂你的生活:环境医学专家陈保中教你减塑、防空污、安全住,打造不受污染的健康世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环境医学
  • 减塑
  • 空气污染
  • 健康生活
  • 居家环境
  • 陈保中
  • 健康世代
  • 预防医学
  • 毒物学
  • 生活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塑化剂、双酚A、PM2.5、甲醛、全氟碳化物……
人们日常生活中身不由己地透过食入、吸入、接触,
暴露在种种的环境毒物当中,侵蚀健康而不自知。
 
因为「毒」总是知道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
所以环境医学专家陈保中教你「读」懂生活中的「毒」,并提醒:
「关心正确的资讯,不求能做到百分之百,但做得到的,就要去做;
做不到的也不用勉强,放在心里,继续努力!」
 
*脱下蒙面罩的「苏洛」,教你轻松「读」懂生活的中「毒」

  将近50年前(约1970年),RCA(美国无线电公司)为了回避美国环保法规、降低生产成本,来桃园设厂之后,恣意排放有机溶剂废液,不但污染当地的土地、水源,更造成上千员工罹癌、上百员工癌殁、员工的子女们陷入罹癌和先天缺陷风险,还危及附近居民,纷纷因癌病逝、生早产儿……

  这样的恶行,居然直到30年后(1994年)才被举发,进而提告求偿。无奈当时义务律师团并不成功。2007年,法律扶助基金会重新再战,邀请陈保中等专家学者群无酬担任专家证人,为罹病劳工出庭作证;2013~14年一审时,对方律师团重金礼聘国外学者、专家来台打官司,陈保中他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出庭7天以最有力的专家证言,加上递出厚达十几页的证据表格「铁证如山」,长达50个小时的拚搏,终于得到胜利,奠基了2017年二审时的连胜。经过多年的努力,让迟来的正义得以伸张。

  以前的陈保中低调而神祕,不太接受媒体採访,宁愿只当「蒙面侠苏洛」。RCA事件让陈保中彻底领悟到单纯做学术研究、教导学生之外,自己还能直接做些社会服务。如今积极从事公卫义举,熟识陈保中的友人都相当惊讶他的转变。

  「世界改变了,居住环境变得不好,为了民众及下一代的健康,我一定要走出象牙塔,」他说。

  脱下蒙面罩的「苏洛」现在也写了《毒懂你的生活》一书,融合研究、教学与生活,透过实际发生的事,教大众认识毒、学会预防生活中的毒,从生殖以至慢性病,全面展开。
 
*不分男女都要懂得避开环境毒物

  戴奥辛、塑化剂、全氟碳化物等,都是环境荷尔蒙,不但会减少精子的数量,造成不孕,也是睪丸癌的风险因子。甚而也进入血液、唿吸循环系统,影响民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等各种成人的慢性病。
 
*除了自保,也要一起改善生活的大环境

  一般人以为慢性病只是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好所造成,但其实跟整个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大环境不改善,民众的健康就很难改善。
 
*怀胎十月,决定孩子一生的健康

  现在谈母婴健康大部份都只着重「产前照护」,是不够的,应该加强的是「受孕前照护」,才能囊括男性和女性。

  每对夫妻应该规划最合适的生育时间,最好是一结婚就要开始为怀孕作准备。新婚夫妇最好少敬酒,因为酒是有机溶剂;不一定要住新房,如果住新房,要小心避开装潢或新家具常使用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因为天天吸入将会导致男性精液质量下降,女性月经週期紊乱。
 
*妈妈及准妈妈们都需要知道、但可能还不知道的小知识

  在本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像是塑化剂会使孩子容易出现退缩行为、提高罹患异位性皮肤炎的风险,及肥胖的可能性。以及PM2.5浓度常常紫爆的现在,空气污染不但会导致过敏发作的次数增加、严重度增加,胎儿或婴幼儿早期的暴露,甚至会直接导致异位性皮肤炎、气喘、过敏性鼻炎这三种过敏性疾病……

  不过「知道,但不必惊慌」,书中教大家从小地方做起,例如不论大人小孩都一定要好好洗手、少喝塑胶杯饮料,减少塑化剂进入身体的可能性;由于小朋友的身高和汽机车排气孔的高度接近,如果大人跟小孩一起走在马路上,小朋友会比大人吸进更多的废气,所以要尽量沿着远离马路的内侧走……

  只要在生活中种种的小事里做些小改变,就可以一点一滴守护家人的健康。

*part1民以食为天

  谈的是食品安全:食安风暴爆不完,各式各样的商机应运而生,人怕了就掏腰包求心安,心里却又半信半疑;但也有些人因为经济拮据,只求饱足、好吃就够了。不过,为了全家人的健康,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生活中减塑、吃安心好食物不必花大钱,而且既快乐又安全。
 
*part2家是避风港

  谈的是居家安全:家很可能是大部份人每天待最久的地方,太太能不能成功怀孕、胎儿发育状况、孩子是否常生病、有没有难缠的皮肤过敏或气喘毛病……这些,都和家庭室内环境息息相关,当你懂得其中的关联,就会更有动力做出改变。现在要买房很难,但书中分享,打造一个能保护全家健康的小窝并不难!
 
*part3唿吸如作战

  谈的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已经像紫外线指数、降雨机率一样,人人对于耳熟能详,至于如何因应,却是各人自求多福。其实不论当天灯号颜色,在人车众多、尖峰时段的都会区,不论是驾驶或行人身边的空气品质都是糟透了。路途无法避免,但风险可以,只要掌握书中提到的几个大原则,趋吉避凶保安康。
 
*每篇皆附「安心勾勾表checklist」,为健康储蓄

  三篇篇末都有附的安心勾勾表是最好的小提醒,从现在开始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健康风险的行为,就像是每天为了健康储蓄!「还不能做到的,放在心里,继续努力!」
 
  □ 外带热食或饮料,自备抗酸抗油耐热的容器盛装。例如五号塑胶(PP)、不锈钢、玻璃等材质。
  □ 减少使用乳液、香水、沐浴乳等含塑化剂的美妆卫生用品。尤其孕妇及儿童,应避免使用。
  □ 如需使用塑胶水壶、奶瓶、奶嘴,选不含双酚A的产品。

  □ 刚装潢好的空间,可以在柜子高处放置竹炭包或活性碳。放置一段时间,经过日晒即可继续使用。
  □ 衣物干洗完,先拆掉塑胶套并挂上阳台通风一週,才能收纳或穿着。
  □ 减少停留在地下停车场的时间。

  □ 出门前会查询当天空气品质。
  □ 不在尖峰时间骑单车或机车。如果非骑不可,尽量避开车潮,并正确佩戴口罩。
  □ 散步或骑单车,尽量挑小巷或河滨,远离大马路。
  □ 等红绿灯的时候,站在人行道或骑楼的最内侧。
 
专家推荐

  王荣德 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育部讲座教授
  何弘能 台大医院 院长
  吴美环 台大儿童医院 院长
  林永颂 永信法律事务所 主持律师 财团法人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 董事长
  詹长权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叶博任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荣誉董事长
  谢武勋 国泰医院小儿科顾问级主治医师 台大医学院小儿科兼任教授
  苏怡宁 慧智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暨执行长 禾馨医疗体系 执行长
 
  「本书是陈老师本着促进全民健康之核心价值,结合二十多年来研究环境污染对生殖医学与儿童健康影响的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与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居住、唿吸等,如何趋吉避凶,分享给全国民众与妈妈们。我自己在阅读本书时,也常喜获一些新知,以及如何应用到生活中的细节,而感获益匪浅;因此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关心环境永续的学者专家们,共同推广。」──王荣德(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育部讲座教授)
 
  「现代生活中太多污染和不安,容易令人掉入恐慌的陷阱,陈老师发挥了科学家精神,用他的专业,耐心解释研究成果,并提出中肯和实用的建议,提供读者一些方式来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他亦发挥了医师的精神,于2014年在台大医院设立『环境医学中心』和开设『环境医学特别门诊』,提供环境与疾病转译医学研究、教学和服务,为面对环境污染不知所措或是需要帮忙的民众一个管道,提供面对面的谘询和医疗协助,身为台大医院院长,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下FIGO “Environment and Reproduction”委员会成员,实感欣慰。」──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想到如此脆弱的胎儿要父母亲百般悉心照护,养儿育儿的重责大任在母胎内的保护,是否让同样身为女性的读者承受过多的压力呢?还好陈老师书中秉持着正向、积极的态度,教大家如何正确地以平常心面对这怀胎十月的压力,才能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不受环境中众多污染的影响。」──吴美环(台大儿童医院院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保中


  台湾大学特聘教授
  台大公卫学院职业医学与工业卫生研究所所长
  台大医学院环境暨职业医学科主任
  台大医院环境及职业医学部主任
  台湾公共卫生学会理事长
 
  很多刚对陈教授的研究稍有接触的人,会以为他是小儿科医师,因为他是生殖发育流行病学、儿童环境健康专家。从医学系毕业后,他便一头栽进公共卫生及环境医学领域,丰硕的研究成果让他于2016年获得科技部杰出研究奖。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公卫人对未来世代的关怀与期待/王荣德 (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育部讲座教授)
推荐序 备一杯咖啡,教你轻松「读」懂生活环境中的「毒」/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推荐序 安心勾勾表,为健康存款!/吴美环(台大儿童医院院长)
自 序 怀胎十月决定小孩一生的健康/陈保中
前 言 先天基因非註定,后天还能做很多──如何正确看待环境风险

1民以食为天》    
减「塑」运动  别忘了皮肤
水壶、奶瓶、罐头汤
天下没有完美的锅子
家庭煮夫的厨房把关心得
我家的水能喝吗?
安心勾勾表checklist

2家是避风港》    
房东好心除虫,反倒吓跑医师房客
自己装潢爱巢或许并不浪漫
居家三大空气杀手:菸味、潮湿、油烟
安心勾勾表checklist    

3唿吸如作战》
从摇篮到坟墓的空污危害
走路、搭车、骑车、开车的唿吸战略
绿地森唿吸
安心勾勾表checklist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公卫人对未来世代的关怀与期待
──王荣德 (成功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育部讲座教授)

 
  认识陈保中老师夫妇已经将近三十年,一路看着他们从研究生到去英国深造,回国后执教并投入公共卫生领域,陈老师更成为我在台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同事;他在环境生殖危害的研究,已使台湾在亚太国际学术上领先。愈来愈感觉他是「歹竹出好笋」(台语俗谚,意思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感欣慰并且与有荣焉。

  陈保中老师也曾长期在台大环境保护暨职业安全卫生中心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把关,推动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并以医师的身分为弱势劳工发声,曾七天在RCA案出庭为他们作证,答覆资方奇异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通用电气) 所请的十位律师团之质疑,成功地说服法官们而使劳方胜诉,令人敬佩。

  本书是陈老师本着促进全民健康之核心价值,结合二十多年来研究环境污染对生殖医学与儿童健康影响的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与每天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居住、唿吸等,如何趋吉避凶,分享给全国民众与妈妈们。我自己在阅读本书时,也常喜获一些新知,以及如何应用到生活中的细节,而感获益匪浅;因此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关心环境永续的学者专家们,共同推广。

  认识我的学生和助理都知道,基于环保和健康,我尽量不丢弃塑胶袋,而把它清洗、晒干或晾干来反覆使用。例如我们家装果皮厨余的塑胶袋约用半年到破裂不堪才换,如此就预防了数十个塑胶袋在生产原料、制造成品、输运及废弃不用时的所有污染。身为职业医学科医师,以前常要去石绵工厂访视及研究劳工的工作环境,身上不免沾染了许多致癌的石绵纤维。为了家人、同事及学生的健康,我一定在进出工厂前后换装,将防护衣具用安全的袋子装好,才敢与朋友、妻子和小孩亲近。陈老师亦是怀抱着对未来世代的关怀与期待,才用心写下此书,让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来保护自己与亲友的小孩及子子孙孙的健康。

  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提到绿地森唿吸,让我有很多回忆和感触。还在台大任教的时候,繁忙的工作让我运动时间极有限,于是养成习惯每天七点从家里出门,避开交通尖峰期,走路四十分钟穿越大安森林公园到办公室上班。2010年起搬到台南,任职于成大医学院后,则每天清晨在成大的榕树园区运动。

  希望每位读者都可以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更加了解环境医学的知识并且落实在生活中。祝福大家健康、平安!

备一杯咖啡,教你轻松「读」懂生活环境中的「毒」
──何弘能(台大医院院长)


  身为一位妇产科医师,听到陈保中老师要出版新书,叙述关于孕妇和儿童环境健康,真是又惊又喜。没想到陈老师可以将环境职业医学和生殖医学的专业完美地结合。

  繁忙的公务让我已经许久未曾好好从头至尾看完一本书,没想到这本书竟意外好读,不知不觉便沉浸书中。读完只想说:精彩。精彩在于彷彿与作者并肩而坐,轻松如午后一杯咖啡、一盘英式下午茶点听其娓娓道来;精彩在于作者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提供了最实用的建议和方法,让每个人都可以简单又确实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关;精彩亦于作者用了最浅显的文字和叙述,将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无私地与读者分享。

  不同于一般传统用生殖免疫的观点看现代生殖健康议题,陈老师为我和读者们开辟了另一片天地。现代生活中太多污染和不安,容易令人掉入恐慌的陷阱,陈老师发挥了科学家精神,用他的专业,耐心解释研究成果,并提出中肯和实用的建议,提供读者一些方式来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他亦发挥了医师的精神,于2014 年在台大医院设立「环境医学中心」和开设「环境医学特别门诊」,提供环境与疾病转译医学研究、教学和服务,为面对环境污染不知所措或是需要帮忙的民众一个管道,提供面对面的谘询和医疗协助,身为台大医院院长,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下FIGO “Environment and Reproduction” 委员会成员,实感欣慰。

  最后,我相信本书不只是育龄妇女,更是一家人,所有人,都可以常备身边的好读物,推荐给大家,一起进入轻松却实用的《毒懂你的生活》。

安心勾勾表,为健康存款!
──吴美环(台大儿童医院院长)


  我与保中老师不论是在研究或是医院事务都多有接触,我总觉得说话轻声细语的保中老师比我还像个儿科医师。他的招牌微笑总能吸引听众听他说话,他的耐心和爱心让他一直以来在儿童环境医学领域探索,就想如何让孩子长得更健康。这次,还细心地整理他多年来的研究,为民众写一本贴近生活的书,把儿童环境医学资讯落实到日常。

  儿童环境医学领域在儿科是新兴且重要性与日俱增的学门。保中老师在儿童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基础深厚、国际交流合作经验丰富。看到作者介绍提到一开始不了解保中老师的人,会以为他是儿科医师这一点,不禁莞尔一笑,却也在心中默默点头,他对儿童环境医学的研究,确实让许多儿科医师都要向他请益。看到序文的标题下着:怀胎十月决定小孩一生的健康,其实看在我这个儿科医师眼中,是胆战心惊。想到如此脆弱的胎儿要父母亲百般悉心照护,养儿育儿的重责大任在母胎内的保护,是否让同样身为女性的读者承受过多的压力呢?还好陈老师书中秉持着正向、积极的态度,教大家如何正确地以平常心面对这怀胎十月的压力,才能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不受环境中众多污染的影响。

  我个人很喜欢每一个章节末的「安心勾勾表」单元,它简要地总结所有重点,并且提供我们每天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健康存款的方式,跟着这本书去做,就像是每天为了健康储蓄!「还不能做到的,放在心里,继续努力!」

  如保中老师序文提到的,儿童是我们百分之百的未来,让我们一同带着对儿童、对未来的热情,细细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收获良多!

作者序
怀胎十月决定小孩一生的健康
 
  从百年台湾婴儿出生人数变迁,可以看到台湾已经回到近百年前的婴儿出生人数,儿童(未满二十岁)佔不到台湾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他们还没有投票权,他们却是我们百分之百的未来。正值国内少子化危机,除提高生育率之外,更应重视新一代人口素质。
 
  我在英国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就读博士时,师承Pat Doyle 教授,一头栽进了生殖发育流行病学,也承蒙硕士班指导教授王荣德教授的支持与协助,博士论文题目为「生物性、职业性及社会性因子对婴儿出生结果之影响—台北前瞻性出生世代研究」,研究主题为:
(一)探讨父母亲生物背景因子与婴儿出生结果之关系;(二)探讨母亲过去及目前产科因素与异常婴儿出生结果之关系;(三)了解父母亲社经状态与婴儿出生结果之关系;(四)按已知或怀疑的危害分析父母亲职业分类对婴儿出生结果之影响;以及,(五)评估国内孕妇常用中药对婴儿出生结果之影响。

  这扇大门开启了回国以后二十多年的研究方向,前一阶段研究主题以「生殖发育流行病学」为主轴,进行国内各重要职业或环境暴露世代研究,包括半导体员工生育追踪性研究、男性氯乙烯聚合工人配偶受孕所需时间及其下一代出生异常之研究、铅暴露工人受孕所需时间及其下一代出生异常与神经行为障碍之研究、液晶显示器制造女性员工生殖内分泌研究、低剂量游离辐射生殖风险之探讨、以及RCA 电子工厂职业世代对子代健康风险研究。第二阶段则以「儿童环境健康」为主轴,开启国内出生世代研究风潮,包括探讨子宫内陶斯松暴露对胎儿成长及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之影响、孕妇、儿童、青少年全氟碳化物暴露评估、健康效应及风险评估——全氟碳化物暴露与儿童甲状腺功能及神经行为发展、子宫内及幼儿时期二手菸暴露对儿童神经行为及认知发展之外遗传机制探讨、邻苯二甲酸酯类共暴露交互作用——全氟碳化物暴露与儿童免疫系统与过敏疾病之相关性与机制探讨、全氟碳化物、生育及跨世代外遗传机制探讨:动物及前瞻追踪性研究,以及新兴关注污染物暴露与成人常见慢性疾病之探讨等,这些研究成果就是本书的题材。

  自1962 年Carson 发表「寂静的春天」描述杀虫剂DDT 对环境的冲击,1992 年Carlsen 等人发表过去五十年来人类男性精液品质逐渐下降,至1996 年Colborn 等人的《失窃的未来》所描绘内分泌干扰物质(俗称环境贺尔蒙)对动物及人类生育的影响。

  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造成环境的改变,生殖医学相关科技的日益进步,国际上对环境或职业暴露可能造成生殖与发育上的问题广为关注,特别是重金属、有机溶剂、杀虫剂、及内分泌干扰物质广泛的被探讨及深入研究。

  而反观国内出生率逐年快速下降,2008 年出生率仅为8.64‰,出生人口首次不足二十万人,而且不孕症夫妇及经人工受孕所生育的婴儿数亦逐年上升,虽然不婚、晚婚、少子有其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避免环境生育危害、创造优质环境、提升人口品质更为重要。

  传统上生育阶段妇女是从寻求产前照护开始,但是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在受孕前改善或促进夫妇的健康可以增进下一代的健康,因此完整的生育健康照护应该从孕前照护开始,如此将可促进妇女生育健康,以及进一步提升生育品质。

  其次,经由各领域的整合开始着手推动儿童环境医学的教学、研究及服务,以提出本土的儿童健康政策,并能提升下一代国民健康,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长期将扩展致成人疾病胎婴起源(fetal and infant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目前称为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 DOHAD)的探讨,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唿吸道疾病等,以研拟合适的疾病预防早期介入方法及策略,并有效降低成人慢性疾病。

  从我学术专业研究的成果,如何将专业通俗化,把生硬的语汇转化为一般民众可以理解的资讯,就是这样的起心动念想为民众写一本贴近生活的书,因此从民众的视野,写下这本从我的生活观察,融合研究,教学的经验,用一个个故事说出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却被我们忽略的种种隐忧。本书分为三篇:

  「民以食为天」,谈的是食品安全:减「塑」运动,别忘了皮肤;水壶、奶瓶、罐头汤;天下没有完美的锅子;家庭煮夫的厨房把关心得;我家的水能喝吗?

  「家是避风港」,谈的是居家安全:房东好心除虫,反倒吓跑医师房客;自己装潢爱巢或许并不浪漫;居家三大空气杀手:菸味、潮湿、油烟。

  「唿吸如作战」,谈的是空气污染:从摇篮到坟墓的空污危害;走路、搭车、骑车、开车的唿吸战略;绿地森唿吸。

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如何自救?如何避免危险?利用「安心勾勾表checklist」来检查一下我们到底暴露在多少风险之下?了解之后并不需要恐慌,从现在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健康风险的行为,这就是可以自救的方法,这是献给每个人的一本书,尤其是家中的核心支柱——妈妈。

  这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所有参与研究的爸爸、妈妈及小孩们,没有他们的热心参与,无法完成这本书;也要感谢邱宜君的执笔及陈玉蝉的敦促,以及受访专家王根树、陈志杰、陈佳堃教授及翁愫慎组长,得以让此书怀胎诞生。而此书内容的素材,更要感谢全体合作同仁谢武勋、苏怡宁、郭育良、黄耀辉、陈家扬、吴焜裕、廖华芳、郑素芳、曹峰铭、苏大成、李永凌、林靖瑜、刘贞佑教授,研究团队谢功毅、庄昭华、林静君、宋紫晴、谢佳容、林虔睦、陈美惠、连珖彣、王怡人、林建宇、林育正、翁绍评、黄雪伦、蔡孟珊博士,以及「生殖危害实验室RHLab」学生、助理育民、丽惠、懿真、律玮、钰铃、佩莉、宏斌、彦骏、芷凌、莉萍、家琳、光亿、勇邑、婉愉、家昵、惠琤、枫乔、诗妮、晨钟、世宽、丽菁、珊
安、礼尧、郁晴、婷雯、杏桦、郁荃、彦汝、佩璇、钰雯、立仪、佳嫺、欣蔚、芳莹、君如、晏平、珮伃、昱君、亮瑜、麒年、怡仁、雅琪、志阜、彦孜。

  在学术研究上,特别要感谢恩师王荣德教授带领我进入公共卫生与环境医学研究领域,并持续不断地给予指导、支持与鼓励。也要特别感谢台大医院设立「环境医学中心」及开设「环境医学特别门诊」,以解决国内环境毒化物污染问题,提供环境与疾病转译医学研究、教学及服务,以及感谢所有研究计画的资助单位——科技部及国民健康署。最后,感谢内人张蓓贞教授及小孩柔含、麒任、柏任的支持与包容,让我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贡献在学术研究上。
 
 

图书试读

*全氟碳化物 毒你几年也不消失

简单说, 全氟碳化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 跟塑化剂一样, 都是环境荷尔蒙,也就是一种人工的雌激素,但全氟碳化物在人体内的「保存期限」却远比塑化剂长得多。半导体和光电产业清洗电子零件或晶圆表面,就是用全氟碳化物,除了科技业大量用,全氟碳化物家族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 和全氟辛酸(PFOA) 也很常见。

PFOS 用于防水透气布料,在水中可存在41 年,在人体可存在5.4 年;PFOA 在水中可存在92 年以上,在人体是3.8 年。

保存期限这么长,是非常严重的。当全氟碳化物随科技废液进入河川,污染好几个世代的水中生物,在鱼肉、鱼肝里,已经比水中浓度还要浓缩十倍到百倍,最终累积于食物链末端的人体内。在新竹科学园区附近客雅溪的鱼类,还有市场里的常见肉蛋等动物性食品,全部都侦测得到。

除了食物,防水透气布料和不沾锅表面,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脱落一些全氟碳化物分子,它们散到空气中、附着在手上和食物上,然后透过唿吸和饮食进入身体、蓄积在肝和肾,同时也一直在血液中流动,循环全身。

日本北海道学者甚至在海豹身上都发现全氟碳化物。有趣的是,雄海豹年纪越大,肝脏内的全氟碳化物蓄积越多,但雌海豹生育次数越多,蓄积越少。因为这种会蓄积于人体的环境毒物,都会在怀孕期间大量释出,跟着养分一起被代谢出来,影响到胎儿。

*与心血管慢性病、癌症、不孕、过敏有关

基于全氟碳化物的这些特性,我非常想知道,它长期对于成人、小孩的健康有什么影响。经过多年本土研究和跨国学术交流,我想先谈谈那些研究证实、已知的影响。

为了调查杜邦公司长期排放全氟辛酸(PFOA)污染饮用水的影响,美国科学团队花了八年时间,分析六万人血液,做出全世界最完整的调查报告,结论证实PFOA 至少和六种疾病有关,包括高胆固醇、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肾脏癌、睪丸癌、妊娠高血压。我和苏大成医师的研究也发现,在青少年和三十岁以下成年人的身上,血液中PFOS 浓度越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就越厚,也就是说,他们得到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都提高了;而对五十岁左右的成年人来说,PFOS 浓度增加一倍,糖尿病风险增加2.39 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一本“生活宝典”,尤其对于我这种有点“选择困难症”又很关心家人健康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一直都很关注空气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天空常常灰蒙蒙的,出门都得戴上口罩。陈教授在书里对于空污的讲解非常深入浅出,不只是告诉你“有空污”,而是深入分析了空污的来源、对身体的危害,以及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吸入。我特别喜欢他介绍的“室内空气净化的秘诀”,里面提到的很多植物和居家小技巧,我之前完全没想过,原来在家也能做到初步的空气净化,这真的太令人惊喜了。而且,我还学到了一些关于如何选择空气清净机的建议,不再是盲目听信广告,而是能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判断。另外,书里关于“安全居住”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以为只要房子结构没问题,住起来就安全了,但教授提到了很多关于室内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看不见的“杀手”,这些都是我们装修或购买家具时容易忽略的。现在我真的开始留意家里的装修材料和家具的选择了,尽量选择环保认证的产品。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打造一个健康的家,并不需要花费巨额的费用,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有意识的选择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实现。

评分

老实说,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以为“环境医学”离我生活很遥远,总觉得那是科学家才会研究的东西。但陈保中教授真的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沟通者,他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塑胶污染和空气污染,已经悄悄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对我们的健康,特别是长期健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他提出的“减塑”建议,不仅仅是减少一次性用品,更是从源头上去思考,为什么我们如此依赖塑胶,以及有哪些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替代方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分享了一些关于塑胶微粒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的研究,这让我感到非常警惕。而对于“防空污”,书里提供的建议,让我不再感到束手无策。从个人的防护措施,到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陈教授都给出了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指导。尤其是关于“安全住”的部分,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家里的家具、建材,甚至是清洁用品,都可能释放有害物质,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更加关注居家环境的健康,并且学会如何去辨别和选择更安全的产品。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有点长,但仔细一读,发现内容其实非常实用,而且切中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痛点。我一直都觉得,生活在台湾,我们虽然享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实实在在的困扰着我们。尤其是在塑胶制品氾滥、空气品质时好时坏的情况下,怎么才能让家人活得更健康、更安心,这真的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陈保中教授的名字在环境医学领域很有名,我之前有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过他,觉得他讲的都很有道理,也很接地气。所以看到这本书,我毫不犹豫地就入手了。读了之后,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概念都变得清晰起来,而且他给出的很多建议,并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理论,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立即在生活中实践的。比如说,关于减塑的部分,我一直以为只要少用一次性餐具就好,但书里讲到的塑胶微粒其实无处不在,从衣服到食物,都可能含有。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平时使用的各种物品,从洗发水到清洁剂,原来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在悄悄地释放塑胶微粒。教授还教了很多辨别和减少接触这些微粒的方法,这对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毕竟家里还有小孩,我绝对不想让他们从小就暴露在这些看不见的污染里。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甚至下一代的健康。陈教授用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把“环境医学”这个听起来很专业的概念,转化成了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和实践的知识。他对于“减塑”的探讨,绝对不只是停留在“少用塑胶袋”那么表面,而是深入到塑胶的种类、分解过程、对生态和人体的影响,真的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塑胶制品的依赖。我开始注意到,很多包装看似无害,但其实都是塑胶的“伪装”。教授提供的“无塑生活指南”,里面有很多很有创意的方法,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可以有很多替代品,而且这些替代品不仅环保,有时候反而更美观、更实用。比如,他推荐的天然材质的收纳工具,比塑料收纳盒更有质感,而且更安心。在“防空污”方面,我一直觉得空气清净机是唯一的解药,但书里强调的“外部防护”和“内部改善”的双管齐下,让我明白了,除了依赖机器,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暴露。例如,选择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外出,或者在家中种植具有净化作用的植物。这些方法都非常具体,而且成本不高,非常适合我们普通家庭。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虽然有点“严肃”,但内容绝对是“亲民”的。陈保中教授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位非常懂行的朋友,他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把“毒”的生活方式,也就是那些我们不自知却有害健康的习惯,一一剖析清楚。我一直觉得,在台湾,我们对空气污染的感受特别明显,尤其是空气质量不好的日子,那种沉重感真的让人喘不过气。这本书里对于空气污染的讲解,让我不再是感到无力,而是多了很多“知道该怎么做”的勇气。他提出的“减塑”方法,也彻底改变了我对塑胶制品的看法。以前总觉得方便就好,但现在我明白了,很多时候的“方便”,是以牺牲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为代价的。书里介绍的很多“无塑”小妙招,都非常有趣,也很有创意,让我觉得实践起来一点都不难。最让我惊喜的是“安全住”这部分,我之前从来没想过,原来我们每天呼吸的室内空气,可能比室外还要糟糕。陈教授分享的关于甲醛、VOCs等室内污染物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材料、改善通风等方式来打造健康的居住环境,真的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让我觉得,打造一个“不受污染的健康世代”,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