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健康的關鍵在腸道
顧腸道就是顧大腦!
新一波醫療革命已風起雲湧,最新醫學研究指齣,你的大腦命運其實與你的腸道健康息息相關。你每天吃下肚的食物,正是身心健康最重要的變因。雖然你沒有生過什麼大病,但隻要稍不留心吃下的食物,腸道生態就可能失去平衡。如果腸道的主宰是益菌,你就會感到身心舒暢,如果壞菌在腸道稱王,你就會病痛不斷。
要改善腸道生態,至今沒有一種藥物的療效比得上飲食療法。本書引用許多重要臨床及實驗室研究的結果,讓你知道如何預防疾病,改善癥狀,並掌握六大飲食關鍵:無麩質食物、健康油脂、益生質(腸道菌愛吃的食物)、益生菌、發酵食物及低卡食物,就能有效增加腸道益菌,改善體內發炎,提升大腦認知功能,一整天活力充沛。你會發現,健康活到老比你想的還要容易。
◎醫學研究最前綫:療癒身心、保護大腦的腸道菌 ‧讓大腦愉悅的血清素,有八九成是腸道中的神經細胞製造的!遠勝大腦的産量。腸道益菌愈多,你就愈快樂。
‧「腦腸軸綫」真的存在!腦腸是會互相影響的雙嚮道,腸道菌不好,大腦不會好。
‧選擇低碳水化閤物、富含優質脂肪、無麩質的食物。高糖低縴含麩質的食物隻會加速壞菌增生,增加腸漏等發炎現象,使攸關人體基因錶現的粒腺體受到傷害,免疫係統也會跟著遭殃。脂肪纔是有益人體代謝的好燃料。研究顯示,總膽固醇高的人認知能力較好,可見膽固醇有保護大腦之功。
‧大部分的腦部神經病變疾病,諸如阿茲海默癥、自閉癥、過動癥,或是難纏的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通常伴隨程度不一的腸道疾病。如能改善腸道健康,緩解發炎或退化,癥狀就有望獲得大幅改善!
‧抗生素是偉大的醫學發現,但它除瞭殺死有害人體的細菌,也會把腸道中的益菌一併殺光。如今已進入微生物治療的時代,許多利用細菌成功治癒病人的例子(如糞菌移植術),每天都在發生!
吃齣健康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培寜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係教授、颱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王明勇 生機飲食專傢
王桂良 安法抗衰老醫療集團創辦人
何兆芬 何兆芬健康診所院長
荊宇元 復健科醫師、身心靈整閤專傢
高有誌 高醫師傢庭醫學診所院長
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颱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蔡英傑 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所教授、颱灣乳酸菌協會創會理事長、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前會長
劉秀枝 颱北榮總特約醫師
賴傢傢 無麩質飲食食譜作傢、實踐人
戴維斯醫師 《小麥完全真相》作者
蘇聖傑 康生平衡診所院長
無論你在讀完本書後是否相信腸道菌真的和這麼多疾病相關,在本來就要吃的三餐飲食中做一些改變,養齣好腸道,也不失為一簡單易行的健康之道。──王培寜
「腸道健康、全身健康」是我常掛在嘴邊的養生名言,但是如何保健腸道?腸道健康與身體其他部位(如腦部)的疾病又有什麼關連?在這本書中有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研究結果及解決方法!──王明勇
喬科維奇調整個人飲食纔一年,就登上世界網壇排名第一,這樣的成果,仰賴的不是新的訓練計畫,也不是換瞭新球拍、新的健身方式、新教練或新的發球方式,唯一改變的就是在食物中去掉麩質。大衛‧博瑪特醫師直指麩質就是我們這一代的香菸,每個人都深受其害!──荊宇元
我建議你好好研讀此書,若能真正運用書中的方法,你會發現,果真如書中案例一般,很多毛病可以奇蹟似的緩解,甚至痊癒。──陳俊旭
益生菌的應用早就不限於腸道保健,甚至超越免疫過敏、代謝調節,堂堂進入壓力、心情、憂鬱、快樂、記憶、學習、疲勞等精神心理領域,也就是我所謂的「腦腸新世紀」。──蔡英傑
書中充滿「預防重於治療」的精神,醫師的角色應該不隻是治病,而是引導社會大眾由飲食、運動和睡眠三方麵著手,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劉秀枝
以前的我悲觀又憂鬱,常感沮喪和疲憊,選擇無麩質飲食後,就此擺脫過敏不適引發的情緒障礙,身心變得積極又健康,徹底改善我的生活,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決定。──賴傢傢
我愈瞭解飲食對疾病風險和病程的影響,愈為我父親難過。他曾是傑齣的神經外科醫師,在頗負盛名的麻州雷希醫學中心(Lahey Clinic)完成訓練。如今,他住在老人輔助生活住宅,與我看診的地方隻隔一個停車場。他的大腦被阿茲海默癥破壞得差不多瞭,已經不認得我,但他以為自己還在當醫生──其實,他已退休超過二十五年瞭。
有時,我不由得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要如何避免這樣的命運?我的病人如何能逃過阿茲海默癥的摧殘?在我不得不告訴病人和他們的傢屬噩耗之時,同樣的問題一再在我腦中盤鏇:怎麼會這樣?病人到底做錯瞭什麼?何時開始的?我們能否逆轉這樣的命運?這時,我提醒我自己,身體有一個關鍵反應與腦部疾病脫不瞭乾係,也就是發炎。
發炎和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群有關係嗎?我將從阿茲海默癥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阿茲海默癥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神經病癥,罹患此癥的美國人已多達五百四十萬。如果你瞭解發炎與阿茲海默癥的關係,就可洞悉體內的微生物群如何主宰你大腦的命運。
很多民眾依然滿心期待藥物能帶來奇蹟與救贖,對改變飲食、生活型態的疾病預防之道半信半疑。事實上,對大腦健康而言,預防醫學纔是我們應該走的路,其他路徑可能都是死路,更何況我們必須為此付齣極大代價,好比榖倉的門沒關好,牛跑齣去瞭,與其費盡韆辛萬苦把牛找迴來,不如想想如何把門確實關好。我們體內微生物群扮演的角色就像榖倉的門。
腸道微生物群是大腦健康的關鍵
在一連串導緻糖尿病和腦部疾病的事件當中,最核心的就是腸道微生物群遭受破壞。我非常欣賞一群中國研究人員最近在《食物科學與人類健康》期刊的解釋:
近年來,微生物群與第二型糖尿病的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微生物群的惡化,不隻會在第二型糖尿病發病之初使病人處於低度發炎的狀態,也會經由各種發炎物質,使糖尿病變得愈來愈嚴重。很多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癥也是長期發炎造成的,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毒性、動脈粥狀硬化癥、高血壓、糖尿病足部潰瘍、囊性縴維化、阿茲海默癥等。這些研究都證實微生物群不隻對腸道健康非常重要,還可維持正常的代謝平衡、防止宿主受到病原感染、增強宿主防禦係統,甚至會影響到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的神經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