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斯的修行故事

寇斯的修行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修行
  • 故事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生活感悟
  • 心灵鸡汤
  • 励志
  • 正能量
  • 哲学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寇斯是一个平凡如你我的人,人类所有的缺点,他都有。
然而在追寻佛法的过程中,他具持极大的信心,最后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他做得到,你也可以。


这是寇斯•乌贝里斯•卡普泰因(Koos Oeberius Kapteijn)的故事。寇斯(1926-2006)成长于荷兰北部,他先是担任全科医师,后来成为心理综合治疗师 。莉迪•布格 (Lidy Bügel) 是寇斯的妻子,也是寇斯生命最后二十年的生活伴侣。
她写下这个故事,并非因为寇斯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他就像我们大家一样,经历了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不断地在寻寻觅觅、跌跌撞撞、遭遇障碍、制造障碍,不时感觉完全地迷失、却又在下一刻认为自己已经找到终极的生命意义。我们的生命不也经常如此吗?
而在这追寻的历程当中,寇斯开始接触佛法,并且遇见他的上师贝玛•旺嘉仁波切。他具持极大的信心开始步上道途,持续前行,并且获得了成就——意思是他在肉体死亡之后,仍旧维持了三天的禅定。

莉迪写这本书的用意:
首先,因为这是寇斯的心愿,他想要把自己的生平故事供养给众生,作为一个实例,希望能够借此帮助人们发现各自生命中的特定问题。
其次,从佛教徒的观点而言,寇斯履行了他这一生的意义,这是指寇斯在死亡之后,还维持了三天时间的禅定。
对于莉迪以及其他许多认识他的人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事。如果寇斯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尤其是寇斯极为平凡,不是什么被认证的重要转世祖古,也没有自幼就被送到寺庙里;他只是一个你可以跟他一起开怀大笑的人,也是一个你会跟他完全闹翻的人;简言之,我们大家所有的一切人类缺点,他无一不缺。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寇斯开始接触佛陀教法之前的经历;
第二部分是关于他在接触佛法之后的生命进程,并且简短记述了「我家」或称为多纳•蒋秋•阙林(Dongag Changchub Chöling)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叙述了寇斯生病与死亡的过程。三个部分的内容都相当简洁,穿插着莉迪的个人叙述以及来自寇斯本人的引言。

本书的意旨在于彰显如下重点:即使你的起点是处于全然的迷惑混乱之中,你仍然能够在生命结束的终点时,到达圆满明觉的境地。
这本启迪人心的小书简短描述了寇斯的一生,以及「我家」闭关中心的创办过程。但最重要的是,即使你是从全然迷乱的起点出发,依然能够在生命结束时,处于圆满的明觉之中。作者希望这本小书能为众生带来启发,并对一切众生的暂时安乐与究竟解脱有所贡献,也愿本书的读者能够深深发愿,为自己的死亡做好准备,并且了知死亡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莉迪•布格 (Lidy Bügel)
1953年生,是寇斯第三任妻子或伴侣,陪伴其生命最后二十年的时光。为完成寇斯的心愿而提笔 写下这本书。

译者简介

赵雨青
台大经济系学士,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MBA。曾服务于电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企管顾问等行业。而立之后方遇佛法,暇余学习佛法翻译,作为闻、思、修道途的一部份(个人网志http://bellachao.wordpress.com)。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开始
第二章 进步
第三章 结束
结语
致谢

图书序言

结语贝玛•旺嘉仁波切

我认识寇斯有好几十年了。发生在寇斯身上的事,不是没有原因和道理的。实话告诉各位,寇斯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会再度相遇,必然是出自前世的缘分。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感觉,不过我觉得他一定是甘珠尔仁波切以前的一位弟子。
寇斯对我的信任不只是对一位普通朋友的信任,因此我也信任他去分享那些来自我至为大恩珍贵上师们的教法,这些上师包括甘珠尔仁波切、敦珠仁波切与顶果•钦哲仁波切。
我想你可以说,我给予他的引导与教诲是以前行作为基础,正行则是结合了大手印与大圆满的六种瑜伽与依据甘珠尔仁波切伏藏的莲师修持。我们很简单但小心谨慎地讲解了这些教法。
我要求他在死亡之前,务必准备好所有的一切,不只是他的精神修持,也包括他所有的个人事务与所有物;不管是留下什么东西,都不应该造成任何人的受苦或不便。因此,在他最和善的莉迪以及孩子帮助下,他一一审视了自己所有的私人物品,逐步整理好一切东西,不是送人,就是拿去回收。
我之所以要求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以前有很多、很多的弟子追随伟大的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的作者),他们从一个地方云游到另一个地方,以岩洞为栖身之处,或是住在树下或废墟里。有一个弟子住在一处废墟里,用自己保存的一根骨头熬汤。在这名弟子死亡的时候,有一个障碍阻止他获得解脱。巴楚仁波切指示说,这名弟子必然留下了什么东西,所以他差遣几位侍者去这个弟子的房间查找。房间是空的,他们什么也没找到,但是巴楚仁波切坚持他们再找一遍。这次他们看见废墟墙上有一块石头是松动的,在那石块后面,那位弟子藏着那一小块他之前用来熬汤的骨头。他们把骨头拿回去给巴楚仁波切,压碎了拿来做一场餗供(嗅供)。完成供养之后,那位弟子终于获得了寂静:他从自己对那微不足道的汤骨之执着中,获得了解脱。
在我们死亡之后,我们的心意会变得极端敏感细微。事实上,我们会变成敏感到能感受其他人的情绪,并且能实际见到和听到他们的想法,肉体上的阻碍不复存在。那是一个极端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能够见到别人、听到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与我们交流。那是痛苦且孤独的;而且如果我们没有让修持坚定地根植于自己心中,那就会成为巨大迷乱与受苦的肇因。我们的心也可能变得非常粘着或愤怒,对最微不足道的事物生起执着;如果这发生在死亡的时刻,就会成为解脱的巨大障碍。
只要你有智慧并且对自己所受的教法具有信心,那么上师与教法的加持便可留存并施行于当今这个时代。我能看见寇斯在他自己的修持上有所进步,并且他的疾病没有对他形成障碍。即使疼痛极端剧烈,以致于他必须使用吗啡的时候,他也能有短暂的片刻想到其他众生的苦,并且将情况转化成一种加持。「生病真好。只要我们具持菩提心的心念,疾病就能耗尽自己和他人过去的恶业。」借由实修这样的心态,他明白疼痛不是永久的,并且能够生起对其他受苦众生的悲心。
当他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时间是如此珍贵的时候,疾病也成为另一种加持:他无法拖延或是敷衍自己的修持,因为他离死亡愈来愈近。如同佛陀所说:「每一个出生的人,都有死亡的那一天。每一个聚会,都有解散的时候;每一个建筑,都会崩溃瓦解;积聚的一切,终将散尽。同样地,每一个出生的尽头都是死亡。」因此我经常提醒他:明天或是下一辈子,哪一个会先来?我们永远不得而知。因此,他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非常精进地修持。
我们大家全都需要知道如何恰当地死亡,以及如何为我们的下一辈子做好准备。「一切和合事物的自性都是无常,一切的堕犯(恶业与烦恼)都会带来苦,一切现象的自性都不实存,超越苦就是究竟的寂静。」从他死亡的时刻判断,我知道他确实进行了正确的修持,并且获得了解脱。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