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六代礼仪师暨殡葬界的文化人类学家
第一手接触死亡、透析人性的现场观察手札
有人说生者属昼,逝者属夜
送行者不分昼夜,站在生死交界
为逝者留下最美瞬间
与生者同享喜怒伤悲
因被死亡打碎的人而悲
因被死亡打开的心而喜
或许,更能看清人生最重要的事 ★作者部落格获《时代》杂志评选「非看不可」!
★美国Amazon 4.7颗星好评:「本书既有畅销书《烟雾迷漫你的眼》的幽默与洞见,也有《当唿吸化为空气》的简洁与犀利。」
★2014年,作者获邀至TEDx Talk演讲「拥抱死亡」
★《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赫芬顿邮报》、《大西洋月刊》专文报导,NPR、NBC、ABC专访
「在父亲家族,我是第六代礼仪师;在母亲家族,我算是第五代。我应可自称为血统纯正的礼仪师 ,身上流着合计九代的殡葬业血液。就我所知,像我这样的人,只有我一个。」──卡利伯•怀尔德
大体的运送、防腐、装扮、入殓、火化、清洗殓房……身为礼仪师的作者,日复一日重复上述过程,处理并送走一个个截然不同、独一无二的「人生终点」。他原本加入家族葬仪事业只为餬口饭吃,又因「太习惯与接近死亡」而罹患忧郁症,然而,一次在葬礼现场休克倒下,让他得用全新心态去面对「身后事」这一行。
在数千葬礼现场看尽善终与非善终、人性美好与不堪后,他体悟到「死亡如泥土、一花一天堂」,人间处处皆有微小天堂--美好与良善;一边做着死亡这门生意,一边挖掘出死亡带来的正面价值:
◑一所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列队「欢送」往生者的安养院
◑一个躺在过世父亲身旁,痛哭挣扎、怎么拉都拉不走的女儿
◑一名毒虫的葬礼上,始终微笑的母亲与痛哭的挚友
◑一名具60年大体美容技术的礼仪师,拚老命替癌逝女童「恢复」生前健康模样
人类永远不可能驯服死亡与临终。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都「必然」会直面死亡、接近临终。重点就在于,我们会选择逃避,或是拥抱人生这些「必然」?以及,死亡终将打碎我们,还是「打开」我们?
◈死亡足以砸碎井然有序的生活,却也可能打开一个人的心,知晓如何面对人生无常。
◈时间,不会癒合伤口。
◈哀悼不是一种病,哀悼很健康,完全不需要结束,因为悲伤永远都在,根本无须压抑。
◈死,就像那个明明没人问、却老爱剧透的讨厌鬼。我们都知道故事的结局,但定义我们的不是结局,而是如何活出自己的故事。
◈死亡是黑暗,也是光明,黑暗与光明可以制造出缤纷的彩虹,有各式各样的色泽、浓淡、色调与明暗。彩虹之美深植于风暴之中,只可惜我们看不见。
◈死亡DNA拥有的美丽基因,不是超级名模那种美,而是一种奋斗与强韧之美。这种美终将带来各式各样的成长。
◈ 死的声音是寂静。拥抱这种寂静,就能够接受死亡。让我们拥抱寂静,不要无谓地填补寂静。
◈我们所认识的最美好的人,是那些经历过挫败、痛苦、挣扎、失去并且在深渊中找到出口的人……美好的人,不会凭空出现;美好的人,是苦难淬炼出来的。
感动推荐 朱为民∣台中荣总嘉义分院家医科医师、缓和疗护病房主任
郭宪鸿(小冬瓜)∣冬瓜单程旅行社总经理
张立人∣台大精神科医师
苏益贤∣临床心理师、作家
(依姓氏笔画序)
各界盛赞 作者的部落格坦率不讳,时而引人深思,时而踩踏禁忌底线。彻底揭露殡葬业真实面的同时,也提点了一些关于人生与生人的事。推荐非看不可。──《时代》杂志网站(TIME.com)
(作者)以网路名人之姿,重新定义了殡葬业这个沉重严肃的行业,并为「生命的终极关怀」开启了不同的对话。──《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本书述说了许多令作者记忆犹新的葬礼故事,那一场场葬礼帮助他拥抱死亡与往生服务的正面意义……也就是「死亡正面观」(death positive)……他也得以在礼仪师的工作中获得满足与成就。──Vice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