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年不会死:不用卫生纸的纽约客零碳生活实验,连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续温柔革命!(二版)

环保一年不会死:不用卫生纸的纽约客零碳生活实验,连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续温柔革命!(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olin Beavan
图书标签:
  • 环保
  • 零碳生活
  • 可持续生活
  • 极简主义
  • 生活方式
  • 环保实验
  • 纽约
  • 无纸生活
  • 二版
  • 温柔革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引起《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热切注目的「零碳生活实验」★
  卫生纸OUT!外带食物OUT!
  电视OUT!瓶装水OUT!
  连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续温柔革命」!

  (但不用卫生纸怎么活啊?)
  (说不麻烦是骗人的!)

  ★《时代杂志 Time》全球15大「环保部落客」的温柔生活革命!
  ★地表最强、最幽默的「减法生活实践者」!


  一年不制造垃圾、不用卫生纸、不用电,真的有可能吗?

  本书是柯林.贝文为期一年的「零碳生活实验」精采全纪录!疯狂的柯林打算在物质消费最鼎盛的纽约市中心,过上整整一年「绝对不伤害地球」的生活。不只如此,他还拉上千金出身的老婆、包着尿布的一岁女儿,还有搞不清楚状况的狗,共同实践这项实验。

  实验结果完全出乎柯林预料,他惊讶地发现:
  ✔ 一年瘦9公斤,却连一次健身房都没上!
  ✔ 一年用脚踏车、滑板车代步,全家减肥成功!
  ✔ 一年不看电视,濒临谘商的婚姻关系大大改善!
  ✔ 一年只吃在地的当季食物,老婆的前期糖尿病好转!
  ✔ 一年不用卫生纸,全家达成「零垃圾」!
  ✔ 一年不买包装商品,学会不再乱花钱!

  零碳生活实验让柯林了解到,「环保」不代表就得牺牲舒适的生活,反而还能教导我们学会享受生命、体验生命。透过这项实验,我们将开始反思生命的本质,学习把时间、金钱花在真正重要的人事物上,而不是囫囵吞枣、走马看花地过生活!

  柯林用极具幽默感的文笔,把这段「零污染生活」写得令人哈哈大笑拍案叫绝,也让所有读过的人都开始尝试改变生活,甚至启发了许多台湾读者,发起「无塑生活」作为致敬与回响!

  *初版书名为《环保一年不会死:不用卫生纸的纽约客减碳生活日记》
  *贝文的「零碳生活实验」曾翻拍为纪录片《熟男减碳日记》(No Impact Man)

名人推荐

  小剑剑   开朗农夫
  江慧仪   大地旅人朴门设计总监
  林冠廷   〈台客剧场〉导演
  李伟文   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洪平珊   小事生活‧无塑生活实验空间创办人
  孟  磊   台湾朴门永续设计学会创会理事长
  蒋显斌   CNEX创办人兼执行长
  郑涵睿   绿藤生机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
  郑凤云   Zero Waste Malaysia创办人及执行长

  【亲身实践‧感动推荐】
  ★与此书相遇时我刚满三十岁,对未来的人生充满疑惑……就在最茫然和走投无路之际,我遇见了贝文的零碳生活实验计画,开始跟着贝文的脚步慢慢改变生活……我从此爱上完全不同以往的脚踏实地的生活,更彻底地认识自己生长的土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遭和我一同生活的家人好友。……《环保一年不会死》是柯林.贝文带给所有人美丽的礼物。──洪平珊(小事生活‧无塑生活实验空间创办人)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好看的书,最重要的是,在哈哈大笑拍案叫绝之余,我们真的会在生活中做出改变,不是被迫的,而是从作者的实践中获得了信心。──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荒野保护协会荣誉理事长)

  ★本书纪录一个小家庭在地球上重新探索生活价值、安全、幸福感的人生壮游,并指引人们以更开放、富有创意且有趣的方式,悄悄地将身边的亲友带进这「友善环境」的行旅之中。──江慧仪(大地旅人朴门设计总监)、孟磊(台湾朴门永续设计学会创会理事长)

媒体赞誉

  ★柯林.贝文聪明绝顶、信念坚定,他提出的想法既简洁又优雅,相当振奋人心!──《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你不得不赞许柯林.贝文,这个人说到做到!他受不了地球整体生态每下愈况,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且幅度还不小。更棒的是,他带着幽默感去做零碳生活实验!──《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极具智慧……柯林‧贝文的零污染计画在情感面和环保面上都极具力量。贝文聪慧、风趣、敢言,更重要的是,他很诚实,这是《环保一年不会死》能发挥影响力的主要原因。──《费城询问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贝文以深具说服力的研究数据更新自己的部落格,同时探索减少消费和生态足迹的新方法……他的论点激励人心、有说服力,让人们知道,在对抗生态恶化及全球暖化的战役中,个人并不是无助的。──《柯克斯书评》(Kirkus)

  ★从最初的一步(不叫外带),到后来的一大步(不用卫生纸),贝文的环保实验俨然是一趟大胆的冒险之旅,深具感染力、极具启发性,以及令人捧腹大笑的趣味。──《书单》杂志书评(Booklist)

  ★贝文坦率且风趣地捕捉到自己的缺点,提供令人意想不到的启示……读者将会细细思量他那些发人深省的想法,并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綠色足跡:在喧囂都市中尋找生態平衡的實踐指南》 內容簡介 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都市生活的便利性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我們與自然環境的連結並不應當被高樓大廈和水泥叢林所阻斷。本書《綠色足跡:在喧囂都市中尋找生態平衡的實踐指南》旨在為渴望在城市生活中實踐更具永續性、更貼近自然的居民,提供一套全面且實用的生活哲學與具體行動指南。它探討的不僅是「節省能源」或「資源回收」這些基礎概念,更深入挖掘如何在日常決策中體現生態智慧,建立一個既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又對地球友善的生活模式。 本書的核心理念建立在「減法生活」與「再連結」之上。它承認我們身處於一個高度依賴基礎設施的環境,因此,真正的永續不是要求人們完全脫離現代文明,而是學會在現有框架內,做出最具生態效益的選擇。全書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引導讀者逐步建立起他們的「綠色足跡」。 第一部:重新校準你的城市感知 本部分著重於改變讀者看待城市空間和日常資源的視角。我們習慣於將水、電、食物視為無限供應的商品,卻很少思考它們從何而來,又將往何處去。 看不見的消耗:水資源的城市循環 本章節詳細剖析了都市供水系統的能源密集性,從抽取、淨化到輸送過程中的巨大碳排放。重點探討了「灰水」(Greywater)的再利用在家庭層面的可能性,例如淋浴後的洗澡水如何被用於沖馬桶或澆灌陽台上的植栽。我們將介紹簡單的過濾系統DIY指南,以及如何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將家庭用水的消耗量降低百分之三十的具體步驟。同時,也探討了雨水收集系統在公寓大樓中的可行性與法規限制。 能量的隱形帳單:重新解讀電費單 本書不只是教你關燈,而是深入分析能源使用背後的結構性問題。我們將檢視待機電力(Phantom Load)的實際消耗量,並提供智慧插座的應用策略,教導讀者如何透過數據監測,精準找出家中最耗能的「電力怪獸」。此外,對於租屋族而言,難以更換大型電器時,如何透過調整使用習慣(如洗衣機的冷水洗滌、烘衣機的替代方案)來減少能源足跡,將是重點討論的內容。 食物的旅程: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探討「在地飲食」不僅是購買當季蔬果,更關乎理解食物的運輸、儲存與包裝所帶來的額外負擔。本章節鼓勵讀者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建立微型食物生產系統——無論是窗台上的香草盆栽、陽台上的垂直菜園,或是社區共享的食物森林計畫。我們提供了適合城市氣候的作物選擇,以及如何利用廚餘進行堆肥,將廢棄物轉化為滋養植物的養分,實現家庭內部的物質循環。 第二部:物質世界的精簡哲學 現代消費文化鼓勵不斷添購,本書則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物質瘦身」方法,強調「擁有更少,體驗更多」的生活信條。 衣櫥革命:慢時尚與耐用性 深入探討快時尚產業對環境的影響,並提供建立「膠囊衣櫥」(Capsule Wardrobe)的策略。這不僅是關於風格的統一,更是關於對衣物材質的辨識能力,學會區分天然纖維、再生纖維與合成纖維的優劣。本書詳細介紹了如何進行居家衣物修補(Mending),讓老舊的衣物重獲新生,並分享了高品質二手衣物的尋覓技巧與維護方法。 告別塑膠迷宮:從源頭減少包裝 這一章節的重點是實用性。它提供了一個「無塑採購清單」,教導讀者如何在主流超市、街邊雜貨店,甚至網購時,最大限度地避開一次性包裝。內容包括如何製作自己的購物袋、儲物容器,以及利用特定商店的散裝購買服務。更進一步,我們探討了在都市中尋找「裸裝」(Naked)產品的社群網絡與資訊管道。 數位足跡與電子垃圾的良心抉擇 我們常常忽略了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背後的環境代價。本書分析了稀土金屬開採的爭議,並指導讀者如何延長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內容涵蓋了軟體優化以提升舊設備效能、正規的電子產品回收途徑,以及如何在更換新設備時,選擇提供可靠維修計畫和延長保固期的品牌。 第三部:城市中的生態修復與共生 永續生活不只是減少傷害,更是積極地為環境做出貢獻。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在城市空間中,為生物多樣性創造棲地。 陽台上的微型棲地:歡迎昆蟲與鳥類 即使沒有後院,城市居民也能成為生態保育的一份子。本書介紹了如何設計「對蜜蜂友善」的陽台花園,選擇能吸引本地傳粉昆蟲的植物。我們提供不同氣候帶適用的原生植物清單,以及建立簡單鳥類飲水站和避難所的技巧。這部分的內容強調,每一個微小的綠色角落,都是城市生態網路中的關鍵節點。 零廢棄廚房的高階技巧:食物保存與發酵藝術 超越了基本的堆肥,本章節深入探討了食物保存技術如何減少浪費。內容包括利用日曬、醃漬、真空包裝等古老技術來延長食材壽命。特別介紹了發酵(如製作酸菜、康普茶、優格)不僅能減少食物腐敗,還能提升營養價值,是城市中實踐循環經濟的美味方式。 第四部:建立永續的社區韌性 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變革往往發生在集體行動之中。本部分探討如何在鄰里間建立相互支持的綠色網絡。 共同行動的力量:社區共享與互助 本書鼓勵讀者參與或發起「工具圖書館」(Tool Library)、「共享菜園」或「技能交換市集」。這些機制能有效減少個人不必要的購買,同時加強鄰里間的信任和連結。我們提供了組織這類活動的實用框架和溝通技巧。 倡議與公民科學:影響你所在的地方 探討如何在不訴諸激烈對抗的前提下,與地方政府或開發商溝通,爭取建立更多綠色基礎設施(如自行車道、綠屋頂)。同時,也介紹了「公民科學」的概念,鼓勵居民利用手機App參與環境監測項目,如空氣品質追蹤、城市熱島效應記錄等,將日常生活轉化為有價值的環境數據。 第五部:心靈的綠色錨點 永續生活是一場長期的旅程,需要堅定的心態支持。 慢下來的藝術:從效率崇拜中解脫 探討「慢生活」哲學如何與環保實踐相輔相成。當我們放慢腳步,我們更有時間去修補物品、自己烹飪、觀察自然現象。這種對時間和勞動的重新定義,是抵禦消費主義誘惑的最佳防禦。 面對環境焦慮:在行動中找到希望 本書的結語部分坦誠地面對當代人普遍存在的環境焦慮。它指出,專注於可控的、當下的行動,是緩解無力感的最佳途徑。透過實踐書中所提的每一步,讀者將發現,他們每日的微小決策,正匯聚成一股強大、溫和而堅定的、重塑未來社區面貌的力量。 《綠色足跡》是一本寫給所有生活在城市中、嚮往更真實、更負責任生活方式的人的指南。它不是一份充滿禁令的清單,而是一本充滿啟發的藍圖,教導我們如何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種下屬於自己的生態平衡的種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柯林.贝文(Colin Beavan)

  ★《时代杂志 Time》全球15大「环保部落客」
  ★《ELLE》「环保成就奖」荣誉获奖人
  ★ 2012年纽约州众议员选举「绿党参选人」


  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子工程博士,柯林开设的「No Impact Man」环保部落格,开站一年半就吸引180万人造访,名列《时代杂志》公布的全球前15大环保网站。2007年柯林获选为MSN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2008年美国时尚杂志《ELLE》颁给他环保成就奖(Green Award),并赞他为「环保之光」!2012年,他更代表美国绿党(GPUS)参选纽约州众议员选举,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力。

  2006年11月,柯林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零污染生活计画」,结果意外吸引了全球主流媒体如《纽约时报》、《卫报》的注意与报导,作者也受邀到各大电视与广播节目如「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夜线」(Nightline)接受专访。《环保一年不会死!》是他出版的第三本书,在美国引起广大回响,这段为期一年的生活实验还曾翻拍为纪录片《熟男减碳日记》,启发了超过5万人一同响应零污染生活计画。

  柯林目前担任「零污染计画」(No Impact Project)总监,也曾担任纽约大学访问学者及永续工作小组指导顾问、纽约巿「运输替代方案」理事,以及「公正食物」谘询委员。

  柯林.贝文的部落格:noimpactman.typepad.com/blog/

译者简介
    
谢维玲


  美国俄亥俄州Findlay大学幼教硕士,有教学及编辑经验,并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作品包括:《塑胶:有毒的爱情故事》、《乐活志》(皆合译)、《上帝和佛陀的礼物》、《运动改造大脑》、《大脑改造身材、打造健康》、《注意!你可能患了注意力缺失症》、《开启你的正向天赋》(以上均为野人出版)、《瑜伽解剖书》(大家出版)等。多年前开始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包括随身携带购物袋、养成用废水沖马桶的习惯等等。

 

图书目录

推荐 只有你,有无比能量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奋力一搏 ◎ 洪平珊
推荐 零碳人的温柔革命 ◎ 李伟文
推荐 重新探索生活价值的人生壮游 ◎ 孟磊、江慧仪

第一章    像我这样一个庸人,如何搞出惊人的「零碳生活实验」?
地球暖化的情况愈来愈糟,我如果只是光说不练地抱怨政府和企业无所作为,这太消极且令人沮丧,所以我想尝试花费一年的时间,用积极的行动改变现状。
我将开始尽最大的努力不制造垃圾、不用卫生纸、不买包装商品、不搭乘会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不搭电梯、不吹冷气、不看电视。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

第二章    「零碳生活实验」第一天就失败……
零碳生活实验共有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制造垃圾」,但我在计画第一天就失败了,因为我一起床就用纸巾擤鼻涕!(这表示我不仅制造了垃圾,还杀了一棵树……)
我和蜜雪儿开始实行「垃圾减量计画」、停止血拼,我们把所有自己制造的垃圾都带回家,这是正视自己到底有多浪费的好方法!

第三章    当你在垃圾里看见人生时,所想到的事
我检视垃圾袋里的垃圾,发现里面几乎都是抛弃式商品。我拚命工作,只是为了赚钱买这些用不了多久就丢掉的东西,以享受所谓「方便」的生活吗?
「方便」不一定能带来优质的生活,因为我在拚命工作之余,损失了更多珍贵的事物:比如与家人的相处时光,和更宁静的心灵。我不仅浪费资源,更浪费了自己的人生。

第四章    我家没垃圾:垃圾减量计画大成功!
我们家停掉了报纸、只买散装食品、出门随身携带手帕取代卫生纸、没自备环保杯就不喝咖啡。彻底实施上述做法让一家三口的垃圾桶和资源回收桶空空如也!而且不买包装商品让我们全家戒掉了品客洋芋片,体重减轻了!

第五章 最疯狂的「零碳生活实验」正式启动:在惹火老妈的同时减少碳足迹!
零碳生活实验的第二阶段是:不搭乘会排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我们开始不搭电梯、用脚踏车和滑板车代步,也减少了搭飞机返乡的次数,这瞬间惹火我老妈和丈母娘!
实验结果让我们又惊又喜:我和蜜雪儿都瘦了、还拥有更多安静的独处时刻,更找回了悠闲的生活节奏!

第六章  吃甘蓝菜救地球:响应在地饮食运动
支持在地饮食的好处,绝不只是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而已。小型农家会在既得利益的考量下,善待土地、善尽环境责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我们家开始自己煮饭、只买当季食物、不吃温室栽种食物、不吃牛肉和海鲜。家庭重心从电视机转移到餐桌上,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女儿聊天。我开始享受生命、体验生命,而不是囫囵吞枣、走马看花地过生活。

第七章 「永续消费阶段」登场:不买新物品、不用卫生纸!
到目前为止,我的体重减轻、婚姻状况改善了,也不再乱花钱了。我和蜜雪儿开始进行更激进的「永续消费实验」:我们不再买新东西、只买二手货,而且开始不用卫生纸!
世界上有超过一半的人相信,用水清洗下体比用卫生纸擦还要卫生,上厕所必须使用卫生纸是西方文化的作法(或偏见)。

第八章 卡嗒,一片漆黑:「零用电阶段」开始!
我承认,在切断全家电源前,我实在剉到不行!「零用电计画」有一点反进步,但我真正的目的是要透过这项实验,了解哪些住家用电是必须的,哪些是浪费的。
我们不能用洗衣机,所以全家在浴缸里用脚踩(洗)衣服;我们不能用冰箱,所以我找到「陶罐冷藏法」来冰伊莎贝拉的牛奶;那我的工作用电脑要怎么充电?只能靠一小片太阳能板和蜜蜡蜡烛啰!

第九章 开始做对地球有益的事,以弥补伤害
我是为了搞清楚自己能不能带来改变,才决定进行「零污染计画」的,但问题并不在于我能不能带来改变,而在于我想不想成为勇于尝试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能带来改变,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责任」带来改变。

后记 不用卫生纸的日子结束之后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零碳人的温柔革命

李伟文(牙医师、作家、环保志工)


  我觉得每个认为自己是关心环境问题的人,或者会为人类的未来忧心的人,都必须看这本书。请放心,作者柯林.贝文不是个激进的环保圣战士,也不是满口数据让我们充满道德压力的环保专家,这是一本非常精采好看的书,最重要的是,在哈哈大笑拍案叫绝之余,我们真的会在生活中做一些改变,不是被迫的,而是从作者的实验中获得的信心。

  作者住在全世界最资本主义、物质消费最鼎盛的纽约市中心,而不是远离红尘的郊区旷野中,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实验是否可以过着尽量不伤害地球的生活,比如不制造出任何垃圾、只吃在地东西、不买新物品、不用电、不用卫生纸……等等,帮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早已视为理所当然,却会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破坏地球的便利品,到底有多少必要性?我们消费的物品有多少真正带给我们快乐,又有多少只会让我们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导致心灵的空虚?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当他们家不再用电,所以全家人多了很多到户外大自然里的活动,或者与朋友度过美好时光的机会,当然,晚上家里点蜡烛除了有气氛之外,也能专心陪伴孩子,彼此分享及心灵的互动。

  纽约可以算是物质文明的代表,同时在全球化运输体系下,商品的包装是个人垃圾最大来源,如何不制造出垃圾恐怕是都市人困难的挑战,就像作者说的「对披萨的渴望并不是问题,它被装在纸盘里才是问题」,就像我们一坐进速食店,没多久就会被垃圾包围起来,首先是纸餐垫和餐巾纸,接着是吸管和吸管套,装饮料的杯子……等等。有时候不是我们想不想要,而是整个系统用什么方式提供那些我们需要的东西。因此,我很佩服作者居然可以在纽约做到零垃圾的生活,当然,他是冒着被别人视为疯子的危险!

  这是个颠倒的世界,所谓的正常,其实是完全疯了,就像我们习惯从住家开车搭车然后坐电梯到冷气空调的健身中心,然后花钱在跑步机上走路流汗。

  作者不是基本教义派的环保圣战士,只是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他关心环境,关心未来,但是总是在指责别人;希望改变世界,但是却后来没有要想到要改变自己;他花太多力气鄙视别人做得不够多,却允许自己得过且过;抱怨连连,却继续过每天的生活。这个惊醒与觉悟,是这个实验的来源,这种从自己做起的改变,正是荒野保护协会这些年来所信仰的「温柔革命」!

  这些年来,总是觉得环境运动最大的困境其实是在「环境保护」成为普世价值之后。在以前,关心环境的伙伴不管是为哪一个议题或哪些理念在努力时,总是透过各种数据资料,用各种方式来说服不同意见的人,期望这些人被我们说服时,情况就会有所不同,环境就会有所改善。

  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同意环境保护很重要,可是当你要说的一切他们也都同意时,我们还能够再「说」些什么吗?当我们不需要「说服」(也无从说服起,因为他们全部同意你)任何人时,环境还是在快速恶化中,这就是我所说的环境运动的困境。

  同时,这些年重要的环境议题,甚至牵涉到我们这个文明能不能永续下去的关键,是全球暖化导致的气候变迁,以及因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自然资源快速耗损。这些挑战跟早年环保团体所着力的保护某个森林,某条溪流或某个物种完全不同。过去我们对抗的是具体的单位,可以明确地施压战斗。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习惯,我们的价值观。

  一般所谓的革命,通常是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然后会以强烈的态度指正别人,推到极致,甚至会以强大的压力甚至暴力来达其所愿。但是温柔的革命刚好相反,是从自己改变做起,透过尊重与包容,甚至留有空间来等待,让周边的人因为亲眼所见而改变。常会觉得,这种内心的感动,才是真正且持久的力量。

  当作者一年的实验快结束时,因为媒体的广泛报导,使得他有机会到各大学或社区分享如何过低碳的生活时,有人问他:「若是你只能做一件事时,你会选择做那一件事?」

  作者回答:「加入环保团体!」
  不管是捐款支持或到环保团体当志工,这的确是我们为环境与后代子孙可以做的第一件事!

推荐序二

只有你,有无比力量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奋力一搏

洪平珊 (小事生活工作室创办人・零废弃生活实践者)


  2012年是我和《环保一年不会死》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没想到起初只是好奇不用卫生纸的耸动副标而打开书页(柯林.贝文大概白眼会翻到天边),结果却成了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捩点。这本小绿书不仅和大众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友善环保生活,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大哉问:我们愿意为更好的生活品质做出真正的改变吗?我们愿意成为天生勇于尝试的人吗?

  与此书相遇时我刚满三十岁,对未来的人生充满疑惑。毕业后认真投入职场,满足公司和客户需求,但回头看自己时,不仅口袋空空没啥存款,心头上亦无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接下来的人生我到底想要怎么过呢?我究竟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呢?为了尝试解答这个问题,我花了好多钱上身心灵课程,依旧一无所获。就在最茫然和走投无路之际,我遇见了贝文的零碳生活实验计画。

  先不论人生是否该为世界带来改变,贝文的实验彻底改造了自己的生活,老婆成功减肥也找回身体健康,夫妻彼此以及和朋友之间的连结都更紧密,贝文也为工作找到全新的定义及方向。仔细想想这些变化,不都是我正在寻找的东西吗?(或许也是你正在寻找的?)贝文的生活实践不需要花大钱,不需要断绝亲友关系,不需要搬去可怕的陌生之地,只是踏出小小的舒适圈,改变生活当中习以为常的惯性,如此而已,却可以有这么让人惊艳的改变!

  死马当活马医,我开始跟着贝文的脚步慢慢改变生活,从自备购物袋和餐具开始、买散装食物、拒绝瓶装水、爬楼梯不搭电梯、减少消费及爱用二手物,以及使用布卫生棉:这是我最喜欢的改变!虽然我的改变没有贝文般剧烈,但在年复一年的练习当中,我发现自己正一步步脱离曾经要把我掐死的生命困境。

  这些行动表面上看似是在追求环保和挑战既有的生活习惯,但更深层的意义是彻底认识自己的生活样貌,了解各种资源从何而来?我为何而选择?唯有生活里的每一步都来自「我对自己负责」的决定,才能真正创造出梦寐以求的生活样貌。

  我从此爱上完全不同以往的脚踏实地生活,更真实彻底地去认识自己生长的土地,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周遭和我一同生活的家人好友。零碳和零废弃不再只是环保的口号,如今它们已完整地成为我的生活价值、我的所爱,以及我要传承给下一代的生命连结。就在写这一篇推荐序的此刻,我在几乎没有医疗介入的状况下,结合自己和腹中宝宝的力量,完成一场美丽无比的顺势温柔生产。

  《环保一年不会死》是柯林.贝文带给所有人美丽的礼物。我们无法期待世界会为谁而改变,但起码我们都有能力为自己奋力一搏,此刻即将翻开书页的你,是否愿意为自己大刀阔斧地尝试一次呢?

 

图书试读

「零污染计画」开始之初,出于自保的考量,我们连谁来买菜与煮饭都不曾讨论过。但是,如果要消灭我们家一天七十五公升的可怕垃圾量,我得努力适应跟外带食物、各式各样抛弃式塑胶容器说再见的日子,也势必要养成买菜与煮饭的新习惯,对,这意思也就是:要煮饭的不是蜜雪儿。老天爷帮帮忙啊。
 
「这是你的计画。」蜜雪儿公平地指出这点。换言之,如同她经常对朋友们津津乐道的那样:「『零污染计画』有趣的地方,就是看我老公把自己改造成一九五○年代的家庭主妇。」
 
●自备购物袋,勇闯菜市场
 
普罗旺斯的家庭主妇。这个在我脑海里浮现,可以当作我首次生鲜食物採买之旅参考的理想典范,就是我在法国郊外的小镇巿集,甚至沿巴黎住宅区主要干道林立的小店铺里亲眼见到的景象。新鲜食材全都摊在木桌子上,没有一样装在容器、纸箱或铝箔纸里,最糟的情况也不过是穿着红白相间围裙的面包师傅,神气活现地用蜡纸包好刚出炉的咸派。
 
那些从时髦女士们自备的环保购物袋里伸出来的法国棍子面包,顶多被一张保鲜膜保护着,蒿苣、义大利蒜味香肠和桃子在脚踏车篮里摇来晃去,没有任何包装,没有任何塑胶或纸需要在它们到家后撕掉。如果你没有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如果你竟敢以为店家有可能提供塑胶袋,店员便会朝你皱眉啧舌,然后拿那天早上送货用的硬纸箱给你回收再利用。
 
有次我在巴黎看见一位女士,在一趟显然是临时起意的採购行程中买了几样食物,于是她把裙子撩起来当菜篮,一边走路回家,一边小心翼翼地在丢落蔬菜与露出内裤之间拿捏平衡点。我也看过巴黎人把食物杂货装进帆布袋、背包、柳条篮,或者法国人称为les filets 的网袋里,这种袋子用网子制成,平时可以揉成一团塞进口袋,等到有需要的时候,瞧,可以把一家人的晚餐全都带回去。
 
当我为了停止制造垃圾,准备勇闯买菜与煮饭的世界时,将抛弃式袋子赶出我的生活便成为我头一件着迷的事。我想我应该跟法国人一样,而这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法国人挺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环保一年不会死》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真的太吸引人了!我通常对这种类型的书不太有耐心,因为很多都写得过于说教,或者充斥着我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但是这本书完全不一样!作者的文笔很轻松,像是在讲故事,而且他非常擅长用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环保概念。特别是他用“零碳生活实验”这个词,让我觉得很有挑战性,也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分享了在纽约这样寸土寸金、生活节奏又快的城市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零碳,这让我觉得非常贴近我所处的环境。我特别喜欢他对“不用卫生纸”这个议题的探讨,不是简单地说“不要用”,而是详细解释了背后的原因、替代方案,以及如何逐步适应。这种循序渐进、注重过程的方式,让我觉得既有启发性,又不会让人感到压力太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环保并不一定意味着苦行僧式的禁欲,而是一种更聪明、更有效率、甚至更有趣的生活方式。它给了我很多灵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并且思考如何做出更可持续的改变,而且这一切都可以是“温柔”的。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环保离我这种普通上班族很远,总觉得那是科学家、活动家的事情。这本书的题目《环保一年不会死》就充满了戏剧性,让我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不会死”的实验。读完之后,我真的被作者的勇气和毅力折服了。他不仅是一个理论的倡导者,更是一个实践者,而且是在一个最不可能实践零碳的城市——纽约!书里对“永续温柔革命”的阐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的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改变,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并且能够影响身边的人的温柔力量。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提到“狗”也在做永续温柔革命的,这简直太有创意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依然可以找到通往可持续生活的路径。它让我意识到,环保可以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细小的个人选择,到对社区的贡献。这本书打破了我对环保的固有认知,让我觉得,原来我可以这么积极地参与到这场“革命”中来,而且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牺牲,只需要一点点觉察和愿意尝试的心。

评分

真的非常推荐这本书!我本身是一个有两个小孩的妈妈,每天都忙得团团转,想做环保,但常常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总觉得要花很多心思和时间。这本书里提到“连包尿布的小孩都在做”,让我这个新手妈妈眼睛一亮。作者很诚实地分享了他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他是如何克服的,尤其是关于家庭和小孩的部分,他并没有回避“麻烦”和“不完美”,反而让整个过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读到关于如何让孩子从小接触环保概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浪费,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例如,他提到如何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纸尿裤,或者如何在家中设置分类回收,这些细节都非常贴心,很适合像我一样,希望给孩子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但又没有太多额外精力的父母。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环保并不是要牺牲生活品质,而是可以透过更聪明、更有意识的选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同时也能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它让我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为环保尽一份力,而且并不需要成为一个“完美”的环保主义者。

评分

这本《环保一年不会死:不用卫生纸的纽约客零碳生活实验,连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续温柔革命!(二版)》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对环保议题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好像离我生活有点远,而且很多实践听起来都很困难,像是要我直接搬到深山里才行。直到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立刻被吸引住了。特别是“不用卫生纸”这一点,一开始我真的觉得很不可思议,心想这怎么可能做到?而且是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带点幽默的方式,分享了他在纽约实践零碳生活的点点滴滴。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好像不是在读一本艰涩的环保理论书,而是在跟一位住在隔壁、很有想法的朋友聊天。他分享了许多生活中的小妙招,从饮食、交通,到日常用品的选择,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累积起来却能产生惊人的影响。书里提到的“永续温柔革命”这个概念,让我觉得环保不是一场激进的斗争,而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一种可以融入日常、让人感到快乐和赋权的选择。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环保的刻板印象,让我重新思考“可持续”的真正含义,并且开始认真考虑自己能为这个地球做出哪些小小的贡献。

评分

第一次接触到“不用卫生纸”这个概念,还是在这本书里,老实说,我当时震惊得有点说不出话来。我一直觉得卫生纸是生活必需品,根本不可能替代。但作者在《环保一年不会死:不用卫生纸的纽约客零碳生活实验,连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做的永续温柔革命!(二版)》这本书里,用非常详尽且不失幽默的方式,一步步解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分享了自己在纽约这个繁忙都市里,如何挑战并最终实现零碳生活的点滴经验,听起来就像一个真实的生活冒险故事。书中的“永续温柔革命”这几个字,也彻底改变了我对环保的看法。它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可以让人感到愉快、有意义的积极生活方式。尤其是提到“包尿布的小孩和狗”都在参与,这让我觉得,环保真的可以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影响每一个生命。这本书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实践的细节和作者真诚的体悟。它让我开始思考,原来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而且这些改进并不需要牺牲太多,反而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质量,更有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