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一甲子:品質管理的史實、啓示及展望

品管一甲子:品質管理的史實、啓示及展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品質管理
  • 品管
  • 質量工程
  • 工業史
  • 管理學
  • 中國製造
  • 六西格瑪
  • 精益生産
  • 企業發展
  • 行業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品管一甲子」,是以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董事長鍾朝嵩教授在颱灣及亞洲推行品質管理之過程為腳本,而編寫記述、並加以批著(啓示)的一本品質管理書,具有史實(故事)、教學及啓示的功能,並有未來議題及展望。

  鍾朝嵩教授生於1935年,1961年赴日本留學,日本國立東京大學工學研究所畢業,在世界品管大師石川馨研究室攻讀品質管理。

  1968年迴國後鏇即貢獻於品質管理,先後在中原大學、颱北工專及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開講「品質管理」,並受邀於中國生産力中心及經濟部擔任顧問,實際至各企業、工廠指導品質管理。1970年成立「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PETT) 」,並舉辦瞭「全國第一屆品圈發錶大會」,成果輝煌、震動全國及日韓,開始瞭半個世紀以來曆久不衰的「品管圈活動,QCC」。

  1976年又創議成立「中日韓品管圈交流大會」,開闊瞭我國的國際空間,突顯我國之國際品管領導的地位。1983年鑑於已有9國參加,因此改稱「國際品管圈大會」( ICQCC)。ICQCC至今有十三國每年輪流在各國舉辦發錶大會,盛況不減。為瞭提升我國企業的水準及世界競爭力, 1980年代又進一步推動「全公司品質管理,CWQC」及「品經體(QMU)活動」,使我國企業的品質管理達到國際一流的水準,進入世界之林。

  展望颱灣未來的10年,如果我們好好的發揮及實踐,並整閤、融入於世界工業4.0的環境及需求,相信鍾朝嵩教授的CWQC/TQM的思想與主張,對我國品質管理仍會有很大的貢獻。

  鍾朝嵩教授簡介
  榮膺:
  1. 第二屆國傢品質奬
  2. 第十屆品質管製個人奬
  3. 應聘為韓國規格協會主持全國品管巡迴講座
  4. 應聘為新加坡生産力局主持品管圈全國診斷及講座
  5. 獲日本科學技術連盟(JUSE)感謝狀,感謝促進兩國品管交流
  6. 主辦1977年、1980年、1983年、1988年、2001年國際品管圈大會在颱灣舉行(ICQCC-Taipei)
  7. 召集並主持颱、日、韓、泰、新加坡、菲律賓、印度、香港、馬來西亞等九國代錶組織ICQCC協調委員會(ICQCC COORDINATING COMMITTEE) 

 
《智造未來:工業4.0時代的智能製造與企業轉型》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工業4.0浪潮下,智能製造如何重塑全球製造業格局,並為企業提供瞭一條清晰、可行的轉型升級路徑。在信息技術與物理世界深度融閤的今天,傳統的生産模式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本書不僅全麵梳理瞭智能製造的核心理念、關鍵技術支撐體係,更側重於對企業在實際應用中如何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實操指導與戰略規劃。 第一部分:工業4.0的宏大敘事與技術基石 本部分首先為讀者勾勒齣工業4.0的時代背景與發展脈絡。我們追溯瞭從蒸汽機到信息技術(IT)與運營技術(OT)融閤的曆史演變,明確瞭智能製造並非簡單的技術堆砌,而是一場基於數據驅動的係統性革命。 核心概念辨析: 詳細闡述瞭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邊緣計算、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關鍵術語的內涵與外延,區分瞭自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之間的層次差異。我們強調,理解這些基礎概念是構建智能工廠的前提。 支撐技術矩陣: 深入探討瞭支撐智能製造的“七大支柱”技術,包括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網絡安全、增材製造(3D打印)、先進機器人技術、增強現實/虛擬現實(AR/VR)以及先進傳感與執行器技術。書中通過大量實際案例,展示瞭這些技術如何協同工作,形成一個自我優化、自適應的製造生態係統。例如,如何利用AI優化供應鏈預測模型,如何通過數字孿生技術進行生産綫虛擬調試,從而大幅縮短新産品導入周期。 第二部分:智能工廠的構建與運營實踐 本部分是本書的實踐核心,聚焦於如何將宏大的概念落地為具體的工廠運營體係。我們摒棄瞭空中樓閣式的理論,轉而強調以價值流為導嚮的係統集成方法。 柔性化生産體係: 探討瞭如何利用模塊化設計、分布式控製係統和協作機器人(Cobots)實現高度定製化和快速換綫能力。書中特彆分析瞭“批次為一”(Lot Size One)的生産模式在復雜産品製造中的可行性與經濟性評估。 數據驅動的決策中樞: 強調數據在智能製造中的核心地位。我們詳細介紹瞭數據采集的規範化(OPC UA等協議)、數據的清洗、存儲與可視化。重點闡述瞭如何建立實時監控儀錶闆(Dashboards),並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對生産過程中的異常點進行預警和根本原因分析(RCA)。這包括對設備預測性維護(PdM)的實施細節,從傳感器數據采集到算法模型訓練的全過程。 供應鏈的數字化重塑: 智能製造絕非孤立的工廠行為。本章探討瞭如何將智能製造平颱與上遊供應商和下遊分銷網絡進行無縫對接。引入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溯源與信任建立方麵的應用潛力,構建端到端的透明化供應鏈體係。 第三部分:企業轉型的戰略規劃與管理挑戰 智能製造的成功轉型,歸根結底是組織結構、人纔結構和管理哲學的變革。本部分聚焦於“人”與“管理”層麵。 組織架構的敏捷化: 探討瞭跨職能團隊(Cross-functional Teams)在項目製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瞭傳統生産管理部門如何嚮“數據科學驅動的運營中心”轉變。強調瞭自下而上的創新文化培養,鼓勵一綫操作員參與到工藝改進和係統優化的過程中來。 人纔結構的升級換代: 描繪瞭“新工種”畫像,如數據工程師、AI模型訓練師、人機協作專傢等。提齣瞭係統性的人纔再培訓(Reskilling)和技能提升(Upskilling)策略。書中提齣瞭一個“雙軌製人纔發展模型”,既要培養掌握前沿技術的專傢,也要賦能現有員工適應數字化工具。 網絡安全與風險管理: 隨著OT係統與IT係統的深度融閤,網絡安全風險空前增加。本部分詳細分析瞭針對工控係統(ICS/SCADA)的特有安全威脅,並提供瞭分層防禦策略,包括物理隔離、網絡分段、零信任架構在製造環境中的應用原則。 投資迴報率(ROI)的量化評估: 許多企業在數字化投資上麵臨睏境。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的ROI評估框架,不僅僅關注節約的製造成本,更側重於營收增長(如新品上市速度加快)、資産利用率提升(OEE優化)以及風險規避帶來的隱性收益。 第四部分:麵嚮未來的前沿趨勢與展望 最後,本書展望瞭下一階段製造業的發展方嚮,包括後工業時代的倫理考量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性與綠色製造: 探討瞭智能技術如何助力能源效率優化、廢棄物最小化,以及生命周期評估(LCA)的數字化實現。強調智能製造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撐。 人機共生的哲學思考: 探討瞭在高度自動化背景下,人類在製造環節中的角色定位,從操作者轉變為監督者、優化者和創新者。討論瞭AI決策的透明度(Explainable AI, XAI)在關鍵生産環節的必要性。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企業高層管理者、生産運營總監、IT/OT集成部門負責人、製造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對未來製造業發展趨勢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和學生。它既是企業高層製定戰略的指南,也是工程師解決落地問題的工具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先鋒品管研究會 主編群

  劉奕鍾

  簡曆
  「品管一甲子」本書的發起人兼     主編、主筆
  1949年生,颱灣桃園中壢人
  1972年中原理工學院(現中原大學)工業工程係畢業
  1989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業及管理碩士 畢業
  現任福升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麗莊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鴻福實業有限公司顧問兼執行長。
  曾任董事長、總經理、總稽核、副總、投資長、研發長、企劃、QC經理及TQC執秘、工安師、材料管理師等。元智大學IE係客座老師
  1971年開始參加先鋒,為品管研究會及全國QCC總部創始元老之一。曾任該會董監事、金奬評審、ICQCC發錶人、代錶、副團長、全國QCC總部推廣委員、石川馨百年紀念文參與人。為石川馨博士及鍾朝嵩教授之嫡係傳人。
  輔導過颱灣公私營著名企業計約七百傢廠商,包括中鋼、中油、颱電、颱糖、颱肥、颱堿、颱船等國營公司,以及統一、黑鬆、可果美;福特、裕隆、順益、大億:颱積電、聯電、鴻海……… 等企業。

  劉江煎
  簡曆:  
  六和紡織廠紡紗部品管、主任
  聯明紡織廠廠長、副總、越南廠經理
  先鋒品管研究會曆任理事主席、正管理師、講師、推廣委員

  蔡敏雄
  學曆: 大學:私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係。1969~1973
  研究所:美國匹茲堡大學企管學院 MBA(主 修:製造管理1988~1989)
  經曆:
  1.Timex, Arvin...等公司
  生産綫主管;品管工程師;製造工程師主管等職
  2.廸吉多電腦公司(大溪)
  製造工程主管産品開發專案管理部門主管
  3.華茂科技
  副總及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4.鴻海科技集團
  集團中央資訊總處工程及品管係統處總管理師及資深協理,集團幕僚長辦公室總經辦資深協理
  其他相關經曆:
  1. 先鋒企管公司資深講師(統計品管、QFD、QMU)(1981~2002)
  輔導或授課公司:裕隆、統一、美律電子、颱南企業、福懋、矽品、Philips竹北廠⋯⋯等
  2. 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研究中心:ADR講師、總乾事(1991~1995)
  期間帶隊參加國際ICQCC大會五年(印尼、泰國、香港、韓國、日本)

  鍾朝俊
  簡曆:
  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協理
  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總經理
  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管製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管製學術研究基金會常務董事
  經濟部工業局全國團結圈活動推行委員會委員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聯閤服務中心專業顧問
  中華民國標準協會財務委員會委員
  國立海洋大學品管兼任講師
  鍾郡齣版社社長
  淩雲國中教務主任

  王傢興
  簡曆:
  紡織公司主管
  先鋒企管前總經理
  神達電腦公司前廠長、稽核主管
  順達電腦公司前總經理

  吳東昌
  簡曆:
  1.東和樂器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品保課長
  2.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企服部副理
  3.先鋒品管研究會ADR正管理師主任研究員顧問師
  4.颱灣菲律浦IC廠 TPC顧問(1988-1994)

 

圖書目錄

蘇序    三
編者序    九
目錄    十三

第一部 時代孕育青年,青年創造時代    1
第一章 時代孕育青年    1
第二章 青年創造時代    9

第二部 1970年代的QC發展    21
第三章 赴日深造    22
第四章 學成歸國,為國貢獻    27
第五章  朝嵩科技事務所    33
第六章  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的發展曆程    36

第三部 開擴颱灣的國際空間    59
第七章  國際品管圈大會 ICQCC    59
7.1 國際品管圈大會 ICQCC的沿革
7.2 洋上大學
7.3 與其他國傢間的QC活動
第八章  石川馨博士與與颱灣的QC發展    77

第四部 全公司品質管理(CWQC/TQM)的推行    87
第九章 先鋒CWQC的推行過程    88

第五部  提升競爭力,邁嚮先進國傢    115
第十章  先鋒品質管理的思想理念    116
第十一章  QMU品經體管理的推行    130
第十二章  高階層的品質管理    135

第六部 品質管理的現況與與未來    151
第十三章  颱灣品質管理的現況分析    152
第十四章  颱灣品質管理的新議題    156
第十五章  如何解決品質管理的新議題    161

第七部 鍾朝嵩教授的重要創見與語錄    167
第十六章 關於品質管理的創見與語錄    168
十七章 對我國品管及經濟製度的建言與貢獻    204

第八部 鍾朝嵩教授專題演講選輯    211

第九部 學習‧追隨與體驗    295


編後語    34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書名中“史實”二字。這讓我聯想到,品質管理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離不開曆史的沉澱和不斷的試錯。我好奇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梳理品質管理的演進脈絡,它會從哪些關鍵的曆史節點切入,來講述這個故事?是會從工業革命時期的標準化流程開始,還是會聚焦於二戰後質量控製的興起?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那些曾經被認為是“革命性”的品質管理工具和理論,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們又經曆瞭怎樣的發展和演變。瞭解這些曆史,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前的品質管理體係,也能為我們未來的創新提供寶貴的藉鑒。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將那些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在閱讀曆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品質管理背後蘊含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品質管理絕非僅僅是流程的標準化和數據的堆砌,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深入骨髓的企業文化。書中的“啓示”部分,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們這些身處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人,都能從中汲取養分。它會不會深入探討持續改進(Kaizen)的精髓,以及如何將這種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在麵對日益復雜的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時,企業應該如何建立一套靈活而有效的品質管理體係,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僵化的教條。特彆是對於服務業而言,品質的體現往往更加主觀和難以量化,這本書是否能為我們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比如如何通過用戶體驗設計來提升服務品質,或者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來預測和解決潛在的品質問題?我更希望它能啓發我思考,作為個體,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踐行品質至上的理念,從點滴做起,最終匯聚成企業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眼球,沉穩又不失現代感,仿佛預示著它將帶領我們深入一場橫跨六十載的品質管理之旅。我一直對“品質”這個概念充滿好奇,它是如何從最初的簡單檢驗,一步步演變成如今我們所熟知的復雜體係?這本書似乎就是這樣一位引路人,它不僅會講述那些塑造瞭品質管理領域裏程碑式事件的來龍去脈,更會深入剖析這些事件背後蘊含的智慧與教訓。我期待著它能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偉大産品背後的“匠心”秘訣,以及那些曾經因為忽視品質而付齣慘痛代價的教訓。要知道,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裏,品質從來都不是可選項,而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這本書的史實部分,我猜想一定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案例,從早期製造業的嚴苛標準,到如今服務業的精細化管理,每一個節點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它會不會講述福特流水綫上的效率革新,或者豐田精益生産的哲學?我迫不及待想要知道,那些奠定瞭現代品質管理基石的人物和理念,是如何一步步影響著我們今天的生産和生活。

评分

我一直覺得,一個企業能否長久地在市場中立足,品質是其最堅實的地基。這本書從“一甲子”這個時間跨度來審視品質管理,這本身就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我想象著,它可能會以一種敘事性的方式,串聯起不同曆史時期的品質管理理念的演變。比如,它會不會講述二戰後日本製造業如何從模仿走嚮創新,將品質管理推嚮新的高峰?或者,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對於産品信息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又對品質管理提齣瞭哪些新的挑戰?我期待這本書能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讓我們看到品質管理是如何在實踐中落地生根,並解決實際問題的。它或許會分享一些在特定行業或企業中,因為堅持高品質而獲得的巨大成功,以及那些因品質失誤而經曆的低榖,這些故事的對比,無疑會更加深刻地揭示品質的重要性。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品管一甲子:品質管理的史實、啓示及展望》,本身就充滿瞭厚重感,仿佛一本承載瞭時代變遷的史書。對於“展望”部分,我抱有極大的興趣和一絲期待,因為未來的品質管理將麵臨怎樣的挑戰,又會呈現齣怎樣的形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浪潮下,傳統的品質管理模式是否會發生顛覆性的變革?我猜想,這本書會為我們描繪一幅關於未來品質管理的藍圖。它會不會討論如何利用AI進行更精準的缺陷檢測,或者如何通過智能製造實現全流程的品質追溯?我非常好奇,在未來,我們是否能夠實現“零缺陷”的生産目標,以及消費者在購買産品或服務時,對品質的期望又會有怎樣的提升。同時,我也期待這本書能觸及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與品質管理之間的聯係,因為在當今社會,高品質的産品和服務,也意味著對環境和社會負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