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式探询的力量:正向创变实务指引【畅销增修版】

欣赏式探询的力量:正向创变实务指引【畅销增修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iana Whitney Ph.D., Amanda Trosten-Bloom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知名欣赏式探询发展与实践先锋x正向创变之作
聚焦组织正向核心(Positive Core),打造企业正向创变模式!
二十年历久不坠AI经典鉅作|推动强项为本变革的权威指引

  特别收录──欣赏式探询国际创新实例
  财星(Fortune)全球500大企业强力推荐
  ★美国亚马逊书店读者四颗半星激赞好评
  ★Step by Step迅速学会「欣赏式探询」
  ★欣赏式探询(AI)最佳工具书
  ★世界各地企业学习中心、商业学校、大学指定用书

  只要学会「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便能迅速引领个人、团队、组织与社区进入全新运作模式,
  激发全方位领导效能,提升组炽效能与员工投入度!

  「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是备受全球赞誉的组织变革做法,它透过人们参与研究、讨论,并奠基在有效「强项」,而非尝试修补缺点,来创造工作绩效的巨幅成长。书中提供八种成果导向的应用模式,搭配背景多元的组织案例,详细解说AI的实际作法。

  欣赏式探询1985年推出至今,已成为AI领域最具权威且最好使用的指引,引领您如何运用最新的想法与最新的实践作法。全新增修版提供全新范例、工具与使用AI去创造正向变革持续力的技巧;增加全新章节,分享获奖社区应用欣赏式探询的创新实例。

各界领导人士正向推荐

  ◎庄淑芬,WPP集团台湾区董事长暨奥美大中华区副董事长
  ◎邓云晖,AICCP国际认证领导教练学院校长
  ◎连庭凯,B型企业协会(B Lab Taiwan)理事长
  ◎余文伟,世界宣明会(中国)前营运总监
  ◎吴熙琄,台北茵特森创意对话中心创办人与执行长
  ◎吴静媛,Lumina Learning Taiwan共同创办人
  ◎吴明烈,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谘商心理与人力资源发展学系特聘教授
  ◎林秋鸿,鸿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龙森,PSA华科事业群慈善基金会执行长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黛安娜.惠特尼博士Diana Whitney, Ph.D.


  她是欣赏式探询、大型组织发展与灵性领域的领导者,三十多年来一直主导正向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先后创立国际顾问公司「正向创变企业」(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和共同创立社会建构主义智库「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为财星100强企业、全球跨信仰团体和专业协会等组织客户服务,为领导者提供意见、设计和引导社会创新、策略文化变革、收购合併与领导力发展等领域。

阿曼达.赛思顿-布伦Amanda Trosten-Bloom

  她是「正向创变企业」(CPC)首席顾问,洛基山正向创变中心(Rocky Mountain Center for Positive Change)共同创办人,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院士;也是国际知名资深顾问,善用欣赏式探询作大型和长期协作变革与社区参与项目。主要针对战略规划、文化变革、以及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项目发展。

审校者简介

徐佩贤 Dorothy Tsui


  先后创立正向创变企业(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的大中华和香港中心,现为正向创变企业的合伙人、首席顾问、领导团队成员及亚洲区代表,致力于亚洲及大中华区内教授和推广欣赏式探询的运用,担任其全球欣赏式探询和正向创变英文、中文认证课程的资深导师,并协助不同组织设计和实行共创变革项目,推行正向的持续变革。

樊舒琦 Amanda Fan

  现为正向创变企业-亚洲顾问团成员、国际教练联盟专业认证教练(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ed Coach)、AICCP国际领导教练认证学院督导教练及管理顾问公司合作教练。曾任职于:ICF Taiwan秘书长、自我领导力教练,教育基金会教育专业董事、国民中小学校长及教学视导,透过后现代课程、差异化教学、专案式学习等学习者导向之多元学习模式,实践人类发展信念之适性教育。
 

图书目录

作者序 致全球华文读者的一封信
出版序 欣赏式探询──由精神至实践,共创美好正向之路/徐佩贤
审校序 引动欣赏式探询的整全力量/樊舒琦
推荐序一 正向,是一个没有损失的选择/邓云晖
推荐序二 实践个人改变,转动美好世界/连庭凯
推荐序三 以正向之名,传递组织正能量/吴明烈
各界推荐佳评如潮
前言
引文

第一章 什么是欣赏式探询?
第二章 欣赏式探询的做法选单
第三章 欣赏式探询的八个原则
第四章 欣赏式探询的施行:从源起到现今的实践
第五章 欣赏式探询的准备期
第六章 选择肯定式主题
第七章 发现:欣赏式访谈与细节
第八章 梦想:未来的景象与声音
第九章 设计:为价值观与理想塑造实体
第十章 命运:受启发的行动与即兴创作
第十一章 欣赏式探询:规划社群的流程
第十二章 欣赏式探询为什么有效

附录一 关于正向创变企业/正向创变企业-亚洲
附录二 关于作者群
附录三 译注
附录四 注释

 

图书序言

作者序

致全球华文读者的一封信


  认识徐佩贤Dorothy Tsui是我们的荣幸;由相识到相知,我们深受她的德才兼备,以及在香港、大中华与亚洲其他地区发展「欣赏式探询」与「正向创变」的决心和热诚所感动。她现为正向创变企业(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的首席顾问,并先后创立正向创变企业-亚洲、大中华与香港正向创变中心,更是AI培训导师与引导者(facilitator)当中的佼佼者。非常欣喜有如此卓越的实践者用心翻译我们的着作,祝愿她的天赋能让更多人受到鼓舞和注满力量。

  自1980年代起,「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已被广泛应用在文化、策略、项目开发、併购整合等不同领域的挑战,它涉及世界各地的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和政府,其流程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协作和创造力。本书《欣赏式探询的力量》于2003年首次发布,至2010年推出增修版,已帮助不少领导者,顾问和内部变革人员了解AI的历史和背景,提供不同情境下的分步指导和个案应用研究,而此书亦一直被视为AI最实用、最易理解的参考丛书。

  我们深信「欣赏式探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透过无限的创意和想像,让它活现生机。我们诚意邀请您视这本书在AI旅途上是一位智慧满盈的合作伙伴,让它为您提供信息、启发和力量,再让您加以调整、完善和设计您自己独特的方案计画。欢迎您加入「欣赏式探询」的大家庭,汇合与日俱增的团队领导和实践者,释放「欣赏式探询」的威力。
 
黛安娜.惠特尼博士
阿曼达.赛思顿-布伦
2018年8月

出版序

欣赏式探询──由精神至实践,共创美好正向之路


  《欣赏式探询的力量》这本经典着作,一直是我多年来看过最全面的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专业实践者指南。书中涵盖AI的丰厚理论基础、操作原则及流程等核心概念,两位作者也无私地分享了她们运用AI的心法和窍门,当中许多个案,包括重点的亨特道格拉斯(Hunter Douglas)窗帘个案研究,更是将AI的项目谘询、设计、以至操作和跟进,每个步骤的细节完美整合,具体呈现。

  本书主要集中说明AI在共创项目方面的运用,也是最爲人熟悉和最显威力的用途,较多用于组织与社区发展;时至今日,透过不同专业背景实践者的努力,AI的用途已延伸至团队建立、教练辅导、家庭与关系辅导、个人发展与精神健康、领导力培养、组织学习等,只要能保留AI的精神和精髓,未来AI的发展和应用范畴可望更多元、更广泛。

  对于AI实践者而言,本书是必备的参考书;若您有意进一步了解和钻研AI,建议根据您手上项目的实际情况,依照本书的指引做点实践,从中反思和不断学习,或是参加相关的实务操作者课程,有助灵活实践。

  AI的精髓并不在于理论或流程,那些当然是基本;要领略个中精髓,先要始于由我们自身经历AI的威力,而每个人的历程也不尽相同。在经历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实践AI让我重拾力量,从个人的深刻体验中培养对AI的信念,它的威力强大,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AI爲我带来最大的改变是自身的世界观,以及对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AI让我对这个世界重拾盼望(Hope),和对人重拾信心(Faith)。只有重拾这些人性基本才能让人重建关系,迈步向前。

  AI也是让每一个人把他们最好的一面能够呈现出来,当您实践越多AI,您和您的受衆会更有能力欣赏和运用个人强项,进而转化成集体力量,注意力也会由个人转移到群体。这是一个谦卑的过程,让人能自我产生力量,逐步有策略有计画地把「梦想」和「实际」结合;在讲求实际行动、效率、成效之同时,带动群体和个人投入正向建设,超越口号和感觉良好的层次,创造理想未来和实质成效。

  要发挥AI最大的威力,实践者最重要的心法,就是对人的潜能与正向可能性有坚强的信念。尤其在面临重大挑战和困难时,大部分人也集中在解决问题,投放精力在困难的人和事上,这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而作爲AI的实践者,我们就是要让人有力量不断带动和衍生正向动力,无论任何处境也能看到潜能和机遇,怀着盼望,汇聚力量,互相支持,一起积极向前。

  诚挚邀请您──由精神层次到实践,齐来共创并实现属于我们的美好世界!

  最后,我要感谢在生命中伴我同行的各位导师、伙伴、客户和亲友;感激两位作者Diana与Amanda的悉心启发与教导,以及在正向创变企业(CPC)路上认识的全球伙伴,合力为个人、家庭、团队、组织与社会等不同领域引发持久正向发展。

  这本欣赏式探询经典鉅着得以在台湾顺利出版,我衷心感谢诸多台湾好友与各界合作伙伴的协助,包括:行动学习教练(CALC)贺忠民;正向创变企业-亚洲顾问团成员,掌握国际管理顾问创办人,中华正向发展协会理事长洪震宇;正向创变企业-亚洲顾问团成员,ICF PCC教练樊舒琦。

  国际教练联盟台湾总会(ICF-Taiwan Chapter);台湾行动学习协会(WIAL-Taiwan);引导者论坛(Facilitators’ Forum);B型企业协会(B Lab Taiwan);中华民国组织学习协会;T-space: Taiwan教师空间:许伯安执行长,陈佩英教授,郑毓琼老师;东吴大学心理系王丛桂教授;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奕姼;中华民国绅士协会社会大学校长林石青;国际供应链产业人才发展经理施玉婷小姐;陈韵华教练等。

  感谢各界好友热心支持与无私推广,协办不同型态的新书分享会、工作坊、论坛、讲座等相关活动能够带到不同受众面前。透过大家的分享与行动,喜见更多朋友在「共创正向改变」的旅途上结伴同行!(在台湾、香港的正向创变与AI系列活动,详情请见p.340)。

  同时我也要感谢为本书推荐的各界领导正向人士,包括:WPP集团台湾区董事长暨奥美集团大中华区副董事长庄淑芬;AICCP国际认证领导教练学院校长邓云晖;B型企业协会理事长连庭凯;世界宣明会(中国)前营运总监余文伟;台北茵特森创意对话中心创办人与执行长吴熙琄;Lumina Learning Taiwan共同创办人吴静媛;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谘商心理与人力资源发展学系特聘教授吴明烈;鸿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秋鸿;PSA华科事业群慈善基金会执行长林龙森;凯洛格管理谘询公司专家讲师魏开诚。感谢您们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本书,第一手无私分享个人对欣赏式探询的反思与观点,为读者提供在生活中体现欣赏式探询精神的灵感。

  更要特别感谢出版事业团队:译者陈淑婷小姐,感谢您引领读者走进中文译本世界;审校者樊舒琦小姐,感谢您的用心以专业教练与ATB引导者角度,确保中文译本如实传达出欣赏式探询(AI)的精髓;感谢专案编辑吴颖安小姐的专业与创意;视觉设计吴念澄小姐、编排设计罗凯维先生的出众设计,让这本书美感呈现。

◎徐佩贤Dorothy Tsui CPLP®
正向创变企业(Corporation for Positive Change, CPC)合伙人,领导团队成员暨首席顾问
正向创变企业-亚洲与大中华暨香港中心创办人

审校序

引动欣赏式探询的整全力量


  以往,当我还在教育领域中,协助学生找到优势智能、开展自己的天赋、让每一个孩子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是我所投入的教育机构的使命。进到专业的教练领域后,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刚好是我入门学习教练技能的主要精神,也是我现在进行教练(coaching)经常融入的探询方式,所以,我对AI一直都有一种「真的有效」的亲切感,对于它的源起和整合群体智慧的实际运作方式也更加好奇。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台湾要找到中文的AI相关书籍,实在相当少。去年Dorothy Tsui提到要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邀请我加入出版行列,令我感到既荣幸又兴奋。荣幸的是能够为AI大师之作的中译本审校,协助部份翻译工作,为人与组织的发展工具之中文化贡献一份心力;兴奋的是,我可以仔细探究AI的宝典,从核心哲学与多元应用的面向学习AI的精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中文版,能够让使用中文的人士、组织或社群,有机会深入认识AI,并且在他们需要运用AI的时候,提供可用的实质协助。

  就我个人的观察,在台湾的教练界、引导界与顾问界,AI的「4-D循环」是经常被运用的模组。详读这本书之后我发现,「4-D循环」只是AI的一部份,并不是完整的AI运作;在D1的「发现」阶段之前,还有一些影响「4-D循环」成效的关键地基。如果您想运用AI来引发自己、自己的组织及所属社群的最佳状态,并创造更好的未来,与其直接跳入「4-D循环」的流程中,不妨先「Discovery(发现)」AI的重要地基:运作模式、八大原则、准备期和肯定式主题的挑选,借由这些过程,逐步为自己、为组织或为社群,做好心态与环境的基础建设,再启动「4-D循环」来建构AI系统,为长期、永续的AI文化扎根。

  除了这些实用作法,如何让已经展开的正向行动持续长期运作,更是每一个组织或社群领导人所关心的事情。当我读到一家传统的制造公司导入AI,走过一关又一关的挑战,并转化成一个全球领先的创新建材集团;跨信仰、跨国度的社群,透过AI让人们在全球展开长达六年的对话,进而为更美好的世界而合作;成员背景与价值观分歧多元的城巿,运用AI 让公民真正直接参与巿政的规划与执行,即使巿府官员更替依然运行;我多么盼望,在我生长的这片土地上也能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象,万紫千红。

  非常感谢Dorothy让我有机会能参与欣赏式探询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中文化与实践。诚挚希望借由《欣赏式探询的力量》这本书的中文版,为华人社会引介另一种与VUCA时代特性相融的思维与做法,不仅做为组织或社群面对VUCA时代的实用工具之一,也做为我们为生命创造价值的另一种可能途径。

◎樊舒琦Amanda Fan
正向创变企业-亚洲顾问团成员,AICCP国际领导教练认证学院督导教练

推荐序一

正向,是一个没有损失的选择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曾说过脍炙人口的名言:「发挥人的长处,让弱点不产生作用。」其实一直都是许多主管的困扰。这个听起来很简单易懂的道理,实际做起来却是非常困难,尤其当人的问题排山倒海而来,到底该防弊还是兴利,够让主管们伤透脑筋。

  这些年当我在进一步介绍「教练」(Coaching)与「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 时,更是让主管们一个头两个大,由于AI的操作更不急于解决问题与改变什么,而是把重点聚焦在探索已存在的优势与强项,甚至价值观与梦想,这个逻辑更直接挑战了企业界行之多年解决问题模式,因此刚开始接触AI的主管们,总是对AI充满质疑:

  •保持正面心态当然很好,但正面能解决问题吗?
  •只说好话但回避面对现实可以吗,那现实谁来面对?
  •只探索正向与优势,那缺点不必改变了吗?
  •这样操作有可能有结果吗?
  •有没有更多成功的案例可以佐证它的可行性?
  •把焦点只专注在最佳状态真的可行吗?真能协助企业发展吗?

  对于实际感受过AI强大的威力,才会多年来大量将这个概念运用在学校课程、培训辅导与教练会谈中,我其实对AI的力道非常肯定,尤其当AI的逻辑开始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之后,更能从中体会它带给个人生活的实际帮助与改变。不过我也能同理企业界的担心与忧虑,且的确需要更多的案例与证据,来协助企业界更了解欣赏式探询AI的功能、操作方式与限制。也因此,我非常开心看到这本结合实际案例,具体流程操作,与观点整理的书籍终于翻译出版。

  首先,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重点清楚且容易阅读,可以让读者先掌握重点与大方向,再循序渐进深入探索自己有兴趣的领域,搭配实际案例从中辅助穿插说明,更能让读者清楚欣赏式探询AI所能达到的功能。除此之外,本书清楚列出操作的流程重点,以及4D中每个D需要达到的成果与目标方向,这一点更协助读者了解如何执行欣赏式探询的流程与步骤,让应用可能性变得更高。对于需要清楚结构的企业主管、团队引导师、企业教练与从事团队共创的专业人士们来说,这是一本充满故事性,但又非常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的工具书。

  记得2016年8月,在帮《创建欣赏式团队:用48个关键正向提问打造高效能团队》(Appreciative Team Building: Positive Questions to Bring Out the Best of Your Team)撰写推荐序时,曾特别说到欣赏式探询本身,是个大胆的邀请和一个行动的唿吁,邀请所有读者们试试看去使用这个正向的观点与概念,尝试去帮自己的团队打造更正向的基因。两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与可操作性,再次提出了AI的正式邀请,邀请如你我一般,在乎组织发展与变革的议题、关注人才启发与培育、重视企业价值与愿景的人们,都能加入这场正向变革的革命,一起透过实践AI,让「组织可以成为有意义的资源,一个可以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媒介」。

  这是个选择而已,
  况且选择正向不会有任何损失,
  何妨让我们一起试试!

◎邓云晖博士Psy.D Sandy Teng
AICCP国际认证领导教练学院校长,兰盈国际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荐序二

实践个人改变,转动美好世界

  小小人性,大大不同

  
  几个月前,我带三个女儿参加了一场专为儿童举办的嘉年华活动,主题是迪士尼卡通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活动内容不外乎扮成公主拍照、DIY手作蜡烛、欢唱主题歌,甚至还能熘冰。我的孩子分别为七岁、五岁、三岁,这个活动对她们来说就像天堂一样美好。(在我写这篇序当下,两个小的还穿着公主装及蓬蓬裙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连衣服都是她们自己挑选的)。排队将近一小时后,终于能买票了,当时我灵光一闪,指着新台币500元(约莫18美元)的门票,要女儿们注意看。

  我问:「妳们觉得大家都付得起这个票价吗?」女儿点点头。

  「我们要不要来问问看,如果有小朋友付不起500元,他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入场呢?」

  她们乖乖跟着我走向窗口的售票员询问:「请问有提供弱势儿童参加活动的方式吗?像那些付不起全额票价的家庭?」

  售票员回答:「週一到週五上午11点到下午5点,都可以免费入场。」

  大女儿Dudu机灵答道:「但那时候小朋友都要上学。」

  「没错。」我说。

  「所以他们没办法参加。」Dudu回答。

  我说:「那么来想想看,我们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能进去了,但其他不能进去玩的小朋友怎么办?」

  「这不太公平。」

  「那我们该怎么做?」我问。

  她们犹豫了一下,尤其最小的Mumu才三岁,而且这可是充满吸引力的《冰雪奇缘》。

  最后Dudu说:「我们不应该进去。」

  「好。」我答道,「Puka?Mumu?大家都同意吗?」

  这开场的序言,似乎不太符合惯例,但我相信,身为三个年幼孩子的父亲──敞开心胸与孩子真诚相待,势必能引领她们亲身经验,开放但不预设立场的提问与对话是多么神奇;它也能唿应本书的中心思想,呈显内心的指南针,指向我们原有的人性光辉,透过「欣赏式探询」(Appreciative Inquiry, AI),释放人们的内在力量,实践共好的梦想。(包括我的孩子,她们已经在无形中亲临AI了!)

  我现在的旅程,一切都从「发现如何运用企业的力量行善」开始。这样的念头从未出现在我过去职涯中,以前生意和公益向来分开进行,先赚钱再做好事。在我共同创办亚洲B型企业运动和台湾第一家B型企业「DOMI绿然能源」时;我心中有两个愿景:一是引领彻底翻转业界生态的运动,二是透过企业网络来发挥实质影响力。

  B型企业风潮的宗旨在于:重新定义企业的成功。所谓成功,不只是致力打造可获利且具影响力的商业社群,更在于建立新的经济体系,用新的方式衡量成功:也就是考量人类、社群及大自然的福祉。

  我在这趟旅程中学到的是,只要认清共同的人性之光,该做的事便不言自明;我们的决定和解决方案也许可能较不寻常(就像三个孩子决定不参加《冰雪奇缘》嘉年华一样)。但组织会用自己的方式迈向共同目标,身在其中的人们也会协力实现这个愿景。例如,在全球60多个国家推动B型企业运动──就是公司内部的创变者,在亚洲也已有16国的企业家、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学者及媒体共同投入此一运动。

  回顾台湾自身,就如台湾在地的茶籽堂、台湾传产企业的嘉澎塑胶、PADI教练发展中心的台湾潜水,以及创造环境与社会影响力能源社会企业的DOMI绿然能源──共同推动的企业环境倡议活动「240」,鼓励企业运用自家产品、服务及伙伴影响力,以整体的力量对抗气候变迁,并促进能源转型。

  「240」倡议,在本书提到AI的「4-D循环」,四家企业先「发现」(Discover)彼此最具意义、效能的资源与能力。再进入「梦想」(Dream)阶段,以发现的扎实优势为基础,建构共同的梦想。第三个阶段则开始「设计」(Design),创建理想的运作模式,以实践梦想。第四个阶段则为「命运」(Destiny)阶段,进一步强化整个合作体系的积极正向文化,使彼此连结成紧密的网络,支持、推动共同的愿景。

  如果你是……
  内部创业家、新创家、政界人士、社区营造推动者。
  或是渴望在组织、社区乃至社会做出正向改变的人士。

  「欣赏式探询」将提供所需的工具「4-D循环」──发现、梦想、设计、命运,用正向积极的力量,催生支持改变的基础体系。

  成为自己期许的改变,引领他人共创美好世界。

◎连庭凯Corey Lien
B型企业协会(B Lab Taiwan)理事长,DOMI绿然能源共同创办人

推荐序三

以正向之名,传递组织正能量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是组织领导人的首要任务。组织变革发展是持续演进的过程,需要有具体可行的方法,方能达到最佳成效。成功的组织变革在于能够一切为改善而改变,而非为改变而改变。

  本书《欣赏式探询的力量》汇集了专业理论与实务,进而提出组织变革发展的有效作法,透过组织伙伴的共同探究,进而形成行动共识,为组织发展共创价值,在这过程中,组织成员是彼此的学习资源与成长动力,彼此相互欣赏以营造优质的生命能量场。全书内容架构完整,共计十二章,分别探讨什么是欣赏式探询、欣赏式探询的做法选单、欣赏式探询的八个原则、欣赏式探询的施行、欣赏式探询的准备期、选择肯定式主题、发现:欣赏式访谈与细节、梦想:未来的景象与声音、命运:受启发的行动与即兴创作、欣赏式探询:规划社群的流程、欣赏式探询为什么有效。各章内容论述清晰且能融入具体实务运作,堪称为精湛之作,足为各界人士参用。

  组织变革是一种心灵变革与正向变革,唯有持续提升组织成员的心灵能量,进而积极传递正能量,充分展现正向思维与行动,方能发挥变革的综效。期待欣赏式探询的力量为组织变革扩展新境界,注入丰沛的组织活水,让正向变革成为一种优质的组织文化,实现学习型组织的理想。
 
◎吴明烈Ming-Lieh Wu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谘商心理与人力资源发展学系特聘教授,中华民国组织学习协会理事长

图书试读

第一章 什么是欣赏式探询?

现在被顾客问到「欣赏式什么?你说的欣赏式探询是什么?」,我们都不会再感到意外。但在一个充斥着权力、策略、结构、问题和利润这些名词的商业环境中,这几个字被放在一起就算不是互相矛盾,也会让人感到不太自然。不过,当客户体会到「欣赏式探询」的威力和潜力后,他们便会说:「我们想要导入欣赏式探询,但,若是要在组织里面推得动并且被广为使用,铁定要给它一个不同的名称。」

欣赏式探询所研究的,就是当人们的各种功能展现出最佳状态时,是什么元素为人类系统注入生命力。这种促成个人与组织改变的做法,其基础的假设在于:有关强项、成功、价值观、盼望与梦想的提问与对话,本身就能带来根本性的转变。简单地说,欣赏式探询的观点认为,人类能够以最佳状态进行组织规划和改变,是探询的连带过程,而这个整个过程以肯定与欣赏作为基调。下列有关人性本质与人类组织规划的信念,就是欣赏式探询的基石:

•人类无论是个别的或是集体的,都拥有独特的天赋、技能,并能够为生命做出贡献。
•组织是人类的社会系统,能够建立无数关系的能力源头,这个能力借由语言创造出来,并活在语言当中。
•我们对未来的意象,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出来的,一旦经清晰描绘,就能引导个人与集体的行动。
•透过探询与对话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人们可以改变注意力与行动,脱离分析问题的惯性,转而专注在对未来更有价值的理想,以及更能带来成果的可能性。

话语创造世界,欣赏式探询的语汇也不例外。有客户将他们的欣赏式探询倡议行动,命名为「狂热者计画」(The Zealous Program)、「双和力」(The Power of Two)、「受价值启发者」(Value-inspired People),还有亨特道格拉斯(Hunter Douglas)所拟定的「聚焦2000」(Focus 2000)也是如此。在每一个案例中,公司品牌和「欣赏式探询」这几个字都持续蓬勃发展。随着大家越来越了解欣赏式探询的原则,并开始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操作,他们会逐渐了解它到底有多正向,以及跟平日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如要更完整形容和了解欣赏式探询,就必须从字义上好好思考这两个字。

欣赏:肯定与增值

欣赏,跟肯定、珍视及感谢有关。欣赏是一个动词,本身就有双重意涵:是一种表达肯定的行为,也是提升价值的举动。我们再看看这些定义: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