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开发、就业风险与企业异质性

中国贸易开发、就业风险与企业异质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贸易
  • 对外贸易
  • 就业
  • 风险管理
  • 企业行为
  • 企业异质性
  • 贸易发展
  • 中国经济
  • 劳动力市场
  • 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该书应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对中国就业风险和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两者关系。内容方面,在明确就业风险和劳动需求弹性的经济涵义的基础上,透过梳理该领域内的前沿文献、简述中国贸易开放的进程与现状,推导劳动需求函数和计量模型,尔后实证检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贸易开放与就业风险的关系,并总结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参考。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导论/ 1
1. 1 研究背景/ 1
1. 1. 1 基于中国贸易开放与劳动力市场波动的宏观背景/ 1
1. 1. 2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不足的文献背景/ 2
1. 1. 3 基于企业异质性因素与非线性研究的学术背景/ 3
1. 2 研究意义/ 3
1. 2. 1 实践意义/ 3
1. 2. 2 学术意义/ 4
1. 3 研究逻辑与技术路线/ 5
1. 3. 1 研究逻辑/ 5
1. 3. 2 技术路线/ 6
1. 4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7
1. 4. 1 研究方法/ 7
1. 4. 2 内容安排/ 7

2 经济全球化、劳动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 文献综述/ 9
2. 1 劳动需求弹性与就业风险/ 9
2 贸易开放、就业风险与企业异质性 􀪋
2. 1. 1 劳动需求弹性与劳动力市场稳定/ 9
2. 1. 2 劳动需求弹性影响本国经济全球化政策与福利政策/ 11
2. 2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12
2. 2. 1 劳动需求弹性的理论推导/ 12
2. 2. 2 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12
2. 2. 3 外包对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14
2. 2. 4 外商直接投资(FDI) 对劳动需求弹性的作用机制/ 15
2. 3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 实证检验/ 16
2. 3. 1 劳动需求函数与计量模型/ 16
2. 3. 2 基于生产者角度的实证检验/ 16
2. 3. 3 基于劳动者角度的实证检验/ 19
2. 3. 4 对中国的实证检验/ 20
2. 4 经济全球化、劳动需求弹性与劳动力市场制度/ 21
2. 5 简评/ 22
2. 5. 1 基于异质性与非线性关系的研究/ 23
2. 5. 2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更加有效/ 23
2. 5. 3 基于中国经济全球化特征事实的实证研究/ 23

3 中国的贸易开放进程: 特征事实分析/ 28
3. 1 贸易开放现象之一: 关税水平下降/ 28
3. 1. 1 简单平均关税率/ 28
3. 1. 2 加权平均关税率/ 29
3. 2 贸易开放现象之二: 行业进口渗透率上升/ 35
3. 3 贸易开放现象之三: 出口企业增长/ 39
3. 4 小结/ 40

4 模型、数据与方法/ 41
4. 1 计量模型/ 41
4. 1. 1 劳动需求函数的推导/ 41
4. 1. 2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43
4. 1. 3 回归模型的设定/ 44
4. 2 变量设置、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5
4. 2. 1 变量设置/ 45
4. 2. 2 数据来源/ 46
4. 2. 3 数据处理/ 47
4. 2. 4 数据描述性统计/ 48
4. 3 实证方法/ 52
4. 3. 1 经过White (1980) 异方差调整的混合OLS 回归模型/ 52
4. 3. 2 面板数据模型/ 52
4. 4 小结/ 53

5 贸易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 基本实证结果分析/ 54
5. 1 全样本基本实证结果分析/ 54
5. 1. 1 OLS 与固定效应模型/ 54
5. 1. 2 稳健性检验/ 59
5. 2 贸易开放对不同技术水平部门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 66
5. 2. 1 依据高技术产业_ Yearbook 分类的实证结果/ 69
5. 2. 2 依据高技术产业_ Sheng 分类的实证结果/ 72
5. 3 贸易开放对不同区域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 75
5. 4 小结/ 81

6 企业异质性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 82
6. 1 非线性研究与企业异质性/ 82
6. 1. 1 非线性经济学/ 82
6. 1. 2 企业异质性/ 83
6. 1. 3 研究企业异质性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83
6. 2 贸易开放、出口与劳动需求弹性/ 84
6. 2. 1 理论基础/ 84
6. 2.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85
6. 2. 3 数据描述/ 85
6. 2. 4 计量结果分析/ 87
6. 3 贸易开放、企业所有权与劳动需求弹性/ 95
6. 3. 1 理论基础/ 95
6. 3.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96
6. 3. 3 数据描述/ 97
6. 3. 4 计量结果分析/ 99
6. 4 贸易开放、工会发展与劳动需求弹性/ 104
6. 4. 1 理论基础/ 104
6. 4.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105
6. 4. 3 数据描述/ 106
6. 4. 4 计量结果分析/ 107
6. 5 贸易开放、性别差异与劳动需求弹性/ 113
6. 5. 1 理论基础/ 113
6. 5.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113
6. 5. 3 数据描述/ 114
6. 5. 4 计量结果分析/ 115
6. 6 贸易开放、熟练劳动力与劳动需求弹性/ 126
6. 6. 1 理论基础/ 126
6. 6. 2 模型与变量设定/ 126
6. 6. 3 数据描述/ 127
6. 6. 4 计量结果分析/ 130
6. 7 小结/ 148

7 总结、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149
7. 1 本论着的主要研究成果/ 149
7. 2 主要创新点/ 150
7. 3 政策启示/ 151
7. 3. 1 高度警惕贸易开放带来的就业市场波动风险/ 151
7. 3. 2 工会可以成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器/ 151
7. 3. 3 稳定出口与产业结构转型相结合/ 152
7. 4 研究展望/ 153
7. 4. 1 研究的不足之处/ 153
7. 4. 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54
参考文献/ 155
附录 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 165
 

图书序言



  就业风险和就业波动通常用劳动需求弹性来衡量。本书应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对中国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两者的关系。

  该课题的研究兼具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劳动需求弹性反应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度,较高的劳动需求弹性意味着外生冲击发生时将会导致较大的就业波动和就业风险,是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考量方面,因此关于贸易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关系的研究对于经历内部改革和贸易开放的中国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冲击和影响是国际经济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贸易开放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目前该领域的理论及实证文献主要集中在工资效应(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 和就业效应( 对劳动需求数量的影响) 两个方面,而对劳动需求弹性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还没有对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同时,本书加入企业异质性因素分析,对企业异质性的考察可以检验某种经济效应的发挥依赖于什么样的条件,从而可以为达到这种经济效应的政策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第一,对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工业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在-0. 240~ -0.360区间,意味着外生冲击致使工资上升(或降低) 1%时,企业劳动需求将减少( 或增加) 0.342% ~ -0.360%,符合文献中提出的劳动需求弹性应在-0. 15~ -0. 75 区间内的判断。

  第二,中国工业企业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将使中国劳动需求更富弹性,从而加剧就业波动。该结论在接下来的各种回归中呈现稳健性。多种稳健性检验包括: 分为产出可变与产出不变情形;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方法进行回归;贸易开放指标分别选择进口渗透率和行业平均关税率(分别计算简单平均关税率和加权平均关税率);要素生产率变量分别採用LP方法(Levinsohn-Petrin Method) 和OLS 方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 进行计算,每种方法又分别採用总产值模型和增加值模型计算。

  第三,产业层面,按照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并分别考察,贸易开放对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劳动需求弹性冲击比较显着,而对低技术企业的作用不显着,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在高技术企业就业的劳动者面临更大的就业风险。

  第四,区域层面,分为东部、中部、西部进行比较分析,中部和西部省份的劳动者所面临的就业风险比较大,尤其是西部省份更为严重,若行业进口渗透率提高0. 10,将会增加劳动需求弹性0.9% ( 符号为负),而中部省份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会增加0.2% ( 符号为负),东部沿海省份的劳动需求弹性受到贸易开放的冲击较小甚至为正。

  第五,企业异质性会影响贸易开放对劳动需求弹性的冲击。从出口行为来看,由于中国现有的出口产品结构和收入水平因素,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比较小,在出口企业就业的劳动者所面临的波动风险也相对较低;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所有权性质相比于基准情形(也就是国内合作企业) 来说,能够减轻贸易开放带来的市场波动,而在外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中就业的劳动者则更容易遭受就业的不确定性影响;工会因素方面, 成立工会的企业和工会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的劳动需求弹性受到贸易开放的冲击相对较小;性别差异方面,有微弱的实证证据证明在以女性为主的企业中,贸易开放对男性员工的就业波动冲击较大,而在以男性为主的企业中,贸易开放对女性员工的就业冲击较男性员工大,劳动者技能水平差异方面,中国现阶段熟练劳动力比非熟练劳动力更容易受到贸易开放的就业波动冲击,尤其是在低技术企业就业的熟练劳动力。

  本论着对现有文献的主要贡献有:
 
  第一,本书首次运用中国大型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中国的劳动需求弹性并检验贸易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的关系,首先是丰富了国际研究领域的实证证据,其次是突破了对中国现有研究局限于比较粗糙的区域—行业—时间维度的实证分析,深入到企业层面,使得该领域的研究更贴近现实情形,并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

  第二,微观企业层面数据使得本书可以对影响贸易开放与劳动需求弹性关系的多种企业异质性因素的作用进行考察,验「依状况」而变化的情形,这些企业异质性包括企业出口行为、所有权性质、企业工会发展情况、性别差异、技术差异等。这是国内外现有文献中首次对企业异质性对于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进行细致、全面的实证检验。

  第三,在中国贸易开放宏观背景下,本书期望对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部门以及具有不同特质企业劳动需求弹性的比较与解构能够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角度ꎬ 希望这些实证发现能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减轻就业波动、完善就业保障带来政策层面的启示。例如,需要高度警惕贸易开放带来的就业市场波动风险,工会可以成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器,应大力倡导企业建立工会及壮大工会规模,保障职工权益,减小就业波动,稳定出口与产业构转型相结合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中國貿易開發、就業風險與企業異質性」這個書名,我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是大學時期為了寫報告而翻閱的大量學術論文。這些詞彙都聽起來很專業,但有時候,專業的東西反而不容易理解。然而,我一直相信,理論的研究,最終是要反映現實的。特別是「就業風險」這四個字,在現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聽起來就格外有份量。我常常在想,中國大陸這個龐大的市場,它的貿易變化,究竟對我們這些在台灣生活的人,在就業方面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是帶來更多機會,還是隱藏著我們不知道的風險?而「企業異質性」這個概念,更是讓我感到好奇。畢竟,不是所有的中國企業都一樣,有些可能很先進,有些可能還很落後,有些可能很注重員工權益,有些可能就比較隨意。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這種企業之間的差異,如何具體地影響到「就業風險」,像是不同類型的企業,在面臨貿易挑戰時,它們的員工的處境會有什麼不同?例如,一家高度依賴出口、管理模式較為僵化的企業,和一家注重創新、內部管理相對完善的企業,它們的員工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所承受的風險,肯定是大相徑庭。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真實的案例和數據,幫助我這個非專業人士,更能理解這些複雜的貿易現象,以及它對我們實際就業生活的影響。

评分

哇,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很硬,又是「中國貿易開發」,又是「就業風險」,還有「企業異質性」,這些詞彙組合在一起,感覺就像是大學裡的經濟學或國際關係學的期末報告才會出現的。不過,身為一個在台灣看著經濟發展變遷的普通人,我一直對台灣跟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很好奇,畢竟這兩岸的距離這麼近,但政策和經濟走向卻有這麼大的不同。特別是「就業風險」這塊,最近幾年常常聽到一些年輕人討論,說去對岸發展的機會好像變少了,或是面臨一些說不出口的挑戰。書名裡的「企業異質性」聽起來比較學術,但我猜想它應該是想探討說,不是所有中國企業都一樣,有些可能很厲害,有些可能就還好,這對我們台灣企業去那邊投資或合作,是不是會影響很大?而且,像貿易開發,以前大家總覺得去大陸設廠、做生意就是賺錢,但現在的國際局勢這麼複雜,加上一些政治上的因素,不知道有沒有變得更困難?這本書如果能把這些複雜的議題,用比較能讓一般人理解的方式寫出來,那我真的會很有興趣。希望它不會寫得太過艱澀,不然我怕我唸沒幾頁就會睡著了。我特別希望看到書中能針對台灣中小企業在大陸市場面臨的實際困境,例如資金、技術、法規適應等方面,提出一些具體的觀察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乍聽之下,我還以為又是那種在講中國經濟有多強大、或是揭露中國多少黑暗面的報告。但仔細一看,裡面提到了「就業風險」和「企業異質性」,這讓我覺得它可能比較貼近現實,而不是單純的二分法論述。我一直覺得,看待中國的經濟,不能一概而論,就像台灣的企業,有台積電這樣的科技巨頭,也有很多地方型的傳產公司,他們的營運模式、面臨的挑戰、以及對外發展的策略,都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企業異質性」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很有意思,它代表著一種更細膩、更深入的觀察角度。而「就業風險」,這更是我個人比較關心的部分,因為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曾經為了工作機會,往返兩岸,也經歷過不少從機會到挑戰的轉變。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探討,在中國貿易發展的大環境下,不同類型的企業,以及不同職位的人,所面臨的具體就業風險,例如薪資變動、升遷管道、甚至是被迫離開的風險,並且有實際的案例分析,那會非常有參考價值。特別是對於那些正在考慮是否要去中國大陸發展的年輕人,或是正在思考兩岸經貿合作的企業決策者,這本書或許能提供他們更務實的資訊,幫助他們做出更明智的判斷。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打破一些過去籠統的觀念,呈現一個更立體、更真實的中國經貿圖景。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中國貿易開發、就業風險與企業異質性」,聽起來就充滿了學術研究的氣息,但我一直覺得,這些理論的東西,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特別是「中國貿易開發」,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議題,包含了很多層面,從國家層級的貿易政策,到企業層級的進出口業務,再到個人層級的海外工作機會。而「就業風險」和「企業異質性」,這兩個詞組讓我感覺,作者並沒有只是停留在宏觀的經濟數據分析,而是更深入地關注了貿易發展背後,對實際的就業市場和企業運作所帶來的影響。我想,這本書可能是在探討,當中國的貿易不斷發展變遷時,究竟會對哪些行業的就業帶來衝擊?是增加機會,還是潛藏危機?而企業,不管是中國本土企業,還是像台灣這樣前往投資的企業,它們之間的差異性,又會如何影響它們在貿易浪潮中的表現,以及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力?我特別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具體的產業例子,比如,電子業、服務業、或是傳統製造業,在中國貿易環境變化的過程中,它們的「企業異質性」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以及這又如何影響了相關行業的就業機會和風險?如果能有具體的數據和案例支持,那這本書的說服力就會很強,也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理解,在當前複雜的全球貿易格局下,中國的角色及其對就業市場的實際影響。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其實一開始讓我有點猶豫,因為「中國貿易開發」這個主題,感覺上好像比較偏向商管或國際關係的領域,而我個人平常比較關注的是社會現象和文化議題。不過,仔細一看,裡面提到了「就業風險」和「企業異質性」,這兩個詞彙倒是讓我產生了一些興趣。我一直覺得,經濟發展的背後,往往牽動著社會結構和個人生活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就業風險」,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非常貼近生活的話題。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其他地方,工作機會的變動,薪資水平的漲跌,都是影響個人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而「企業異質性」,聽起來就像是在說,不是所有企業都長得一樣,有好的,有壞的,有創新的,有保守的。這也讓我想到,在中國快速發展的貿易過程中,不同的企業,它們的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甚至管理者的素質,都會有所不同,這些差異,又會如何影響到它們的員工,也就是「就業」的狀況?書中如果能透過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呈現這種「企業異質性」如何具體地造成不同的「就業風險」,例如,某些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導致員工失業;或是某些企業因為過度依賴中國市場,而面臨政治風險,進而影響員工的工作穩定性。這樣的內容,會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冰冷的學術研究,更能觸及到人們真實的生活經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