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说服就是「知道换什么说法更有效」 为什么我们在某些领导者的带领下,会任劳任怨,而在另一些领导者手下工作时,却总是敷衍了事?又我们会因为跟某些慈善家对谈后,大为感动,甚至以实际行动或大量的财力共襄盛举,但对身边至亲之人的规劝,却总是充耳不闻,为什么呢?
求学时有些师长的教诲,改变了我们的一生,而自己的爸妈无论说得有多好,却总是让我们不想听,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有些人的意见,常常会得到同事们的支持,而有些人的意见却不受重视呢?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固执,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说教?而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再执拗,而接受他人的意见呢?
答案很简单,都是因为说服力!说服力的强弱,直接导致同样的事情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有说服力的人,能获得他人的认同,造就非凡的功业;而没有说服力的人,却只能终日黯然,碌碌无为。
那么,说服力是天生的吗?不,思考和学习才是说服力的源头。一个人愿意去学习,同时会动脑筋去揣摩,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很有说服力。要是这个人放弃思考、放弃学习,那么说服力必将离他而去——他的思维将变得僵化、言语将变得无味,如此,又怎么会有说服力呢?
不要忽略说服力的修练,说服遍布生活的每个角落。看看我们的生活,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是因为有人劝说我们去那样做——你以为自己是主动、自发的,其实不是,你只是被人说服了,而去做某件事而已。
早上起床是因为从小父母就劝说我们如此去做;我们住在现在的居所,是因为某人说服了我们在那购买,或租用那间房子;我们现在日常过日子要遵守国家法律,那是因为以前有人劝说过我们去这样做;我们不说谎、不欺骗别人、不偷窃,是因为有人劝说过我们,而採纳了一套道德和伦理标准。
事实就是这样,每天醒来,我们都会发现自己被说服所包围。在被他人说服的同时,我们也在努力试图说服他人:你想在早上睡懒觉,除非你有好理由说服父母,否则,他们肯定会不断的打扰你的美梦;想要买到便宜的房子、车子,那么就要说服对方降价;不想做家务,就要给老婆一个偷懒的理由——也许每天抱一抱她、亲一亲她,然后鼓励一下她,她就会很开心的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而不再追究你的懒惰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告诉你:要么被人说服、要么说服别人,你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听起来似乎挺无奈,其实不然,只要你具有超强的说服力,那么突破「重围」,杀出一条「血路」是可能的——只要你愿意按照本书所说的去做,至少你能省事不少,毕竟能用几句话便把事情解决,远比动手做事要轻松得多。
本书分析了缺乏说服力的原因、讨论提升说服力的方法,以及具体的说服技巧,其中涉及实际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你可以从本书中系统的学习到关于「说服」的知识,并掌握实用的说服技巧。
最后再次强调,不要忽略说服力的修练,如果「三言换成两语」便能解决问题,又何必大费周章呢?
推荐序
让人不自觉就赞同你,心甘情愿照着做 很高兴这次受邀为《99%的人输在不会表达2》推荐。我认为这本书和第一集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集着重于日常说话与上台说话的技巧,而本书则特别强调说服这件事。这样的配置实在是太合理了!
我们说话的目的是什么?说服人,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我们的想法,事情能照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进行。相信这是大部分的人在说话或与人沟通时的目的。若空有所谓的说话技巧,但在内涵上却无法使人相信、愿意照着你要的方向去行动,那么这次的说话和沟通,就是无效的。
我非常认同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许多论点,特别是关于如何消除他人偏见时提到:「说服别人时,不能将他视为理性的动物,而要将他视为充满偏见与先入之见的个体。」
以上的认知,真的是太重要、太重要了!认清这一点你就会知道,我们也都是这样的人。当两个各自有偏见的人想要在思想上融合,就一定要提出让对方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能接受的理由。因此当我们想要说服对方时,脑中想的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对方觉得,他听我这么说完,并且採取行动的时候,他自己也有好处?」
以这样的想法为基础来沟通和说服,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容易。让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有在关注我的FB,大家一定会发现,我的书在韩国出版了,而且台北市长柯文哲先生还录制了两段短视频,邀请韩国的年轻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来看!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在书籍出版之前,趁着某次柯市长演讲结束时举手发问,并且顺势提出希望他能为我的韩版书籍做推荐的要求。他当下的反应是,请我把书籍寄过去让他评估。
于是我在寄给他的信中写道:「若柯市长愿意帮忙推荐,不仅您的名字可以随着这本书在韩国的网路与实体书店上被看到,而我之后也会发新闻稿给所有台湾的媒体,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位市长,如此热心的为自己的市民在韩国出版的书推荐……。」
明明是我出书,却写得好像好处都归他一样(声名远播、博得美名)。无怪乎当我巧遇他,并且请柯市长录制推荐视频时,他一口就答应了。这就是一种「让被你说服的人心甘情愿照做」的技巧。
而其他能达到一样效果的诸多技巧,本书皆鉅细靡遗的描述,并分析得十分透澈。希望每位朋友在看完书后都能尝试看看,让你每一次的说话,都能达到直指人心、完美说服的目的!
亚洲第一激励达人/郑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