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塞梅尔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学院(Semel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的精神医学与生物行为科学部临床助理教授,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EERS®门诊的创设者与负责人。在以实证为基础的社交技巧训练上,洛格森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专家。
洛格森是「人际关系技巧教学与增强课程」(The 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lational Skills, PEERS®)的建立者之一,陆续出版与社交技巧训练有关的书:《自闭症类群患者青少年的社交技巧:PEERS®治疗手册》(Social Skills for Teenagers with Developmental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The PEERS® Treatment Manual)、《教职专业人员的PEERS®学程:自闭症类群患者青少年的社交技巧训练》(The PEERS® Curriculum for School-Based Professionals: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以及《PEERS®青年社交技巧训练:帮助自闭症类群与社交困难者建立友谊》(PEERS® for Young Adults: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 Social Challenges)。格森博士曾在全世界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她的工作成就受到如《时人》、《纽约时报》等多家全国性与国际性媒体报导。
平日喜欢看看美国连续剧,其中《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是近年来我一直持续观赏的。剧中描述几个任职于理工学院的年轻男性,从单身、妈宝开始,如今第十一季结束,分别同居、结婚、生子……,据说明年终将杀青完结。正如中译剧名的直白,这群男生就是「宅」:不擅运动、痴迷电玩与动漫、社交笨拙不堪,尤其男主角谢尔顿更有诸多奇行怪癖,活脱脱就是我整天在门诊朝夕相处的个案。剧情就从两个宅男室友,遇见对门搬入一位「非宅」女性开始,从此这群人的各种互动就编织、延展成十来年的嬉笑怒骂,或者正经点来说,十来年的人生经历。几个宅男各自有不同的进展,但是最有意思的,还是谢尔顿从一开始的极端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逐季在人际社交上努力挣扎学习,虽然进度缓慢,终究有机会修成婚姻正果。
洛格森博士(Dr. Laugeson)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所发展的PEERS方案,从200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研究报告至今,已累积超过20篇同侪审查的研究(参见https://www.semel.ucla.edu/peers/research),且不少在方法上都是採用高规格的随机尝试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研究法。这项结合介入ASD青少年/成人与其家长的方案陆续在美国不同的研究机构,以及以色列、荷兰、甚至亚洲的南韩、中国、香港等地都得到重复验证,证明其不仅能有效改善ASD青少年/成人社交知识、技巧及社交焦虑,且提升了受邀或参与朋友聚会的频率;而家长的亲职自我效能也在其中得到明显助益。洛格森博士团队的追踪研究报告,更发现上述对ASD个案的改变,可以维持一至五年。这项斐然的大成就,在国际的学术圈是备受肯定的。
《交友的科学》所强调的技巧是直接由「教导及丰富社交技巧课程」(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lational Skills,简称PEERS®)而来,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莉莎白・洛格森博士所发展建立。PEERS是自闭症类群年轻人社交技巧介入中少数有实证研究支持的模式之一,其中大多数研究都是在北美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EERS门诊完成。自PEERS青少年版手册于2010年出版、以及英文版《交友的科学》于2013年出版以来,这个具实证基础的原始版本已逐渐发展为国际性的介入模式,在超过35个国家使用,也被翻译为超过12种以上的语言。台湾自闭症类群青年的疗效研究是由简意玲医师执行,由台湾的科技部补助疗效研究、台大医院支援专业人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