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原书第九版)

社会心理学(原书第九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採广受欢迎的「说故事取向」(storytelling approach)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关键概念,让研究和生活连结。「小故事」编排入每一章,把教材带进生活,每则故事搭配真实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本书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和当代研究平衡」(a balance of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全书涵盖经典研究及其新近研究,让学生看见社会心理学的演进与深度。原作者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Robin M. Akert和新的共同作者Sam R. Sommers根据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让经典研究推动社会心理学的未来。

  ☆新!第九版大幅更新了新近研究的参考文献。新!每章开头的学习目标带领学生鸟瞰全文。新!每章的主要段落在结束时加上复习题,帮助学生更能掌握教材。章末摘要为整章提供简洁速记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与准备考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Elliot Aronson


  Elliot Aronson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2年获选20世纪百大杰出心理学家之一,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名誉教授,也是美国心理学会一百二十年历史中唯一获得研究贡献奖、教学贡献奖及写作贡献奖这三项大奖的人。

Tim Wilson

  Tim Wilson在密西根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维吉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发表了许多关于内省、态度改变、自我知识、情感性预测的文章。他的研究工作受到美国科学基金会与美国心理卫生协会的资助。2001年他获颁维吉尼亚州立大学的杰出教学奖;2010年获维吉尼亚州立大学杰出科学奖;2015年获颁美国心理科学学会的心理科学奖。

Robin Akert

  Robin Akert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主修心理学与社会学,并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实验社会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任教于卫斯理学院,在教学生涯早期便得过Pinanski教学优异奖章。她的着作主要探讨非语文沟通,最近获得美国大学妇女协会的研究资助。她已经在卫斯理学院教了三十年的社会心理学课程。

Sam Sommer

  Sam Sommer在威廉斯学院取得学士,并在密西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2003年起任教于麻州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心理学系,研究主题涵盖刻板印象、偏见、团体异质性,尤其特别关注这些现象在法律领域的运作。他在塔夫茨大学得过多项教学奖,包括Lerman-Neubauer杰出教学与论文指导奖、杰拉德・吉尔教授年度奖。

译者简介

余伯泉


  台湾大学心理所社会心理学博士,曾专任于世新大学社会心理系、长庚大学医管系、中国科技大学企管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现任开南大学应华系(外籍生专班)暨研究所副教授、开南华语中心创立主任。
  研究领域与专长包括:社会心理思想、心理学史与方法论、组织理论、汉字与罗马拼音互动、对外儿童华语教材教法、儿童台语教材教法。

陈舜文

  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国立清华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合聘于学习科学与科技研究所。
  研究领域与专长包括:社会心理学、学习与动机、心理学知识论,以及道德心理学等。

危芷芬

  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北市立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曾任私立中原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与专长包括: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华人本土心理学、性别角色与性别议题。

余思贤

  台湾大学心理所社会心理学博士,慕哲人社创社长,现任东吴大学社工系兼任助理教授、浪人食堂创办人。
  研究领域与专长包括:社会心理学、集体行动心理学、浪人心理学。

李茂兴

  台湾大学土木系学士,政治大学企管所硕士,专业翻译家。
 

图书目录

Elliot Aronson i
Tim Wilson ii
Robin Akert iii
Sam Sommers iv
原  序 v
译  序 ix

Chapter 1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3
情境的威力 10
解读从何而来:人类基本动机 17
摘  要 25
测 验 26

Chapter 2 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进行研究? 29
社会心理学:实征科学 30
研究设计 34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疆界 53
社会心理学的伦理议题 57
摘  要 60
测  验 61

Chapter 3 社会认知: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世界 65
自动驾驶:低费力的思考形式 68
自动式思考的类型 78
社会认知的文化差异 89
控制式社会认知:高费力的思考形式 93
摘 要 102
测 验 103

Chapter 4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了解别人 107
非口语沟通 110
第一印象:快速但持久 118
因果归因: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123
文化与社会知觉 140
摘 要 148
测 验 149

Chapter 5 自我了解:在社会脉络中认识自己 151
自我概念的起源和性质 153
经由内省认识自己 159
经由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 166
从他人了解自己 177
自我控制:自我的掌控功能 183
印象整饰:世界是个舞台 186
自尊:我们如何感受自我 190
摘 要 195
测 验 196

Chapter 6 为自己辩护的需求:减轻失调之得与失 199
认知失调理论 20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辩护 216
摘 要 236
测 验 238

Chapter 7 态度和态度的改变:影响想法和感觉 241
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243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250
态度如何改变? 255
广告的威力 269
抵抗说服性讯息 280
摘 要 285
测 验 286

Chapter 8 从众:影响行为 289
从众:发生的时机与理由 292
讯息式社会影响:知道何为「正确」的需求 295
规范式社会影响:被接纳的需求 302
运用社会影响的策略 319
服从权威 328
摘 要 341
测 验 342

Chapter 9 团体历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345
什么是团体? 346
团体中的个人行为 354
团体决策:三个臭皮匠,真的胜过一个诸葛亮? 364
冲突与合作 378
摘 要 388
测 验 389

Chapter 10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393
如何预测吸引力? 396
科技年代的人际连结 413
爱情与亲密关系 418
结束亲密关系 433
摘 要 438
测 验 439

Chapter 11 利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人们为何助人? 441
利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人们为何助人? 443
个人特质与利社会行为:为何有些人更常助人? 452
利社会行为的情境因素:何时人们会助人? 460
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472
摘 要 477
测 验 478

Chapter 12 攻击:为何我们会伤害别人?能防范吗? 481
攻击是天生的?学习来的?可选择的? 482
社会情境与攻击 498
媒体暴力 506
如何减少攻击行为? 513
摘 要 526
测 验 528

Chapter 13 偏见:原因、后果和对策 531
定义偏见 533
侦测隐藏的偏见 548
偏见对受害者的影响 553
导致偏见的原因 557
减少偏见 569
摘 要 581
测 验 583

Chapter 14 运用社会心理学带来改变:维持永续未来 585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589
运用社会心理学实现永续未来 593
快乐与永续生活风格 602
摘 要 608
测 验 609

Chapter 15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611
压力与人类健康 613
因应压力 624
预防:促进健康行为 630
摘 要 633
测 验 634

Chapter 16 社会心理学与法律 637
目击证人的证词 639
陪审团:团体历程的运作 653
摘 要 660
测 验 661

专有名词 66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