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一门科际整合的科目,对社工相关科系而言更是一门修习心理学、社会学之后的进阶课程,它延伸了哲学、文化人类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工作的概念。学习本科之后,可以让读者了解从出生到老年,个体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之交错影响,进而能掌握个人所处环境的优势,创造个人发展上之契机,充分发展个人之潜能;对一位社会工作者而言,更能从了解人生全程发展与生态系统息息相关,进而更精准地为个案做诊断,提出更适当的处遇方式。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描述行为的意义及分类、人类行为的理论基础、人类行为的特质、环境的意义及种类、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环境与行为互为影响、环境影响行为的定则、多元文化与性别议题、家庭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法及研究伦理议题等。第二章〈婴幼儿期〉,分别介绍发展的基本观念、婴幼儿的生理特征、认知发展理论、情绪发展、智力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语言发展、游戏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人格发展、气质、依恋、婴幼儿社会发展层面及发展迟缓等。第三章〈儿童期〉,撰写内容分别为: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论、儿童的生理特征、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发展理论、儿童期的重要议题、身心虐待、防卫机制、贫穷儿童、身心发展异常儿童、亲职教育目的、功能与重要性等。第四章〈少年期〉,其内容为:少年的涵义、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论、发展理论、生理发展特征、情绪发展特征、家庭及社区环境对少年行为的影响、目前台湾社会对少年造成不利的影响、少年同侪团体形成的原因、青少年角色型塑、少年的偏差行为、中途辍学、少年犯罪、抽菸╱毒品╱喝酒、霸凌、网路成瘾、未婚怀孕与生子、性侵害、青少年的次文化、当前青少年面对的难题等。第五章〈青年期〉,撰写内容分别为: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论、熙海的发展理论、青年期的相关理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等。第六章〈中年期〉,主要内容包括: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论、中年期的特征、面对变迁社会中的议题等。第七章〈老年期〉,描述赫威斯特的发展任务论、老化相关理论、身体机能、心理特征、社会发展、退休老化阶段论、长寿之相关因子、老人的需求、老人的人格类型、老人生活模式、独居老人问题、独居老人服务需求与方案、安宁疗护、临终者的心理历程与家人悲伤的影响因素、悲伤关怀谘商等。
本书撰写的目的乃希望提供大学社工、社福等相关科系学生作为教科书或个人进修之参考书,此外,也提供准备报考社工师、高普特考的考生作为研读的资料。本书涉及内容相当广,撰写之时难免有疏漏或争议之处,还企盼先进、读者不吝指正,则感幸甚。 最后要感谢文化大学社福系黄志成教授、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叶忠贤先生,以及总编辑阎富萍小姐所领导的编辑团队,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王淑桢 谨识
107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