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百週年纪念版
钱穆先生毕生重要代表作
以「人」为主轴,细查清代学术思想之沿革
用语简洁,指涉深远
以史学家深邃的目光
力图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自立自强的力量 钱穆先生自序开端,提及成书始末:「民国二十年秋,余始任教国立北京大学,为诸生讲近三百年学术史,因撮记要指备诵览……」,文中又载「斯编初讲,正值九一八事变骤起,五载以来,身处故都,不啻边塞,大难目击,别有会心……」。
钱穆先生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力作—
以史学家的智慧来解读
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和演变,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
周详地分析了清代学术思想之全貌。 五四运动后,学术与思想正经历巨大的改变,
也正因战乱,北平各界罕见文本盛行,
钱穆先生接触到的书籍,较前人更为丰富齐备,
先生以人为脉络,重新打造清代思想学者的全神堂:
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戴震、章学诚、龚自珍、曾国藩、陈沣、康有为…… 等。
本书为钱穆先生研究清代学术史的重要作品,书中共叙述五十一位学术人物的思想,涵盖整个清代的学术发展,以思想史大师为主,规模有如一部「清儒学案」,指出汉学家对于天下治乱的用心所在。引证广博,考证精深,堪称中国近代最重要学术史着作之一。与梁启超先生的同名着作各领风骚,奠定了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教授专文导读~~
班雅明在〈历史哲学论纲〉一文中,借用了保罗・克利的一幅画〈新天使〉(Angelus Novus)阐释他对历史的看法:「历史天使的脸望向过去,身体前进到未来。」 历史的研究即带有这个特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一部八十多年的书了,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思想史的写法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阅读钱书时,彷彿是新天使移动的脚步。譬如杨树达日记里说:「阅钱宾四(穆)《近三百年学术史》。『注重实践』,『严夷夏之防』,所见甚正。文亦足达其所见。佳书也。」杨树达读此书时在1943年,此时「历史天使」的身体前进到了对日战争,但他的脸望向过去、望向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时,所看到的重点是「注重实践」、「严夷夏之防」,与之前之后的读者都有所不同。我个人相信未来不同时代的读者,也都将在这本书中看出不同的重点与意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