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儒简《性自命出》与儒学礼乐思想的哲学研究

郭店儒简《性自命出》与儒学礼乐思想的哲学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研究以儒学之所以为儒学为问题意识,以历史哲学为研究方法,并以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的天道观与心、性、情的理论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下,进而对比〈性自命出〉与孟子的心性论,以及比较〈性自命出〉与荀子的心术观。借由荀子哲学之心术观的引领,本书再论荀学的礼义之道。而且根据〈性自命出〉、孟子、荀子三者所共通的成德之学的观念,以及儒学礼乐思想的共命慧,本书的探讨脉络亦延伸至论述与诠释《礼记‧学记》与〈乐记〉的义涵。根据前述研究成果,本书乃结论儒家哲学的多元面貌,并由此开启笔者朝儒学礼思想的历史发展作深入考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谢君直


  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任南华大学哲学系专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南华大学生死学系专任副教授。于生死学系哲学与生命教育硕士班开设儒家生命哲学专题研究、道家生命哲学专题研究、魏晋哲学专题,亦在学士班开设哲学概论,另于通识教育中心开设儒道经典、哲学与人生,及伦理学相关课程。以出土文献思想、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为研究重心。
 

图书目录

第陆章 〈学记〉的成德之教与其礼思想义涵  171
第一节 前 言  171
第二节 〈学记〉的成德之教  173
第三节 成德之教的礼思想义涵  192
第四节 结 语  199

第柒章 〈乐记〉乐教思想的再析论
──以心与心术为探讨脉络  203
第一节 前 言  203
第二节 〈乐记〉论「心」  205
第三节 〈乐记〉的心术观  215
第四节 心术观与乐教  221
第五节 结 语  231

第捌章 〈乐记〉的天道思想与王船山的诠释  235
第一节 前 言  235
第二节 乐理的天道义涵  238
第三节 天道的和谐性与乐理的内涵  245
第四节 和乐的体用  256
第五节 结 语  264
第玖章 结 论  269

附录 《左传》礼观念的儒学省察
──以隐公至闵公为范畴  289
参考书目  339

 

图书序言

第壹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自孔子创建儒家哲学思想而进入历史发展以来,儒学观念的理解与诠释已成为哲学传统,并为学者永恆的终极关怀。然观察《荀子‧儒效》与《礼记‧儒行》的论述,儒者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意义,在当代并未如吾人所熟悉之《孟子》《荀子》乃至《中庸》《易传》所呈现之义理,给予时人发聋振聩的感受。如〈儒行〉伊始即指出当时人或以为儒者特立独行,故作者乃借孔子口脗细数十七种儒者修身与处世的德行。再如〈儒效〉提到战国王者以功利主义问儒者是否有益于国家,荀子即以「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论述儒者无论得势位与否,皆能维系政治与伦理,而应当为君民所尊贵。〈儒效〉与〈儒行〉所论固是以实践观念回应实效性的问题,然面对价值实证的问题,亦即对儒学实践性观念的疑问,至汉初学术界仍然存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一方面申论儒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另一方面却指出儒者「劳而少功」,功效不高。此固然是司马谈黄老道家的学术态度所造成,然而其中所蕴含的实务要求,仍反映在西汉中期的《盐铁论‧论儒》。此文中,辩论反方质疑儒者观念于政治能否有效、是否有能言不能行的问题,再再显示儒者、儒学与儒家在实践性思想的建立上面对严峻的挑战。价值证成本是儒学做为实践智慧所应该正视。面对世道不彰,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其所提出的理论如非曲高和寡,或至迂阔玄远,则儒学所提供的思考方向与解决之道,其意旨是如何切合于真实生命而能使吾人挺立于生活世界,实乃值得深论。易言之,〈儒效〉〈儒行〉〈论六家要旨〉〈论儒〉等固皆后设地评论儒学观念的理论意义,唯从古代学者皆有见于德行价值义而保留住「儒」的观念,乃指引吾人切实思考儒学在哲学史中的面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