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

坚持不懈: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hn C. Bogle
图书标签:
  • 投资
  • 指数基金
  • 约翰·柏格
  • 价值投资
  • 长期投资
  • 金融
  • 理财
  • 个人投资
  • 投资策略
  • Vanguard
  • 财富增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生前最后着作──
让股神巴菲特愿意把90%遗产交给他投资的人!


◆不朽地位
《财星》20世纪投资界四大巨人之一
《时代》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
第一档指数型共同基金发明人
美国最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先锋集团(Vanguard Group)创办人

◆重量推荐
保罗‧伏克尔(Paul A. Volcker)│前联准会主席
大卫.史文森(David F. Swensen)│耶鲁大学首席投资长
罗闻全│麻省理工学院(MIT)金融学教授
纳西姆.塔雷伯(Nassim N. Taleb)│《黑天鹅》作者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从A到A+》作者
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漫步华尔街》作者
Mr. Market市场先生│财经作家
王伯达│财经自媒体《王伯达观点》创办人
李柏锋│台湾ETF投资学院创办人
雷浩斯│价值投资者、财经作家
绿 角│「绿角财经笔记」部落格格主、财经作家

股神巴菲特:「约翰‧柏格是所有投资人和我心中的英雄!」

他,策动一场造福千万投资人的金融革命
他,用传奇的一生,为「坚持不懈」写下最震撼的註解
1974年成立先锋公司,1975年推出世界第一档指数型共同基金
将近50年的光景,11座历尽艰辛的里程碑
一代巨人不免随着时光殒落,但他为后世造成的影响必将永垂不朽

从惨遭革职到创立管理五兆美元资产的先锋集团,
从对抗先天心脏疾病到对抗传统投资体制,
约翰‧柏格担任先锋,吹响金融界的革命号角,
禀持着「坚持不懈」(Stay the Course)的精神,
掀起一场真正为所有投资人带来福音的指数化革命。

他深信:「投资是桩你不付出,才会有所得的生意。」
扣除成本前,整体投资人赚到的报酬率,正好等于市场本身的报酬率,
正是这些投资经理人收取的高昂手续费,啃蚀了投资大众应得的获益。

柏格亲自带领读者,回顾先锋与指数化投资的漫长历程,
从同业眼中的「产业摧毁者」,成为现今众人称颂的「创新领航者」,
他认为共同基金应该由全体基金股东「共同」持有,根据「成本价格」经营,
他改变了投资人对专业投资管理的想像,改变了主动投资胜过被动基金的思维,
本书让我们深入这位传奇人物的内心,探索他珍贵的洞见与价值观。

例如柏格曾说,遵照下述七种策略,或许可以避免若干错误:
1.再多加一点点判断;
2.更透彻地检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持股;
3.了解大部分基金都比基金经理人长寿;
4.拥有睿智,知道良好的行销决定非常罕有;
5.在创造未来报酬率时,过去的绩效几乎毫无意义;
6.玩火者必自焚;
7.「相对可预测性」也很重要,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未来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正如先锋集团现任执行长提姆.巴克利(Tim Buckley)所说,
约翰.柏格保存的不只是现在所有投资人的资产,
「更重要的是,他为不胜枚举的大人和小孩,保存了他们的未来。」

===============

「如果要竖立一座雕像,纪念对美国投资人做出最多贡献的人,柏格无疑一定中选。几十年来,柏格敦促投资人,投资超低成本的指数型基金。柏格在他的圣战中……经常遭到投资管理业者嘲笑。然而,今天他可以满意地知道他帮助了千百万投资人,为他们的储蓄,赚到远超过其他方式所能赚到的报酬率,他是他们的英雄和我的英雄。」
──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长

「柏格卓越的事业生涯,横跨孤独偶像破坏者到着名摇滚明星的两极,他创造和发展的指数型基金观念,改变了个人和投资机构的投资天地,千百万投资人都是因为柏格的缘故,才购买指数型基金。」
──大卫.史文森(David F. Swensen),耶鲁大学首席投资长

「约翰.柏格不仅对整个投资产业造成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为不胜枚举的大人和小孩,保存了他们的未来。」
──提姆.巴克利(Tim Buckley),先锋集团现任执行长

「柏格是金融界头脑最清醒的人。」
──纳西姆.塔雷伯(Nassim N. Taleb)博士,畅销书《黑天鹅》(The Black Swan)作者

「柏格在金融方面的贡献,媲美古腾堡(Gutenberg)在印刷术上、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汽车制造上,以及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上的贡献。」
──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畅销书《投资人宣言》(Investor’s Manifesto)作者

「100年后,史家只会记得这个时代的两位投资人,一位是巴菲特,另一位是柏格。史家会注意到那两本书呢?一本是巴菲特的圣经──班杰明.葛拉汉(Benjamin Graham)的大作《智慧型股票投资人》(Intelligent Investor),另一本是柏格的任何大作。投资天地里狐狸遍布各处,柏格一直是坚决不屈的刺猬。」
──史帝夫.高柏瑞(Steve Galbraith),金德瑞资本公司(Kindred Capital)管理团队

「在市场历史中,柏格赐给全世界投资人的智慧和金融常识,超过任何人。」
──阿瑟・列维特(Arthur Levitt),美国证管会前主委

「只有一个人能够创造先锋公司,只有一个人能够写这本书,感谢柏格把这两件事都做的完美无缺。因为有他的缘故,很多人的投资永远(大大的)改善。请你好好阅读叙述这一切过程的故事。」
──AQR 资本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 LLC)创办管理东主克里佛.艾斯尼斯(Clifford Asness)

「柏格为投资散户创造的福祉,可能超过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他秉持开创性的识见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彻底改革、永远改善了共同基金这个行业。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以谆谆不倦的精神,启迪我们所有人的方式,为大众服务。柏格凭着在投资课题上将近70年井井有条的思想,在这本精心撰写的杰作上,展现敏锐的思考,发挥深思熟虑的智慧。」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畅销书《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从A到A+》(Good to Great)作者

「有幸从幕后探索推动金融民主化斗士的心灵与动机,让我至感荣宠,这本杰作确实完成了这项使命。在改善千百万投资人的生活上,柏格的贡献确实无与伦比,超过任何人,他让我们用最低的成本,为我们的未来储蓄与投资,让大家真正能够像他一样「坚持不懈」,我想不出有什么故事比柏格的故事还重要,柏格更是把这个故事说的完美之至。
──罗闻全(Andrew W. Lo),中研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哈里斯讲座教授

「柏格身负重责大任。好久、好久以来,我一直觉得,要推动既有的华尔街体制,提供一种跟市场与时俱进、却实际又经济的工具,让散户和机构法人利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柏格一本又一本的杰作──总共12本大作──透彻的说明了这个重点,也就是连最精明的投资人,想年复一年的打败大盘指数,都是罕见到极为稀罕的事情,而且试图这样做要花大钱;费用很高,积极交易要花成本。
柏格截长补短,他生前提倡的「指数化」,席卷了绝大部分的投资天地。现在柏格在他的告别之作中,叙述一个信心坚定、出身财务困难家庭的小男孩,如何在寄宿学校和普林斯顿大学力争上游,再投身投资世界,一路上,一直对抗既有投资体制和先天脆弱心脏的传奇。
《坚持不懈》用更广泛的观点,描述这一切,个人在事业上的成败得失,都得让位给对家庭、对社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保罗.伏克尔(Paul A. Volcker),1979年至1987年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

「我担任先锋公司董事28年,可以证明提到董事会的每一个政策,解决之道都是依据一个简单的标准──这种政策对个别受益人是好是坏?难怪大家说,柏格是散户投资人有史以来最好的朋友。」
──波顿.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畅销书《漫步华尔街》(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作者

「柏格……是一贯大声疾唿、传播降低成本福音的人,我认为他为投资人创造的福祉,超越上个世纪中的任何金融家。」
──威尔.鲍德温(William Baldwin),《富比士》(Forbes)杂志前总编辑
投资的智慧与人生的哲学:一部关于长期主义与独立思考的史诗 引言:在信息洪流中锚定价值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里,我们被无数的预测、热门股票和复杂的交易策略所包围。然而,真正的财富积累往往并非依赖于精准的短期择时,而是建立在坚实、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则之上。本书并非一本教你如何快速致富的手册,它是一部深入的哲学探讨,关于如何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以一种近乎冥想的专注力,去实现长期的财务目标。它引导读者从喧嚣的噪音中抽离,回归投资的本质——价值的发现与耐心的持有。 第一部分:基石的构建——理解市场的本质与人性的弱点 本书的开篇,致力于解构大众对市场的普遍误解。我们首先探讨了“有效市场假说”的局限性,以及为何在现实中,人性的贪婪与恐惧总是主导着短期价格的波动。作者用大量的历史案例和行为金融学的观察,揭示了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追涨杀跌、过度自信、以及对“确定性”的错误追求。 1. 钟摆效应与均值回归: 我们详细分析了市场情绪的周期性。市场的估值如同一个巨大的钟摆,总会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摇摆。理解这个钟摆的物理特性,是避免被短期波动裹挟的第一步。我们不会预测钟摆何时转向,而是强调,当钟摆偏离合理价值太远时,机会便悄然出现。 2. 噪音与信号的分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识别什么是真正影响资产内在价值的“信号”,什么是转瞬即逝的“噪音”,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生存技能。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框架,帮助读者过滤掉那些旨在制造恐慌或诱发冲动的媒体报道和分析报告。重点在于,长期价值的驱动力——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增长——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新闻头条的起伏。 3. 纪律的力量: 投资的成功,一半在于策略,一半在于执行。本书深入剖析了“纪律”在投资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种纪律并非僵硬的教条,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后形成的自我约束机制。它要求投资者预先设定清晰的原则(如资产配置比例、再平衡频率),并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严格遵守既定计划,对抗内心要求“做点什么”的冲动。 第二部分:资产配置的艺术——构建抵御风暴的堡垒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焦点从个股选择转移到宏观的资产配置上来。作者认为,投资组合的回报中,绝大部分(通常超过90%)来自于资产配置的决策,而非具体证券的选择。 1. 核心与卫星的哲学: 我们推崇一种稳健的“核心-卫星”配置策略。核心部分应由低成本、广分散的工具构成,代表着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坚定信心,是投资组合的压舱石。卫星部分则可以容纳更具前瞻性的、经过深入研究的特定领域投资,用于捕捉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但其规模必须受到严格控制,以防侵蚀核心的稳健性。 2. 风险预算与相关性管理: 真正的风险管理,在于理解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在经济衰退时,那些看起来不相关的资产,往往会同步下跌。本书提供了一套量化分析方法,用以评估和控制投资组合中的“尾部风险”(极端损失的可能性),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投资组合仍能维持生存能力。我们强调的不是追求最高回报,而是以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获得最稳定的回报路径。 3. 持续的再平衡: 资产配置并非一劳永逸的设定。随着市场变化,资产权重会自然漂移。再平衡——系统性地卖出表现好的资产,买入表现差的资产——不仅是风险控制的手段,更是反人性的价值投资行为的制度化。它迫使我们在市场狂热时获利了结,在市场低迷时逢低买入。 第三部分:复利之美的践行——耐心与时间的盟友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关于“知道什么”,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构建”,那么第三部分则聚焦于“如何持有”。这是通往真正财富自由的关键心法。 1. 穿越周期的视野: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市场危机,无论是战争、萧条还是技术革命,最终都被经济的韧性所克服。本书通过对几个世纪以来市场周期的详尽回顾,展示了“时间”是如何成为最强大的对冲工具。面对短期下跌,真正的挑战不在于金融知识,而在于心理承受能力。 2. 成本的隐形侵蚀: 我们对投资成本进行了细致的拆解,不仅包括显性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更包括隐性的机会成本和税务成本。作者阐述了为何即使是微小的费率差异,在数十年复利的作用下,也会造成巨大的财富差距。低成本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是长期成功的“必要前提”。 3. 财务自由的真正定义: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重新定义“成功”。它超越了账户上的数字,而是关于拥有“对时间的控制权”。通过建立一个以复利为驱动的投资系统,投资者最终可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将精力从追逐金钱转向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目标。这是一种从“不得不工作”到“选择工作”的根本性转变。 结语:独立思考者的宣言 本书是一份献给所有希望超越短期市场噪音,建立持久财务稳健的独立思考者的宣言。它不提供捷径,只提供一套经得起检验的原则和心智模型。真正的投资大师,不是那些预测未来的人,而是那些深刻理解市场规律,并有勇气在人群恐慌时保持冷静的人。坚持不懈,不是指盲目地坚持一个策略,而是指坚持对理性和长期价值的信仰。读完此书,你将拥有一份清晰的地图和坚定的信念,去航行在充满迷雾的金融海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约翰.柏格John C. Bogle
约翰.柏格生于1929年5月8日,逝于2018年1月16日,是先锋集团和世界第一档指数型共同基金创办人兼前执行长。他从布莱尔中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终生投入共同基金业,死而后已。
柏格是投资业中着述极为丰富的大师,有28篇论文发表在《财务分析师学报》(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和《投资组合管理学报》(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8年,财务分析师学会(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 Institute)对柏格展现最崇高的敬意,颁给他专业杰出成就奖。
柏格因为在服务投资人方面极为杰出的终身成就,获得13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包括普林斯顿大学、乔治城大学、德拉瓦大学、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和三一学院(Trinity)。2004年时,《时代》杂志提名他为「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
虽然他的事业生涯在1974年遭到毁灭性的挫败,虽然他经常必须面对严重的健康挑战(1996年他曾接受换心手术),他却在事业生涯和家人亲情中过完十分活跃的一生,他和妻子伊芙育有六个子女,还有12个孙子和至少六个曾孙。
他对家人和对投资人、企业家与本书读者的建议完全相同,都是「无论时光好坏,始终坚持不懈」。

毕生着作
1994年 《柏格谈共同基金》(Bogle on Mutual Funds)
1999年 《共同基金必胜法则》(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2001年 《聪明投资50年》(John Bogle on Investing: The First 50 Years)
2002年 《品格为先》(Character Counts)
2005年 《迈向资本主义的精髓》(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Capitalism)
2007年 《约翰柏格投资常识》(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
2008年 《够了》(Enough)
2010年 《共同基金必胜法则》(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2011年 《别指望了》 (Don’t Count on It!)
2012年 《文化冲突》(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
2017年 《约翰柏格投资常识》(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全新增订&十周年纪念版)
2018年 《坚持不懈》(Stay the Course)

译者简介

刘道捷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国内财经专业报纸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现专事翻译。曾获中国时报、联合报年度十大好书奖及其他奖项。翻译作品包括:《跟华尔街之狼学销售》、《血战华尔街》、《2017-2019 投资大进击》、《2014-2019 经济大悬崖》、《资本家的冒险》、《下一个社会》、《打败大盘的获利公式》、《梅迪奇效应》、《投机:贪婪的智慧》、《大逃税》、《全球经济的关键动向》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以低成本指数基金坚持不懈 李柏锋
推荐序 在金融之海引领航向的北极星 绿角
作者序 一场坚持不懈的革命
前 言 一桩你不付出,才会有所得的生意 墨基尔

Part I 从零到五兆美元的先锋集团
第1章 1974年:毁灭产业的预言
第2章 1945─1965年:从布莱尔中学到威灵顿管理公司
第3章 1965─1974年:狂飙时代的余波与先锋公司的诞生
第4章 指数基金革命:从初试啼声到引领市场
第5章 1974─1981年:崭新的开始
第6章 1981─1991年: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第7章 1991─1996年:迎接共同基金业的新时代
第8章 1996─2006年:ETF掀起指数化革命
第9章 2006─2018年:策略跟随结构
第10章 关爱:创办先锋抱持的价值观

Part II 回溯先锋旗下的基金产品
第11章 贯彻始终的威灵顿基金
第12章 指数型基金
第13章 温莎基金
第14章 PRIMECAP基金
第15章 债券型基金
第16章 问题与观点

Part III 纵观未来的投资管理
第17章 将基金业共同化
第18章 标准普尔500指数型基金面临的挑战
第19章 2030年的金融机构法

Part IV 约翰‧柏格的个人反思
第20章 真正重要的那些事

附录一 继任者们
附录二 从数字看先锋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以低成本指数基金坚持不懈
李柏锋│台湾ETF投资学院创办人

很荣幸能为柏格先生的这本《坚持不懈》撰写推荐序,因为在投资上柏格与巴菲特是我的两位主要启蒙者。柏格不但打造了指数型基金,更是建立了先锋集团(Vanguard)这家唯一且真正共有制的基金公司,这两大成就也彻底改变我以及许多投资人的投资方法。
怎么说呢?指数型基金让投资人有机会採取被动投资,先锋的基金和ETF持续降低费用率,更是让投资人每年可以少付出许多投资成本,长期下来的结果就是帐户里多了很多钱。柏格总说:「这是你不付出,才会有所得的行业。」这句话一语双关,因为投资人总是在投资上付出太多金钱与时间。

我们都需要深入了解先锋这家公司
很遗憾的是柏格先生在今年初去世了,这本书成为他的遗作。也还好有这本书,我们有机会从柏格的观点去理解指数型投资以及先锋公司发展的历史脉络。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投资有充分的理解,包括所使用的基金或ETF是由谁发行的?他们又是怎么看待我们交付资产给他们管理的责任?
有趣的是,即便先锋是他所创办的公司,柏格也在书中数次提到两者仍然有许多理念与行为的不一致,甚至连写书的时候,柏格想调阅担任董事长期间的基金纪录都被拒绝。后来,还出现了先锋的基金董事连续四年调升顾问费,使顾问费率从最初的0.04%倍增为0.08%这种柏格自己都无法解释的现象。
所以,先锋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并非全然是柏格先生的意志展现,但是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某方面这突显了由投资人所共有的特性,而柏格更是早就将公司交接出去,已经换了好几任的主事者,柏格也在书中也一一介绍。正因为有新的主事者,我们今天才有机会投资先锋的ETF,因为柏格不喜欢ETF,不然第一档ETF差一点就是由先锋发行了。其实我觉得很可惜,柏格原本有机会主导ETF市场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柏格讨厌ETF的方便交易,但支持长期持有低成本广市场的ETF
既然谈到了ETF,身为台湾ETF投资学院创办人的我,自然也要好好说明柏格先生如何看待这个日益流行的投资工具,其实书中柏格也的确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谈ETF,他说:「ETF很好,前提是你不要拿来交易。我怎么可能反对投资人购买低成本的标准普尔500指数ETF当成终身投资呢?」
但是柏格的担心也完全有道理,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ETF更接近让投机者频繁买进卖出的交易工具,而不是长期持有并稳定成长的资产配置工具。柏格也提到了:「大约只有六分之一的ETF资产,由注重长期的投资人持有;ETF的成长主要是行销的结果,传统指数型基金的成长主要是投资绩效的结果。」
不过这是投资人行为上的问题,而非ETF的结构上有缺陷,事实上先锋还开发出专利技术让ETF是指数型基金的另一种股份,两者只是不同通路的同一档基金。所以,投资人如果能如本书书名《坚持不懈》地长期持有像是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ETF,就是正确使用,这是柏格与巴菲特两人都认同的智慧型投资策略!

柏格并非完全被动投资,而是主张使用低成本投资工具
另一个读者可以从本书获得启发与思考的是,如果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是一道宽广的光谱,那么柏格并非站在最极端的被动投资那一端,柏格认为投资人有主导权可以选择与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柏格其实还主导了先锋发行价值型与成长型指数基金,也成为现在被归类在策略型Beta的基金型态发起人。柏格认为这个成就既成功又失败,因为市场接受度很高,但是投资人却过度频繁在两种风格之间切换,导致绩效低落。柏格的本意是提供投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有所选择:「正在累积资产的投资人,应该考虑先锋成长型指数基金;等到投资人届临退休,进入分配期,这时就要看先锋价值型指数基金。」
柏格甚至认同主动型基金有机会打败指数:「对大多数投资人而言,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广泛分散投资的股市指数型基金,但经过精心选择、具有这些特性的主动型基金,绩效最有机会超越大盘:注重长期投资,不会有过高的周转率,而且以远低于业界标准的顾问费运作。」这也是为什么先锋发行不少主动管理的基金。

所以投资到底该主动还是被动?
不过柏格依然是主动资产管理业界的共同的敌人,尤其ETF近几年大幅成长,除了一再打脸无法有效打败指数的投资产业,更吸引了相当多资金到低成本的指数型投资工具,换句话说,面子和里子都挂不住,展开攻击也就不意外了。
主要的争论有三:太多被动管理的资金会让极端情况下资金同时移动而加剧波动、没有主动选股与择时就无法提供市场充足的流动性与资产的正确订价、指数型基金成为各大企业的主要股东可能会影响公司治理。这些争议在本书柏格也都有深入的讨论,很值得大家思考,但对投资人来说,到底该怎么投资最好呢?
无论是本书或是众多学术研究都有许多证据支持,投资人的主动决策并无法带来比指数更好的投资绩效,所以为什么该尽可能採取被动投资不言可喻。不过,长期推广被动投资概念的我认为,要主动一点或被动一点,投资人要根据自己的投资情况来决定,但是要提醒读者的是:真正对主动投资有天赋与热情的人非常少数,有多少人能像是巴菲特这样每天花大量时间阅读与思考?他已经成为世界首富仍然乐在工作!
我真心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与兴趣,我在写作上有专业,所以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提供大众理财投资教育,则是我废寝忘食投入的热情所在。那么,资产的成长就採取简单又轻松的被动投资就好了,这也是最适合大多数投资人的生涯理财策略:努力以专业赚取更多收入、轻松以指数型工具投资让资产稳定成长。也希望大家能如同柏格所建议的:在投资上长期以低成本指数基金坚持不懈!

推荐序 在金融之海引领航向的北极星
绿角│「绿角财经笔记」部落格格主、财经作家

约翰.柏格先生,先锋(Vanguard)资产管理公司创办人,在1976年发行史上第一支可供一般投资人使用的指数型基金。柏格是这四十年来,投资界最重要的指数化投资革命背后的推手。
《坚持不懈》这本书,阐述了柏格一生认同的投资与人生原则。那就是,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坚持下去。
投资方面,柏格赞同低成本指数化投资。指数代表的是参与这个市场的所有投资人取得的加权平均报酬。而由于投资要成本、获利要缴税,在扣除这些支出后,整体投资人会拿到落后市场指数的报酬。换句话说,假如你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取得接近指数的报酬,你就会胜过一半以上的投资人。而且,绩效会轮动。过去一年表现好的投资人,下一年未必可以持续有好表现。年复一年,取得接近市场报酬的指数化投资人,在十年、二十年后,取得市场整体报酬的大部分,也会胜过大多的主动投资人。
有时候,市场流行成长类股投资。有时候,价值投资风行。身为投资人的你,不必去追随这些风向可能随时改变的潮流。指数化投资,就像高挂天上的北极星,为航行于金融之海的投资人,提供正确的方向。
而在职业生涯方面,柏格也是採用相同的原则。选择一件正确的事,然后坚持去做。他相信,资产管理公司应以为投资人服务为优先,而不是以获利为考量。所以先锋资产管理公司在创办之初,就设定了投资先锋基金的投资人,不只是基金的所有者,也会间接地成为公司的股东。这个股权设定消灭了利益冲突。先锋资产管理公司的整个营运优先目标,就是要把投资人照顾好。这几十年来,先锋持续以低廉的收费,为投资人提供高品质的资产管理服务。据估算,这几十年下来,先锋为投资人省下了2,170亿美金,约当6兆台币的投资成本。

做对的事,需要坚持下去的勇气
在投资时,省下的成本就是多出的获利。也就是说,先锋为它的投资人多带来2,170亿美元的获利。但也可以换句话说,先锋资产管理也放弃了同样数字的获利。
与柏格同时期的美国基金界巨头,富达基金创办人爱德华‧强森(Edward Johnson),身价数十亿美金。柏格先生放弃成为同等富人的机会,他选择服务投资人,为投资人带来更低的成本与更好的绩效。美国投资界有句话说:「当其他基金创办者选择为自己创造财富时,柏格选择创造不同。」(When other mutual fund founders made billions, John Bogle made a difference.)
低成本指数化投资,带来投资优势。坚持做对的事,带来事业成功。这在今天看起来是很理所当然的事,但我们往往低估了它的难度。
当你採用指数化投资,某年市场涨10%,你透过指数化投资工具拿到9.8%的报酬,你的同事则是选到飙股,一年赚70%的时候,你会做何感想?你能坚持下去吗?
当先锋在1974年创立,採用前所未见的投资人共有结构,推出指数型基金,以低成本服务投资人时,历经了连续七年的资产净流出。假如当时你处在柏格的位置,你能坚持下去吗?你会不会想要「检讨」公司的经营策略呢?
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力量,来自于信心。而信心,来自于彻底的了解。假如你对一个做法、一个信念,只有表面上肤浅的了解,那么当你遇到逆风时,你会很快地放弃,无法坚持下去。
指数化投资,原理简单。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经营事业,说来容易。但这些似乎简单又容易的事,背后其实有非常多的挣扎与困境。
柏格先生,指数化投资之父,以个人在投资业界超过半世纪的经验与想法,在书中完整陈述了指数化投资的理念以及个人如何面对逆境,坚持下去。这本书,让读者不仅看到正确的投资与人生之路,也同时具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本书英文版在2018年12月出版,柏格先生在2019年1月逝世。柏格本人的财富在美国算不上鉅富的行列,但他留给世人的两大遗产,却恐怕难有人可以匹敌。
这两个遗产,第一个是先锋资产管理公司。到今天,先锋仍然持续以低成本提供高品质的服务。第二个是他的着作。这些书籍留给后代投资人,正确的投资想法与人生原则。
这两大财富,你可以轻易取得。拿起《坚持不懈》这本柏格最后的遗作,从书中文字学习这位伟人的智慧,你将可以站在巨人肩上,对自己未来的投资与人生之路,看得更远也更加透彻。

图书试读

前言
 
一桩你不付出,才会有所得的生意
 
波顿.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
 
我何其有幸,能够为独一无二、出类拔萃的金融机构──先锋公司的重要历史,撰写这篇前言。很多自称「共同」的机构只有名义上的共同化,柏格创设的先锋公司才是真正达成实质共同化的企业。先锋公司的所有权属于把钱委託先锋代操的人;先锋的经营方针,也完全只考虑股东的利益,任何「利润」都以降低费用的方式还给他们;是否创设新的投资工具,也完全取决于能否提供真正的好处给投资人。
 
我担任先锋公司的董事28年,足以证明董事会的每一个政策,都是依据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决定──这个政策对个别股东是好是坏?难怪大家说,柏格是散户投资人有史以来最好的朋友。跟柏格有关的证词中,我最喜欢的是由一群自称「柏格头信徒」(Bogleheads)、致力宣扬柏格投资理念的粉丝写的一段话:「有些共同基金创办人选择赚进几十亿美元,(柏格创办先锋)却选择另辟蹊径。」
 
柏格与他们选择的道路着实大相迳庭,在一个以收取高额费用闻名的行业中,先锋的收费总是最低。此外,先锋基金家族经营时,目标总是设法把所有规模经济分配给股东,而且长期下来一定会降低费用。柏格的研究清楚显示,费用是决定投资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希望拥有一档绩效达到前四分之一的基金,最可能如愿的方法,就是购买费用属于最低四分之一的基金。正如柏格充满远见的说法一样:「这是桩你不付出,才会有所得的生意。」
 
但是降低费用只是先锋创造重大商业成就、现在负责管理5兆多美元资产的原因之一。先锋也极有创新能力,推出无数在不同情势下具有不同目标的新金融工具,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先锋是第一家提供具有短、中、长期三种不同到期日免税债券基金的公司,后来先锋又把这种构想运用到应税债券上,创造了第一档全债券市场指数基金,接着又创造了第一档持有整个债市与股市的平衡型指数基金。先锋在持续推动降低成本之际,还创设了「海军上将」(Admiral)系列基金,甚至开创了目前大受欢迎的因子投资法(factor investing),在1992年推出第一档「价值型」基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深沉的蓝色背景,搭配上金色浮雕般的字体,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书名“坚持不懈”,就透着一股子一股子劲儿,好像在告诉你,读完这本书,你也会被这种精神所感染。然后又是“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让我联想到那个在投资界叱咤风云、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颠覆行业规则、改变人们认知的人充满好奇,约翰‧柏格无疑是其中一位。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够带领我走进他的世界,去了解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又是如何凭借着他的智慧和远见,创造出指数基金这一伟大的投资工具,让无数普通投资者受益。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他的投资哲学,以及他的人生智慧,看看他是如何做到“坚持不懈”的,这种坚持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事业上,也一定体现在他的人生选择和面对挑战的态度上。我喜欢那些能给我带来启发和力量的书,我相信这本书绝对是那种类型的。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坚持不懈: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光听名字就感觉很有分量。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人充满敬意,约翰‧柏格无疑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开创了指数基金,这对于无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项伟大的贡献,让投资变得更加简单、透明和低成本。我特别好奇,在那个传统主动管理基金盛行的年代,他是如何萌生出指数基金这个想法的?又是在怎样的阻力下,一步步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坚持不懈”这四个字,让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挖掘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如何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挑战,又是如何凭借着自己的信念和毅力,最终将指数基金推向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良师益友,用柏格先生的人生故事和智慧,来启发我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

评分

刚看到《坚持不懈: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这个书名,我脑海里就涌现出了一个画面:一位智慧的长者,眼神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他用坚定的声音讲述着一个关于投资的朴素而伟大的真理。约翰‧柏格,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稳健、长远的投资哲学,而“坚持不懈”更是将这种精神具象化。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来展现柏格先生的“坚持不懈”?是那些在无数个日夜里,他独自思考、演算的片段?是他在面对质疑时,一次次耐心解释、传播理念的场景?还是他在市场起伏中,始终如一、不为所动的决心?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停留在对指数基金本身的介绍,更能够挖掘出支撑这一伟大创举背后的人格魅力、思维方式以及他对于投资的深刻理解。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种超越金钱本身的智慧,一种在任何领域都能适用的、宝贵的“坚持不懈”的力量。

评分

在书架上注意到《坚持不懈:指数基金之父约翰‧柏格》,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作为一名对投资领域略有涉猎的读者,我对约翰‧柏格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现代投资界一位绕不开的传奇人物。而“坚持不懈”这个词,则让我预感到这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投资技巧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和精神力量的读物。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位伟大的投资者,在他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是如何践行“坚持不懈”的理念的?他的创新之路是否一帆风顺?在面对市场的波动、同行的竞争和投资者的疑虑时,他是如何保持冷静和专注,并将他的指数基金理念深入人心地传播开来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做出那些关键决策的背后故事,以及他如何将一种革命性的投资理念,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改变了全球的投资格局。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书脊上“约翰‧柏格”这个名字,虽然我不是投资领域的专家,但隐约知道这位先生在金融界的影响力非同小可。这本书的题目“坚持不懈”更是点睛之笔,它让我联想到任何一个伟大事业的背后,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超越常人的毅力。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位被誉为“指数基金之父”的人物,他的“坚持不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通过什么样的实践和思考,最终才有了指数基金这样一个革命性的概念?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传记,细致描绘他的人生轨迹,还是更侧重于他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我更希望它能深入剖析他面对质疑、克服困难的过程,以及他如何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最终改变了整个投资行业的格局。我期待从中获得不仅仅是关于投资的知识,更是一种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和智慧,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