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老年心理学
  • 心理学
  • 老年学
  • 心理健康
  • 衰老
  • 认知
  • 情感
  • 社会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行为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面临的社会现象。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型国家或老龄型社会。

  随着日益增长的老龄人口,我们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大量有关老年群体的科学研究。其中,老年心理学作为探讨老年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日趋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书旨在以通俗易懂和科学的方式来介绍老年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增强我们对老年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科学理解,促进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主要概述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及相关的老化理论;第二章简要介绍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老年期的感知觉能力以及记忆、智力、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第七章着重介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常见心理疾病及其心理健康的维护;第八章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介绍老年人工作、退休及休闲生活的心理意义;第九章阐述了老年人面对死亡以及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老年心理研究的重要性  11
一、老年心理研究被忽视的原因        11
二、老年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12
三、老年人口比例        13
第二节 年龄的概念      14
一、老年期的界定        15
二、年龄的定义    16
三、年龄歧视        19
第三节 老化的理论      21
一、老化研究的历史及发展        22
二、老化理论的各种观点    24
三、理论模型        26
第四节 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老化研究中的问题  30
一、发展的影响因素    30
二、老化研究中的问题        33
三、理解老化:解读老年人的新视角        35

第二章 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42
一、年龄、群组、测量时间        42
二、横断研究设计        43
三、纵向研究设计        45
四、时间滞后研究设计        48
五、序列研究设计        49
第二节 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54
一、实验研究        55
二、相关研究        57
三、自然研究        58
第三节 老年心理学的模型  60
一、机械模型、机体模型和情境模型        60
二、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62
三、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下的老年心理学研究  64

第三章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第一节 感觉系统的老化      73
一、视觉        74
二、听觉        81
三、味觉和嗅觉    84
四、躯体感觉        85
第二节 脑的老化  87
一、脑结构和机能的变化    88
二、脑老化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90
三、常见的老年人脑部疾病        93
第三节 如何应对感知觉和脑的退化  96
一、积极面对        96
二、延缓脑衰退    98

第四章 老年人的记忆
第一节 记忆系统概述  107
一、记忆的概念    107
二、记忆的分类    110
三、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        115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116
一、老年人生活中的记忆    117
二、老年人对记忆的认知    121
第三节 老年人记忆能力的改善  126
一、老年人记忆的可塑性    126
二、老年人记忆的改善方法        128

第五章 老年人的智力
第一节 概述  139
一、因素理论流派        140
二、结构理论流派        142
三、认知加工理论流派        144
第二节 老年人智力的测量方法  149
一、测验的基本特点    150
二、个体智力测验        151
三、团体智力测验        155
四、智力测验的不足    157
第三节 老年人智力发展的相关研究  159
一、智力的研究范式    159
二、老年人智力发展的四阶段    162
三、典型智力老化模型        163
四、智力的终生发展观        164
五、影响智力发展趋势变化的因素    165
第四节 智力衰退及其预防措施  170
一、几种主要的失智症        170
二、智力衰退的预防措施    176
三、提高认知储备,预防智力衰退    178
第五节 智力和日常问题的解决  179
一、心理测验及其生态效度        180
二、日常任务的解决    180

第六章 老年人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 老年期的人格发展  191
一、人格特质理论        192
二、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94
三、人格认知理论        197
四、生命回顾        198
五、老年人的人格特征        200
第二节 老年人的社会性      203
一、老化的社会理论    203
二、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205
三、老年期的社会文化        206
四、家庭与社会关系    208
第三节 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与老年人幸福感      212
一、自我控制感与幸福感    213
二、认知模式与幸福感        214
三、一致性模式和社会比较论    215

第七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概述  225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225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26
三、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227
四、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228
第二节 家庭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30
一、成年亲子关系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31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234
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238
一、痴呆        238
二、老年忧郁        240
三、老年焦虑症    243
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246
一、从成功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        246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247
三、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248

第八章 工作、退休与休闲
第一节 工作  259
一、老年人再就业的必要性        260
二、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因素    261
三、老年人再就业的心理学基础        262
第二节 退休  264
一、什么是退休    264
二、退休带来了什么    265
三、退休规划        267
四、退休心理问题        268
第三节 老年休闲生活  273
一、休闲概述        273
二、影响老年人休闲生活的主要因素        274
三、提高休闲生活质量的对策    276

第九章 死亡与临终关怀
第一节 对死亡的认识  287
一、死亡的定义与死亡过程的分期    288
二、死亡的标准    288
三、生死的选择权        289
四、安乐死    290
第二节 临终关怀  292
一、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292
二、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    293
三、临终病人的心理特征    294
四、怎样面对死亡        295
五、给予临终者更好的照顾        299
六、临终关怀的目的    299
第三节 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300
一、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301
二、临终关怀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01
三、关于临终关怀发展策略的展望    302
四、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303
附录一 课后习题答案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年心理学》这本书,以一种极其人性化的视角,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老年人内心世界的大门。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冰冷和疏远,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书中关于“生命的意义与终结”的探讨,让我对生老病死有了更平和的认识。作者并没有回避死亡这个话题,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如何实现精神上的安宁。我从中学习到,老年人对“告别”的心理过程,以及我们作为晚辈,如何给予他们恰当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本书也强调了“回忆与叙事”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作用,那些关于如何鼓励老年人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如何倾听他们的过往,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理解的章节,让我深受启发。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老年心理学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关爱生命、理解人生的温暖指南。

评分

读完《老年心理学》,我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无数位老人的内心深处,那种温暖而又略带沧桑的感受久久不能散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打破了我对老年人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他们身上同样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情。书中深入探讨了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情感寄托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性,那些关于“空巢期”如何重拾社会连接、如何发挥余热的篇章,让我深受触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穿插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读了老年人的认知变化、情绪特点,但又避免了冰冷的术语,而是将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例如,关于“记忆的奥秘”和“晚年智慧的形成”的章节,让我对老年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探究,原来他们看似平凡的生活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财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尊重和理解老年人的独特需求,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活跃的社会参与,对于提升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评分

《老年心理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辈,用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我去思考生命的不同阶段。我尤其被书中对“代际关系”的细腻描绘所吸引。作者不仅仅关注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变化,更将他们置于家庭和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代际沟通中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在家庭中构建和谐的代际关系。我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与长辈沟通,如何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观念差异,以及如何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尊重。书中提出的“积极老龄化”理念,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强调身体健康,而是从心理、社会、精神等多个维度,描绘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晚年生活图景。我看到了书中关于老年人如何发展新的兴趣爱好、如何学习新技能、如何在社区中发挥作用的精彩案例,这让我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这本书让我明白,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衰老的恐惧和放弃。

评分

这部《老年心理学》确实是一本让我驻足深思的书。它没有流于表面地讲一些普遍道理,而是深入到老年人心理活动的细微之处,让我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刻的洞察。我特别被书中关于“自我认知与价值感”的论述所吸引。作者剖析了老年人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如何克服“被边缘化”的心理,重拾自信和尊严。书中提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支持网络,对于帮助老年人应对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从中学习到,物质上的关怀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陪伴和情感上的连接,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可或缺。这本书让我对“老年”有了全新的定义,它不再是生命的衰败期,而是智慧与经验沉淀的黄金时代,是重新认识自我、体验人生的新篇章。

评分

这本《老年心理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之前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的内容却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展开,让我对老年人的心理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并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展现了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疾病、亲情、社会角色转变时所经历的复杂情感和心理调适过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失落与适应”的章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老年人如何处理丧偶、退休、身体机能下降等带来的失落感,以及他们如何重新寻找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坚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老年人并非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适应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能够以一种更平和、更深刻的眼光看待人生。书中也提到了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但重点在于如何预防和干预,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让我对如何关爱身边的长辈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智者娓娓道来的生活感悟,让我对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