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财策略与专利攻防

智财策略与专利攻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智财权
  • 专利
  • 知识产权
  • 专利策略
  • 专利分析
  • 专利诉讼
  • 技术创新
  • 竞争情报
  • 商业战略
  • 知识产权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智慧财产权为架构,探讨高科技研发及市场策略,利用水波效应思想图为基础,思考如何建构以智财权为基础的研发体系,内容重点包括:专利说明书撰写、二段或三段式撰写技巧、技术特征的解析、专利检索、专利分折、专利布局、专利策略、专利侵权、智财管理、专利诉讼等重点。全书共分四篇、十六章,撰述逻辑是先巨观再细节最后求完整。全书有许多示意图例,另本文中也有法条的超连结,期望用资讯科技的方式解释法律条文,非常适合高科技创业家、市场企划师、法务人员、企业策略师、研发主管或研发工程师等,希望建构大国崛起后可持续国际贸易的生存策略。
智财策略与专利攻防 本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知识产权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聚焦于智力成果的价值最大化、风险规避与前瞻性布局。它并非一本孤立的技术手册,而是一份面向高层决策者、战略规划师、研发主管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士的综合性战略指南。全书内容围绕三大支柱构建:智慧资产的战略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动态防御体系的构建。 第一部分:智慧资产的战略构建——从创新到价值 本部分致力于阐明知识产权不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保护工具,而是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产。 一、知识产权的战略定位与商业融合 我们将首先探讨企业如何将知识产权战略与整体业务发展战略深度融合。这包括: 创新价值链的重塑: 如何识别并保护那些真正能带来超额利润的“关键创新点”,而非仅仅追求专利数量。我们将详细分析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与专利布局的协同机制。 构建技术壁垒的层次结构: 探讨如何通过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而非单一专利来形成多维度的技术护城河。内容涵盖基础专利、外围专利、实施专利的结构性设计,以及如何利用商业秘密、专有技术(Know-How)形成无法被轻易绕开的保护网。 评估与量化知识产权价值: 介绍基于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多种评估模型,帮助企业准确衡量其无形资产的真实财务价值,为并购、许可和投融资活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实施 在全球化运营背景下,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有效性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市场的优先布局策略: 分析“哪里生产、哪里销售、哪里竞争”的原则,指导读者确定全球专利申请的重点国家和地区,避免资源浪费。 国际条约与区域协定的实操应用: 深入解析《专利合作条约》(PCT)、《马德里协定》等国际体系的操作流程、时效性管理与费用控制,确保申请的效率与合规性。 跨文化知识产权管理: 讨论在不同法域文化中,如何调整保护策略、授权条款和争议解决机制,以适应当地的商业环境和监管要求。 第二部分:知识产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运营 本部分关注如何高效、合规地管理和运营已获得的知识产权,实现其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一、专利的生命周期精益管理 知识产权的价值并非固定不变,需要持续的“养护”与“优化”。 审查阶段的积极干预: 详细阐述如何撰写具有高度保护力和规避潜力的权利要求书,如何有效应对审查意见,利用答复期进行策略性修撤。 授权后的维持与优化: 探讨年费支付策略、专利组合的“瘦身”与整合(剔除冗余、聚焦核心),以及通过定期技术审查,确保专利内容与企业当前技术方向保持一致。 无效预警机制的建立: 介绍如何利用公开信息(如竞品专利、学术论文)进行定期的“先在性”检索,识别自身专利中潜在的无效风险点,并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作 知识产权是可交易、可授权的资产。 许可与授权的艺术: 区分独占许可、非独占许可、交叉许可的适用场景。深入分析许可费的确定模型(如“25%规则”的修正应用)、保密义务的设定、以及绩效评估指标(KPIs)在许可合同中的体现。 技术转让与资产证券化探讨: 探讨知识产权在兼并收购(M&A)中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流程,以及如何将高质量专利包转化为可融资的金融工具。 开源软件与知识产权的兼容性管理: 面对日益普遍的开源技术使用,本书指导企业如何建立严格的合规流程,避免“传染性”条款(如GPL)对专有技术的侵害。 第三部分:动态防御与主动攻防策略 这是本书的核心战略部分,侧重于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知识产权工具进行有效的防御和进攻。 一、专利风险的预警与规避 在产品开发初期即嵌入知识产权风险控制是降低未来诉讼成本的关键。 侵权风险分析(Freedom-to-Operate, FTO): 详细步骤指导如何进行全面的FTO检索,如何解读目标国现有专利的有效性和保护范围,以及如何针对潜在侵权点设计“设计规避”(Design Around)方案。 “无效性”的深度检索与分析: 区分产品发布前的FTO检索与防御性无效检索。教授如何利用非专利文献(NPL)和早期公开文件来挑战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建立“自我防御的火力点”。 供应链中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 针对代工、外包模式,如何设计合同条款,确保供应商的制造行为不构成对第三方专利的间接侵权,并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 二、专利攻防的实战策略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主动出击的战术工具箱,以应对市场上的恶意竞争或不公平行为。 反诉、诉讼与行政程序的协同运用: 探讨何时应选择联邦法院诉讼、何时应利用专利复审与行政间诉讼(IPR/PGR)进行快速、低成本的专利挑战。分析“双轨制”策略的优劣。 标准必要专利(SEP)的战略博弈: 鉴于5G、AI等前沿技术标准的普及,本书深入分析SEP的认定标准、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的商业谈判技巧,以及如何利用许可要约来强化自身在标准生态中的议价能力。 利用知识产权进行市场壁垒的构建: 探讨如何通过专利许可布局(Licensing Thickets)来“围堵”竞争对手,使其产品研发或进入特定市场面临不可承受的成本或技术障碍。 结论: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领导力 本书强调,成功的“智财策略”要求领导者具备超越法律条文的商业洞察力。它旨在培养新一代的知识产权战略家,使他们能够将法律工具转化为驱动市场份额、塑造行业格局的强大商业武器。本书是企业在技术快速迭代时代,确保其智慧成果安全并持续增值的必备参考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洪永城


  作者为资讯工程背景,有多项大型资讯系统开发经验,后因工作关系深入专利审查、商务仲裁、智慧财权、公司治理、专利撰写等领域,对高科技研发策略、智财策略、专利申请及专利攻防有许多实际案例研究,以下为作者与智财相关工作经历:

  最高学历:国立台湾大学资讯工程博士
  1. 2018-迄今,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人
  2. 2018-迄今,统一超商独立董事
  3. 2015-迄今, 台湾营建仲裁协会仲裁人
  4. 2011-迄今, 北京仲裁委员会争议评审员
  5. 2008-迄今, 东吴大学商学院资管系教授(主要专长:智慧财产权、行动商务、资讯系统)
  6. 2005-迄今,中华民国仲裁协会仲裁人
  7. 2015-迄今,华陆创业投资公司独立董事(国发会代表)
  8. 2015-2016,富华创业投资公司独立董事(国发会代表)
  9. 2005-2006,ACUCA Lectureship访问讲座(Petra Christian University)
  10. 2005-2006,北京大学访问学者(Peking University)
  11. 2000-2008,东吴大学资讯科学系教授
  12. 2000-2001,美国傅尔布莱特资深访问学者(加大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大(USC))
  13. 1998-2000,东吴大学资讯科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14. 1998-2003,教育部高中电脑课程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
  15. 1996-2006,智慧财产局专利审查委员
  16. 1995-1999,东吴大学资讯科学系副教授
  17. 1992-1995,东吴大学资讯科学系副教授兼电算中心主任
  18. 1988-1991,资讯工业策进会技术顾问
  19. 1986-1988,资讯工业策进会专案经理
  电子邮件:ych@csim.scu.edu.tw, ych789@gmail.com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新科技的策略与架构
第一章 高科技对道德、伦理、法律架构影响
1.1 高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的冲击
1.2 道德、伦理、法律架构
1.3 人的道德准则
1.4 以智财权为基础的创新程序
第二章 智慧财产权概念
2.1 智慧财产权架构
2.2 智慧财产权的特性
2.3 智慧财产权的内容
2.4 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与趋势
2.5 智财三法
2.6 智财权其他四法
第三章 智慧财产权发展与保护
3.1 智慧财产权历史
3.2 PCT国际申请制度
3.3 高科技业即专利密集产业
3.4 智财权策略成功案例
第四章 智慧财产权的国际发展
4.1 WIPO全球趋势统计分析
4.2 美国专利商标局趋势统计分析
4.3 欧洲专利局趋势统计分析
4.4 中国知识产权局趋势统计分析
4.5 日本特许厅趋势统计分析
4.6 韩国智慧财产局趋势统计分析
4.7 台湾智慧财产局趋势统计分析

第二篇 专利权保护
第五章 专利权概论
5.1 专利权特性
5.2 专利制度的起源
5.3 发明专利
5.4 新型专利
5.5 设计专利
5.6 专利权申请的正当法律程序
第六章 专利权种类、标的、要件与请求
6.1 专利权种类
6.2 发明专利的标的
6.3 专利权申请与充分揭露原则
6.4 发明专利的要件
6.5 专利权请求
第七章 发明专利说明书撰写
7.1 发明专利说明书的架构
7.2 专利检索:INID与IPC
7.3 摘要撰写、技术领域、发明内容
7.4 申请专利范围
7.5 发明专利说明书范例(一)
第八章 发明名称、摘要及专利范围
8.1 发明名称
8.2 二段式、三段式、技术特征解析
8.3 发明摘要
8.4 申请专利范围
8.5 发明专利说明书范例(二)

第三篇 专利权策略
第九章 专利检索
9.1 WIPO及五大智财局资料库
9.2 专利检索程序
9.3 万用字与布林检索
9.4 IPC检索
第十章 专利分析
10.1 全球最大资料库
10.2 专利分析对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10.3 分析指标
10.4 专利定量分析
第十一章 专利布局与策略
11.1 专利布局的模式
11.2 专利策略
11.3 专利蟑螂
11.4 专利成本与时效
第十二章 专利侵权
12.1 专利侵权判断程序
12.2 解释请求项
12.3 解析技术特征
12.4 文义读取
12.5 均等论
12.6 均等论之限制事项

第四篇 智财权完整保护
第十三章 营业秘密
13.1 营业秘密发展史
13.2 营业秘密的要件
13.3 营业秘密之归属
13.4 营业秘密的祕密性
第十四章 个人资料保护法
14.1 个人资料保护法历史
14.2 国际上有关个人资料保护的措施
14.3 个人资料保护法用词定义
14.4 个人资料保护法的特色
第十五章 建构以专利为基础的研发体系
15.1 DIKID专利价值链
15.2 以专利为基础的研发程序
15.3 以DIKID专利价值链为基础的智财权堡叠
15.4 研究组织架构
第十六章 智慧财产权的管理与诉讼
16.1 智慧财产权管理的内容
16.2 我国智慧财产管理制度
16.3 WIPO世界智慧财产权指标
16.4 美国专利诉讼
16.5 我国专利诉讼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本书共分四篇、十六章,全书的撰述逻辑是先巨观再细节最后求完整。首先介绍的智慧财产权大地图探讨高科技创新的策略与架构,包括:水波思想理论、智财权慨论、智财权国际发展;再专注高科技发展重中之重的发明专利权,包括:专利权种类、专利权标的、专利权要件与请求、专利说明书撰写、发明名称摘要及专利范围撰写技术;之后再探讨专利权策略,包括:专利检索、专利分析、专利布局与策略、专利侵权;最后介绍智财权策略完整知识架构,包括:营业秘密、个人资料保护法、以专利为基础的研发体系、智财管理与诉讼。本书篇、章架构如下:

  第一篇 创新科技的策略与架构
  第一章 高科技对道德、伦理、法律架构影响
  第二章 智慧财产权概念
  第三章 智慧财产权发展与保护
  第四章 智慧财产权的国际发展

  第二篇 专利权保护
  第五章 专利权概论
  第六章 专利权种类、标的、要件与请求
  第七章 专利说明书撰写
  第八章 发明名称与专利范围

  第三篇 专利权策略
  第九章 专利检索
  第十章 专利分析
  第十一章 专利布局与策略
  第十二章 专利侵权

  第四篇 智财权完整保护
  第十三章 营业秘密
  第十四章 个人资料保护法
  第十五章 建构以专利为基础的研发体系
  第十六章 智慧财产权的管理与诉讼

  全书有丰富绘图,希望利用图示可说明一些概念,这是本书与一般法律书籍较不同的地方。另全书的叙述有许多类似电脑科技超连结(Hyperlink)的概念,尽可能将法律条文、范例、图示超连结在一起,希望学习者能非常有效率建立完整的智财权概念、专利书撰写、及智财策略规划能力,另参考文献很多皆跨篇、章故将此置于最后特别章。

  本书非常适合高科技创业家、市场企画师、法务人员、企业策略师、研发主管或研发工程师等。近年高科技产业企业的智财策略是公司可否发展非常重要的关键,本书中提到Amazon、Apple与Magicleap的案例皆是专利权的行使非常成功的案例。本书首篇即以水波效应模型提供道德、伦理、法律思想架构,首篇也介绍智财权发展;第二篇介绍专利权及专利说明书撰写技术;第三篇介绍专利策略,包括:专利检索、分析、布局、侵权等;第四篇介绍其他智财策略相关法律,包括:营业秘密、个人资料保护、研发体系、专利管理与诉讼,希望能建构完整智财策略与专利攻防的知识与能力。
 

图书试读

创新与国际贸易是推动当今人类文明最主要泉源,高科技产业更是靠着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们推陈出新的创新与发明,依据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统计,于2015年全球GDP为美元74.292兆(2017年为80.684兆),商品出口为美元16.483兆,其中高科技商品出口是从2000年美金1兆至2015年2.148兆,如图1-1所示15年间成长1倍多,另依据我国经济部统计,我国高科技总产值约美金517.68亿,占制造业比重约54%,高科技的资通讯产品(ICT)对我们贸易比重非常高,有关高科技相关产品对人们原有道德、伦理、法律架构的影响与冲击是巨大且需要密切注意的。
 
智慧财产是人类文明无形的产值,是保护人类脑力创新研究成果的智慧财,这也是一种基本人权,在文明社会中人类脑力活动的成果是要受保护与鼓励,其与传统中有形资产的意义是相同的,文明的先进国家与各产业的领头企业无不竭尽所能,建构合理法冶平台与投入资源开发关键智慧财产。
 
1.1 高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的冲击
 
高科技的发展及对人类生活的冲击例子很多,例如电灯、汽车、飞机、电视、电话、电脑、手机、脸书、共享平台、AI等,皆对人类生活各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也直接对个人与团体之间道德、伦理、法律架构产生颠覆性的变化,从1992年起网际网路商业化的营运,促使电子商务的兴起,甚至近年来冲击传统店面式的零售业,实体店面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另从2007年起智慧型手机产业的发展,促使行动商务爆量性的发展,因而彻底改变人们生活习惯。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eMarketer的最新报告指出,如图1-2所示,2016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将达22.049兆美元,此金额统计不包括旅游、门票和餐馆的销售额,然而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可达1.915兆美元,也就是说,零售电子商务占总零售销售额达8.7%,又往15%的目标前进,比起2015年的20.795兆美元,年成长率达6%,2016年全球零售电子商务的销售额达1.915兆美元,比起2015年1.548兆美元,年成长率达23.7%,eMarketer预计零售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到2020年之时,将可成长至4.058兆美元,约占14.6%的总零售销售额。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為我這個在創業初期,對智慧財產權模糊不清的小品牌主,點亮了一盞明燈。過去,我總是覺得「申請專利」這件事,是燒錢又費力的過程,而且就算申請了,到底有沒有用,也常常是個問號。但《智財策略與專利攻防》裡探討的「專利佈局」,讓我茅塞頓開。作者不是在教你「怎麼申請」,而是在引導你思考「為什麼要申請」以及「申請什麼」。書中舉了不少例子,關於中小企業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巧妙地佈局專利,來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甚至反制大企業的挑戰。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它強調了「策略」的重要性,專利不再是孤立的技術文件,而是要融入整個商業發展的藍圖。例如,某些專利可以作為談判的籌碼,某些專利則可以用來吸引投資人,甚至有些專利佈局,是為了預防未來的潛在風險。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我的核心技術,是否有被妥善保護的必要,而保護的方式,除了申請專利,還有沒有其他更彈性、更符合我現況的選擇。書中對於「防禦性專利」和「攻擊性專利」的分析,也讓我對專利的運用有了更立體、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一直以來,智財權這個領域在台灣總是有種神秘感,尤其是一旦牽扯到「策略」和「攻防」,更是讓人覺得距離遙遠。當初看到《智財策略與專利攻防》這本書名,內心其實有點忐忑,畢竟我只是個對科技有點興趣的普通讀者,對於專利訴訟、侵權糾紛這種詞彙,總覺得是企業高層或專業律師才會碰觸的議題。但翻開這本書,卻驚喜地發現,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拋出一堆艱澀的法條和案例,而是循序漸進,從最基本、最直觀的概念切入。像是解釋為何一個小小的發明,背後卻可能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以及這個價值是如何透過專利制度來保護的。書中用了很多貼近生活的比喻,例如將專利比喻成一種「市場上的武器」,而策略就是如何運用這把武器,讓自己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鼓吹大家都要去申請多少專利,而是強調「了解」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技術優勢在哪裡,了解競爭對手的佈局,了解整個產業鏈的專利地圖。這讓我覺得,即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從書中獲得一些啟發,對於如何看待創新、如何評估風險,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打贏專利官司的手冊,而更像是一本讓你理解「遊戲規則」的指南。

评分

這本書,對我這個在行銷領域打轉多年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全新的知識啟發。過去,我總以為專利是工程師或法務人員的事情,與我的工作似乎關係不大。然而,《智財策略與專利攻防》卻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書中探討的「專利作為品牌資產」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作者巧妙地將專利策略,與市場行銷、品牌定位結合,讓我覺得,一個看似冰冷的技術保護工具,其實也能玩出許多創意。例如,如何透過公開專利來塑造企業的創新形象,如何利用專利申請的進展,來引起媒體關注,甚至如何將專利技術,轉化為產品的獨特賣點,來吸引消費者。這些內容,對於我日後思考行銷策略,有了全新的角度。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差異化競爭」的分析,以及如何透過專利佈局,來建立競爭對手的進入門檻。這本書,讓我知道,即使不是技術專家,也能從智財權的角度,為企業的成長貢獻心力。它讓我想起,所謂的「創新」,不只在於技術本身,更在於如何有效地運用和傳達這份創新。

评分

這本書,真的是我近期讀過最「接地氣」的智財權相關書籍了。過去閱讀相關題材,總覺得內容生硬,充滿了法律術語,像是隔著一層紗,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智財策略與專利攻防》卻用一種非常務實,甚至帶點「江湖氣」的方式,來解析這個複雜的領域。作者彷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武林高手」,將專利攻防比喻成一場場的決鬥,而策略就是致勝的關鍵。他沒有空談理論,而是不斷地舉出各種真實的案例,從知名大廠的專利戰,到小型新創的生存之道,都一一剖析。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探討了許多「非典型」的專利運用方式,例如如何運用專利的「沉默權」,如何透過專利訴訟來達到市場宣傳的效果,甚至是如何在專利布局中,巧妙地避免與競爭對手正面衝突。這些內容,絕對不是在一般的法律教科書裡能找到的。它讓我看到,智慧財產權,尤其是在專利這個層面,其實充滿了鬥智鬥勇的成分,也充滿了各種出人意表的「眉角」。這本書,讓我覺得自己彷彿也跟著作者,在專利的戰場上,走了一遭。

评分

身為一個在科技產業打滾多年的老兵,對於專利這個議題,一直有著複雜的情感。一方面,我們深知技術創新的重要,也知道專利是保護這些創新的關鍵。但另一方面,專利訴訟的耗時耗力,以及其間錯綜複雜的策略博弈,又常常讓人感到疲憊。因此,當我看到《智財策略與專利攻防》這本書時,心中充滿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閱讀之後,我必須說,這本書確實沒有讓我失望。作者對於專利攻防的理解,非常深刻,他不僅僅是介紹了專利的基本概念,更深入地探討了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定有效的專利策略。書中對於「專利地雷」、「反制策略」等概念的闡述,非常到位,讓我得以從更宏觀的角度,去理解一個專利組合的真正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強調了「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鼓勵企業在技術研發的早期階段,就開始進行專利佈局,而非等到被侵權或需要訴訟時才被動應對。這種前瞻性的觀點,對於台灣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