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之心理学

梦之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临床心理学之父柯永河,继「习惯心理学」后,最新思想与研究巨着。
  ‧台湾首部梦心理学专书,遍览古今中外的梦学文献,堪称前无古人的梦百科。


  经过睡眠、神经传导素活动转换,
  加上愿望与日间关切事等等,
  我们置身于梦世界
  Through sleeping and brain function change...etc.,
  we then become a visitor in a dreaming world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古以来,梦与现实的微妙关连令人不胜着迷。从遥远的神谕到切身的七情六欲;从玄祕的占卜之学到时髦的脑神经心理学,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透过各种方式窥探梦境,期待从中找到点亮人生的洞见。

  在台湾,关于梦的心理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鉴于此,被誉为台湾临床心理学之父柯永河教授,再次踏上知识开拓之路,献上这本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梦之心理学》,帮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梦」、探索「梦」对切身生活有何用处。

  立足理性科学,放眼丰富而久远的人类心灵,本书内容包括:
  ‧纵览古今中外梦学文献,回味人类源远流长的探梦旅程。
  ‧导读佛洛伊德《梦的解析》,领略大师的划时代洞见。
  ‧引介国际学刊的实征梦学知识,探索年龄、性格、疾病及各种生活经历与梦境的微妙关连。
  ‧解析演化与脑神经科学观点的梦与睡眠机制,并与精神分析对话。
  ‧引用本土文学以及台湾大学生的梦境报告,让知识更具切身性。
  ‧教导读者如何记录与分类梦境,让梦帮助清醒时的人生。

  助人的工作要先知人
  而知人必须全方位
  透过梦境的分析与了解
  心理学家才能彻底看见人的整体面貌
  ──柯永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柯永河    


  1930年出生于台湾南投,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系,为台大心理系第一届毕业生。之后赴美进修,取得密西根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60年起受聘于台大心理学系,历任心理学系系主任、台大学生辅导中心主任,至2000年退休后,仍以名誉教授身分、不支薪的方式持续教学工作至今。

  柯永河教授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华民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台湾临床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于心理卫生协会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心理卫生法》,为今《精神卫生法》、《心理师法》等之前身,为台湾的心理卫生体系与心理师证照制度立下基础。

  在临床心理学学术上,柯永河教授所开发的《柯氏性格量表》(KMHQ)为早年没有合适心理衡鑑工具的台湾临床心理界开出实务新路,至今应用广泛,并因此工具之编制成功以及对「习惯心理学」理论之提倡,获颁行政院杰出科学与技术人才奖。之后,他更深入地投入「习惯心理学」之研究与教学,以其为毕生志业,并配合习惯理论,由此进一步研发《健康、性格、习惯量表》(HPH),亦深具临床应用价值。

  柯永河教授勤于教学,于台大心理系开设临床心理博士班课程;亦勤于写作,着有《人性的好园丁:罗嘉思》、《心理卫生学》(上、下册)、《临床心理学》(上、下册)、《临床神经心理学概论》、《心理治疗与卫生:我在晤谈椅上四十年》(上、下册)、《习惯心理学》(共五册)等书。他一生都扮演台湾临床心理学开拓者的角色,因而获颁台湾心理治疗与心理卫生联合年会终身成就奖、台湾临床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被誉为台湾临床心理学之父。

  柯永河教授晚年的兴趣暂时转向了梦学的教学与研究,并深切认为透过梦境之分析与了解,心理学家才能彻底看见所关心的个人之整体面貌。年近九旬,柯永河教授仍坚持授课、做学问,并完成这本《梦之心理学》,体现一代学人孜孜不倦的风范。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美梦成真:一部用功之深的梦书/吴英璋
【推荐序二】总在欠缺之处耕耘:始终如一的开拓者/许文耀
【绪论】助人宜先知人,知人也当知梦:本书的撰写缘起

第一部 梦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第一章 中国大陆的梦学回顾

梦与占卜
文学里的梦境
近代中国学者的梦研究

第二章  日本的梦心理学历史
坚持了四十年的记梦者
古代日本人的梦与现实

第三章  台湾梦心理学文献的引入
由临床走入民间的梦学
荣格心理学观点的梦书
关于清醒梦的着作
关于梦分类的着作
心理治疗师的梦工作指南
来自宗教界的梦书

第四章  佛洛伊德的划时代洞见
佛洛伊德以前的西方梦记载
佛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第五章  后佛洛伊德的梦心理学研究
阿德勒对梦的见解
荣格的梦心理学
荷妮对梦的运用
总结:五千年东西梦学的启示

第二部 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功课
第六章 如何回想与记录梦境

记录梦境容易遇到的困难
培养记录梦的好习惯

第七章 请告诉我什么是梦:梦的定义
难以定义的梦
台湾大学生对梦的定义
梦的定义:习惯心理学的启发

第八章 梦的分类
梦分类的难处与重要性
周公解梦的梦分类
其他的梦分类研究

第三部 当代的梦心理学研究
第九章 欠缺语言沟通的哺乳动物会做梦吗?

动物做梦的证据:REM睡眠
REM与梦:神经科学的启发
REM与梦:六十年的观点更迭

第十章 幼儿期与儿童期的梦
童年的梦境内容
性别、年龄与梦中的攻击行为
青春前期的梦境:与成人常模的跨国比较

第十一章 青春期、成年期与老年期的梦
青年人的梦与生活
老年人的梦与心境
梦与死亡焦虑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群集分析透露的讯息

第十二章 梦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人格特质与梦境结构
梦境与心理健康:华人样本的研究
体质型态、性格与梦:印度传统医学的现代观点    

第十三章 身体外貌变化与梦境的关连
表现于梦境的怀孕历程
因手术改变外貌者的梦境:乳癌妇女为例
第十四章 由脑神经系统探讨梦
重新检视佛洛伊德:神经生理学的观点
解析梦的起源与历程:解剖学的观点

总结:本书回顾

【附录一】名词对照
【附录二】延伸阅读


 

图书序言

第六章 如何回想与记录梦境
 
佛洛伊德在《梦的解析》第七章慎重写道,「百分之九十九的梦境,甚至更高机率地,在醒来的瞬间我们就想不起来;而梦刚醒时我们还能依稀或清清楚楚记得的梦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几乎遗忘殆尽;这使得某些人以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梦,另些人则确信自己昨夜做了梦,但无论如何努力,也找不出它的蛛丝马迹。」
 
记录梦境容易遇到的困难
 
一般人都知道,我们容易遗忘自己做过的梦。佛洛伊德就探讨了为什么我们容易忘记梦的原因。首先他就说:「除非考虑精神审查制度,梦的遗忘是无法解释的。」但他也列举了想得到的六项相关因素,包括:(一)梦会受到醒后接踵而来的日常生活内容的干扰;(二)有些梦有时强度低或梦境模煳不清晰;(三)同一梦境不是常出现的,是偶尔才出现的;(四)有些梦内容空洞,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密切;(五)有些梦境出现的前后没有可了解的秩序;(六)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对于梦研究者来说,梦境容易被遗忘是件严重的事情,因为这会使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及可信度受到怀疑。所以,如何防堵它的发生,或尽量把梦的遗忘程度减少到零呢?
 
盖儿‧戴兰妮(Gayle Delaney)在一九八八年,为她的《你是做梦大师:孵梦‧解梦‧活用梦》一书写了一篇动人心绪的序言,她 强调,不管心理健康或不健康,了解梦在告诉自己什么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在该书的附录,她详细说明如何回想与记录自己昨晚的梦境,才会使记录下来的梦境不失真,而能逼真得犹如或接近在梦境中所经验到的。
 
根据多年来的记录梦经验,笔者认为如果想学习梦或研究梦,方法和途径虽多,但有两个行动是必需且优先的,其一,是开始阅读着名、有趣、容易了解的相关书籍,内容最好能由浅而深;其二,是开始关心并记录自己所做的梦,愈详细愈好,不要漏掉梦境的内容,也不要添加梦境所没有的。若这两个方法能同时并行,你就很快地发现到,梦是深奥的,包罗最近、过去在白天里的生活万象,也会从中看到,在梦的舞台上你经常扮演着什么角色。
 
戴兰妮在书中提到,常有很多人对她抱怨,说无法回想自己做过的梦境内容,也会进一步问道:「该怎么办?」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