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自我疗癒

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自我疗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我疗愈
  • 正念
  • 心理学
  • 情绪管理
  • 内在平静
  • 自我觉察
  • 成长
  • 智慧
  • 冥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是向死存有的」-马丁˙海德格 德国哲学家

  当人意识到自己终将一死时,就会深刻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一场冒险的旅行,如果我们想要「疗癒生命」,就必须深入人的「存有」困境。

  人在面对「存有」困境时,常把权力、奋进、时尚、合群、疾病等当成借口,借此麻痺自己的躯体与心灵的感受,使自己免受直面「存有」困境的痛苦。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生命旅程中的「存有」困境进行分析及论证提供读者看待生命的另一种方向,让读者能够
  □认识自己
  □接纳死亡
  □理解自由与限制
  □拥抱孤独和无意义
  成为自己生命的旁观者,远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让心灵获得真正的平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包祖晓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现任台州医院精神科主任。长期从事精神疾病与身心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运用禅学理念与方法治疗各种精神官能症即身心疾病。

  着有禅修三部曲:首部曲《与自己和解:包祖晓医师教你换位思考,重新拥抱自己,找回身心灵的平静与健康》(大都会文化出版)与《唤醒身体的自癒力:用禅的智慧帮你找回相中的平静》(大都会文化出版)。并获中国教育部、教育部、医药卫生科技、国家发明专利等多项奖项。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命旅程中的「存有」困境
生命旅程的实相
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有」困境
 
第二章 解决生命「存有」困境的错误处理方法
我们是「娱乐至死的生物」吗
解决「存有」痛苦的错误方式
 
第三章 「存有」痛苦与疾病
谁是健康/正常人呢
「存有」痛苦与心理疾患
「存有」痛苦与躯体疾病
 
第四章 禅学对生命「存有」困境的认识
人生本苦
「存有」困境是逃避不了的
「我」并不存在
「我」是一种「存有」体验
 
第五章 现代心理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行为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中的禅学智慧
存在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其它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第六章 修禅疗愈生命的原理
 
第七章 禅修的基本要素及训练方法
接纳
停顿
专注
旁观

小结:牧牛的过程
 
第八章 禅学智慧适合疗愈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的诊治现状具有局限性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意义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实务
 
第九章 运用禅学智慧疗愈生命的案例选析
人际交往困难的赵先生
容易紧张的朱女士
为睡眠困扰的叶女士
反复腹部不适的陈先生
情绪低落的唐女士
 
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前言

  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本以为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安逸、舒适和幸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我们的经济建立在持续发展和扩张的基础之上;我们最大限度地开採使用可以获取的各种资源;我们拥有越来越多的个人财产和可供消费的商品,以及无数可供炫耀的技术成果。但是,我们仍然未能达到那种永久快乐的状态,而且很可能今后也无法享受到这种幸福和快乐。即使我们在某一天体验到了快乐和幸福,但就在第二天,我们又会认识到,我们的绝望和自我挫败感没有减少的倾向。

  生命是一场冒险旅程,无论是专注于出人头地、拼命地积累物质财富、忙于消费和娱乐,或者是忙于养生保健,我们都逃避不了死亡、无意义、孤独、自由和限制等基本的生命命题。如果我们想要「疗癒生命」,就必须深入人的「存有」困境。

  医疗上的景象亦是如此。如今,现代医疗不断展现出近乎神奇的技巧和力量,令许多外行人感到惊奇。可是,在这同时,许多人对现代医学感到不安。批评者认为现代医疗技术建立在实用和效果的考量上,而医学的内在却「缺乏灵魂」,很可能会带来丧失人性的诅咒。

  于是,有人从各种幸福哲学、养生书籍和大师身上寻求慰借,希望借此应对「人固有一死」的恐惧;有人从追求物质财富、权力和时尚中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希望借此逃避生命本身的「无意义」;有人靠不停地忙碌、工作、从众、应酬来充实生活,希望借此来逃避内心的「孤独」和「存有自由」;有人不断用药物控制自己的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痛苦及各种躯体不适,借此麻痺自己的躯体与心灵的感受,避免让自己直接面对「存有」困境的痛苦……

  德国精神科医生曼弗雷德.吕茨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精神分裂症,没有抑郁症,没有成瘾症——有的只是承受着各种不同痛苦现象的人」。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家欧文D.亚隆提出:「如果我们专心思考我们活着(即我们在世界上存在)这个事实,并且尽力把那些让人分心的、琐屑的事物置于一边,尝试去认真考虑导致焦虑的真正根源,我们便开始触及某些基本主题:死亡、无意义、孤独和自由。」

  作为精神/心理卫生科医生,作者对这些观点深表赞同。例如:许多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难)、焦虑为主诉的求治者,其潜意识中蛰伏着深深的「死亡恐惧」或「无意义感」;那些抑郁症患者们,他们感触到了这个社会没有出路的负罪感、实在的压迫感和绝望感,而我们这些「健康人」却在悬崖上翩翩起舞,对所有真正重要的问题视而不见,还以为这是正常的;那些把「今日不搏何时搏」贴在脑门上的成功人士,在患了心理患疾之后,才会卸下所有的面具,直视自我、流露真情;至于那些打着「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幌子放纵自己的瘾君子们,他们依赖的并非是酒、性或者药品本身,而是一个不会让他们难堪,不会轻视、伤害他们,能让他们陶醉在迷狂中的世界……

  可以说,生命是一场冒险的旅行,无论是专注于出人头地、拼命地积累物质财富、忙于消费和娱乐,或者是忙于养生保健,我们都逃避不了死亡、无意义、孤独、自由和限制等基本的生命主题。如果我们想要「疗癒生命」,就必须深入人的「存有」困境。而这恰恰是「禅学」的核心主题。

  有鑑于此,作者以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依据,在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自我疗癒》。该书对生命旅程中的「存有」困境及错误处理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论证,从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了心理患疾和躯体疾病背后的「存有」原因;深入论述了禅学对生命「存有」困境的认识、现代心理疗癒系统中的禅学智慧以及修禅疗癒生命的原理;从接纳、停顿、专注、旁观、爱等方面对修禅的基本要素及方法作了详尽的介绍,对运用禅学智慧疗癒心理患疾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附「运用禅学智慧疗癒生命」的典型案例。

  对部分人来说,这是一本令人不舒服的书,因为它剥夺了人在面对「存有」困境时,把权力、奋进、时尚、合群、疾病等当成借口的机会。尽管如此,作者仍然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这本书当成行路的指南。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是写给正在遭受各种痛苦折磨并准备要「疗癒」的人看的(尤其适合患有各种心理患疾以及慢性躯体疾病的人);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于找不到「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普通人群、高「压力」人群,阅读本书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能帮助他们早日认清生命的实相,带着敬畏感过真诚的生活。

  此外,本书与《唤醒身体的自癒力 : 用禅的智慧帮你找回心中的平静》以及《与自己和解:包祖晓医师教你换位思考,重新拥抱自己,找回身心灵的平静与健康》。互为「禅疗三部曲」,内容互补而不重叠,有兴趣的读者可相互参考。

包祖晓

图书试读

第一章生命旅程中的「存有」困境

我在哪里?我是谁?
我怎么会在这儿?
这个叫「世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是怎么来到这世界上的?
为什么没有人先问过我的意思?
如果我是被迫参加演出的,
导演在哪儿?我要见他。
——齐克果

生命旅程的实相
我们的本质就像梦的本质一样,我们短促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睡眠。
——莎士比亚

齐克果提出:「我们从来不曾拥有自由」。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我们的「存在」带着一种被遗弃感: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上,不能选择出生的人种、国籍和家庭,不能选择长相和智商。当这些都不能选择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我们也不能选择未来的生活与最终的命运。换句话说,我们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科克J.施奈德经常向人们提出如下比喻:

如果我告诉你,你将要进行一次「伟大的冒险」,你将要为这次冒险而得到所有的装备——食物、帐篷、衣服,那你会怎么想呢?

如果我进一步告诉你,你将在这次旅行中体验到宇宙令人恐怖和惊异之处,一路上将要遇到一大批各式各样的存在物(beings)——人类的和非人类的,每天你都会有机会对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感到惊异、受其触动和产生遐想,那你又会怎么想呢?

而最后,也是真正关键的:如果我告诉你,你要花费大约八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次旅行,在大约80年之后,要进行一次更令人着迷的和更不可思议的旅行,那你又会怎么想呢?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代入我们自己的人生,难免使人产生毛骨悚然之感,但这是生命旅程中无法逃避的「存有」困境。《薛西弗斯神话》曾对这种人生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薛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薛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薛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薛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