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改版‧经典重现
特别收录▎一行禅师中文版序
想要随时都处在爱的境界中,不是异想天开。
有了慈的专注、悲的专注、喜的专注、舍的专注,
你就是活在宇宙中最美丽、最和平、最喜悦的境界。
内容简介▎
爱是一切幸福的门槛,也是幸福大道上的铺路石。
但,要学会爱,不是件容易的事
还好,我们有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以他一贯慈悲却带有力量的言语,在书中不仅引用佛经故事、亦穿插生活日常,告诉我们「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教法,是通往爱的最佳捷径!
禅师用仔细且实用的步骤,带着我们以正念、顶礼、说爱语,甚至观想等方式来修行四无量心,即刻运用就能处在爱的境界,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
全书深入浅出,读来时而莞尔、时而感动,透过一行禅师的引领,我们可以不执着,能理解他人、能接纳完美和不完美,随时活在正念的爱里!
佛陀曾说过,修行真爱有十一种好处:
1. 好眠
2. 醒来时,感到心境光明舒坦
3. 不受恶梦骚扰
4. 广受喜爱
5. 可见或不可见的生命都喜欢与之亲近
6. 受诸神护佑
7. 不受火、毒、刀剑伤害,更不需特别防范
8. 很容易就可达禅观境界
9. 容貌光明清净
10. 过世时,心清念明
11. 往生梵天,继续修行
还有什么是比慈悲喜舍更高的智慧呢?
【校订者序】谛观真爱/郑振煌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舍/一行禅师
第一章 四无量心
第二章 慈观
第三章 爱自己
第四章 爱和理解
第五章 滋育快乐
第六章 真爱
第七章 谛听与爱语
第八章 以正念共处
第九章 口袋中的玫瑰
第十章 新生
第十一章 五正念训练
第十二章 僧团
第十三章 接触大地
第十四章 三顶礼
【中文版作者序】慈悲喜舍/一行禅师
中国佛教徒向来崇敬观世音菩萨。他们都知道,佛经中做基本的教义是「相即是入」。《爱的谛观:慈悲喜舍的修行》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借由那分了悟,来实践爱的书。爱,可能会变成仇恨、愤怒;然而,愤怒或仇恨也可以被转变为爱。爱与仇恨,都是有机的。若要以真爱来爱,则必须要知道如何理解并对待我们的忿怒,更要知道如何对待、转变我们的忿怒与仇恨。在书中,介绍了几个佛陀提供的善巧。
有些人不敢去爱,因为爱曾使他们受苦。佛陀的教导说,有一种爱,不但不会使我们受苦,也不会使我们所爱的人受苦。那种爱是由四元素组成的:慈、悲、喜、舍。在培育这四物质过程中,爱,会每天不断地昇华,为我们、我们周遭的人,带来可观的喜悦和快乐。我们都有能力去爱、去感到快乐。我们不需要成佛和证阿罗汉以后,才开始那么样地去爱。
这本书原本是写给西方读者的,在西方,这本书得到许多热情的回应。亚洲有许多年轻人在生活和思考上,日复一日地西化。因此,我们认为,将这本书翻印为中文的时机已到。
本书的中文版译者郑维仪小姐,年纪虽轻,却已在西方居住求学了多年。她讲着年轻人的话,可以与她同辈的人沟通无碍。本书的翻译,有爱,有信心。作者深信,许多中国人,年轻的也好,不怎样年轻也好,都会喜欢本书的中文版,并从这本书籍大慈大悲世尊的教导中,获益匪浅。
写于法国梅村禅修中心的静坐庐
【校订者序】谛观真爱/郑振煌
众生苦多乐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不论古今中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离苦得乐」为最高目标。有智慧者,能够确实拔除苦因,永离痛苦;没有智慧者,犹如扬汤止沸,出狱无期。
佛法以慈悲与智慧为二大支柱。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智慧则是彻悟人生真相是无常、苦、无我,其中心议题都是「苦」。佛在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便是阐释苦的情况、苦的原因、苦的息灭、苦的息灭之道。
原始佛教强调慈悲喜舍的修行,大乘佛教更扩大为六度万行的实践,都是以爱心为出发点。利他的语言和行为,若无爱心的涵养,必然会有「自我」的杂染,因此慈善事业的推动,首重爱心的培育,爱心的能量强大而清净,社会公益才有希望做得圆满。
在佛教的词汇中,「爱」被界定为一种无明的欲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佛教认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才是空性智慧的表现,所以佛教只谈慈悲,不作兴谈爱。尽管如此,这是名词的习惯性用法。跳脱语言文字的迷障,用大家所习惯的「爱」这个字,来象征佛教的「慈」应该也是无可厚非。
本书作者一行禅师是当今佛教界的龙象,是诗人,是禅师,是和平运动者,是着作等身的名作家。他的着作以多种文字畅销全球,笔触带感情,温柔敦厚,富于想像力,观察细腻,析理清晰,禅机无限。读他的书,就好像在听一位邻居长者叙说心事,没有说教,没有责备,只有关怀,只有鼓励,窝心得会令人向他撒娇。
本书呈现一代大师修行的心得精华,全书共分十四章,从慈悲喜舍谈到爱的修行,一方面引用佛经上的话,一方面就日常生活的例子做说明。作者擅长古书今说,更因为常年居住在西方国家,指导禅修,所以能扣紧现代社会的脉动,体察人心,鞭辟入里。
佛法本来是不离世间法的,在人世间落实佛法,才是释迦牟尼设教的本怀。本书可以当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行指南,是从事公益人士的必备工夫,更是每一个人修身养性的作家手册。它可以使您的身心柔软,当下成为菩萨道的圆满行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