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想曲:歌谣大王许石与他的时代

百年追想曲:歌谣大王许石与他的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许石
  • 歌谣大王
  • 民谣
  • 音乐史
  • 文化史
  • 时代变迁
  • 人物传记
  • 流行音乐
  • 台湾音乐
  • 音乐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南公园里有一座「许石音乐图书馆」。
许石是谁?为什么他值得拥有一座以他为名的公立图书馆?

  如果你敢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推广本土歌谣高唱〈我爱台湾〉……如果你在没有录音和压唱片技术的情况下能从无到有创办唱片厂……如果你搞到被追债破产了还敢再借大笔钱办音乐会……如果你能将歌仔戏大师杨丽花包装成美丽温柔的金小姐……如果你敢为了作曲权益告最大的唱片公司……如果你有办法把台湾民谣编写演出并亲自指挥四大乐章的交响曲……

  你能达成许石这些成就的其中几项,那么,你也有资格得到自己的图书馆。

  本书将从广泛的史料着眼、从许石生涯中的小故事着手,为大家解析这位歌谣大师勤苦耕耘、灰头土脸,回头看却又风光明媚、歌谣交响的一生。

  ◆关于许石

  许石(1919-1980)是活跃于战后台湾的全方位流行音乐家,能作曲、编曲、制作唱片、主持指挥管弦乐团。作曲有〈安平追想曲〉、〈锣声若响〉,传遍海内外的〈南都之夜〉(台湾小调)等等。他热爱台湾各族群民间歌谣,採编〈思想起〉、〈卜卦调〉、〈一只鸟仔〉、〈山地好〉等歌曲,举办多场大型音乐会,巡回海内外,曾整合为交响曲,是近代台湾民间音乐蓬勃发展的关键人物。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裕元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研究组,主要研究早期歌谣、流行歌曲,并进行台湾本土唱片的典藏整理与研究。策画发展「声音的台湾史」研究社群,经营「台湾音声一百年」网站。出版《台湾阿歌歌—歌唱王国的心情点播》、《流风余韵—唱片流行歌开台史》、《歌唱王国的崛起》、《飘浪的曼波》等书。

朱英韶

  国立成功大学台文系所毕业,研究流行歌与社会,着有硕士论文〈禁净出出:战后查禁与净化下流行歌曲的崎路〉。以文字维生。
 

图书目录

局长序 许石歌谣交响 台湾不朽传唱
作者序 生命的热情与勇气
致 谢
 
前奏
西门城边顶冲崎
王爷跤兜许大石
离乡过日本
苦工中的修练
东京演艺之路
回乡的吊床王子
初中音乐教师
採集民间音乐的花蕊
唱片界的大王
奔走的头家
音乐会兴鼓吹
许石音乐研究班
环岛唱民谣
画出歌谣新蓝图
交响台湾梦
加一点的太王
热情的后援者
为台湾作曲讨公道
杨丽花歌中剧
闹热的许家人
父女联团大公演
琴歌断袂离
原乡再出发
尾奏
 
附录 许石访问录
许石百年大事年表
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作者序

生命的热情与勇气


  接触许石的史料,并接下撰写许石传记的任务,算算约莫是四年多的时日,却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只留下些模煳印象了。

  2015年某个心智疲劳后意图放松的晚上,我收到唱片收藏家徐登芳医师的来电,只记得当时讯号断断续续,他说:作〈安平追想曲〉的许石,遗留许多文物文献,有意捐赠公家单位,台史博有没有兴趣啊⋯⋯我瞬间清醒、为之振奋—想见是流行歌曲史的重要新史料啊,放下电话后又纠缠于生活、工作,一晃便断了音讯。几个月后的过年期间,吕兴昌、郑邦镇教授召集我前去台北与许石长子许朝钦先生会面,众人决定要在台南办场特展,而后再决定文物归处,小弟因兼有研究策展经验,便一脚踏了进去。记忆快转了起来:众人两度北上整理资料,三个月后便在台南爱国妇人馆推出「歌.谣.交响:许石音乐70年特展」(2016年5月),再忙乱一阵,许石音乐图书馆正式落成(2018年3月),「台湾歌谣的磐石」常设展问世,接着展开传记撰写作业,写罢又进行作曲集编订⋯⋯就这样跟着许石大师的脚步不断捡拾、累积、发现、释出,到作业付梓的当下,总算到了结算回顾的顿点。

  只是这几年的记忆竟显得那般模煳,我想,实在发生了太多事了。除了我个人工作家庭的大小事项,许石一百年来的生活事迹、各方说来的故事,也都闯进我的生活,跟我的个人记忆搅和在了一起。阅读上万笔的数位档案、扫掠上千张照片,聆听他制作的大多数虫胶、黑胶唱片,也踏寻过他长住过、演出过的几个地方,各年纪的许大石、许石们,彷彿都出现在现场重演了一次。其中自然有许多我自己脑补的地方,但许石大师留下的线索那样地巧妙,让这些画面活灵活现,不由地就从键盘里啪啦啪啦地弹写出来。

  如果,把这个年纪的我放进去许石年表里,大约是1963年,那是他最黑暗的一年,也是他最光明的一年。这年前后,他喜获麟儿却遭遇破产,一家无处可居却仍勉力巡回唱民谣,唱片公司遭水患灭顶,却也因此拉下脸皮争取赞助而获得本土企业家的支持,之后许石豁出去了,他把筹备已久的「台湾乡土交响曲」推出世面,堂而皇之地用本土音乐为号召,闹得震天价响。

  跟当时的许石比起来,我实在是怕事、害羞、不太有勇气站到幕前的胆小鬼,不过,经过与他的百年共处后,我体悟到,当你有热情,当你有一定要做的事,就该有勇气去面对。事实证明,我实在没有什么好失去的,而我比他更幸运,因为有他的号召,我也狐假虎威得到各界朋友的支持,终能完成任务、交出成绩。

  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首先是台史博王长华前馆长、副馆长谢仕渊兄弟,帮我在黑天暗地的馆务工作里撑出空间;吕兴昌、郑邦镇教授在上头不断拉拔灌顶、开疆辟土;我的后盾有刘国炜、徐登芳、陈明章、吴国祯等歌谣文献大家,中研院台史所档案馆谢国兴教授、王丽蕉主任以及柏棕等人,还有吴三连台湾史料中心义霖、秋芬等等;前头热情不间断为我加油引路的,是许石可爱的家人们,朝钦、伟文以及许石的女儿,她们全心投入每役必与,简直是许石的复刻版;在我的两侧是辛苦协助的同行者,前期研究上贡献重大的李龙雯先生,慨然共笔的朱英韶,笠琳、宇轩、家欣,还有专案承办人宜瑾,蔚蓝文化的超勐编辑可乐等等⋯⋯

  无以为报,只希望在你们与诸多读者们看过这本书后,再听见许石的音乐,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极度乐观,也能涌现如他一般源源不绝的热情与勇气,都来为自己该作的事—残残蹽落去。
 

图书试读

环岛唱民谣

伫建设公司食头路的阿荣,暗时兼差送货经过中山堂。今仔日有表演,外面人真济,听讲入场毋免钱,阿荣决定入来去看闹热。

軁(nǹg)过人缝看见台顶,新奇的舞蹈当咧演出,亲像有人相偝(sioāinn)咧扭动,面看来阁歪歪怪怪,动作也真趣味。

趁音乐停困「后一首是啥歌啊?」阿荣问边仔手提节目单的观众。

「是⋯⋯〈思想起〉⋯⋯」阿荣听见腔口怪怪,想讲:耶,是外省人⋯⋯

两人用国语阁开讲一下,对方讲伊是来採访的记者,本来翕(hip)相了就欲转去交稿,感觉真趣味就阁看落去。

一阵品仔(phin-á)声伫全场回响,几项乐器也渐渐加入。

两人相頕头,目睭阁看台顶。

* * *

八个查某囡仔捻跤细伐行出来,合唱「思-啊-想啊-枝-!日头-出来满天红……」

唱完第一葩,乐器节奏有较紧小可,装扮作穑人(tsoh-sit-lâng)的少年家对后面轻轻唱出声,清朗响亮,那唱那行到舞台中央。

八个女歌手阁接落去唱一葩,唱到「阿哥转去妹无伴⋯⋯亲像辘钻刺心肝⋯⋯」予人放舍的心情引人心酸。

音乐暂歇,查甫歌手牵长音:「嗳唷——嗳唷喂⋯⋯较媠彼个阿娘啊底叫我⋯⋯」

阿荣起鸡母皮,这首歌有伫电台听过,现场看表演是第一摆。男女歌手对唱,按怎悲伤、按怎无法挽回查甫的心⋯⋯是外呢仔悲哀!

最后一个音停困,阿荣亲像对梦中精神彼款,看见边仔有一位小姐人仔、提出手巾仔咧拭目屎,心内想:有影予人真感动啊——

前述这段故事,依据的是当年记者侧面记叙许石民谣音乐会的过程,模拟一个观众被现场歌声吸引,不由得伫足聆听「台湾乡土民谣发表会」的见闻。以1960年9月13日许石在中山堂举办的发表会为例,当年的节目册上有演出歌曲简谱、演出照片与新闻剪报,主要男歌手是刘福助,女歌手有廖美惠、王美惠和林钟伶等人,演出〈挽茶相褒〉、〈病子歌〉、〈桃花过渡〉、〈思想起〉、〈牛犁歌〉与〈卜卦调〉等乡村歌曲,歌手们都戴着斗笠,打扮作农人,搭配布马阵的牛头、牛犁,还有台语俗称「公揹婆」(kong-āinn-pô)——也就是所谓的「老揹少」的演出;在〈闹五更〉的演出里,女歌手拿着手绢,与拿扇子的文人互动,呈现艺旦曲风格;〈客人调〉的歌手登台,身上穿着一件宽布衫,肩膀还挑着扁担;至于〈杵歌〉和〈山地好〉等「山地歌曲」则由朱艳华演唱,与其他多名舞者一同穿着原住民族传统歌舞服饰上台共舞。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