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鑰:融閤傳統、現代的瑜伽觀點與呼吸法、體位法練習,從心開始自我提升,感受生活的美好。

瑜伽之鑰:融閤傳統、現代的瑜伽觀點與呼吸法、體位法練習,從心開始自我提升,感受生活的美好。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Nilesh Karmakar
圖書標籤:
  • 瑜伽
  • 呼吸法
  • 體位法
  • 自我提升
  • 身心健康
  • 傳統瑜伽
  • 現代瑜伽
  • 生活美學
  • 冥想
  • 放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來自印度的Nilesh老師,擁有非比尋常的瑜珈曆程,教學經驗豐富,七歲就開始學習瑜珈,並在瑜珈醫院任職多年,研修過古老的吠陀經典籍、吟唱及冥想、阿育吠陀飲食、體內淨化……等,是香港瑜珈協會的創辦人,也在香港、颱灣、上海主辦國際瑜珈錦標賽,和世界各國精英交流,萃取世界新知與技巧,教學觀念與視野非常國際化。

  結閤傳統與現代的瑜伽觀點
  繼《找迴健康,全圖解瑜珈飲食自我療癒法》,本書更全麵地從起源與曆史談瑜伽,涵蓋濕婆瑜伽、哈達瑜伽、太初之母瑜伽,至對應人體各部位改善健康的瑜伽體位練習以及增進關係的搭檔瑜伽。

  讓瑜伽融入生活,從「心」開始自我提升
  瑜伽除瞭能增加肌力訓練之外,配閤呼吸法調節吐息,增進心肺有氧量,在鍛鍊心性上也有很大的助益。配閤冥想,讓自己沉澱,達到放鬆、排解負能量之效用,不僅能增進EQ,還能讓大腦恢復平靜狀態,擁有健康的「心」。而平日的作息裏,搭配飲食與自然療法,也可使身體運作、循環更加平衡。

  讓自己從心開始,將日常生活提升至更好的境界。
 
本書特色

  ★詳細的體位法圖解。
  ★結閤傳統、現代更全麵的瑜伽知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康烈旭(Nilesh Karmakar)


  ◎教學經驗
  瑜伽教學經驗29年。1990年至2000年任教於印度蘭契奧羅賓多瑜伽修行中心(Aurobindo Ashram)。1993年至2003年,於蘭契Aadhar Yoga Sansthan擔任總教練。2004年起,於印度巴特那教導警察及行政官員冥想與壓力管理。2006年至2007年任職於印度德裏蘇樂瑜伽學院(Sulabh Yoga Academy)。2007年至2008年4月於泰國曼榖加州X健身中心的Planet Yoga擔任瑜伽教師。2008年4月至9月於澳洲雪梨V Club(Planet Yoga)擔任瑜伽教師和健身經理。2008年10月至2009年十月於香港Planet yoga擔任瑜伽教師。2009年至今於颱北全真瑜伽(True Yoga)擔任瑜伽教師。2001、2013年度國際瑜伽錦標賽主辦人。

  ◎專業資格及成就
  1993年自印度健康與傢庭福利部自治機構Shivananda Yogashram取得瑜伽運動和瑜伽療法師資訓練證書。1996年取得蘭契大學數學係學士學位。2006年於印度奧裏薩邦完成一年的師資訓練課程。創辦印度奧林匹剋協會核準的賈坎德邦瑜伽協會(Jharkhand State yoga Association),也是香港政府認證的自治機構香港瑜伽協會(Hongkong Yoga Federation)創辦人兼副會長,同時是印度瑜伽協會(Indian Yoga Federation)榮譽會長,獲頒瑜伽終身成就奬,為全印度該奬項最年輕的受奬人。

  ◎瑜伽研討及發錶會
  每年於颱北全真瑜伽(True Yoga)舉辦瑜伽發錶會,多次為Easy Yoga、華哥爾、True Yoga、Sogo等品牌示範錶演各種瑜伽,並於加德滿都舉辦研討會並教授瑜伽。2005年在印度最大的非營利組織Sulabh International於德裏為全國主管舉行瑜伽療法發錶會中擔任指導教師。2009年3月參加香港瑜伽馬拉鬆慈善活動,擔任瑜伽教師。2009年7月齣席印度蘭契舉行的國際瑜伽研討會,受邀擔任講師及指導。

  ◎教授課程
  哈達瑜伽、阿斯坦加瑜伽、強力瑜伽、強力節奏瑜伽、拜日式係列課程、拜月式係列課程、瑜伽療法、熱瑜伽、瑜伽體位法和呼吸法、希瓦南達瑜伽、能量瑜伽、阿南達瑜伽、兒童瑜伽、冥想和放鬆,此外還有壓力管理課程、伸展以增進柔軟度的課程。

譯者簡介

張綺容


  颱灣大學外文係學士,颱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世新大學英語學係助理教授,曾任中原大學專任助理教授、颱灣師範大學英語學係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中英筆譯》、《英中筆譯》係列二冊、《翻譯進修講堂》、《英譯中基礎練習》,譯作包括《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怪奇地圖》等二十餘本書。

圖書目錄

《推薦序1》創造生命的和諧與平衡
香港Pure Yoga資深瑜伽導師/陳琛偉
《推薦序2》瑜伽使身、心靈更上一層樓
梅花門第十七代登堂師·達拉灣養生民宿主人/黃文誌
《推薦序3》瑜伽開啓全新的視野
人文薈共同發起人暨策略長/詹滿容
《推薦序4》透過瑜伽看見不同的自己
香料詩廚創意總監/周藍詩
《前 言》我的瑜伽之旅

Chapter-1- From śūnya to éka 從無到有
1.連結天我、比較古今、反璞歸真
2.濕婆之舞,宇宙之舞
3.上師,第一個瑜伽師者

Chapter-2 – Dwi 認識瑜伽概念與體位法
1.瑜伽為「一」
2.密宗瑜伽
3.哈達瑜伽的概念和原則  [體位法練習]
4.濕婆瑜伽
5.太初之母瑜伽  [體位法練習]
6.改善感知力
7.搭檔瑜伽的五感體驗 [體位法練習]

Chapter-3- Tri 宇宙力量影響自我內在的轉變
1.宇宙能量
2.數論派與三屬性
3.轉化內在 [體位法練習]

Chapter-4- Catúr結閤瑜伽的日常生活
1.快樂的秘訣
2.認識心念——從瑜伽探索內在
3.淨化思緒——冥想練習
4.從阿育吠陀看秉性
5.跟著阿育吠陀醫生和瑜伽士過生活
6.現代瑜伽的演變

Chapter-5- Pañch 宇宙元素與生命之氣
1.宇宙的五大元素
2.人體五鞘
3.五種生命之氣 [體位法練習]

Chapter-6- Sáṣhta 吐息淨化與自然療法
1.呼吸法
2.自然療法

Chapter-7- Saptá 脈輪與三大主脈
1.七大脈輪與意識次第
2.左脈、右脈、中脈

Chapter-8- Aṣṭá  瑜伽與心境
1.《瑜伽經》
2.心念——心靈境界
3.心念波動
4.八支瑜伽

Chapter-9- From náva to śūnya 從有到無窮
1.古代的瑜伽科學
2.吠陀經與奧義書
3.化身
4.數字108的意義
5.生死循環的奧秘

 

圖書序言

推薦序

創造生命的和諧與平衡


  康烈旭(Nilesh Karmakar) 嚮來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是哲學傢也是引路人,我們朋友多年,交換瞭無數的知識和靈感,他的著作我都拜讀過,每一本都極為齣色且極富洞見。

  然而,其中最為精采的,要屬康烈旭的這本最新著作,這本瑜伽書獨樹一格,涵蓋各種有趣的主題,不僅包含瑜伽練習的陰陽麵嚮,更藉由循序漸進的正統教法化解種種對抗和矛盾,從而創造齣生命的和諧與平衡。

  一想到讀者將透過這本書深入瞭解瑜伽哲學的神秘麵嚮,就令我振奮不已。作者康烈旭不僅精通瑜伽,更在瑜伽之道上孜孜矻矻、全心投入,終於成就這本曠世巨作,在此恭喜康烈旭。
 
香港Pure Yoga資深瑜伽導師
陳琛偉 Samrat Dasgupta

瑜伽使身、心靈更上一層樓

  恭喜康烈旭瑜伽老師齣版瞭第三本中文著作!今年春天,康老師到苗栗達拉灣的梅花拳門派道場來訪,我們的邂逅與交流增添瞭彼此對於天地人閤一的信念與理想的探索。康老師對於印度瑜伽的呼吸法之詮釋與中國道傢傳承的氣功頗有雷同之處,亦即「生命隻在呼吸間」。萬物之生生不息乃源自於大自然然所賦予的陽光、空氣、水。印度瑜伽的精髓在於與大自然的舞動融閤,包括對太陽膜拜的拜日式瑜伽以及對於導引空氣與體位軸輪交融的呼吸法等皆彰顯瞭天人閤一的和諧境界。

  聖人之道在於顛倒顛,順為凡逆為仙,反聖統一,追本溯源,返璞歸真。凡人外視,聖人內觀,凡人將眼耳鼻舌身意放諸於外,聖人則將六識內返,內視內聽內聞內嘗內感內省。作者透過瑜伽的哲理,將生命的日常作息,啓迪智慧之窗,窺得源頭唯一、萬象為一、宇宙生命一視同仁的真理:進而強調萬物共舞、感同身受的一體等量齊觀。

  康老師在書中精心詮釋潔淨八法,84種體位法,以及密宗瑜伽的禪修法,以淨化身體每一部位,進而達到自我療癒的健康狀態,觀照自我,提煉生命之水與心靈的平靜,實現梵我結閤,陰陽平衡,以達救贖之道。讀者必能領悟其中奧妙,受益良多。

  身為儒釋道的精神導師,本人樂見康老師完成瞭另一提升身心靈的寶貴著作,特此獻上祝福,也期許我們在文明互潤、相互滋養中,濛受啓發,教學相長,捍衛人類文明的昇華。
 
梅花門第十七代登堂師、達拉灣養生民宿主人
黃文誌

瑜伽開啓全新的視野

  欣聞康烈旭(Nilesh Karmakar) 大師又即將齣書,弘揚印度文明與文化,身為學生的自己坦然答應為他的書續作一微薄的貢獻。由於因緣際會,個人一生中曾有機會學習中國國術、少林拳、瑜伽以及氣功等古文明的承傳,也領悟瞭中國與印度的古文明,有許多異麯同工之妙。他的書對於有心探索印度古文明延續影響世界哲學史觀以及宇宙觀的讀者,必有珍貴的啓發與貢獻。

  猶記幾年前,康大師挑戰自己以中文版的瑜伽著做為目標,孜孜不倦地將瑜伽的精髓分享與中文的讀者。由於他自小拜師學習瑜伽,並曾多次在瑜伽比賽勝齣獲奬,他的專業備受肯定,不容置疑。本人有榮幸嚮他拜師,學習瞭兩年。他的教學方式,讓我獲益良多並以鍥而不捨得精神,一一解釋一個瑜伽動作背後的隱喻文化精神。他的瑜伽體位姿勢不僅促進瞭經絡的暢通、內髒的跳動循環,更有跳脫刻闆的世界觀,由各種不同的角度觀察外在的世界,進而開啓瞭全然不同的視野。
    
  現代人的緊張生活型態,更需要定期地以冥想來沉澱內觀,由自悟自省中,瀋澱外在的紛擾,進而提升到另一身心靈的淨化境界。康大師的著作必然對於追求日常生活禪學的讀者,助益良多。康大師由印度的宇宙觀闡述五大元素,與中華文化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的呼應,具有古文明的宇宙觀色彩,繽紛相應的奧妙。至於呼吸與脈輪的關聯,康大師教學時,總能深入淺齣,讓身體的不適,在自然療癒中,得到紓解與釋放。他的解說必能讓讀者融會貫通,領悟有感。

  最後,敬祝康大師齣版順利,發行成功,祈願讀者在研讀時,萃取精華,深造內化,必有所得,受益無窮。

人文薈共同發起人暨策略長、健康亞洲策略長、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暨不分區立法委員
詹滿容

透過瑜伽看見不同的自己

  當我與Nilesh討論這本書的概念時,我很高興他終於要打破那些不同瑜伽流派的單一傳承,將大傢引領迴到瑜伽的源頭,而不是在浩海中拼湊著零散的知識。

  瑜伽是門浩瀚的知識。在與Nilesh學習瑜伽十多年的路上,我從不同的層麵去切入,不同的領域去解讀,然後再來內觀自我,發現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句子,同樣的人,卻會因為時空的轉變而對我自身有不同的啓發。因此,我建議將「Sunya to Nava」做為這本書的概念。「從零到九」看似與瑜伽不相關的概念,其實有很深的隱喻在其中,就如伽利略所說:宇宙是用「數學語言」寫的,若你曾經粗淺的瞭解過印度的經典,就不難發現,數字在其中佔瞭多大的位置,就如同是宇宙的密碼一樣,那奧秘可以通過數字的方程式來解開。不隻是瑜伽如此,通透去微觀我們的地球萬物、宇宙、生活,信仰甚至於電腦的邏輯運算方式,無一不是依據著宇宙的數字而發生。

  而這本書便是用這樣的概念來解析瑜伽。我知道這本書肯定會在讀者中引起廣泛的關注。因為這本書可以讓讀者真正的認識瑜伽,透過圖片也可以讓人感受到不同的靈魂,所體驗到的世界有那麼多不同的風貌與展現。我由衷的希望這本書,能為您接下來的生活種下一顆不平凡的種子,可以透過瑜伽看見不同的自己。

香料詩廚創意總監
周藍詩

作者序

我的瑜伽之旅


  在瑜伽這條路上,我稱得上是傢學淵源,傢嚴(Vijay Karmakar)和傢慈(Kalyani Karmakar)帶領我練習瑜伽,並將瑜伽的文化價值和道德倫理傳承給我。從小看著父親每天早上祈禱、苦修、練習體位法和呼吸法,不知不覺我也跟著母親和姊姊加入父親的練習。七歲那一年,我開始在傢裏附近的操場練習瑜伽,並參加國民誌願服務團(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開設的日會(Shakha),每天祈禱 、梵唱、練習拜日式和基礎體位法,這些練習漸漸成為我的晨間習慣,每天跟著老師和同學一起練習瑜伽非常有趣。

  數十年來,瑜伽在印度都屬於體育活動。在校期間,我的老師史特旺特.凱爾女士(Satwant Kaur)積極鼓勵我參加瑜伽比賽。我第一次參賽是在一九八五年,從此我對瑜伽的興趣更加濃厚,開始規定自己每天早上練習三個小時的體位法,除瞭熟練基礎動作之外,我也會練習新的進階動作,同時練習鎖印、腹腔提挪法⋯⋯等。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對各種體位法越來越上手,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睏難的動作,將各個體位法做得完美無暇,宛如獲得天賦一般。在後續十年間,我參加瞭大大小小的瑜伽賽事,獲得邦級、國傢級和世界級冠軍,並贏得「瑜伽師利」(Yoga-Shree)、「瑜伽王」(Yoga-King)⋯⋯等頭銜。

  獲得殊榮之後,我不滿足於體位法和呼吸法的練習,更希望能進一步瞭解瑜伽知識,因此,我在1993年動身前往加爾各答,在希瓦難陀瑜伽學校(Shivananda Ashram)參加瑜伽師資培訓課程,學習冥想、清潔法、吠陀經典、瑜伽飲食。其中對我啓發最大的是學校裏的瑜伽醫院,每天有許多患者在此進進齣齣,他們不僅因為瑜伽療法而痊癒,甚至變得非常健康,這令我對瑜伽療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並在希瓦難陀瑜伽學校打下瞭瑜伽療法的基礎。

  我年紀輕輕就開始教授瑜伽,一邊教一邊研讀科學和數學,期間天天學習新的教學技巧,並且實驗、設計新的瑜伽課程。2006年,我第一次展開海外教學,加入曼榖Planet Yoga的師資群,在知名瑜伽大師卡馬爾(Master Kamal)的訓練下學習不同風格的瑜伽教學法。這個時期的我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團隊閤作拓寬瞭我的視野,我也學習和不同的學生打交道,並轉往雪梨和香港的Planet Yoga教授瑜伽。

  2009年我來到颱北,從而有機會探索瑜伽練習和瑜伽教學的不同麵嚮。期間我齣版瞭兩本著作:《印度真瑜伽:從入門到深層修行》(The Classic Indian Yoga: From Basic to Advance)和《找迴健康,圖解瑜伽飲食自我療癒》(Transformation through Yoga and Alternative Natural Methods),並在《瑜伽雜誌》(Yoga Journal)、《瑜伽生活》(Yoga-Life)、《閤十禮》(Namaste)等瑜伽雜誌上發錶文章,將我的經驗和知識和更多人分享。

  從2016年到2019年,我完成瞭國際瑜伽聯盟(World Yoga Alliance)500小時的師資培訓課程,並獲得印度官方傳統醫學部(Ministry ofAYUSH)認證,正式成為印度官方認證師資培訓(QCI)200小時和350小時的教師。在此期間,我走訪颱灣、泰國、香港、澳門、越南、印度、中國,在各地舉辦瑜伽工作坊以及200小時和350小時的瑜伽師資培訓課程,同時在颱灣創立「光閤瑜伽」,這是全新的健康瑜伽練習概念,其中許多有趣的細節可以在本書中找到。

  這十五年間,我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推廣瑜伽文化,都得感謝妻子(Purnima Karmakar)和兒子(Animesh Karmakar)的犧牲奉獻,他們鼓舞我、啓發我,感謝他們在沒有我陪伴的日子裏認真生活。

  我的第一本著作《印度真瑜伽:從入門到深層修行》詳細介紹瞭哈達瑜伽,第二本《找迴健康,圖解瑜伽飲食自我療癒》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問題提供三種解決之道:瑜伽療法、居傢療法、阿育吠陀。在這本書裏,我分享瞭古老的瑜伽知識,其中有許多好玩的主題,讓你瞭解眾多每日瑜伽儀式的意義。印度文化有各種節慶、儀式、典禮、活動,這些傳統已有數韆年的曆史,其中每日儀式是由傢族或社會代代相傳,我們的祖先將這些神聖的知識和技能傳給下一代,希望後代子孫能過更好的生活。然而,如今神聖的知識失去瞭靈魂,每日儀式變得徒具形式,因此,我努力重建古老瑜伽知識和我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連結。為什麼印度人要在破曉時吹響香卡法螺?為什麼印度婦女要在眉心之間點上繽蒂(Bindi)?為什麼印度男性要在額頭上貼上蒂卡(Tikka)?為什麼印度傢傢戶戶都要種聖羅勒?為什麼印度吉祥日最好斷食?諸如此類的儀式還有很多,針對這些上蒼贈與人類的古老知識,這本書提供瞭科學解釋,幫助你瞭解瑜伽的核心、知曉瑜伽數韆年來的發展。事實上,瑜伽的哲學就是生活的哲學。

  希望這本書能為你揭露生命的諸多奧秘,並希望你能將這份知識與傢人、朋友、社會大眾分享。最後,我願你能繼續我的瑜伽之旅,將喜悅、平靜、和諧帶到生活的方方麵麵,淋灕盡緻活齣生命的精彩,為我們的周遭創造和諧。

康烈旭Nilesh Karmakar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實用的呼吸法練習,因為我長期以來都有睡眠質量不佳的睏擾。這本書在呼吸法的部分,真的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不僅僅列舉瞭幾個常見的呼吸技巧,比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更深入地探討瞭不同呼吸法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我尤其對“脈搏呼吸法”印象深刻,它通過調整呼吸的節奏,來影響心率和情緒,我嘗試瞭幾次,發現確實能有效緩解焦慮感,幫助我更快地入睡。書中還詳細解釋瞭呼吸與身體能量中心(脈輪)之間的關係,雖然我之前對脈輪的概念瞭解不多,但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理論變得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這些練習都不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非常注重實踐性。每一個呼吸法都有清晰的步驟說明,甚至配有插圖,指導我如何正確地調整呼吸。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跟著書中的指導進行練習,那種身心的舒緩感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僅僅是關於呼吸,更是關於如何通過呼吸來掌控自己的情緒和能量,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收獲。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是一本真正“接地氣”的瑜伽書。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販賣焦慮,而是用最真誠的態度,將瑜伽的智慧分享給我們。從呼吸法的入門,到體式的分解,再到心靈的引導,每一個部分都做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身體的智慧”的論述,作者鼓勵我們去相信身體本身就擁有療愈的力量,而瑜伽隻是幫助我們喚醒這種力量的工具。它不僅僅是關於“做”什麼,更是關於“感受”什麼。我曾經以為瑜伽隻是為瞭瘦身塑形,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明白,瑜伽更重要的是一種連接,連接身體與心靈,連接自我與世界。書中關於“覺察”的練習,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教我如何在練習中,以及在生活中,保持對當下狀態的覺察,不被思緒的洪流所裹挾。每次讀這本書,我都會有一種被理解、被鼓勵的感覺。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用最溫柔的方式,引導我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技巧的傳授,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內在平和的追求。

评分

我一直認為,瑜伽的精髓在於“閤一”,即身與心的和諧統一。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在融閤傳統與現代瑜伽觀點時,並沒有割裂它們,而是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在講解傳統瑜伽的哲學思想時,它引用瞭許多經典的瑜伽經文,但並沒有讓人覺得艱深晦澀,而是用現代人的視角去解讀,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智慧。同時,它也沒有忽略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提供瞭許多能夠融入日常的練習建議。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正念”的探討,它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覺察,即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寜靜。書中的體式講解也非常細緻,從基礎體式到一些進階體式,都提供瞭詳細的分解動作和注意事項。我最喜歡的是“戰士係列”,它不僅僅鍛煉身體的力量和平衡,更培養瞭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作者還鼓勵我們在練習時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而不是盲目追求完美。這種尊重個體差異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瑜伽練習是如此的包容和自由。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到瞭很多實用的瑜伽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瑜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認識到它是一種能夠滋養身心的全麵發展方式。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於“自我提升”這個詞都抱有一種觀望的態度,覺得它似乎離我有點遙遠,直到我讀瞭這本書。這本書並非是那種空喊口號的書,而是將“自我提升”落實在每一個細小的練習和感悟中。作者通過引導式的文字,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去發現那些被我忽略的情緒和想法。書中的“情緒排解練習”非常有針對性,它教我如何識彆並接納自己的負麵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壓抑。我嘗試瞭幾次,感覺確實有釋放感,好像一直壓在心裏的石頭被搬走瞭。而且,書中關於“感受生活的美好”這一點,也讓我深受啓發。作者鼓勵我們放慢腳步,去留意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比如清晨的陽光,一杯熱茶的香氣,甚至是路邊的一朵小花。這些細微的感受,在日常的忙碌中常常被我們忽略,但它們卻是滋養心靈的重要養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自我提升,不是要去改變自己成為彆人,而是要接納並愛上真實的自己。它提供瞭一種溫柔而強大的力量,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並以一種更積極、更感恩的心態去麵對生活。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實在太長瞭,剛看到的時候有點被嚇到,但內容卻比我想象的要紮實得多。我一直對瑜伽感到好奇,但又擔心它過於神秘或者隻適閤某些特定人群。這本書的開篇就用非常平和的語言,介紹瞭瑜伽的起源和發展,讓我瞭解到它並非隻是單純的身體運動,更是一種哲學和生活方式。作者在講解不同體式的時候,不僅僅是描述動作,還會深入分析每個體式對身體和心靈的益處,並且非常貼心地提供瞭不同難度和身體狀況的調整建議,這一點對新手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能量流”的部分,它用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釋瞭呼吸和動作如何協同作用,將身體和意識連接起來。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感知更加敏銳瞭,甚至能在練習時感受到一股暖流在身體裏流動。而且,書中提到的“從心開始自我提升”也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具體的冥想練習和自我反思引導,幫助我認識到自己的內心需求,學會放下不必要的執著。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所有的體式,但已經能明顯感覺到練習後的身心放鬆,以及對日常生活有瞭更積極的態度。這本書真的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內在寜靜的大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