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是词最昌盛的时代,本书选定三十二位词人加以评述,首先以个人读词心得为主,分别写为韵文形式之论词绝句,内容包括对于词体特质之介绍,对于个别词人之论评,对于单篇词作之赏析,以及对于前人词论之意见;先以绝句综括所欲论述之要旨,然后再以散文作较为详细之说明。使得本书既能因其各为单篇独立之绝句,而有眉目分明便于记诵之长处,同时也能使读者透过这些单篇的绝句及说明之编排次第,而对于我国词体演进递变之过程、内容及风格之多种特色以及重要之词论,都能有一种纵览的史观及整体的印象。
本书特色
两个相知相惜的学者,在1981年一场杜甫学会研究上相遇,进而开始了共同撰写论词专着《灵谿词说》的合作。此书有两点极可纪念的意义:其一是遇合之可贵;其二是体例之创新。
昔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曰:「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两位合作常相与讨论,其间所获得的切磋之益与相知之乐,都是述说不尽的,自然是一种极可珍贵的遇合。
在撰写过程中,其单篇之论词绝句及附加之说明文字虽由各人分别撰写,而在写作之前、写作之间与写定之后,经常讨论,互相参酌修订,以求其虽在分别撰写之情形下,也仍能保持不重复、不矛盾之整体性与一致性。全部写定之后,再共同加以有系统的整理编排以合为一集。像这种编排的体例及合作方式,在古今中外的文学批评中是少见的尝试,故称为体例之创新。
作者简介
缪钺(1904-1995)
字彦威,江苏溧阳人。历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广州学海书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史学与文学、唐宋文学、诗学、词学、古籍整理、中国古代思想史等领域均有建树,着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读史存稿》、《杜牧年谱》、《杜牧传》、《冰茧庵丛稿》、《灵谿词说》、《词学古今谈》等作品,其见解精微,文辞优美,获得学界与读者推崇。
叶嘉莹
1924年生。曾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并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大陆等地多所大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任教于中国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
叶先生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为终身事业,其论文学,能兼融中西,自建体系,着作有《迦陵论诗丛稿》、《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唐宋词 名家论集》等。
前言:谈论写此书的动机、体例以及论词绝句、词话、词论诸体之得失 叶嘉莹
论词的起源 叶嘉莹
总论词体的特质 缪钺
论杜牧与秦观《八六子》词 缪钺
论温庭筠词 叶嘉莹
论韩偓词 缪钺
论韦庄词 叶嘉莹
《花间》词平议 缪钺
论冯延己词 叶嘉莹
论李璟词 叶嘉莹
论李煜词 叶嘉莹
论晏殊词 叶嘉莹
论欧阳修词 叶嘉莹
论范仲淹词 缪钺
论张先词 缪钺
论柳永词 叶嘉莹
论晏几道词 缪钺
论晏几道《鹧鸪天》词 缪钺
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 叶嘉莹
论苏轼词 叶嘉莹
论苏、辛词与《庄》、《骚》 缪钺
论秦观词 叶嘉莹
论黄庭坚词 缪钺
论贺铸词 缪钺
论周邦彦词 叶嘉莹
论李清照词 缪钺
论陈与义词 缪钺
论岳飞词 缪钺
论张元干词 缪钺
论张孝祥词 缪钺
论陆游词 叶嘉莹
论辛弃疾词 叶嘉莹
论姜夔词 缪钺
论史达祖词 缪钺
论吴文英词 叶嘉莹
论文天祥词 缪钺
论刘辰翁词 缪钺
论咏物词之发展及王沂孙之咏物词 叶嘉莹
论张炎词 缪钺
论宋人改词 缪钺
后记 缪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