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有关于IEP的网路资源、书籍及相关文献可谓琳瑯满目,但是常让第一线教师为难的是IEP还是一大堆文件的汇整,耗时费力,甚至「写的」与「执行的」不合,形同虚设文件。本书针对此一问题,提供正确的IEP理念,并以特殊教育学生需求为本位,设计符合学生的教育目标,同时强调目标的可评量性,即是「目标管理」的精神。本书最主要的理念在于认定「每位孩子都可以学习,也都会进步」。因此,一份优质IEP是可以明确陈述学生的需要及可以达到的目标,且是任何人都可以明白易读的文件。
本书也蒐集了过去三十年来校园融合教育的范例、特教行政表单、特教辅导表单,学校教师或特教组长可依自己的需要选取或改编现有之文件档案,举凡由联络簿格式到毕业后追踪记录等,可协助学校内特教业务的执行与管理。本书备有光碟一份,内容含优质IEP范例、表单范例及各种短期目标学习记录范例,盼能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能力及特教学生的学习绩效。
第1章 IEP的理念与精神(黄瑞珍)
壹、个别化教育计画的源起
贰、IEP应涵盖内容简要说明
参、IEP拟定流程
肆、特教教师在IEP中扮演的角色
伍、台北市各校特殊教育团队运作模式
陆、IEP拟定或执行困难的可能原因分析
柒、拟定IEP的省思与迷思
捌、IEP评鑑后问题汇整
玖、优质IEP举例
第2章 如何了解特教学生的需求
壹、基本资料的撰写 (曾彦翰 萧素祯)
贰、全人评量 (曾彦翰 萧素祯)
参、分析优弱势能力 (杨孟珠 徐淑芬)
肆、决定特殊需求 (杨孟珠 徐淑芬)
伍、资源教学与支援服务 (杨孟珠 徐淑芬 郑咏嘉)
陆、教育场所 (黄彩霞 郑咏嘉)
柒、课程设计 (黄彩霞 郑咏嘉)
第3章 目标管理(黄瑞珍)
壹、学年/学期目标的分类
贰、决定目标的优先顺序
参、学年/学期/短期目标间之相关性
肆、学年目标叙写举例
伍、学期目标叙写原则
陆、领域与科目的整合
柒、学年/学期目标评量方式与评量结果
捌、学年/学期目标的评鑑
玖、学年/学期目标叙写举例
拾、学年/学期目标修改范例
拾壹、学校专业团队人员如何参与学年/学期目标的订定
拾贰、短期目标与学习评量的撰写
第4章 优质IEP范例
第5章 IEP相关资源汇整(曾彦翰 萧素祯 黄瑞珍)
壹、基本资料表单汇整
贰、个案基本资料:补充表单
参、全人评量资源汇整
肆、身心障碍学生非正式评量检核表汇整
伍、台北市国民中小学身心障碍资源班专任教师能力自我检核表
陆、台北市国民小学身心障碍学生个案辅导评量检核表
第6章 学校融合教育相关资源(黄瑞珍)
壹、特教相关的书籍影带
贰、融合教育校园配合活动
第7章 学校特殊教育经营与管理(黄瑞珍)
壹、台北市身心障碍教育白皮书第二版
贰、特教行政表单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很专业,但感觉里面会包含很多实用的东西,尤其是“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的设计与目标管理”这部分,听起来就很重要。我在学校里经常看到一些特教老师在 IEP(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制定上花很多心思,但有时候也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不知道该怎么更有效地去顾及到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我尤其好奇的是,这本书在“设计”这个部分会提供哪些具体的工具或方法?是不是会有一些范例可以参考?毕竟,看到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容易让人理解和吸收。而且,“目标管理”这几个字也让我很有兴趣, IEP 的目标订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进步,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清晰、可行的方法来设定和追踪目标,那真的会是太棒了!另外,书名中的“优质”两个字也给了我很大的期待,希望它能帮助老师们突破瓶颈,做出真正“优质”的 IEP,让每一个特教孩子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轨道上前进。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 IEP 的撰写是个挺耗费心神的工作,特别是要精准地去评估孩子的各项能力,并且据此制定出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太难达成的目标。这本书名《优质IEP: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的设计与目标管理》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量身打造的。我特别期待的是它在“目标管理”方面的论述,因为有时候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写 IEP,但后续的追踪和评估却做得不够系统,导致计划的执行效果打不佳。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追踪进度的框架?或者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评估目标的达成率?另外,在“设计”的部分,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强调“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这意味着 IEP 不应该是一份标准化的文件,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来量身打造。这本书在这方面会不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如何通过观察、评估和沟通来深入了解孩子,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思路,让我们能够更灵活地应对不同的挑战。
评分最近一直在关注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些发展,看到这本书名《优质IEP: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的设计与目标管理》,觉得非常有吸引力。尤其是在台湾,特教资源相对有限,如何最大化 IEP 的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很有温度,也符合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我很好奇,作者在“设计” IEP 的时候,会提供哪些创新的思路?是更强调个别化的教学策略,还是有更系统性的课程规划方法?而“目标管理”部分,这在 IEP 执行过程中常常是大家比较头疼的部分。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的评估工具,或者如何有效地监控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实用的技巧,让 IEP 不仅仅是一纸文件,而是真正能够驱动孩子进步的有效工具。这本书的附光碟也让我很有期待,不知道里面会包含哪些实用的多媒体资源,也许是教学影片、评估工具的电子版,或者是一些案例分析的补充材料,这些都会极大地提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特殊教育一线工作的老师, IEP 的撰写与执行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但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些公式化,不够灵活。这本书名《优质IEP: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的设计与目标管理》听起来就很有研究价值,尤其是“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这一点,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更好,仍然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的。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在“设计” IEP 的过程中,会提供哪些更具前瞻性的方法论?是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是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尤其是在“目标管理”方面,我们常常会面临目标设定的模糊、评估的困难,以及缺乏持续性的追踪机制。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更科学、更系统化的目标设定和评估框架?比如,如何将宏观目标分解成微观、可操作的步骤,并有效地记录和分析孩子的进步数据?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提高 IEP 的质量和有效性,最终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评分我是一名对特殊教育充满热情的家长,每次看到 IEP 这个词,心里总是既期待又有点忐忑。期待是因为知道 IEP 是为了让我的孩子获得更适合的教育,忐忑是因为有时候感觉 IEP 的制定过程似乎有点“官方”,不一定能完全抓住孩子最核心的需求。这本书名《优质IEP: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的设计与目标管理》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以特教学生需求为本位”这几个字,这正是我们家长最看重的!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从哪些角度来解读“需求”,是仅限于学业上的,还是会包含社交、情感、生活自理等更全面的面向?而“设计”的部分,它会教家长和老师们如何一起合作,去“设计”一个真正符合孩子特质的 IEP 吗?我更关心的是“目标管理”, IEP 的目标能否真正落地,实现起来有多大难度,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方法,让我们家长也能参与到目标的设定和追踪中,成为 IEP 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我希望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更顺畅的沟通桥梁,让 IEP 成为我们和学校共同努力的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