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化社会已全面到来。今日美国大多数人的预期寿命高达八十岁,有超过二十年的时间在退休状态下度过,这是人生中的黄金岁月,成熟且自由,可以尽情享受生命。但研究结果却提出一项值得注意的警讯:六十岁以上的人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正逐渐升高。到医院看病的老年人当中,每六个人次就有一次是与忧郁有关,而养老院的住民中,每两人就有一人有忧郁症。而且,年长者的自杀机率是其他年龄层的五倍。
米勒博士和雷诺博士是知名的老人精神医学权威,一生事业都奉献于老年忧郁症的领域,他们的研究大幅推进了我们对老年身心健康的认识。《老年忧郁症完全手册》总结了他们过去二十年的临床经验,为关心老年忧郁症的读者提供完整实用的丰富资讯。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1.了解老年忧郁症:许多人以为,老年人经常病痛缠身、失去亲友、体力衰弱,当然会忧郁。但老年并不一定要跟「忧郁症」画上等号。忧郁症是一种疾病,而不是老化过程的一部分。了解老年忧郁症的相关症状、引发它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成因,可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适时寻求医师协助或进行诊断。
2.评估与治疗:过去医学界很少注意到老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但今日只要有足够的经验,许多医师都可以对老年忧郁症进行完整评估。书中对于谈话治疗、药物治疗、其他另类疗法的适用情况,都进行详细讨论。
3.长期远离忧郁症:关于老年忧郁症的一项好消息是,它的治癒率相当高,超过80%罹患忧郁症的长者,在接受适当治疗后,都能完全康复。但光是康复还不够,能持续保持身心健康才算成功。本书强调「成功的老化」,鼓励老年人好好规划人生的最后阶段,接受自己的角色、活着的意义、此生的成就,同时保有自尊和满足的感觉。
作者简介
马克.米勒(Mark D. Miller, M.D.)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及「韦斯顿精神医学研究院及治疗中心」(Western Psychiatric Institute and Clinic)的老年忧郁症预防门诊医学主任。
查尔斯.雷诺三世(Charles F. Reynolds III, M.D.)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精神医学、神经学与神经科学教授,也是「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赞助的「老年情感疾患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for Late-Life Mood Disorder)主任。
译者简介
李淑珺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及圣安德鲁大学进修。目前为自由译者。译着包括:《心理治疗的道德责任》、《生命的哲思》。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温暖,颜色柔和,不会让人觉得沉重。我翻了几页,发现里面提到的老年忧郁症的症状,有些我真的很熟悉,像是我身边长辈偶尔会流露出的那种无精打采,或者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书里似乎没有用太专业的术语,而是用很生活化的例子来解释,读起来不会有压力。我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给有忧郁症的老年人看的,也许更适合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了解这些症状,能够让我们在和长辈互动的时候,更能理解他们的情绪,知道什么时候该多关心一下,什么时候该给予适当的支持。我特别在意的是,书里是否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来帮助长辈走出阴霾。毕竟,光知道问题所在,有时候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怎么去解决,怎么去陪伴。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让我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家里的长辈提供一个更舒心、更有支持的环境。
评分老实说,我对于老年忧郁症这个话题一直有些模糊的概念,觉得可能是年纪大了,心情不好也正常。但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片段后,我才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远超我的想象。它似乎在强调,老年忧郁症并不是简单的“想开点”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专业的理解和细致的关怀。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患上忧郁症?是社会角色的转变?是身体机能的衰退?还是失去亲友带来的打击?我觉得,理解了根源,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去应对。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似乎很平易近人,没有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优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患有忧郁症的长辈沟通的技巧,因为有时候,说错话可能会让他们更受伤。
评分我最近在找一些关于长辈心理健康的资料,因为我发现有些长辈似乎变得越来越孤僻,以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做了,整天就待在家里,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很全面,我好奇里面到底有哪些内容。我希望它能从根本上解释老年忧郁症的成因,是生理的改变?还是心理的因素?又或者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希望它能详细地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忧郁症的产生。而且,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早期识别的信号,让我们这些做晚辈的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而不是等问题变得严重了才后悔。如果书中能够列举一些具体的行为变化,或者是一些可以通过对话了解的迹象,那对我来说会非常有帮助。我想,了解了“为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怎么做”。
评分我之所以会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我身边有亲人正好面临着这样的困扰。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陪伴”的指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介绍疾病本身,更能教导我们如何成为长辈坚实的后盾。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的陪伴方式?比如,如何鼓励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如何帮助他们建立新的社交圈?如何处理他们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关心。我觉得,对于老年忧郁症的治疗,除了专业医疗的介入,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指引,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厚度,看起来内容相当扎实,应该涵盖了很多方面。我特意浏览了一下目录,发现它似乎在探讨老年忧郁症的多种表现形式,不只是单一的“不开心”那么简单。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被大家普遍忽略的症状,比如身体上的不适,或者是一些认知上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老年忧郁症的刻板印象,认识到它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另外,我对书中关于治疗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它会不会介绍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比如药物治疗,心理咨询,还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科学、可靠的治疗建议,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长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给那些正在遭受忧郁症困扰的长辈们带来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