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企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课程、教学以及评量这三大主轴阐释学习者在求学过程当中所可能遭到的「偏误」。这些偏误很可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错误地改造了学习者,耽误了学习者的青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我把这些不受欢迎的结果称为「上学的代价」。
作者简介
杜炳伦
(M.Ed., University of ldaho)为资深教师。美国爱达荷大学,课程与教学硕士;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校区(University of Tennessee - Knoxville),应用教育心理学博士班。曾荣获田纳西大学,教育.健康.人类科学学院,特拉维斯.霍克(Travis Hawk)学术杰出奖。译有《阅读统计与研究》(Reading Statistics and Research),此书为风行美国三十余年的长销着作。英文着作〈Percentile and Percentile Rank〉(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收录于《Encyclopedia of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s》(测量与统计百科全书),由美国圣哲出版商(SAGE Publications)发行。平时喜好运动、旅游以及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
序言..............8
第一章 学校到底在教些什么..........12
第一节 知识怎么变成了学校课程....13
第二节 你需要什么样的课程.....21
第三节 警语.......27
下午茶时间.......29
第二章 课程的授予—自由与奴役的争斗....30
第一节 课程媒介观点............31
第二节 派别的症结点........35
第三节 网路教学对照实体教室.....41
第四节 警语...........45
下午茶时间................46
第三章 教科书所扮演的角色...................48
第一节 教科书的形式. .......49
第二节 教科书的统一与否......54
第三节 关于教科书的警示..............58
下午茶时间................61
第四章 面包发酵了没...................63
第一节 课程的本质与评估其效果的方式.............64
第二节 影响课程效果的因素.......73
第三节 影响课程评鑑的因素.........77
下午茶时间..........82
第五章 鹦鹉说话不稀奇........84
第一节 教学历程所使用的原则......85
第二节 关于教学原则的警示......98
下午茶时间..............101
第六章 五大教学方法...........103
第一节 合作教学法.............104
第二节 共享集思法..........106
第三节 文学探究法.............111
第四节 建构教学法...........113
第五节 演讲式教学...........116
第六节 注意事项.................117
下午茶时间...............119
第七章 因材施教..................121
第一节 学习代偿倾向...............122
第二节 多向潜能....................124
第三节 学校风气.........................127
第四节 能力分组....................130
第五节 男女分班.........................133
第六节 警语....................135
下午茶时间.......................138
第八章 教学有效乎...............139
第一节 教师层面.................140
第二节 学生层面.................142
第三节 家长涉入的警示..............148
第四节 教学效果与教师评鑑........152
下午茶时间..................154
第九章 评量能够代表些什么........156
第一节 评量的定义.............157
第二节 评量的特征....................162
第三节 评量的根源与设计............164
第四节 关于评量议题的警示.........166
下午茶时间.....................168
第十章 主人是谁...................169
第一节 两大评量类目..........170
第二节 不同门派所青睐的评量方式.....175
第三节 纸笔评量的题型..........178
第四节 警示...............186
下午茶时间.....................188
第十一章 错估与迷惑....................189
第一节 评量的鑑别力...............190
第二节 评量的可信程度............192
第三节 评量的有效程度..................195
第四节 以信度与效度归类评量.......196
第五节 标准化作文评量..........197
第六节 警语...................200
下午茶时间...........................203
第十二章 数字的份量....................205
第一节 分配曲线.....................206
第二节 百分率...................208
第三节 百分等级与百分位数.............212
第四节 警示....................214
下午茶时间...............217
第十三章 从哲学到实践..................219
第一节 哲学观点与课程.............220
第二节 从课程到实践.................222
第三节 警语.......................227
下午茶时间...........................228
第十四章 随笔杂谈....................229
第一节 霸凌现象与校园枪声......229
第二节 教育与财富.......................232
第三节 从天才到性工作者................233
第四节 新住民子女的教育....................235
第五节 国民素质与国力.................236
第六节 教育的灵异现象................237
第七节 校园的民主化....................239
第八节 教师的精神耗尽现象..............240
第九节 蜡烛两头烧....................241
第十节 成人教育的缺憾................242
第十一节 美国教育改革与台湾教育改革......244
下午茶时间......................248
第十五章 契机........................249
第一节 教育新四维.........249
第二节 警示.......................255
下午茶时间........................256
后记.....................258
参考书目................260
附录一 课程编排表.....................262
附录二 解放派的学习单作业范例..............263
附录三 非量化课程检核表....................264
附录四-A 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问卷...........265
附录四-B 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问卷(简化版)...266
附录五 教学效果之教师层面自评表.............267
附录六 教学效果之学生评鑑教师问卷............269
序
本书企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课程、教学与评量这三大主轴,阐示学习者在求学过程当中所可能遭遇到的「偏误」。这些偏误很可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错误地改造了学习者,耽误了学习者的青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我把这些不受欢迎的结果称为「上学的代价」。
对于教师或教育政策制定者而言,书中所论述的观点能够提醒自己避免这些偏误,进而埋没了学生的潜能或推行错误的计画;对于家长,如果你细心阅读本书的每一个字句,你将
能够以更正确的态度理解孩子的学习困难,老师与学校的做法,本身家教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当作是个人的学习指南;至于其他对教育有兴趣的社会大众,本书企图让你了解「上学」二字所能代表的实质意义。
本书的完成,是我在小学服务多年之后,去美国读完教育研究所再回来台湾教学之时。因此,我是以一位资深教师暨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述说更贴近于现实状况的「东西」。我期望这样的做法,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以更适当的态度来关心我们的教育,面对可能的困境,进而改善我们的未来生活品质。虽说本书的写作观点源自于教师,但是各行各业的读者们,不论您是家中有在学的孩子,或是想把本书当作是个人学习指南,当你看见「教师」二字时,就请进行角色的互换以求取更为深刻的理解。要能够对某件事情能有正确的批判,就必须先对其有全盘的了解,然后才能产生个人的见解。本书的写作风格就是要让读者先行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幕」,那么尔后当您自己或您的孩子(或学生)遇到了学习的瓶颈时,迷惑与非理性出现在脑海里的机率就会降低。
另外,我想要强调,本书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学校教育。
然而,我们知道,家庭教育总是发生在学校教育之前。据此,如果您的小孩尚处于学前以及入学阶段,请把本书的概念运用在您的家庭教育哲学里。完全依赖学校教育,很可能会使自己丧失身为父母的权利与义务。在阅读建议方面,当您咀嚼本书时,你会看见一些註解,请使用电脑网路无远弗届的特性,查询这些註解里边所提到的人名或是理论,这样的延伸阅读方式,充分利用了资讯时代知识共享的特性,相信您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也不要忘了,一起与朋友讨论在每章结尾之处的「下午茶时间」,包含在这部分里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刺激读者产生独特的教育见解。
本书初稿完成于一年多前,但是我并不急着交由出版社出版。我希望借由将近一年的时间,透过新闻资讯、家长见解、其他教师的口述,让经得起考验的论点沉淀下来,修改与拿去不适宜的文字表述,达到去芜存菁之目的。我期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仅仅只能是「潮流」二字所能代表的东西而已。最后,我殷切盼望看过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能持有一种企图,那就是尽心使自己或我们年轻一代的学习回报,大于所付出的代价。这也是本人当初决定下笔写出这本书的宏愿。在此献给各位一句箴言:「教育永远也不嫌晚。」愿本书的灵魂浇灌您饥渴的心灵!
杜 炳 伦 台北 听雨轩 九八年 夏
《上学之代价》这个书名,瞬间勾起了我无数的回忆。我当年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为了多挤出一点学习时间,我甚至牺牲了每天的午休和晚饭后的娱乐活动。我记得有一次,因为熬夜学习,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精神不济,差点出了洋相。我的数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先生,但他看到我疲惫的样子,却在下课后悄悄地给我讲了一个鼓励的故事,还送了我一个苹果。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声的支持和关怀,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努力下去的决心。
评分读《上学之代价》,我立刻想起了当年为了升学,牺牲了多少青春的时光。我还记得,高考前的那一年,我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每天的生活就是学校、图书馆、家,三点一线。父母也为了支持我,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早早地给我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还经常鼓励我。我曾经因为压力太大而情绪崩溃,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泣,是父母在我门外轻轻地敲门,给我送来一杯温水,告诉我“没事,慢慢来,你已经很棒了”。那种温暖和支持,至今仍然是我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上学之代价》光听书名就勾起我好多好多回忆。以前在台湾念书的时候,家境并不算优渥,父母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能念书,真的是省吃俭用,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给自己买。那时候,书本和学费是家里最大的开销,每次收到学费通知单,总觉得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心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高中时就半工半读,白天上课,晚上和周末去餐厅打工,洗碗、端盘子、擦桌子,什么都干。手上的皮肤总是粗糙不堪,肩膀也常常因为长时间站立和搬东西而酸痛不已。但每次看到父母因为我能继续念书而露出的欣慰笑容,就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评分读《上学之代价》让我仿佛重新走过了一遍求学之路。尤其书中提到家境清寒的学生,为了学费和生活费所付出的努力,让我感同身受。我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家里是单亲,母亲一人打三份工养活他。他每天早上骑着一辆破旧的脚踏车,早早地就到学校,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念书,中午也总是吃自带的馒头和酱菜。夏天的时候,他的汗水湿透了校服,冬天的时候,他因为没钱买厚外套,身体总是冻得瑟瑟发抖。但即便如此,他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们都默默地钦佩他,也学着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本书,让我又一次审视了教育的意义。我回想起,为了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我曾经不得不打三份零工。白天上课,晚上去咖啡店做服务员,周末再去图书馆帮忙。那段日子非常辛苦,我常常在打工的间隙,在厕所里偷偷地打个盹。但我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知识可以改变我的命运,我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也不能辜负自己对未来的憧憬。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本书,我才刚翻开几页,就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点头。它让我想起了当年为了挤进一所理想的大学,夜以继日苦读的日子。那时候,补习班是标配,为了买几本据说能提升成绩的参考书,我省下了一整个学期的零用钱。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依然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历史年代,有时候还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失眠。记得有一次期中考,我因为感冒发烧,头昏脑胀地走进考场,感觉脑袋一片空白。出来的时候,看到其他同学都一脸轻松,我心里那个滋味,真是五味杂陈。那段日子,我牺牲了许多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光,甚至连家庭聚会都常常因为赶功课而缺席。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个书名,立刻唤醒了我那些在求学路上奋斗的日子。我曾经为了能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错过了许多重要的家庭聚会。我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夜,我还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父母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理解并支持我。他们默默地给我送来热腾腾的饺子,并告诉我“外面很冷,照顾好自己,学习最重要”。那种无私的爱和理解,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当年为了能支付学费,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我记得,高中时我每个周末都会去一家速食店打工,从中午忙到晚上,手上常常被油烟熏得又红又肿。那时候,我的同学都在周末去逛街、看电影,而我却在厨房里忙碌,虽然辛苦,但每次拿到薪水的时候,我都觉得无比踏实。父母也看在眼里,心疼我辛苦,但他们也知道,这是我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我学习独立和承担责任的过程。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本书,从书名就充满了力量。它让我回想起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辛劳。我家在乡下,小时候读书的路程要走半个小时,我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踩着泥泞的小路去上学。那时候,学校的设备很简陋,一张桌子两个人挤,冬天没有暖气,夏天也没有空调。但即便如此,老师们依然尽心尽力地教导我们。我记得有一次,我的鞋子破了,我不好意思告诉父母,就用胶带缠着继续穿。我的班主任发现了,默默地给我买了一双新鞋,那天我感动得偷偷掉眼泪。
评分《上学之代价》这本书,让我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青涩又充满憧憬的年代。我至今还记得,为了考取心仪的大学,我放弃了许多和朋友出去玩的机会,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晚上挑灯夜读到深夜。夏天的时候,教室里闷热难耐,冬天的时候,又寒风刺骨,但我依然坚持着。我的父母为了让我专心读书,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省吃俭用地供我读书。我常常看到母亲深夜还在为我缝补衣服,父亲则默默地在书房里批改我的作文,他们的辛劳我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