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的10个主张:台湾第一本有机食物主权倡导书

乐活的10个主张:台湾第一本有机食物主权倡导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有机食物
  • 食物主权
  • 乐活
  • 台湾农业
  • 永续发展
  • 健康饮食
  • 在地食材
  • 环境保护
  • 慢活
  • 农业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环境保育名人珍古德曾说:「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饮食,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我们还想吃得健康、吃得开心、吃得无所顾忌;却为何在看似多样化的食物前,无从选择。现代人是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提倡有机概念二十余年的李鸿图,要教你十种重新取回「食物主权」的方法,邀你一起用吃来改变世界,当然,也改变你自己。

  ◎食物也有主权?

  是的,每一口吞进肚内的食物,主宰着你的身体健康。全台湾第一位有机食物倡导者李鸿图,隆重推出最新的「食物主权」概念,提醒现代人,正视吃进口中的每一口食物,并省思大地之母的珍贵价值。

  ◎宁吃昂贵药品,却嫌有机价昂?

  当你因为有机商品价昂而却步的同时,请思考是否已因毒素食物,渐渐消耗自己的健康?与其如此,不如加入乐活一族,开始接触反映环境成本的有机食物。

  ◎「对时」食物的美妙滋味

  当超商随处可买得到「不对时」的蔬果、食物,你可以选择重新拿回主导权,购买「应时而生」的蔬果,因为你无从得知,「不对时」蔬果的背后,究竟喷洒了多少化学药剂,使其违背大自然订下的「天则」。

作者简介

李鸿图

  捍卫生态的绝地战将Jade Warrior
  有机乐活文化推动者

  李老师是位生态有机专家,拥有相关领域20余年的经验,创办妙鹰有机农产品品牌十五年,但对于推动大地环保却仍然一如新鲜人,始终热诚无比。

  倡导回归自然的李老师,坚持与土地共生、共长、共存、共荣。因为对环境日益恶化议题的关注,重新思考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悟觉自然生态有机农业,是兼顾经济与环保的再生产业,也是再现蓬莱仙岛的契机。

  土壤为大地之母,妈妈健康才能生出健康的小孩。面对现代人饮食与生活的隐忧,多年来老师除了以妙鹰有机实验农场身体力行自然农耕法,更默默推行自然的生活态度与尊重万物生命的理念,希望让更多人在自然法则的体悟中,享有真正健康而快乐的生命,同时也为大地环保尽一份力量。

  经历
  中华绿文化协会理事长(创办人)
  妙瀛国际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办人)
  妙鹰有机实验农场、种子的家创办人
  职训局、农委会农业改良场讲师
  中国生产力中心专家顾问
  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组长
  现代管理月刊经理
  工商时报分社主任

  重要事蹟:
  首获台湾有机第一品牌-妙鹰((王留)公农业产销基金会,1998年)
  首建台湾第一个有机蔬菜物流中心
  首开有机产品进驻百货公司先河
  首先保证价格收购有机农产品
  首用有机蔬菜全年均一价制度
  首个台湾有机认证-MOA起草人之一

  着作:
  乐活的9个觉悟-台湾第一本乐活有机概念书(联合文学,2007/1)
  乐活的10个主张-台湾第一本有机食物主权倡导书(联合文学,2009/12) 

  学历:辅仁大学企管系毕业、中兴大学企研所企经班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以平常心经营乐活人生 林英辉
推荐序二 圆融身土无二的智慧 林聪明
推荐序三 减过度!增过少!快乐过日! 谢锦祥

作者序─现代人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主张一─探究食物标签背后的故事
食物不是长在超级市场
愉快均衡饮食是根本
营养成分是选择食物的迷思
土壤是了解食物生产全程的根源
好食物生命能量充沛

主张二─照顾地母是有机乐活不二法门
崇敬地母的原始烧垦智慧
人类文明发展使土地退化衰病
土壤好坏决定食物优劣
地表上下奥妙循环
不离不弃侍我母

主张三─用真诚创造如实有机
难定义的有机农业
没有100%的有机农业
化学农业思维式的蒙混有机
有机农业的正确观念

主张四─耐心守候「对时」的妙滋味
食物应季而生!人应顺时而食!
人催熟食物反被催
延长保存有妙法,牺牲健康非必要
等待,让食物更美味

主张五─吃在地食物吃出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少让食物长途旅行
万物回归餵养大地妈妈让能量永续
台湾食物好又多

主张六─尊重农业并给予鼓励
从以农为本到农业末日
我们可以放弃农业吗?
不永续的工业文明犹如一条死胡同
供需之外尚有无形黑手操弄市场
有钱也买不到食物的粮食危机近在眼前
有机农业解决三大问题
创造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
堆肥取代化肥,减少垃圾问题
回复俭朴价值观,纾解社会问题
绿金时代,有机有了商机
农业是生命的产业

主张七─支持有机的珍贵价值
政策导致食物低价化
低价无法反映环境成本
有机贵得离谱或有理?
支出反而降低?
公平交易与利润分配

主张八─天然ㄟ食物尚好
加工食品加了什么?
积「多样少量」成「危险多量」
隐藏的添加物,隐藏的危险
用加分的心情吃天然有机食物

主张九─今天回家做饭、吃饭
明知不可吃,却还是吃了
垃圾食物会让人上瘾
广告悄悄影响了我们的口味
重拾吃饭的乐趣

主张十─珍惜食物,过简朴生活
八亿人挨饿,十亿人超重
以快乐衡量人生
由奢返俭,珍惜所有
但愿人人作大地农夫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以平常心经营乐活人生

  这些日子以来,「乐活」一词变得很夯,几乎已成为许多行业的流行语,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追求有机食物、追求健康、追求养生,形成一股热潮。

  对气候暖化的担忧人士,则唿吁能减碳,鼓励使用各种替代能源,加强环保意识,重视产品的绿化回收与再制造,唤起制造业与农业新一轮的革命。

  尽管有毒食品一再在社会上引起恐慌,但是,有了这些事情的发生,引起大家来重视,这是改革的契机,台湾的产业才能重生,更好的生活品质才能塑造起来。

  对向往节约朴实生活的人,则选择远离都市远离政治、远离工作压力,去寻找一个仍保留自然气息的郊区或农村,没有紧凑的生活步调,去过恬适的神仙眷侣生活。

  什么是乐活,就是活得很快乐、很健康、很恬适、很节约,不奢华。就像马祖道一所谓「平常心是道」,反过来讲就是「道是心常平」,只有心常平才会不起心动念,没有慾望,崇尚节俭。也如陶渊明「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农、种菜、吃有机。所以说,乐活就是生活的品质(Quality of Life)。老祖宗一直过的是有机生活,其实追求有机生活不是创意,而是在复古。

  李鸿图先生从事有机事业多年,一路走来,格外辛苦,走入这一行,要作先锋,就要承受孤独,但他不气馁,他出书、到处演讲,开始有了回响。且看看卖场的蔬果区已出现专设的有机蔬果区以作区别。虽然大家对有机有不同的认知,水耕或在採收前不施化肥,都被称作有机,其实老祖宗所用的自然肥应才是真正有机,这是不会错的。

  由于价格昂贵,有机蔬果被消费者视为高一等级,那么,价格为什么较昂贵?被哄抬吗?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吗?投入成本较高吗?这是最需要寻求答案而加以克服的。

  作者这本新作《乐活的10个主张》,真正用意应该是在鼓吹提升生活品味的十个途径,借此而引领对有机食物及乐活有更大的风潮。

  鸿图先生是乐活的先觉者,有机行业的实践者,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他的这本新作读来非常流畅,很有内容,让人一口气想把它读完,虽然书不是很厚很长,但很具启发作用,我很乐予推荐。

林英辉(政大名誉教授,企管系兼任教授)

推荐序2

圆融身土无二的智慧

  我与鸿图结识于民国七十五年,算算时间已约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当时他在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服务,后来我到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废弃物管理处任职时,他承办署里委办的「公民营事业废弃物清除处理讲习训练班」业务,自此跟环保结了缘,也种下从事有机农业的种子。

  多年来,鸿图给人的感觉一直比较像是个老师,我认为他从事的是「社会教育」,秉持关怀大地妈妈的真诚理念从事农业,在实务中,企图让消费者了解「如实的有机蔬菜」得从照顾土壤开始,许多年前他率先倡导「健康的蔬菜虫不吃」,因为一如充满正气的健康人体,是不容易生病的,蔬菜会有虫害,那是栽种过程虽然没有喷洒农药,但由于没有照顾好土地,蔬菜本身不够健康才导致病虫害,但多数人却以为没有喷农药有虫吃的菜才是有机蔬菜,他的这种理念直到这几年才慢慢被市场接受。

  前年他出了第一本《乐活的9个觉悟-台湾第一本乐活有机概念书》,阐释有机乐活的理念,如今再接再厉出版第二本《乐活的10个主张-台湾第一本有机食物主权倡导书》,借着书可以将理念扩及一般民众,让更多人明白有机饮食的内涵,这更具有教育的功能!

  当有机饮食逐渐蔚为风潮,乐活风吹起,这本《乐活的10个主张》提醒国人,关注有机不单从「实用」价值取向,有机乐活应该从生态维护做为启点,当供应的一方只看到了「有机商机」,消费的一方只是为了健康因素,大家都从「我」出发,那不是有机农业真正的精神。大地有情,众生平等,书中指出,对于原本生存于土地的草木、生灵来说,人类是后来的「乞丐」,欲除之而后快,是「乞丐赶庙公」的自私行径,这实在值得我们深省。

  鸿图一直称大地为「妈妈」,养护母亲是为人子女的基本责任,佛家修持「大悲我母菩提心」,把众生都当母亲一样去尊敬爱护,事实上,当人谦卑,对于路边的一草一木一石都能礼敬时,人生才有了圆满的机会。

  本书「开张」(第一个主张)先探究食物标签背后的故事,就以「土壤」为起点,和坊间不同的是,这书没有落入食物的营养、食谱的配方等讲究饮食的技术,鸿图以业者的身份诠释有机农业,他说那很难周延定义,是一种文化,是生命的产业,就整体观点他唿吁「照顾大地妈妈是让人类永续发展的唯一路径,是有机乐活的不二法门」,这是对生态环境的大爱!

  盼对生命的爱能圆融出身土无二的智慧境界!那才是人类获取食物主权的无上妙法!

林聪明(教育部政务次长)

推荐序3

减过度!增过少!快乐过日!

  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伴随着太多的过度与过少。

  过度的急功近利、工业发展、经济成长、物质享受,过度的开发,资源浪费…..等;过少真正的往内关照自己,更过少的关怀他人、社会、大地、环境、自然。

  追求表相的成功与享乐,让人类缺乏自利、利他、利众的情怀,丧失了众生平等的慈悲,更无法培养自利既精利他必广的智慧。

  于是,人类自食自己所造的苦果-自然遭到破坏,气候异常、环境污染、土地遭到凌虐,也和健康的生活环境与食物渐行渐远,直到近几年,人类历经各种风暴、灾害、污染、疾病等重大事件,付出个体和整体惨痛的代价,才开始检讨省思,思索如何回归自然与简朴。

  在大家都不了解更不重视有机农业的年代,李鸿图先生却全心投入,他自称「大笨蛋」,孤寂却意志坚定地推展着有机产业近二十年,从宣导推广正确有机知识开始,进而协助建立体系制度,辅导整合有机产业等,直到今日有机蔚为风潮。他坚持着理念一路走来,锲而不舍的艰辛路程,我都亲身见证,深受感动。现在更出书以乐活的十个主张来倡导有机食物,实在是个有心人。

  期待我们经由本书更了解有机食物,尊重土地,支持有机产业,享受健康饮食,过着自然简朴快乐的日子。

谢锦祥(国际禅友会工商企业组执行长)

作者序

现代人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二○○六年九月,我在撰写第一本书《乐活的九个觉悟──台湾第一本乐活有机概念书》时,加州受到大肠桿菌污染的袋装菠菜在美国境内至少造成两人死亡,上百人感染,疫情扩及二十五个州,世界各地进口美国菠菜的国家也引起一阵「毒菠菜恐慌」,包括台湾。

  二○○八年九月,在我着手搜集资料撰写这本书时,中国大陆生产的婴儿奶粉和奶制品中,发现工业用有毒化学物三聚氰胺,受害的不只是中国大陆的消费大众,还有全球进口中国大陆奶粉的国家,当然,也包括台湾。

  这两起事件均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只是冰山一角。现代人饮食不虞匮乏,但在吃尽各种食物、食品的同时,却吃掉了健康甚至付出极大的社会成本,让我们不禁怀疑,现代人吃食物还是被食物吃??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从二○○六年九月至二○○九年八月发生在台湾的食品安全新闻:

2006.09 美国进口菠菜受到大肠桿菌污染
2006.10 台北县传出牧羊场遭戴奥辛污染
2006.11 中国输台大闸蟹被验出含有禁用的致癌抗生素-硝基(口夫)喃
2006.12 市售茼蒿菜高达五成检验有农药残留
2007.02 上千吨毙死黑心猪肉流入市面
2007.03 市售包装米一二%标示不合格
2007.06 部分超市贩售的虾仁检验出含二氧化硫
2007.07 进口美国猪肉与少数本土猪肉检验出禁药「瘦肉精」。
2007.08 市售豆素制品四六%违法添加过氧化氢或防腐剂苯甲酸超量。
2007.12 进口包装水售价昂贵却无特殊成分,部分号称硷性的海洋水商品,检测结果呈中性偏酸。
2008.01 通过认证的有机米被检验出残留农药
2008.01 年货糖果验出有伤身的化学色素,蜜饯则糖精过量
2008.09 中国大陆发生毒奶粉事件,受污染乳制品全面下架。
2008.09 日本含致癌物之工业米被当成食用米转卖,制成饼干、米果、烧酒,流入市面。
2009.01 市售花草茶近一半检验出残留农药
2009.01 市售朴菜抽验结果,每一件均含过量防腐剂「苯甲酸」
2009.05 奥地利进口知名饮品「红牛能量饮料」验出含有古柯硷成分
2009.07 国内速食业者用油验出酸值过高,还有超过标准值的重金属「砷」
 
  这三年,举凡蔬果、肉类、海鲜、乳制品、饮料、零食等都出过问题,「我们还能吃什么?」是许多人心里共同的疑问。

  不只是台湾,全球各地都为食品安全所苦,狂牛症、口蹄疫、禽流感,让以肉类为主食的欧美国家战战兢兢;中国大陆的黑心食品,更是让世界各国闻风色变,即使连自家人都忍不住写顺口熘嘲讽:

  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大米添加石蜡可增加亮度);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一种杀虫剂,可防止火腿招引蚊蝇和生蛆);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致癌化学色素,可增加食物色泽);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马林(具有强烈腐蚀性和刺激性的防腐剂,使火锅料保鲜、漂白);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防虫、漂白用);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和硫酸镁(高致癌物质,利用木耳的高吸溶性,增加重量);
  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增加牛乳中的蛋白质成分)。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事件,不论当时如何沸腾,随着商品下架、不法业者移送法办,都会逐渐自媒体中淡出,直到下一起事件再发生,才又提醒我们去思考,究竟要如何保障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二○○八年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让食物问题愈来愈复杂。

  在台湾,六年级世代以后的人,恐怕无法想像「买不到东西吃」,即使六年级之前经历过物资缺乏的世代,也很难相信打拚出经济奇蹟的台湾,将来会陷入粮食恐慌的危机;可是不管哪一个世代,都得面对食物价格逐年上涨的压力。

  由于气候变迁,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澳洲,连续干旱六年,稻米产量大幅减少;二○○七年底南半球最大碾米厂停工,三个月后国际稻米价格上涨了一倍。察觉到米荒的警讯,巴西、埃及、印度和越南等稻米生产国,为了确保内需,相继宣布限制稻米出口的政策。同时,欧美各国急于发展生质燃料,肥沃的土地不再种植粮食,而是用于生产乙醇的饲料玉米,导致粮食供应更加紧张。

  油价飞涨让粮食危机愈演愈烈,工业化国家从农药、肥料至农耕车,再到粮食运输系统一路都依赖化石燃料;石油涨价,粮食价格因此更加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全世界饮食习惯改变,对于肉类的需求增加,亦形成动物与人争食,原本供应给人的粮食,都变成餵养牲畜的饲料。肉类消耗愈多,粮价就会上涨,贫穷人就更加买不起粮食,饥饿人口就愈多,而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就愈少,据报导,随着全球物价升高,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遭到滥垦转种黄豆和养殖牛群的情况愈趋恶化。

  粮食危机对于已开发国家的人民来说,虽然食物支出比例提高,还不至于挨饿;但对于原本就将五○%至八○%个人收入都花费于基本粮食需求的低度开发国家而言,却是在存亡边缘徘徊。

  从海地到辛巴威,北韩到阿富汗,摩多瓦到车臣,数以千万计的贫苦人民已经买不起维持活命最低需要的玉米粉、糙米、或杂粮,正在饥饿边缘挣扎。原物料与石油价格飞涨导致的粮食危机,比发生战争、全球暖化或环保失控的危机更加严重。(陆以正,原刊于中国时报第F二版,二○○八年四月二十八)

  「全球粮食高价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世纪末,全球半数人口将面临饥荒」,这样的警讯着实让人惊吓,身在台湾的我们一下子也很难做出反应,大卖场里不是还有一元蔬菜吗?政府官员不也宣布国内稻米自给自足,还有三个月的安全库存?我们需要担心有一天有钱也买不到食物吗?

  恐怕是的。

  根据农委会二○○七年粮食供需统计,台湾稻米虽然有九六%的高自给率,小麦、玉米的自给率却不到十%,近十年来受西方饮食习惯影响,每人每年稻米的可供消费量逐年递减,小麦的消费量一年比一年增加,几乎占所有谷物消费量一半。这些数据的意思是,稻米仅占目前国人谷物饮食量的一半,另一半的粮食---小麦,几乎完全仰赖进口。小麦一旦无法进口,目前库存的稻米根本无法供应所需。

  除了小麦,糖及蜂蜜类、子仁及油籽类、牛肉、羊肉、乳品及油脂类等,均是高度仰赖进口的粮食种类,就整体而言,二○○七年以热量为权数之综合粮食自给率为三十.六%,较十年前降低六.六个百分点,这表示台湾愈来愈依赖进口食物,势必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与供应数量的影响,粮食自主性并不如想像中的高。

  总结来说,台湾所面临的食物问题,一是将来粮食可能会不足以供应国人需求,或是物价上涨导致贫穷、饥饿人口增加;一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是否安全?除了国内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镉米、绿牡蛎、戴奥辛羊、戴奥辛鸭蛋等事件,余悸犹存,搭着全球化便车飘洋过海而来的进口食物,也有「毒菠菜」、「毒奶粉」、「瘦肉精」的隐忧。

  这一本书---《乐活的10个主张---台湾第一本有机食物主权倡导书》延续《乐活的9个觉悟---台湾第一本乐活有机概念书》理念,从有机角度切入,提醒消费者从生态根本去思考,具体提出「乐活的十个主张」,倡导十种重新取回「食物主权」的方法。全球环境保育名人珍古德曾说:「吃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粮食问题不只是填饱肚子,实际上与一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及生态、文化等各个层面分不开,在全球化、自由化贸易的影响下,同时也改变了全世界的权力平衡。听起来很复杂,但要化解危机绝非不可为,庆幸的是,我们生长在台湾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要达到自给自足不是难事,只要我们能从思想上做一些根本的改变,认知到粮食危机关键不仅是我们个体,更是整个地球的生态,要拿回食物的主导权,不是只从饮食营养及习惯着眼,而是从生态的角度重新去面对问题,抽丝剥茧中自然能理出解决问题的头绪,那么,我们能够化解的不只是粮食危机,还包括全球金融风暴下摇摇欲坠的经济体系。

  我由衷相信,如果在台湾的每一个人都愿意用一种关怀、珍惜、感恩的态度,看待餐桌上的食物,及提供食物给我们的大地与人,用心吃、好好吃,对个人而言,吃得更安心、更放心,对全球来说,那是永续发展的基本!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触及我内心深处的书,关于我们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以更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书名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乐活”代表着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而“食物主权”则是一个我一直觉得很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概念。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棒的切入点。它并没有上来就灌输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台湾在有机食物领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特别被那些关于小型农场的故事所打动,这些农友们选择有机种植,并非为了追求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是出于对这片土地的责任感,对子孙后代健康的考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一方净土,也为我们提供了最纯净的食物。书中的一些细节描述,比如如何辨别有机认证的标识,如何在家中种植简单的香草,都非常实用,让我觉得有机生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从小处着手,融入日常。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她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去成为改变的一部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食物消费者,而是能够主动选择,为自己和为地球做出更有益的决定。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对“有机”这个概念抱有一种模糊的好感,觉得它意味着健康,但又觉得它离我的生活有点远,似乎是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看到了有机食物的真实面貌,以及它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书中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很多台湾的农友,他们投身有机农业,是出于一种对土地的承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他们放弃了许多便捷的化肥和农药,用更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更健康的土地和更安全的食物。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社区支持农业”(CSA)的介绍,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理想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模式,让双方都能感受到被支持和被信任。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基于信任和共享的社群关系。读完这本书,我不再觉得有机食物是遥不可及的,反而觉得它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真诚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的。它让我开始主动去寻找本地的有机农产品,去了解生产者的故事,去感受食物带来的真正能量。

评分

最近我对“吃什么”这个问题越来越感到困惑,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食品信息,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及时雨。它没有采用那种激进或煽动性的论调,而是以一种平和、理性、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认识食物的本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食物主权”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健康,更是涉及到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例,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食物的来源,为什么我们需要支持本地的有机农业。书中的案例分享,让我看到了台湾一些地方社区在推广有机食物方面所做的创新尝试,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意识到,食物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我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可能在为一种怎样的食物体系投票。这种思考是沉重的,但也是令人振奋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改变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食物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我对那些精心培育的有机食物,也多了一份感激之情。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生命力,那种绿意盎然的感觉,立刻让人联想到健康的食材和无污染的环境。翻开书页,我首先被那些充满故事性的照片吸引了,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台湾各地农友们辛勤耕耘的身影,也展示了那些色彩鲜艳、饱满诱人的有机蔬果。作者的文字朴实而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食物的敬畏。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阳光的温度,也体会到农友们对自然的依恋和对家园的守护。书中不仅仅是关于“吃得健康”的简单倡导,更深入地探讨了食物背后的故事,包括生产者的艰辛、环境的变迁,以及我们作为消费者所扮演的角色。我最喜欢的是其中关于“食物里程”的概念,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天餐桌上的食物来自何方,以及它们穿越了多远的距离才来到我面前。这种认知上的冲击,让我对“本地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促使我去思考如何支持那些离我们更近、对环境更友好的食物来源。整本书就像是一场关于食物的温柔对话,引导我去倾听土地的声音,去认识我们与食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去重新找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本来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说教式读物,但很快我就被它所吸引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她将科学的理念、人文的关怀和个人的体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乐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食物主权”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了,我们作为消费者,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市场上提供的食物,我们有权利,也有责任去选择那些对我们、对环境、对社会都有益的食物。书中的案例,比如一些学校开始推广营养午餐中的有机食材,一些城市社区开始建立自己的城市农园,都让我看到了有机食物在台湾落地生根的希望。这些都是切实的行动,而不是空泛的口号。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激情,但也保持着冷静的思考,她鼓励读者去发问,去质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被点燃了一样,开始对食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如何过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它让我明白,爱自己,从爱脚下的土地,从爱餐桌上的食物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