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构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AEYC)的报告书所支持的建构主义教学.
全书内容阐述发展幼儿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室里运用建构性教学的方式改变孩子,当中有很多物理知识活动的例子、再则是团体游戏,强调孩子在社会道德中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教学(constructivist teaching)落实在游戏导向的课程(play-oriented curriculum)明白显示幼儿的学习来自他们为了体验这个世界所做的努力。
游戏在高品质的幼儿教育里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发展适性幼教实务』(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的基本要素就在于由幼儿所发起和主导的,而由老师来支持的游戏。这种重视游戏的论点在幼儿教育与发展的领域里其实已行之数年,此书则是以现代的科学知识为基础来阐释.并导入更深层的讨论。
另外在NAECY的叙述里,学习过程还是着重其普遍性,并没有专注在特定的活动里。在讨论到落实适性发展课程的幼儿学习方法时也特别加强说明来揭示如何将教学的内容与幼儿智能发展的架构结合在一起。
译 序∕卢美贵
原 序
第一部份 认识建构主义教育
游戏导向课程的政治问题
结语
第一章 幼儿教育课程中的游戏:四种诠释
类型教室A与B:强调的重点在课业
类型教室C与D:强调的重点在发展
结语
第二章 建构主义教育的定义及其教学方法
一般性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教育的定义
结语
第三章 建构主义教室里的评量与表现
评量和发表在ABCD各类型的教室中的运作情况
执行有意义评量的原则
说明在评量中发现的意义
结语
第二部份 物理知识活动
幼儿物理推论能力的阶段性发展
物理知识活动的成功教学规准
教学原则
结语
第四章 影子游戏
ABCD各类型教室中的影子活动
影子活动是物理知识活动
幼儿的影子概念
影子探索活动的开始
影子活动的教学原则
结语
第五章 音乐科学化与艺术化的探索
三种引导幼儿自制乐器的方法
声音原理的介绍
幼儿的学习目标
教学原则
两种乐器的制作的活动引导
结语
第六章 烹饪的变化
ABCD各类型教室中的烹饪活动
将烹饪活动带入教室
教学原则
建构主义的烹饪活动是一种统整的课程
结语 151
第七章 排水与管中水流的实验
材料、活动和目标的意外发展
教学原则
结语
第八章 运用形状积木发展几何逻辑
材料与目标
比较A、B、C、D四类型教室中的几何活动
D类型教室中一项形状积木计画
D类型教室中幼儿参与形状积木活动的目标
教学原则
结语
第三部份 团体游戏
第九章ABCD各类型教室中的团体游戏
游戏的发展阶段
数理逻辑关系的建构
矛盾的角色
竞争的问题
教学原则
应用团体游戏进行数学教学
什么是数学游戏?
团体游戏对于数学教学及学习的价值为何?
幼儿学习目标
幼稚园应用数学游戏教学的实例
结论
第十章 西洋跳棋论题的变化
一个西洋跳棋的故事
西洋跳棋游戏的发展
结论
尾 声
附录一 幼儿理解影子原理的阶段性
附录二 台湾幼教主题网之省思……
附录三 我国五岁幼儿基本能力与学力指标建构
参考书目
英汉索引
這本書真是太及時了!我一直覺得在台灣,雖然大家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很多時候對於「課程發展」這塊,總是有種霧裡看花的感覺。尤其是我自己是幼兒園的老師,每天面對的都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要怎麼設計出既能啟發他們、又能兼顧學習成效的課程,真的需要有系統的理論支持。這本書的出現,就像一盞明燈,把許多過去模糊的概念都釐清了。書裡對於不同教育理念的探討,例如蒙特梭利、瑞吉歐、高瞻等等,都寫得非常深入,而且不是那種生硬的學術論文,而是結合了台灣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讓我讀起來很有共鳴。特別是書中提到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好多實際可行的建議,讓我這個每天在第一線的老師,頓時覺得更有方向了。之前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憑感覺教學,但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原來很多我直覺認為好的做法,都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這也增強了我對自己教學的信心。而且,書裡也探討了課程評鑑和反思的部分,這點對我來說更是太重要了,因為教育是一個不斷修正和進步的過程,沒有評估就沒有成長,這本書讓我知道如何更有系統地去反思我的教學,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總之,對於所有關心幼兒教育的老師、家長,甚至是相關科系的學生,這本書都絕對值得一讀,它能幫助你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幼兒教育課程發展的真諦。
评分這本書真的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最近在創業,正計畫開辦一間新的幼兒園,所以對於課程設計這塊,可說是焦頭爛額。畢竟是第一次,很多東西都想做到最好,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過去接觸過一些教育書籍,但總是覺得不夠全面,或者太過理論化,無法直接應用。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解決了我燃眉之急。書中關於課程發展的階段性探討,從目標設定、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到評量反思,每個環節都寫得非常清楚,而且提供了非常多實際的案例分析。最讓我讚賞的是,書裡不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還針對台灣的幼兒教育環境,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和考量,像是如何符合台灣的課綱要求,以及如何設計出在地化的課程內容。書裡提到的「課程在地化」這一塊,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希望我的幼兒園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融入台灣的文化元素,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國外的模式。書中還有關於家長溝通和學校行政管理的相關內容,這對於我這個即將成為幼兒園經營者的角色,更是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它讓我了解到,一個成功的幼兒教育課程,不僅僅是教學本身,還包含了許多隱性的環節。我會把這本書列為我未來幼兒園課程設計的核心參考資料。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幼兒教育」這個領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啟發。過去我一直認為,幼兒教育就是讓孩子快樂成長,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但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幼兒教育的課程發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它涉及到孩子身心發展的各個面向,以及如何有系統地引導他們探索世界、建構知識。書裡對於「課程」的定義和範疇,有非常廣泛的探討,讓我了解到,除了我們一般認知的學科知識,還包括了情感、社交、認知、美感、身體動作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書中對於不同課程模式的比較分析,讓我對各種教育方法的優劣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反思自己過去對某些教育方法的刻板印象。尤其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教師的角色」的探討,讓我了解到,老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甚至是孩子心靈的陪伴者。這讓我對未來的教學生涯,有了更明確的定位和期許。這本書不僅提供了理論上的深度,更具備了實務上的指導性,讓我感覺像是獲得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前輩的悉心指導,非常受用。
评分這本書的架構設計非常棒,循序漸進,從基礎理論的介紹,到實際操作的指導,都有條理地呈現。我特別欣賞作者在闡述複雜概念時,所使用的清晰且精煉的語言,即便對於沒有深厚教育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在探討各種課程發展理論時,並沒有直接給出「最好的」理論,而是鼓勵讀者去理解不同理論的脈絡和適用情境,並且強調「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這種開放性的思維,對於我在面對各種教學情境時,能夠做出更靈活、更適切的判斷,非常有幫助。我個人對於書中關於「課程評鑑與反思」的部分,感到特別受用。這部分不僅提供了多種評鑑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思考如何將評鑑的結果,轉化為對教學實踐的持續改進。這讓我意識到,教育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斷地自我檢討與調整,才能真正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對於我在幼兒園的教學工作中,提升課程品質,發揮老師的專業自主性,都提供了極大的啟發與實際的操作指南。這本書絕對是我個人在幼兒教育領域專業發展道路上,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書名聽起來有點學術,有點擔心會不會很難讀懂,畢竟我不是教育系的科班出身,只是個熱心的家長,想多了解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裡到底在學些什麼。但出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文字非常生動,而且舉例也很貼切。書裡雖然討論了很多理論,但作者用了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就像在跟我們聊天一樣。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裡花了很大的篇幅在講「遊戲」在幼兒課程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觀察孩子來設計更有意義的遊戲。這跟我之前認為的「玩就是玩,學就是學」的觀念完全不同。書中強調,遊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且是孩子最自然、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作者還提供了很多實際的觀察方法和記錄技巧,讓我回家之後,也能更有意識地去觀察我家寶貝在家裡玩耍的樣子,並且從中發現他的興趣和潛力。這本書讓我對「課程」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是死板板的課本或制式的活動,而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讓學習變得有趣又有意義。我也學到了一些如何在家裡,也能營造出類似幼兒園那樣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的方法,這對我這個新手媽媽來說,真的太實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