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纳斯与文学

列维纳斯与文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列维纳斯对美学的浪漫与伦理的责任之间的扞格,说明了他的反美学特性。然而,在其哲学着作中,却亦常引用不少文学作品。美学与伦理间无法化约的紧张关系,或许须借由伦理的清水,泼醒美学的狂热「脸庞」,方能开展脸庞的外部性与无尽伦理性。因此,本书旨在探讨列维纳斯伦理作为一种文学评论的可能,在文学作品的层层脸庞间,回应字里行间不同属性的他异唿唤。

本书收录的八篇选文为:

  美学与伦理:《葛雷的画像》中生命底层的弔诡
  面对敌人的脸庞:欧布莱恩越战小说中的他者伦理观
  家归何处?:玛莉莲.罗宾逊《管家》中「居住」与「家」的伦理面向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唱歌》中伦理关系的可能性
  中性的脸庞: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与他者
  自传?他传?:牙买加.琴凯德《我母亲的自传》里的生命伦理
  安居与脸庞:朱天文《炎夏之都》的叙事伦理
  「回家最好赶在天黑以前」:苏伟贞《离开同方》里的空间、语言、与居家

作者简介

赖俊雄

  英国诺丁汉大学批判理论及英国文学博士。现任成功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课程主要有:「美国文学」、「文学批评」、「德悉达:文本、政治及伦理」、「傅柯:知识考古学、权力系谱学及自我的技术」、「列维纳斯专题研究」等。研究领域包括批评理论、当代英文文学与全球化研究。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主编Gender and Representation(书林),及「傅柯与文学」(书林)一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1 〈绪 论〉 光影之间:列维纳斯的美学与其问题 赖俊雄

37 〈第一章〉 美学与伦理:《葛雷的画像》中生命底层的弔诡 陈明秀

71 〈第二章〉 面对敌人的脸庞:欧布莱恩越战小说中的他者伦理观 陈慧琴

111 〈第三章〉 家归何处?:玛莉莲.罗宾逊《管家》中「居住」与「家」的伦理面向 刘玉雯

135 〈第四章〉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唱歌》中伦理关系的可能性 庄渊智

157 〈第五章〉 中性的脸庞: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与他者 卢天惠

187 〈第六章〉 自传?他传?:牙买加.琴凯德《我母亲的自传》里的生命伦理 陈彦宏

219 〈第七章〉 安居与脸庞:朱天文《炎夏之都》的叙事伦理 罗夏美

255 〈第八章〉 「回家最好赶在天黑以前」:苏伟贞《离开同方》里的空间、语言、与居家 岳宜欣

图书序言

光影之间:列维纳斯的美学与其问题
赖俊雄

艺术力求朦胧隐晦,它是夜的落降,是幻影的侵蚀。以神学术语来说,艺术不属于启示的范畴,其亦不归于创世之初,两者反而背道而驰。(Levinas, “Reality” 132)

一、 前言
光影之间,我们得以看到人类文明开展的源头与深层结构。不管是中国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生前「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双眼「化为太阳和月亮」;或是夸父追日,不自量力地「与日逐走」,穷其一生追逐着遥不可及的一团烈火;或是犹太旧约圣经中,上帝开创世纪,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造了光之后,世界就有日夜的光明与黑暗;或是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为了偷火给人类,触怒宙斯,换来日日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痛苦的故事。 东西方人类的古文明对「光」的迷恋与偏执,可说是一种「集体潜意识」,一脉相承,异曲同工,甚至数千年至今,未曾稍稍消减或改变。因为,光与影的结合,让「视觉」所开展的世界成为一种可以被认知的现实。人做为渴望「真理」的「视觉」性动物,永远必须活在光影符号与图画意象的世界。想想,不管是随性漫游大楼林立的街头,或半夜打开百余频道的电视,或顺手翻阅图像化的报章杂志,或任意遨游无边的网路世界,我们均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二十一世纪仍是一个全面视觉符号化的时代。

或许我们要问:为何光影之间所建立的视觉现象,是人类建构真理最重要的手段?具有理智的观看主体又如何转化自身成为一个客观真理的合法言说者?想是,人类眼、耳、鼻、舌、身五种符号接受器官,所产生的色、声、香、味、触五种经验感觉中,以视觉最具信度与效度。因为它接受讯息的范围最远也最广,因此也最客观。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如梵谷〈星夜〉(Starry Night)中,几千万光年外无数旋转,绽放光芒,辉照人间的星子,但我们却无法听到它们的声音,闻不着也尝不到它们的味道,更不可能伸手抚月摘星。除此以外,视觉意象也是建构人类意识与记忆最重要的元素。在白天,人类对过去的不断追忆、对未来的无尽想像、以及对当下窗户外的一切遐思,或在晚间,跨越时空,超乎想像,千奇百怪,纷纷出笼的梦境,无不依赖自身视觉的图库与功能。视觉成为人类在形而下的唯物感官世界中,追寻形而上真、善、美最快捷「向上修养」的自我技术。

光影的视觉问题也是列维纳斯检视艺术的重要面向与基础。事实上,他最着名的艺术评论文章即命名为〈现实与其影子〉(“Reality and Its Shadows”)。不可讳言,相较于哲学与伦理的领域而言,列维纳斯较少讨论美学概念。列维纳斯一生的美学论述,大都集中于柏拉图式「再现」的艺术批评—认为艺术作品本质上是模拟与崇拜偶像的客体,因此无法凸显我们对无尽他者的伦理责任。列维纳斯指出:「艺术的首要步骤即在取代事物的影像。取代的是影像,而非概念。概念是事物被捕获(grasped)之状态,成为可理解之物」(Levinas, “Reality” 132)。换言之,抽象的艺术作品是在以「捕捉作为一种释放」(grasping as releasing)以及「以再现呈现非再现」(representing as not-representing)。尽管此种美学理念有明显的「矛盾」之处,实际上却与「他者」为实体与绝对经验有相类似之处。为了探讨列维纳斯式美学在光影之间的伦理意涵与问题,作为本书的导论文章,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章节:一、西方「视觉真理」式美学;二、列维纳斯反美学论述;三、美学蕴含的伦理面向与问题;四、结论:伦理做为一种文学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