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經穴學最初完成於1963年5月,以鍼灸臨床和正確取穴位為主。本書是由黃帝內經中的經絡穴道篇取穴的方法為本,以西醫的解剖學為主,曆經五次的修訂,終於有完整的風貌呈現,是最實用的一本經穴學的參考用書。1972年,本書是颱北醫學院(現改製為颱北醫學大學)的中醫鍼灸社團的主要教科書。1973年,本書是高雄醫學院(現改製為高雄醫學大學)的中醫鍼灸社團的主要教科書。1974年,本書是颱灣大學醫學院中醫鍼灸社團的主要教科書。1975年後,本書是全颱醫師(中醫、西醫、牙醫、推拿整脊師、另類療法師……)等最重要的參考書及教材。1992年,在加拿大政府的批準下,成立另類療法師學會,本書列為必修書籍之一。
本書特色
本書原始初版為精裝本,原定價為新颱幣2500元,現改為平裝普及本,定價銳減為600元,方便一般讀者珍藏、擁有。
作者簡介
陳怡魁
1939年生,終身投入實驗式命理風水研究工作,著有「黃帝內經經穴學」(1966年)、、「天星鬥數學」(1967年)、「陽宅學」(1978年3月)、「曆書」(1981年9月30日)等劃時代钜著,並講述「吉星高照陽宅開運」、「招財緻富陽宅開運」、「戀愛婚姻陽宅開運」、「事業成功陽宅開運」、「平安健康陽宅開運」、「怎樣佈置改運風水」、「怎樣佈置戀愛風水」、「怎樣佈置事業風水」、「陳怡魁食物改運」、「陳怡魁蔔療改運」、「陳怡魁風水改運」、「生存風水學」、「床經」、「超級食物成功學」、「漢人文化生存學」、「超級食物成功學」等書,為命理界國寶級人物。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經穴學》,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經穴”這兩個字聽起來就有些枯燥乏味。然而,這本書的編排設計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並沒有像很多教材那樣,上來就羅列一堆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從一個引人入勝的引言開始,勾勒齣經穴在中華醫學中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緊接著,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那些抽象的經絡和穴位,通過精美的圖錶和生動的文字,一點點地展現在我眼前。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個穴位的“背景故事”的挖掘,不僅僅是告訴你它在哪裏,更告訴你這個穴位有什麼樣的曆史淵源,有哪些古籍記載,以及它在不同流派中醫理論中的側重點。這種講述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個知識點,更是在瞭解一段文化。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到位,它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客觀地陳述瞭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在實際治療中可能齣現的療效,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這本書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它的易讀性同樣令人稱贊,讓我能夠沉浸其中,享受探索的樂趣,而不是感到壓力重重。
评分這本《經穴學》著實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之前對中醫理論隻是略知皮毛,但這本書的入門門檻卻意外地低,讓我能輕鬆理解那些復雜的穴位名稱和定位。書中對每一個穴位都進行瞭詳盡的講解,從古籍的記載到現代的臨床應用,都有涉及。我尤其喜歡它對穴位定位的生動比喻,比如將穴位比作地圖上的“地標”,讓我能更直觀地找到它們。而且,書中還配有大量清晰的插圖,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讓我能夠準確地找到穴位,而不是盲目地摸索。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知識的堆砌,而是結閤瞭許多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按摩或針灸特定穴位來緩解常見病癥,比如頭痛、失眠、腰腿疼痛等等。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一本“身體的說明書”,能夠更好地理解身體發齣的信號,並嘗試通過這些古老而智慧的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本充滿生活氣息的健康指南,讓我對中醫養生有瞭更深的認識和實踐的勇氣。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中醫的一些理論,總覺得有些神秘莫測,難以捉摸。但是,《經穴學》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科學嚴謹的方式,將經絡穴位這個古老而智慧的學問,呈現在我眼前。書中的內容,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層層遞進,從基礎的解剖學概念,到經絡循行的規律,再到具體穴位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都進行瞭非常係統和清晰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在介紹穴位時,會引用大量的曆史文獻和現代研究成果,這讓整個講解過程充滿瞭說服力,也讓我對中醫的科學性有瞭全新的認識。而且,書中對於穴位的作用機製,也進行瞭相對深入的探討,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某穴治某病”的層麵。這種探索精神,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增長瞭知識,更激發瞭我對中醫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這本書絕對是那些對中醫養生、經絡理論有濃厚興趣,並希望深入瞭解其科學內涵的讀者的必讀之作。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覺得“相見恨晚”的書。作為一個長期受頸椎病睏擾的人,我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偶然的機會,我看到瞭這本《經穴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閱瞭起來。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頸肩部相關穴位的介紹非常詳細,不僅給齣瞭精確的定位,還講解瞭每個穴位的具體作用和按摩手法。我按照書中的指導,堅持每天按摩幾個關鍵穴位,比如風池穴、天突穴等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驚喜地發現,我的頸椎疼痛感明顯減輕瞭,活動度也比以前好瞭很多。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地教會讀者如何“學以緻用”。它用嚴謹的科學態度,結閤瞭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我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自我保健方案。書中對於不同病癥對應的穴位組閤,也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讓我能夠根據自身情況,找到最適閤自己的穴位療法。
评分《經穴學》這本書的內容,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性”。我不是醫學專業人士,隻是一個對養生保健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需求。它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醫學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經絡穴位知識進行瞭拆解和闡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自我按摩來刺激穴位,並配有清晰的示範圖。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每天為自己按摩幾個常用穴位,比如閤榖穴、足三裏穴等等,發現確實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比如精神狀態更好,消化也更順暢瞭。更重要的是,書中並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強調瞭穴位按摩的輔助作用,提醒讀者在齣現嚴重疾病時,仍需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信任。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中醫養生的經典理論,比如“順應天時”、“飲食有節”等等,將經穴知識與整體養生理念相結閤,讓我對健康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