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0
二十六年前,王唯工教授开启一连串的科学实验,陆续发现五脏六腑的共振频,奠定以「共振」做为中医科学基础的方向,相关研究结果在1987年的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民生报》更以头版头条的规格大篇幅报导。
中医认为无病之人追求的是「致中和」,亦即各谐波的气血都在正常范围内。西医对健康的定义则倚重解剖学,骨头、肌肉、血液成分等都有适当的规格,这样的优点是标准化、精确且客观,但标准越来越多、检查越趋复杂之后,不见得能找到生病的主因。相比之下,中医对健康的定义较为简单,但操作却有困难。从《气的乐章》、《水的漫舞》到《气血的旋律》,作者所提出之「共振理论」已越趋完整,不仅对病毒感染、高血压、心血管堵塞等疾病提出崭新的见解,更以血循环与能量医学的观点,告诉读者如何透过正确的饮食和运动,达到保健的目的。
作者在本书中,再以「气」为出发点,深度探讨中医的诊断、辨证、论治和方剂,认为性味与归经是中药药理的特色,而归经的根本就在气与经络,由此,便能从共振的角度对中药进行理论的诠释。本书的出版,让「共振理论」的完整性和中医药的科学基础都往前又迈出了一大步。
本书特色
继《气的乐章》、《水的漫舞》、《气血的旋律》,又一「气」的巨着
破解中药的奥祕
自王唯工教授于《气的乐章》一书中提出以「共振」来解释血液循环的新理论后,陆续以《水的漫舞》解释所谓「酸」和「毒」正是人体没有排出的二氧化碳所造成的,又以《气血的旋律》发表关于病毒感染、高血压和心血管堵塞的全新发现及成因。他以自成一家的理论为中医开始奠定科学的基础。
本书作者主导的研究结果显示五脏六腑各有不同的共振频和谐波,研究结果更登上了当时重要媒体的头版头条。他在本书中指出,中医的治疗在生病的初期二个阶段最为有效,到了第三个阶段以后,已发生明显的器官或组织病变,此时西医便能精确掌握。作者主张「西医是治你不死的学问,中医是让人活得快乐的学问」,原因即在此。
王唯工教授认为,中医的特色在气与经络,中药的特色则在性味与归经,而其共通的元素便是气,也就是共振,他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中医的诊断、辨证、论治和方剂,并与中医药的经典古籍不断交互对照验证。气、中医药与科学方法,在本书中一同合唱出动人的乐章,为王唯工教授又一「气」的巨着。
作者简介
王唯工
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硕士。1969年因为对中医感到兴趣,放弃了史丹福及耶鲁而选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物理系,主攻神经科学。1973年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物理系创系主任、阳明大学医工所所长,并于台大电机系医工组任职,在中国医药学院中医所授课五年。1988年首次制成脉诊仪,在台大医院、荣总、中国医药学院等多处与西医会诊,并与中医黄维三、林昭庚、张步桃、张家训、潘念宗、胡秀卿;西医钟杰、崔玖等先进合作研究。在医学工程领域多次获国科会杰出奖,且因脉诊之相关发明获经济部发明奖。其发明上的贡献连续收录于Marquis世界名人录。现从事汉唐医学之研究,以及各种非侵入性医疗器材之开发。着有《气的乐章》、《水的漫舞》与《气血的旋律》(以上皆由大块文化出版)。
推荐序
自序
1 共振与气
水与湿
中医之特色
三焦经与全身之气
由三、六、九共振频看《伤寒论》
三焦经之特性
三焦系统
营卫系统与三焦系统
卫气与外气
胆经为两组和弦之共同频率
只有二组和弦的大乐器
2 中西医的比较
中医与西医之比较
中医之现况
中医的望、闻、问、切
二十八脉
脉诊现代化的研究
八纲辨证
病因与治法
病因
治法
3 中医药的特色
中药之药理
为什么要找寻中医之特色?
我们如何选择研究中医的方向
设计实验
意外的发现
由气看药性
归经的研究
方剂之结构
身体之防御是如何出错的?
这个漏洞要怎么侦测呢?
这个漏洞要怎么补救呢?
物理治疗有什么好处?
方剂是什么?
温病的方剂
安宫牛黄丸
抢救刘海若
身外之物与身内之务
4 总结
小心的求证
中西医结合!?
中医的发展与发扬光大
后记:由中医看中华文化
气的大合唱:人体、科学、古今中医药,齐唱未病先治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气的大合唱:人体、科学、古今中医药,齐唱未病先治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