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青少年心理、青少年问题与辅导等课程中,深感于学生对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层出不穷,苦于不知如何介入。因此,根据个人实务的经验提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生态评估系统,借由书中内容,提供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或初学者能对青少年的问题危险行为(如中辍、忧郁、自我伤害、药物滥用、犯罪、成瘾行为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大方向的介入策略,使其较不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可以继续在这青少年领域耕耘。本书亦收录其受邀或发表之青少年心理与问题辅导相关期刊论文辑编而成,包含谘询理论应用,以及青少年文化议题与各危险行为的介入等,供读者自学或实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连廷嘉
现任:
国立台南大学谘商与辅导学系副教授、
台湾谘商心理学会理事、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理事
曾任: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
国立台东大学教育学系助理教授、
国立屏东高中专任辅导教师
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秘书长
高登第
现任: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学系副教授
法务部专家资源资料库谘询顾问
中华青年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常任顾问
桃园县芳疗整体保养职业工会常任顾问
桃园县婚礼设计服务人员职业工会常任顾问
曾任:
天下远见财经企管系列主编、
远流出版财经企管系列主编
环球唱片古典部品牌主管
序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探讨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心理社会生态评估系统;第二章从青少年迷文化探讨认同迷思与辅导策略;第三章探讨谘询理论,介绍各种谘询理论和应用;第四章说明高危险青少年之有效处遇策略;第五章说明行为谘询模式在高危险群青少年家长上的应用;第六章从正向心理学观点探讨学生管教辅导的议题;第七章说明人际历程治疗在人际困扰个案谘商上的应用;第八章则是探讨悲伤历程与谘商策略;第九章探讨自杀行为预防与处理;第十章探讨网路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其辅导策略;第十一章则以焦点解决治疗探讨大学生网路成瘾行为辅导;第十二章谈隔代教养弱势家庭的危机与复原;第十三章则探讨传统青少年议题中比较少涉猎到的青少年消费行为,作为本书之结束。
本书之所以能够出版,主要作为教学推广之用。因为,近年来开设青少年心理、青少年问题与辅导等课程,深感于学生对于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层出不穷,苦于不知如何介入,因此,廷嘉就根据个人实务的经验提出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生态评估系统,借由书中内容,提供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或初学者能对青少年的问题危险行为(如中辍、忧郁、自我伤害、药物滥用、犯罪、成瘾行为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大方向的介入策略,使其较不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可以继续在这青少年领域耕耘。此外,廷嘉虽然翻译了《青少年心理学》,广为各大专院校「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问题与辅导」等课程受欢迎的教科书之一,不过仍感于国外的观点,缺乏实作具体方法,遂兴起出版本书之意,收录个人受邀或发表之青少年心理与问题辅导相关期刊论文辑编而成,包含谘询理论应用,以及青少年文化议题与各危险行为的介入等,供读者自学或实务工作者参考。
企业谘商与员工协助方案,已成为谘商界专注的焦点。尤其,许多厂商已把青少年市场视为是兵家必争之地,原因不外乎是青少年市场规模近年来逐渐扩张,从传统的消费品到最夯的3C 商品,其消费潜力均令人瞠目结舌。然而,传统上对青少年消费议题在青少年心理与问题的探讨甚少,因此与青少年消费心理专长的登第共同合作撰写,借由登第的丰富经验,不仅兼顾理论、实务,更能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帮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核心与辅导策略。
本书之完成,感谢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发行人于雪祥先生的全力支持,蔡福根先生的居中联系协助出版,以及黄伊蓓小姐辛苦封面设计,陈思帆、张睿芯小姐的校稿,使得本书更臻完善。期许这本书只是一个起点,能够协助有志于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朋友充实相关知能。本书虽然力求完善,难免有疏漏之处,期盼先进学者的指正。
连廷嘉、高登第
民国101年元月于台南
這本《青少年文化、心理與輔導》真的觸及到了很多我們這個世代青少年正在面臨的真實困境,而且是用一種非常細膩和同理的角度去剖析。書裡對於「自我認同」的探討,尤其是結合了當前快速變遷的社會文化,讓我很有共鳴。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到的訊息五花八門,各種價值觀、生活方式都在不斷衝擊我們,很容易讓我們對「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感到模糊不清。 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數位足跡」與「真實自我」的討論。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否定社群媒體,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在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如何不被網路上的讚數和評論綁架,建立一個穩固且健康的自我價值感。書裡也深入探討了「失敗」在青少年成長中的角色,這點對我來說幫助很大。以前很害怕失敗,總覺得失敗了就代表我不夠好,會被別人看不起。但這本書告訴我,失敗其實是學習和成長的催化劑,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經驗,而不是沉溺在挫敗感中。它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策略,幫助我們重新定義「成功」,並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挑戰。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像是獲得了一張「成長地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該往哪裡走,也更有勇氣去探索未知。
评分身為一個在台灣求學的青少年,我真的覺得這本書太及時雨了!以前總覺得學校老師講的那些心理健康課程,聽起來離我們有點遠,像是為了應付考試一樣。但這本《青少年文化、心理與輔導》就不一樣了,它用了很多我們實際生活中會遇到的例子,像是滑手機成癮、課業壓力大到懷疑人生、跟爸媽溝通總是雞同鴨講、或是跟同學之間的友情、戀愛關係中的小劇場等等,寫得非常貼切,讓人一看就很有感。 而且,它不像有些輔導書籍,講一大堆理論,我們聽了就頭昏腦漲。這本書把很多心理學的概念,像是發展階段、情緒管理、同儕影響等等,都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還會搭配一些小測驗或是自我檢視的練習,讓我們可以實際去感受、去思考。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同儕認同」的部分,以前總是很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常常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看了這本書才明白,原來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發展階段,而且要怎麼在不失去自我的情況下,建立健康的同儕關係。書裡面提供的溝通技巧也很實用,我回家試著跟我媽溝通,雖然不是一次就成功,但感覺比以前順暢很多,她好像也比較能聽進我的想法了。總之,這本書就像是我在成長路上的一個好朋友,在我迷惘的時候,給我很多指引和支持,真的非常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歷青少年時期的朋友。
评分《青少年文化、心理與輔導》這本書,對我這個正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台灣青少年來說,無疑是一劑及時雨。它沒有用過於學術或疏遠的口吻,而是以一種極其貼近我們生活經驗的方式,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青少年在文化浪潮中的心理掙扎與成長議題。書中對於「流行文化」與「內心風景」之間相互影響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我們每天接觸到的音樂、電影、時尚,甚至網路上的迷因,都在不經意間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自我認知。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同儕壓力」與「群體歸屬感」的細膩描寫。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融入一個群體,會不自覺地改變自己,壓抑真實的想法,甚至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這本書引導我們反思,如何在追求歸屬感的同時,也能保持獨立思考,不迷失自我。書裡提供的「人際關係調適」技巧,像是如何在衝突中有效溝通、如何建立健康的界線,都極具實操性。我甚至嘗試在跟朋友發生爭執時,運用書裡的方法,發現效果比以往直接爭吵要好很多。這本書讓我明白,成長不僅是生理上的變化,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鍛鍊,它教會我如何更成熟、更理智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也更有信心去探索多元的文化,並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光芒。
评分這次很幸運能讀到《青少年文化、心理與輔導》這本書,它的切入點非常獨特,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心理學,而是從我們當代青少年的「文化」出發,探討文化如何形塑我們的心理,以及這些心理上的困惑該如何被輔導。書裡花了很大的篇幅討論網路文化、社群媒體對我們思維和行為的影響,這點真的非常寫實!每天我們都在臉書、IG、Dcard上接收各種資訊,看到各種網紅、KOL的生活,很容易產生比較的心態,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是被網路上的價值觀影響,覺得一定要怎麼樣才能被大家接受。 作者很深入地分析了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機制,像是「錯失恐懼症」(FOMO),或是「完美主義」的迷思,讓我們了解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下,保持清醒的頭腦,辨別資訊的真偽,建立健康的自我認同,而不是被演算法牽著鼻子走。書裡也探討了許多時下青少年關心的議題,像是性別認同、多元文化、環保意識等等,讓我們覺得這本書不只關心我們的心理健康,也關心我們對社會的關懷。它鼓勵我們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同理心、並且能為社會盡一份力的青少年。讀完之後,我對自己、對周遭的世界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评分《青少年文化、心理與輔導》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本「人生導師」的養成指南!它讓我最驚豔的是,它不像一般的教科書,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貼近我們青少年「語言」的方式在述說。書裡面的案例,很多都像是發生在我或我同學身上的事情,比如考試前的焦慮、面對升學壓力的迷茫、跟好朋友鬧翻的尷尬、或是剛萌芽的曖昧情愫,都描寫得絲絲入扣。 我以前總覺得,這些煩惱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陣痛期」。它不只是點出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很多非常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書裡教我怎麼辨識自己的情緒,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怎麼跟家人朋友建立更好的溝通模式。尤其是在處理人際關係的部分,書中提供的那些「卡關」情境分析,讓我豁然開朗,原來很多時候,我們卡住不是因為對方不理解,而是我們自己沒有找到正確的溝通方法。它鼓勵我們勇敢地表達自己,同時也要學習傾聽他人,建立互相尊重的關係。這本書不只是輔導,更是一種成長的啟發,讓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更懂得如何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