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

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子锅
  • 料理
  • 食谱
  • 家常菜
  • 快手菜
  • 简单料理
  • 厨房
  • 烹饪
  • 新手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健康.美味.One Touch!
  讨厌油腻、担心被油烟烫伤的你,现在有了更便利的科技烹调新选择!

  A活用电子锅做料理与点心,只要按下启动键,在等待烹调完成的30~50分钟,可以不用看顾炉火,将料理时间变成自己的空闲时间,好好运用来处理其他家事,或是听音乐、看书等休闲,轻松等着美味上桌,真的不是只有大同电锅才是万用的喔!

  B电子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小家电,普及率比传统电锅还高,善用「电子锅」的便利性,可以不必担心厨房的油烟味四溢,还可煮出少油低脂的健康美味,是现代人必学的烹调技巧。

  C内容涵盖电子锅构造说明、基本功能介绍、电子锅优点、炊煮使用法、清洁保养...等等;在示范食谱设计上,以一次料理就能丰盛享用的菜色为角度,分为汤菜饭都有的「一次套餐」、只要先将米饭煮好冷冻搭配的「丰盛主菜」、拥有丰富材料的「一锅饱」,以及充满惊喜的「电子锅点心」,只要有一只电子锅,即使1个人吃也能既健康又丰盛。

  D《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结合了作菜与科技家电生活,让食谱书不再只是硬梆梆的图文解说,而是让你的生活迈向更便利的新烹调时代。

本书特色

  ★电子锅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小家电,普及率比传统电锅还高,用来炖、蒸、烤都可以,既无油烟又简单,是健康爱好者与懒人适用的料理工具书。

  ★每一道料理皆完整拍摄制作过程图,让读者详细了解如何将材料放置在电子锅内,烹调轻松上手。食谱中均清楚标示出份量、电子锅功能键选择,与需要焖的保温时间、制作秘诀,让读者一目了然,即使第一次做菜也不会手忙脚乱。

  ★食谱以做一次料理就能食用的菜色为角度设计,让单身与没有妥善厨房的人,只要有一个电子锅,就能做出健康美味的料理与点心。

作者简介

王安琪(安妮)

  从事食谱工作,喜欢下厨做菜,与先生育有1女2男,最常做的运动是带着小朋友沿着捷运桥下散步,或是到公园玩熘滑梯,平日的生活都围绕在育儿、家事和制作食谱这些事情上努力。在台湾念的是新闻,毕业后赴瑞士游学,研读餐饮管理。

  【现职】
  台湾象印公司料理教室烹饪老师
  新光三越天母店超市Open Kitchen厨艺老师

  【着作】
  《不失败的新手甜点》、《健康素早餐》、《吃出健康MC美人》、《10分钟上班族低卡便当》、《饼皮75变最简单》、《松饼粉做点心》、《电锅点心好简单》、《作蛋糕不用烤箱》、《亲子动手做点心》、《平底锅烤点心So Easy》

烹饪的艺术:从基础到创新的锅具应用指南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关于特定品牌或型号电子锅的使用手册,而是深入探讨各种现代化烹饪器具,特别是多功能智能锅具(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电子锅”)在现代家庭厨房中的应用潜力、基础技巧与进阶食谱。我们着眼于拓宽烹饪视野,教授读者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设备高效、健康地完成从日常快手菜到精致宴客大餐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告别传统——现代厨房工具的革新与选择 第一章:工具箱的升级——认识你的多功能烹饪伙伴 本章首先梳理了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烹饪设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电压力锅(高压与常压模式解析)、慢炖锅、电磁炉及其整合的多功能一体机。我们不探讨某一特定品牌的特定型号的《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中收录的菜式,而是侧重于理解这类设备背后的工作原理:热传导效率、压力控制、温度精确性如何影响食材的质地和风味。 1.1 压力与时间的艺术: 探讨高压烹饪如何缩短烹饪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和水分。对比传统炖煮与现代高压烹饪在口感上的差异及适用场景。 1.2 慢炖的哲学: 详细分析慢炖模式如何通过长时间低温烹饪,使肉类纤维软化,释放深层风味。这不是对任何特定食谱集的介绍,而是对慢炖技术本身的剖析。 1.3 智能控制的优势: 介绍如何利用预设程序、定时启动功能优化时间管理,实现“零点餐桌”的高效准备。重点在于理解“程序”背后的温度曲线和时间设定,而非照搬某一本书籍的步骤。 第二章:安全与维护——让你的设备长久服役 高效的烹饪始于对工具的了解和爱护。本章详述了操作各类智能锅具时必须遵循的安全规范,以及日常清洁和维护的专业方法。 2.1 压力释放的正确姿态: 详细图解自然泄压、快速泄压的操作流程与风险规避。 2.2 内胆与密封圈的养护: 如何区分不同材质内胆的特性(如陶瓷涂层、不粘涂层),以及如何清洁和更换密封圈以确保压力锅的密封性能。 2.3 故障排除基础: 针对常见的小问题,如指示灯异常、加热不均等,提供基于原理的自我排查指南,而非依赖特定产品说明书。 第二部分:基础功的重塑——掌握核心烹饪技术 第三章:米饭的进阶理解——超越白米饭的范畴 虽然许多设备声称擅长煮饭,但本章将探讨如何利用这些锅具的精准温控能力,烹饪出超越基础白米饭的谷物与混合主食。 3.1 全谷物的浸泡与水米比例: 针对糙米、藜麦、黑米等不同谷物的吸水特性,提供基于“锅具类型”而非“特定菜谱”的水量调节通用公式。 3.2 焖饭的艺术: 探讨如何通过预先翻炒调味(如加入香菇、腊肉),再利用锅具的焖煮功能,制作出风味浓郁的“一锅焖饭”。 3.3 粥品的浓稠度控制: 利用压力锅的快速沸腾和慢炖锅的温和渗透特性,实现从清粥到绵密稠粥的口感转换控制。 第四章:肉类的革命——嫩滑与入味的平衡点 如何在高效率的烹饪下,保证肉类不柴不老,是现代厨师的共同课题。 4.1 纤维重构: 分析高压短时与慢炖长时对肌肉纤维的影响,指导读者根据肉的部位(如牛腩、鸡腿、排骨)选择最合适的烹饪策略。 4.2 腌制的科学: 探讨酸性物质、酶制剂(如菠萝、木瓜)在压力或高温下对肉质的快速软化作用,并提供通用的腌制时间参考表。 4.3 上色与收汁的技巧: 在使用密闭锅具前,如何通过外锅(如平底锅)完成关键的“美拉德反应”,以及在烹饪结束后,如何利用锅具的“收汁”或“煎烤”功能进行最后提味。 第三部分:应用与创新——跨越边界的料理实践 第五章:汤与炖菜的深度挖掘——风味的层层递进 本章关注如何利用设备对温度和时间的绝对控制,制作出层次分明的汤品和浓郁的炖菜。 5.1 清汤的澄清秘诀: 讲解如何通过低温慢炖,并结合间歇性的撇沫技巧,制作出如法式清汤般澄清的汤底,这是任何食谱书都无法替代的基础技巧。 5.2 豆类的完美处理: 探讨压力锅如何彻底解决干豆类(如鹰嘴豆、芸豆)的浸泡和煮烂难题,并提供不同豆类煮制所需的压力时间和温度区间。 5.3 融合菜式的可能: 介绍如何将西式慢炖(如红酒炖牛肉)的思路与东方高压烹饪结合,创造出全新的风味组合。 第六章:非常规烹饪探索——超越主食与肉类的应用 现代多功能锅具的潜力远不止于炖煮。本章将探索其在制作烘焙、发酵和特殊食材方面的潜力。 6.1 简易烘焙: 介绍如何利用锅具的保温和蒸汽功能,制作出无需烤箱的“蒸烤”蛋糕、布丁或快速发酵面团的基础环境。重点在于利用锅内的微气候。 6.2 酱料的批量生产: 如何高效地制作大批量的浓缩高汤基底(如鸡骨高汤、蔬菜高汤)或基础酱料(如意式番茄酱),以供后续使用。 6.3 快速脱水与干燥: 探讨在特定模式下,锅具如何用于快速制作脱水水果片或香草,为健康零食制作提供便利。 结语:构建你自己的烹饪语言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构建现代烹饪系统的底层逻辑和通用技术框架,帮助读者摆脱对单一食谱的依赖,真正理解设备的工作机制,从而能够根据手头的食材和自己的口味偏好,随时随地,在任何现代烹饪工具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味佳肴。本书强调的是烹饪的“为什么”和“如何做”,而不是照搬任何特定的“做什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作者序 2
编辑手记 3
电子锅大解析 6
电子锅做料理的五大优点 8
电子锅炊煮使用法 9
电子锅料理Q&A 10

Chapter 1:一次套餐最好用 12
15.青江菜饭+蜜汁猪肉拌芦笋+鲜虾蒸蛋的和风御膳
17.豆芽什锦菜饭+姜丝鳕鱼+蕃茄排骨汤的中华套餐
18.杂粮汉堡包+起司洋葱汤的洋风套餐
20.黄豆糙米饭+粉蒸芋头排骨+萝卜海带汤的台式套餐
23.透抽姜黄饭+金钩龙须菜+玉米山药汤的东方组合
24.香笋饭+鲜蔬甜椒鲷鱼+发菜豆皮汤的和洋组合
26.豆豆火腿饭+辣酱豆腐鸡丁+丸子汤的华风套餐
28.红豆杂粮饭+青豆烧卖+元气蔬菜汤的中华御膳
30.蒟蒻木耳饭+茄酱肉丝鲜菇+面麸味噌汤的和风套餐
31.香葱南瓜饭+白酒香肠蛤蜊+干贝丝瓜汤的华洋组合

Chapter 2:丰盛主菜也实用 32
34.米饭炊煮专栏
36.乡野白酱烩鸡丁
38.缤纷豆腐
41.炖茄汁牛腩
42.芝麻酱风味醉鸡片
44.鸡肉卷煮茄豆
46.小鸡翅筑前煮
47.香菇肉燥卤
48.培根高丽菜卷
50.蘑菇酱里肌卷
52.烤肉风味马铃薯炖肉
53.咖哩椰奶水果鸡
54.胡椒苹果酱炖牛小排
56.辣豆豉树子烧鱼
58.红烧豆腐白菜卤
59.葡国白酒鸡

Chapter 3:一锅美味满肚饱 60
62.丝瓜薏仁鸡肉粥
63.泡菜牛肉煲
64.海南鸡饭
66.蔘须糯米鲜鸡汤
67.西式蕃茄虾仁粥
68.双味寿司卷
70.鲑鱼豆荚蛋炒饭
73.干贝鲜栗子油饭
74.鲜蔬炒年糕
76.柴鱼风味蛤蜊菜饭
79.茄汁肉酱义大利面
80.什锦鲜蔬炒面
82.青酱马铃薯贝壳面
83.腊肉白菜蒟蒻面
85.起司酱培根通心面
86.火腿蘑菇米披萨
88.西班牙海鲜饭
91.红枣木耳肚片汤饺
92.酸白菜肉片锅
94.竹笙椰子鸡肉丸锅

Chapter 4:创意点心也能做 96
98.草莓果酱
99.榛果风味小蛋糕
100.红茶枫糖磅蛋糕
103.巧克力核果饼干
104.油葱司康饼
106.红萝卜芝麻酵母饼
108.黑糖牛奶麻糬
111.苹果杏仁起司派
112.鸡蛋布丁
114.培根焗马铃薯
115.麦芽糖煮地瓜
116.鲜虾蛋饼
118.咖啡风味早餐松饼
121.大坂烧佐甜味烤肉酱汁
122.苹果酱谷片冰淇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烹饪爱好者,我一直对各种厨房小家电都充满好奇,电子锅自然也不例外。但一直苦于没有一本真正能够指导我入门的书籍。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后,我惊喜地发现,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电子锅操作介绍,到各种进阶的烹饪技巧,循序渐进,非常适合新手。而且,书中的食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不仅美味,还注重营养搭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一锅到底”的食谱,这些食谱不仅制作过程简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原味和营养。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电子锅制作出媲美餐厅水准的菜肴,例如那个令人惊艳的卤肉饭,味道浓郁,口感丰富,让我在家就能享受到地道的台湾风味。

评分

我一直以为电子锅只能用来煮饭,没想到它还有这么多神奇的用法!这本《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书中分享了非常多创意十足的食谱,有些菜肴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可以用电子锅做的。比如那个香菇滑鸡,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但试做之后,真的被它的味道惊艳到了!鸡肉嫩滑多汁,香菇吸收了汤汁的精华,味道非常鲜美。而且,电子锅做出来的菜肴,口感也特别好,不像我以前用炒锅做的,有时候会觉得有点干。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清晰,图片也很诱人,让人看了就很有食欲。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不同功能电子锅的使用说明,让我对自己的电子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它的各种功能。现在,我的电子锅已经不仅仅是煮饭工具了,它已经成了我厨房里的得力助手,为我制作了无数美味佳肴。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电子锅的书籍太多了,我担心它会和其他书一样,内容比较陈旧,食谱也比较普通。但是,当我开始阅读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丰富,而且非常实用。作者不仅仅是提供食谱,还分享了很多关于电子锅的保养知识和使用技巧,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的。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如何让食物口感更好的小窍门,我尝试了一下,效果真的非常明显。而且,书里的食谱种类也很齐全,涵盖了从早餐到晚餐,从主食到配菜,甚至还有一些适合节日聚会的创意菜。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如何用电子锅制作健康低脂餐的部分,这对我这种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现在,我每天都会翻看这本书,学习新的食谱,感觉自己的厨艺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

我之前总觉得电子锅的功能很单一,只能用来煮米饭,而且味道也比较普通。直到我朋友推荐了这本《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多么局限。这本书简直是一个宝藏!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电子锅的各种妙用,让我大开眼界。我最喜欢它里面关于汤品的部分,用电子锅炖出来的汤,汤汁浓郁,食材酥烂,味道醇厚,而且操作起来也异常简单,我只需要把所有材料扔进去,按下开关,就可以安心等待美味的诞生。还有那个甜品章节,我简直不敢相信,用电子锅竟然能做出这么美味的蛋糕和布丁!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步骤清晰,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掌握。我现在已经完全离不开我的电子锅了,它已经成了我厨房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本书,更是我最得力的“烹饪指导”。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后还要想着做饭简直是件痛苦的事情。我一直都对电子锅有点兴趣,但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担心自己手残会把食材糟蹋了。偶然间看到了这本《第一本电子锅料理书(第二版)》,当时就觉得名字特别亲切,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翻开目录,简直惊喜连连!各种家常菜、汤品,甚至还有甜点,感觉只要有一个电子锅,就能轻松搞定一日三餐。我最喜欢的是它把步骤写得特别详细,配图也很清楚,感觉即使是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而且,它的食材准备部分也很实在,很多都是我家里常备的,不需要特意去买。上次尝试了书里的红烧肉,简直是惊艳到我了!肉质软糯,味道浓郁,家人都赞不绝口。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非常省心,我只需要按照步骤来,电子锅就能把一切处理好,我就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做点其他事情,比如看看剧,或者陪陪孩子。感觉这本书真的是把电子锅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让做饭不再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而是一种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