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简单实用
生病的原因可能有成千上万种,但是任何疾病都会和气血运输不畅相关,为什么气血会运行不畅?因为运输气血的沟渠——经络被淤积甚至堵上了,「人若千目良田,医如大禹治水」,通过经络穴位按摩,达到气血通畅的目的,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
气血从何而来?
医上有句话叫「得气血生,失气血亡」,可见气血的重要性。
人体14条生命线
经络的巡行、穴位、功效和按摩保养方式
在家就能学习如何疏通经络、养生防病。
经络可以「决生死,处百病」,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夫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关于这句话,很多中医专家有着不同的解释,有拿经络的三大作用:「沟通表里、运行气血、抗御病邪」来解释的,一些一知半解的人更是把他当做经络神话包治百病的证明。
当然用经络的三大功效来解释非常准确,但对普通人来说,所留印象并非那样深刻。
我们还是从中医的理论源头说起,阴阳之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化成,人体也是一样,阴阳平衡了,身体就健康了,而阴阳的精华就是气血,气血运输的管道就是经络。所以阴阳、气血、经络共同构成了中医治疗的基础,任何一个中医,在治疗的时候,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就好比现在的电脑网路,程式千变万化,几乎可以进行一切我们能够想到和想不到的活动,但是最基础的原理却是有两个数字「0」和「1」。
所以说经络是医家用来「决生死,除百病」的,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至于说,是不是因为这句话,中医就变成万能的了?也不尽然,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经络养生不是神话,也有它的局限性。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会自我修复的瓷器,平时经过岁月的侵蚀出现一点点小裂痕,经过经络带动人体自身来修补,会把这些小裂痕慢慢修补好,但是如果被石头打了一下,裂痕一下子很大甚至碎掉了一块。这时候要是靠人体自我的修复能力,会很困难,费时很长,甚至不能修复。
所以说,中医经络养生并不是包治百病,更不是起死回生的神话,关于中医及中医养生,历来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中医治本,经络养生无所不能;一种认为中医是骗人的,根本就治不了病,这两种都犯了走极端的毛病。
中医是靠人体自身的力量来补养身体的小缺憾,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中医治本,但是这种依靠自身的作用来修复的功效实际上是比较缓慢的,这是中医不可回避的一个不足。其实,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大病用勐药来暂时震住,然后再徐徐图之,这种下勐药的做法,也是暂时性的治标,并非一味的缓和。所以,如果是一些急症、重症,这时候就千万不要迷信经络养生,赶快找大夫,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赶紧治疗,先把病情控制下来再来谈养生的问题。
那么是不是经络养生对这些较重、较急的疾病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呢?也不是,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般来说,急重病对身体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即使把病魔赶走了,身体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这时候经络养生就可以帮上大忙了,可以帮助身体快速恢复,并且不留后遗症。
「上医治未病」,经络养生是透过完善、强壮自身来起到抵御疾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是养生、防病的最高境界。现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完全背离了「上医治未病」这一原则。有钱人天天大吃大喝,结果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富贵病」爆发式地增多,而没钱的人则根本不去关心自己的饮食,得了病就自己随便买点药吃也不去看医生,总安慰自己说自己健康的很,可是长期不注意,到时候一场大病把之前埋下的所有健康隐患全部爆发出来,甚至直接会导致死亡。
有健康专家形象的形容,现代人是上半辈子拿命换钱,下半辈子拿钱买命。其实你拿出一分钱来做保健,就可以节约一块钱的医疗费,你拿出一分钟来关注健康,就可以增加一小时的寿命。
不要等真正身体超过了极限再来想到医生、想到养生,如果说世界上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就是你自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药到病除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医西医不是神话,经络养生也不是神话。
「人若千亩良田,医如大禹治水」,透过经络穴位按摩,达到气血通畅的目的,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人体14条生命线——14条主要经络的巡行、穴位、功效和按摩保养方式,使我们普通人就能在家学习如何疏通经络、养生防病,但愿您的开卷有益,用最简单、最实用且无副作用的养生法为自己祛除病痛,为家人带来幸福。
作者简介
傅国兵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
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
北京市按摩学会秘书长
北京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中心主任、按摩理疗科主任
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曾着有多本着作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擅长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及内妇科疾病。
全身穴位图示——正面穴位
全身穴位图示——背面穴位
全身穴位图示——侧面穴位
全身穴位图示——足部穴位
常规按摩手法前言
第一章 经络是灌溉人体的通道
经络是人体的河道,气血是河水
十二正经是人体水系的主干
十二经别——人体水系的支流
奇经八脉——人体水系上的水库
经筋、络脉是地下水和灌溉网
养生就像大禹治水,重在疏通和导引
经络穴位按摩,给气血运行加台「水泵」
利用自身体重的手法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按摩手法
正确找到穴位是保证效果的关键
不是所有的穴位都适合按压、拍打的
按摩主要使用哪些手法
疏养14条生命能量线要关注这些「关键点」
第二章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特效穴位
尺泽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鱼际穴
少商穴
手太阴肺经其他穴位
中府穴
云门穴
天府穴
侠白穴
孔最穴
第三章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特效穴位
商阳穴
二间穴
三间穴
合谷穴
阳溪穴
偏历穴
曲池穴
手阳明大肠经其他穴位
温熘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肘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穴
迎香穴
第四章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特效穴位
颊车穴
足三里穴
丰隆穴
解溪穴
冲阳穴
陷谷穴
内庭穴
厉兑穴
足阳明胃经其他穴位
承泣穴
巨穴
四白穴
地仓穴
大迎穴
下关穴
水突穴
气舍穴
头维穴
人迎穴
缺盆穴
屋翳穴
气户穴
膺窗穴
库房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满穴
梁门穴
关门穴
太乙穴
滑肉门穴
天枢穴
大巨穴
外陵穴
水道穴
归来穴
气冲穴
阴市穴
髀关穴
伏兔穴
梁丘穴
犊鼻穴
条口穴
上巨虚穴
下巨虚穴
第五章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特效穴位
隐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孙穴
商丘穴
三阴交穴
阴陵泉穴
大包穴
足太阴脾经其他穴位
漏谷穴
箕门穴
地机穴
血海穴
冲门穴
府舍穴
腹哀穴
腹结穴
大横穴
食窦穴
天溪穴
胸乡穴
周荣穴
第六章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特效穴位
少海穴
灵道穴
通里穴
少府穴
神门穴
少冲穴
极泉穴
青灵穴
阴郄穴
第七章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特效穴位
少泽穴
前谷穴
后溪穴
支正穴
腕骨穴
阳谷穴
小海穴
手太阳小肠经其他穴位
养老穴
臑俞穴
肩贞穴
天宗穴
秉风穴
肩中俞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天窗穴
颧穴
天容穴
听宫穴
第八章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特效穴位
委中穴
昆仑穴
承山穴
飞扬穴
申脉穴
京骨穴
至阴穴
束骨穴
足通谷穴
足太阳膀胱经其他穴位
睛明穴
曲差穴
攒竹穴
眉冲穴
五处穴
承光穴
通天穴
天柱穴
络却穴
玉枕穴
大杼穴
风门穴
肺俞穴
厥阴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胆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肾俞穴
气海俞穴
大肠俞穴
关元俞穴
小肠俞穴
中膂俞穴
白环俞穴
膀胱俞穴
上穴
下穴
次穴
中穴
会阳穴
承扶穴
委阳穴
殷门穴
浮郄穴
附分穴
魄户穴
膏肓俞穴
神堂穴
譆穴
膈关穴
魂门穴
阳纲穴
意舍穴
胃仓穴
肓门穴
志室穴
秩边穴
胞肓穴
合阳穴
承筋穴
仆参穴
跗阳穴
金门穴
第九章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特效穴位
涌泉穴
然谷穴
大钟穴
太溪穴
复熘穴
阴谷穴
足少阴肾经其他穴位
水泉穴
照海穴
交信穴
筑宾穴
横骨穴
大赫穴
中注穴
气穴穴
肓俞穴
商曲穴
四满穴
石关穴
幽门穴
阴都穴
步廊穴
神封穴
腹通谷穴
灵墟穴
神藏穴
彧中穴
俞府穴
第十章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特效穴位
曲泽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劳宫穴
大陵穴
中冲穴
手厥阴心包经其他穴位
天池穴
天泉穴
郄门穴
第十一章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特效穴位
关冲穴
液门穴
中渚穴
阳池穴
外关穴
支沟穴
天井穴
手少阳三焦经其他穴位
会宗穴
清冷渊穴
三阳络穴
消泺穴
四渎穴
臑会穴
肩穴
天穴
天牖穴
翳风穴
瘈脉穴
颅息穴
角孙穴
耳门穴
耳和穴
丝竹空穴
第十二章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特效穴位
环跳穴
阳陵泉穴
光明穴
足临泣穴
阳辅穴
侠溪穴
丘墟穴
足窍阴穴
足少阳胆经其他穴位
瞳子穴
颌厌穴
听会穴
悬颅穴
上关穴
悬厘穴
曲鬓穴
率谷穴
天冲穴
浮白穴
头窍阴穴
阳白穴
完骨穴
头临泣穴
本神穴
目窗穴
脑空穴
正营穴
风池穴
承灵穴
肩井穴
辄筋穴
日月穴
渊液穴
京门穴
五枢穴
带脉穴
维道穴
居穴
中渎穴
风市穴
膝阳关穴
阳交穴
悬钟穴
外丘穴
地五会穴
第十三章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特效穴位
大敦穴
行间穴
太冲穴
中封穴
蠡沟穴
曲泉穴
足厥阴肝经其他穴位
中都穴
阴包穴
膝关穴
足五里穴
阴廉穴
章门穴
急脉穴
期门穴
第十四章 任脉
任脉特效穴位
会阴穴
鸠尾穴
承浆穴
任脉其他穴位
曲骨穴
中极穴
气海穴
关元穴
阴交穴
下脘穴
神阙穴
中脘穴
水分穴
上脘穴
膻中穴
巨阙穴
玉堂穴
紫宫穴
华盖穴
璇玑穴
廉泉穴
第十五章 督脉
督脉特效穴位
长强穴
水沟穴
风府穴
上星穴
督脉其他穴位
腰俞穴
腰阳关穴
中枢穴
至阳穴
悬枢穴
筋缩穴
命门穴
嵴中穴
灵台穴
身柱穴
神道穴
陶道穴
大椎穴
强间穴
后顶穴
百会穴
前顶穴
囟会穴
神庭穴
龈交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