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

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10年适逢朱熹诞辰880週年暨朱舜水诞生410週年纪念,世界朱氏联合会于海内外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为促进对「舜水学」的认识,台湾大学日文系暨研究所、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台湾朱氏宗亲文教基金会、世界朱氏联合会结合海崃两岸的学界以及东海两岸的中、日学界,联合举办「朱舜水与东亚文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水户彰考馆德川真木馆长在会中提供该馆典藏三百余年的朱舜水贵重文物资讯,并建构出今后世界「舜水学」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引发国际学界关注与回响。本书的出版,即是此次研讨会议的宝贵成果,收录来自中国大陆、美国、日本及国内学者的十五篇精辟论文。

作者简介

徐兴庆

  一九五六年生,台湾南投县人。东吴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学士,日本九州大学文学硕士、博士。曾任中国文化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长、日本天理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客座教授、九州大学暨关西大学访问学人(日本交流协会招聘学者)、日本住友财团「亚洲研究」计画主持人、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系主任.所长。现任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兼任国际日本文化中心客座研究员(2011.10-2012.9)、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2.4-2017.3)、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日本与韩国研究平台」执行长.同院「东亚儒学研究」分项计画主持人。

  着有:《近世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1992 )、《我国的日本研究现况及其未来展望》(2000)、《近代中日思想交流史的研究》(2004)、《台湾□□□□日本汉文学研究的现状□课题》(2005)、《朱舜水与东亚文化传播的世界》(2008)、《近代日中知识人□□□□自他认识-思想交流史□□的□□□□□》(2012)等专书。

  编有:《朱舜水集补遗》(1992)、《新订朱舜水集补遗》(2004)、《德川时代日本儒学史论集》(合编、2005)、《东亚文化交流:空间.疆界.迁移》(合编、2008)、《现代日本政治事典》(合编、2008)、《东亚文化交流与经典诠释》(2008)、《江户时代日本汉学研究诸面向:思想文化篇》(合编、2009)、《东亚知识人对近代性的思考》(2009)、《转换中的EU□「东□□□共同体」-台湾□□世界□考□□□》(合编、2012)日本学研究丛书7、等专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朱茂男i
序..............德川真木ii
导论..............潘朝阳1

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日本观--朱舜水与徐复观的比较..............黄俊杰13
一、引言...............13
二、朱舜水与徐复观的同调与异趣.............................14
三、日本人的心理与日本文化之特质.........................17
四、结论...............23

异议的意义--论东亚的反理学思潮……杨儒宾25
一、前言...............25
二、不谋而合的平行现象...............28
三、理世界是怎么建构起来的.....................................36
四、气化论的另类天道性命说.....................................44
五、结语:反经合道的辩解...............53
iv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

近世东亚文明与朱舜水之位相..............钱明61
提要...............61
一、朱舜水思想的隶属问题...............62
二、朱舜水对朱子学的态度...............72
三、朱舜水对阳明学的态度...............82

朱舜水航至日本时的中日文化交流...……松浦章99
一、绪论...............100
二、万治二年(1659)前后的中日来往......................101
三、朱舜水赴日时的中日文化交流.............................104
四、小结...............142

朱舜水在江户儒教思想史上之定位--德川儒教勃兴的思想状况再检讨……佐藤贡悦145
一、问题所在................................................................145
二、退溪学派和藤原惺窝...............147
三、舜水思想的接受情况...............154
四、代结语...................................................................157

古学取向的朱舜水儒学...............潘朝阳159
一、前言...............159
二、晚明大儒顾炎武的古学型儒学.............................161
三、清末黄遵宪溯古推尊孔子本义.............................167
四、朱舜水对于佛老的态度...............175
五、朱舜水批判明代心学家...............183
六、朱舜水批判宋代理学家...............190
七、朱舜水上追孔孟的古典儒学之路.........................193
八、结论...............204

朱舜水与黄宗羲、马一浮--论道德与法政主体..............杨际开205
一、问题的提起...............205
二、朱舜水与黄宗羲....................................................218
三、朱舜水与马一浮....................................................229
结语...............238

循孔子、尊虚君:朱舜水、德川光□之水户学.............吕玉新247
一、创新意识形态:尊霸贱皇还是尊皇敬幕?
二、幕府御说vs水户学论..............247
三、幕府官学对皇室、将军意识形态地位之塑造..............254
四、循孔子:水户学的出现及其尊虚君之实质..................259
五、对日本、中国后起问学与意识形态之影响..................279

朱舜水与水户的唐话学...............德田武285
一、用唐音传授...............285
二、安积澹泊................................................................286
三、舜水的记闻...............287
四、澹泊的俗语使用....................................................292
五、今井弘济、服部其衷...............295
六、《舜水朱氏谈绮》与《名物六帖》........................296
七、水户藩唐话学的历史意义.....................................301

谈水户藩儒教仪礼相关纪录文献与朱舜水........................仓员(长谷川)正江309
一、绪言...............305
二、《水户纪年》、《义公遗事》、《西山随笔》等书中与舜水相关内容..........306
三、《中村杂记》刊载舜水相关内容...........................310
四、《大日本史编纂记录》刊载舜水相关内容............315
五、〈改订释奠仪注〉的增补.......................................325
六、谈柳川古文书馆藏《陈设目.改定仪注》..........327
七、幕府对于释奠的态度...............329
八、光□的宗教、仪礼观...............331
九、结语...............333

朱舜水思想与加贺藩儒教发展再考........................徐兴庆335
前言...............335
一、奥村庸礼与《读书拔尤录》...............338
二、得意门生古市务本................................................345
三、服部其衷与习释奠礼...............348
结语...............351

关于朱舜水「日本归化」问题的再思考…韩东育357
一、问题的缘起及其争论...............357
二、「归化」概念的古今中日流变...............................365
三、朱舜水「归化」与否的事实及争论双方的意愿分析....................380

知己是同胞不论族与乡--浅议张斐与安东省庵的文字之交………刘玉才395
一、渡海缘起以及与安东省庵的结交.........................396
二、张斐、安东省庵文字交谊析论.............................401
三、张斐与安东省庵交往的文献遗存.........................410
四、余论...............413

朱舜水墨蹟研究...............计文渊417

朱舜水的尴尬与慰借--试论日本的朱舜水纪念碑文的准确性...............梁继国441
前言...............441
一、朱舜水先生终焉之地碑...............442
二、为水户学奠定基础的儒学家朱舜水微形铜像和其碑文...................447
三、位于西山庄的朱舜水碑...............451
四、结语...............454

跋...............徐兴庆455

名词索引...............471

人名索引...............477

图书序言

书摘1

东亚文化交流圈是一个政治、经济与文化实力都不对等的「接触空间」(contact zone)。 中、日、韩、越各地官员、知识分子或商人等各类人物,在东亚这个不对等的空间里交流互访,留下大量的旅游纪录,他们的「政治自我」及「文化自我」,与作为「他者」的对方的政治实体、社会样态与文化价值,在旅游与互访经验之中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强化双方人士对「自我」的身分认同感,也更鲜明地辨识「他者」与「自我」的异同。

──黄俊杰〈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日本观──朱舜水与徐复观的比较〉,《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p.13

书摘2

我们可以说德川时期的儒教,分为朝鲜半岛(退溪学)和中国(朱舜水)这两大源头。 然而就目前所知,似乎还没有人以这种视角进行考察。这毕竟有其原因,因为这个问题并非如此单纯。总的来说,当一个大学问体系被引进日本,其被接受吸收的过程中,不论是退溪学或朱舜水的思想,还是古代儒教、佛教,或是江户时代的兰学以及近现代的欧洲诸科学,都会存在以下问题:(1)由谁传播了怎样的思想、学问;(2)由谁在怎样的时代状况和风土背景之下接受;(3)被引进日本之学问,其后如何发展(这里还包括了从怎样的视点来进行评价之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日本思想史研究工作的任务,应该集中在这几点上。

──佐藤贡悦〈朱舜水在江户儒教思想史上之定位──德川儒教勃兴的思想状况再检讨〉,《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p.146

书摘3

朱舜水在流寓日本期间,大量手稿、遗墨均散佈在当时的朝野之间,如与友人、学生的信函、诗赋、序跋、画赞、碑铭等等,这些墨蹟实物、手泽遗珍的保存,无疑对朱舜水墨蹟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如今,从他写给友人书函的字里行间,同样能一一感受到他当时作书时的情形,诸如:「前书醉后所草,深夜笔冻,诚恐率误,未知何如?」 「岁内承委书挂物三幅,以积病久稽,今书上四幅,亦以病不能佳。」 「来纸二幅,不敢违台意,谨书上,非谓能书也。」 「屏已书上,真字格言六幅,行草六幅。格言以存心、养性、修身、齐家、敬君、治国为目。」 等等,其内容其场景依然宛在。

──计文渊〈朱舜水墨蹟研究〉,《朱舜水与近世日本儒学的发展》p.422-423



德川 真木*


2011年11月3日、中国、余姚市から朱舜水の族孙の人々と市の代表の方々が来日して、茨城県常陆太田市内にある国指定史迹.水戸徳川家墓所内の朱舜水の墓に参拝された。105年ぶりの子孙による参拝という事で、日本全国から华人や朱舜水を尊敬する人々が集まり、参拝者の列は100人を超えた。故郷を离れ、350年も昔に亡くなった一人の儒学者のことは日本でも中国でも台湾でも全ての人が知っていることではない。彼は王のような権力者ではなく、明末の儒学者である。今なぜ、多くの人が彼と彼の学问に関心を持つのか考えてみると、歴史の中で彼の果たした役割を改めて学んでみたいと强く思った。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