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何鏡平
1928年齣生於北京。1943年開始從師王薌齋先生習練大成拳,並進一步建立瞭密切的師生情誼。
1960年初,協助薌齋先生在北京中醫研究院開展大成拳養生樁治療工作。1960年始,開始業餘參加北醫第一附屬醫院精神科及海軍醫院用站樁功治療神經衰弱病的綜閤治療;參加過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王景和、陳雙雙主持用站樁功測試低負荷試驗;開始業餘教站樁功,講課數百次。
何先生酷愛大成拳,始終主張和呼籲薌齋先生拳學事業的後繼者,要認真遵守王薌齋先生「繼承、發展大成拳拳學思想」的遺願,提倡正確的學術之風,使大成拳沿著正確的軌道嚮前發展。
寫在前麵
關於《王薌齋的大成拳》
2008年12月10日,何鏡平先生的夫人張麗貞老師來電話,告訴我「老何昨天走瞭。」--又一位能夠見證王薌齋和王薌齋那個時代的人去瞭,心中一陣悵然。
何先生是《武魂》雜誌的一位熱心作者,這些年他在《武魂》上刊登的文章,都是筆者經手編發的。雖然我們隻在大成拳門人的集會上見過一兩次麵,而這所謂「見麵」也不過是打個招呼而已,但透過電話,我其實早已熟悉瞭那個在平和、沉穩、爽朗之中,透齣幾分執著的聲音。
確實,何鏡平先生是執著的,從他給《武魂》的第一篇稿件《概述王薌齋先生大成拳的拳學思想理論》就可以感覺到,作為薌齋先生的學生和拳學事業的後繼者,他是把宣講、傳播王薌齋先生真實的拳學思想和實踐,當成瞭自己從事拳術活動的唯一使命。這份對於使命的執著,在之後發錶的一係列文章中有瞭更多的體現。
何先生2007年11月22日寫給筆者一封信,信中說:
大成拳王薌齋先生逝世後,在不同時期學術思想齣現的不同看法介紹如下:
一、對大成拳與意拳的看法(見附件一);
二、對齣現僞造師承係譜的看法(見附件二);
三、對「薌齋先生」「人體動力學」的看法(見附件三);
四、對篡改薌齋先生指導練功詩詞的看法(見附件四);
五、對發功放氣的看法(見附件五);
六、對中國武術發展未來之瞻望(見附件六)。
以上材料寄去參考。
緻禮
何鏡平
20071122
當時沒有明白何老為什麼突然寫來此信,因為隨信寄來的幾篇文章,大多已在本刊發錶過,隻有《薌齋先生逝世後大成拳的走嚮》一文是新作。因為忙,此事未及詢問就放下瞭。編輯部接到此信是2007年12月12日,而何先生是2008年12月9日逝世,還差三天就剛好一年。
2009年《武魂》第1期上,刊發瞭何先生逝世的消息和那篇關於大成拳走嚮的文章,此文成瞭何先生在《武魂》雜誌上的絕筆!
一切都好像冥冥中已經契閤瞭那樣,我現在總願意認為,這封信,似乎是何先生預感到瞭什麼而對我默默的囑託。我想,他一定是在籌畫著寫一本書,而那信,分明就是為這本書列齣的部分目錄。那麼,何先生是不是也一定希望我為他做些什麼呢?
於是,就有瞭我為編纂何老此書齣力的自告奮勇,就有瞭張麗貞老師的充分信任,就有瞭與何先生弟子的密切閤作,就有瞭在何鏡平先生逝世將近兩年的時候,這本《王薌齋的大成拳》,與讀者的見麵。
關於此書,有幾件事情,需要嚮讀者做一交代:
1此書之所以定名為《王薌齋的大成拳》,是因為何先生在本書中所寫的文章,主旨隻有一個,那就是依據他與王薌齋先生的親密接觸和深入觀察,從多個角度和層麵介紹瞭王薌齋先生的拳術理念,始終主張和呼籲要繼承、發展王薌齋正確的大成拳拳學思想,對那些篡改薌齋先生學術思想並妄稱正統者做瞭毫不妥協的揭露和批評。特彆要說明的是,本書收集瞭作者在王薌齋先生健在時,由王薌齋親自指導下撰寫的多篇關於大成拳養生樁及王薌齋養生思想研究的論文,內容提供瞭當年王薌齋先生從事養生樁教學實踐的種種相關史料。由於這些文章,完成於王薌齋先生健在之時,且基本都經過王薌齋先生的審閱,因此其所錶述的觀點,應該更接近於王薌齋,這也就使本書的這部分內容,在具備相當學術研究價值之外,還具備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何先生力圖透過他的文章讓讀者知道,什麼是王薌齋先生所傳授的「大成拳」。正是基於以上理解,編纂者自作主張,替何先生為本書取瞭這樣一個名字,何老九泉有知,想必不會怪罪吧。
2本書有關「王薌齋大成拳養生樁」的七篇文章,是依據文章寫作的實際時間順序編排的,從1960年初的《我對王薌齋先生(站樁療法)的實踐和體會》至1980年6月6日《王薌齋先生大成拳養生樁概論》,時間跨度20年,七篇文章之間,文字或有重復。編纂者苦心,希
望讀者從中看到何先生在20年的時間裏,對「王薌齋大成拳養生樁」由淺入深、由錶及裏的認識心路,而萬勿以冗文等閑視之。
3《王薌齋先生大成拳養生樁概論》一文第二章《大成拳養生樁的練習方法》中原有的綫條動作圖,應齣版社要求,改為由何鏡平先生演示的動作照片,特此說明。
由於山西科技齣版社和王躍平老師的理解和支持,本書得以順利齣版發行,在此謹緻以誠摯的感謝!
《武魂》雜誌副主編 常學剛
自序
筆者1948年北京中國大學法律係畢業,1949年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在人民法院任職審判員,1982年在司法局擔任公證員工作,1988年離休至今。
1943年從師王薌齋先生練大成拳。參加工作後,繼續嚮王薌齋先生深入研習大成拳,並與薌齋先生更進一步地建立瞭密切的師生情誼。在薌齋先生親自教誨下,我在不同階段,對大成拳都取得瞭深一層的心得體會。
1960年編寫瞭《薌師日語隨筆》一文,深得薌齋先生贊許。1960年初在《中醫雜誌》總編輯董德懋先生介紹下,協助薌齋先生在北京中醫研究院內外科研究所,開闢瞭大成拳養生樁的治療工作。
以後於1961年鞦,在與我傢有世交關係的河北省衛生廳段慧軒廳長的推薦下,由人事廳廳長丁一及北京中央商業部人事局長吳建中,共同審閱瞭薌齋先生的人事檔案後,確定瞭薌齋先生在河北中醫研究院工作,享有專傢待遇,負責高乾病房的養生治療工作。
1961年11月,河北省在保定市河北飯店召開瞭「養生學協作研究會」,王薌齋先生作為站樁功法的代錶人,指定我和於永年師兄參加瞭該會的全部會議。
我和於永年師兄參加瞭會議,指定我代錶王薌齋先生在大會上發言,發言稿名為《我對薌齋先生站樁療法的實踐和體會》。會議決定將王薌齋先生所寫的《站樁功》初稿,連同我的發言稿,一併刊登在會議文獻《中醫學術參考資料第七輯》中。
從20世紀50年代起,曾在《健康報》、《中醫雜誌》、《體育報》發錶過有關大成拳站樁資料,以後又相繼在《中華武術》、《武魂》等雜誌上發錶瞭多篇有關我嚮王薌齋習研大成拳的文章,主張宣傳繼承發展薌齋先生正確的大成拳拳學思想。
隨薌齋先生練功後,隻接納瞭馬剋偉等幾名弟子。現仍在孜孜不倦地練功,並已取得瞭一定的成就。
何鏡平
這套書簡直是武術愛好者們的寶藏!作為一個從小就對傳統武術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復雜的理論和流派弄得眼花繚亂的讀者來說,找到一套既深刻又易於理解的講解,實屬不易。王薌齋先生的大成拳,我之前一直有所耳聞,知道其精髓在於“用意不用力”,但一直沒有一個係統性的入門途徑。這次拿到這套《王薌齋的大成拳(附VCD)》,我的感受真的就像撥開雲霧見青天。 首先,書本的裝幀和紙張質量就給我留下瞭很好的第一印象,厚實而有質感,仿佛預示著內容的厚重。打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沉靜而嚴謹的學術氣息。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對大成拳的起源、發展、核心理論以及各個關鍵的技擊原理,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試力”和“站樁”的講解,不再是簡單的動作描述,而是將動作背後的用意、勁力運轉的感受,以及如何通過這些基礎功法來培養內在的覺知,描繪得淋灕盡緻。有時候,我讀著文字,仿佛就能感受到那種內斂而又充沛的勁力在身體裏流淌。VCD的配閤更是錦上添花,之前那些隻可意會的勁力,通過直觀的影像呈現,變得更加清晰明瞭。看著大師的演示,結閤書中的講解,那些曾經睏擾我的疑惑,許多都迎刃而解。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拳術的指導,更像是一次對中國傳統武術哲學的一次深刻體驗。
评分作為一個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敬意的學習者,我一直對王薌齋先生的“大成拳”心嚮往之。能夠擁有這套《王薌齋的大成拳(附VCD)》,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這本書的編寫,可以說是在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現代傳播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書中的文字,既保留瞭傳統武術的韻味和精髓,又避免瞭過於生澀的錶達,使得普通愛好者也能窺見其堂奧。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養生”與“技擊”相結閤的論述印象深刻。很多傳統武術常常被片麵地解讀為隻重殺伐,而忽略瞭其蘊含的養生之道。《王薌齋的大成拳》則清晰地闡釋瞭,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不僅能夠提升技擊能力,更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VCD的配閤,讓那些文字難以言傳的細微之處,得以直觀呈現。我反復觀看大師的動作演示,並結閤書中的講解,逐漸領悟到那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所蘊含的深刻的力學原理和人體工學。這本書不僅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大成拳的大門,更讓我感受到瞭中華武術在追求技藝的同時,對生命和健康的深刻關懷。
评分這套書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是一種對武術內在精神的全新認識。我過去接觸的許多武術書籍,更多的是關注動作的形,而忽略瞭動作的“神”和“意”。《王薌齋的大成拳(附VCD)》則恰恰相反,它將“用意”放在瞭首位,用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如何運用意念來引導身體的運動,如何通過放鬆來獲得更大的力量,以及如何將全身的勁力擰成一股。 我非常喜歡書中的一些比喻和意象,它們非常生動地描繪瞭內在的勁力感受。比如,書中將勁力比作“彈簧的蓄勢待發”,或者“水流的順勢而為”。這些描述讓我更容易理解那些抽象的勁力概念。VCD的演示,更是將這些意象具象化,讓我能夠看到在實際動作中,這種“用意”是如何體現齣來的。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去練習,一開始覺得有些彆扭,但堅持下去,我開始能夠體會到那種身體內部的鬆活和力量的流動。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武術,不僅僅是外在的招式,更是內在的精神修養和身體的深刻覺知。它提供瞭一個通往內在力量的路徑,讓我看到瞭武術的另一種可能。
评分這套書的到來,如同在我的武術探索之路上點亮瞭一盞明燈。長期以來,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真正理解“內傢拳”精髓的途徑,一種擺脫瞭機械模仿,能夠真正激發身體潛能的方法。《王薌齋的大成拳(附VCD)》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沒有像許多速成教程那樣,承諾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去體會“用意不用力”的真諦。 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整體力”和“協調性”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在練習其他武術時,容易陷入局部發力的誤區,導緻力量不連貫,速度不快。《王薌齋的大成拳》則從根本上糾正瞭這一點,它教導我們如何將全身的骨骼、肌肉、筋膜協同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VCD中的演示,尤其是在展現身體不同部位如何配閤發力時,給予瞭我極大的啓發。我嘗試著書中的一些基礎訓練,比如“試力”的不同變化,以及一些簡單的“發力”練習,逐漸體會到身體在放鬆狀態下,反而能夠産生更強大的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套拳術的介紹,更是一種關於如何認識身體、如何與身體和諧相處的哲學。它讓我看到瞭大成拳所蘊含的智慧,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的巨大價值。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華而不實的武術套路感到有些厭倦,總覺得缺乏實戰的根基。直到我偶然接觸到這本《王薌齋的大成拳(附VCD)》,我纔真正理解瞭什麼叫做“大道至簡”。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對大成拳“實戰”精神的強調,以及如何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每一個招式和每一個訓練環節中。書中的論述,不像某些武術書籍那樣堆砌大量的古籍引用或者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非常務實地從人體發力原理、身體協調性、以及如何運用意念來引導勁力等方麵進行講解。 我特彆欣賞書中的一些關於“寸勁”、“爆發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論述。這些都是傳統武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往往被一些不肖的傳人所誤解或誇大。這本書則以一種非常科學和理性的角度,去剖析這些概念的本質,並且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訓練方法。VCD的配閤,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需要細微體會的動作要領,比如如何保持身體的鬆活,如何在瞬間發齣強大的力量,以及如何在對抗中保持身體的中心。我嘗試著書中介紹的一些基本訓練方法,比如“試力”和“發力練習”,驚喜地發現自己對身體的控製能力和發力感覺有瞭顯著的提升。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大成拳作為一種強調實戰的拳種,其真正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