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绽放于尊重和赏识的环境中,
关爱自我和他人,并且以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学习认识这美好的世界。
借由优质、个别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
让身心障碍者成为有喜乐、价值和希望的人!
身心障碍者从出生至成年的全人生,都需要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故而本书名为《迈向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前两章从历史脉络和实征研究的视框,探讨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缘起、发展与现况;第三、四章呈现个别化计画之意义与功能及法规基础;接续五章则探究个别化计画之发展实务,第五章说明各种个别化计画执行之共同要素,第六至九章则叙述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个别化教育计画、个别化转衔计画和个人未来生活计画(或个别化服务计画)的拟订与评鑑。
本书能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落实个别化计画,为身心障碍者设计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之基础,让身心障碍者在获得支持及辅助下,能运用其优势,使用不同的方式,翱翔于天空,为实现他们的愿景而起飞。
作者简介
钮文英
现职: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学士
美国堪萨斯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硕士、博士
经历:国中启智班教师、特殊教育组长
着作:如何发展个别化教育计画—生态课程的观点(2000,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
身心障碍者行为问题处理—正向行为支持取向(2001,心理出版社)
启智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2003,心理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07,双叶书廊)
拥抱个别差异的新典范—融合教育(2008,心理出版社)
身心障碍者的正向行为支持(2009,心理出版社)
单一个案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11,洪叶文化)
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12,双叶书廊)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量化和质性方法之应用(第二版)(2013,双叶书廊)
其他期刊和编纂类书籍中的文章约百篇
校阅:智能障碍定义、分类和支持系统—美国智能及发展障碍协会定义指南第十一版(2011,财团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
应用行为分析(2012,学富文化)
第一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美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缘起与发展
第二节 我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缘起与发展
第二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研究实况
第一节 美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研究实况
第二节 我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研究实况
第三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意义与功能
第一节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之意义与功能
第二节 个别化教育计画之意义与功能
第三节 个别化转衔计画之意义与功能
第四节 个人未来生活计画之意义与功能
第四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法规依据
第一节 美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法规依据
第二节 我国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法规依据
第五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计画之执行
第一节 个别化计画之执行过程
第二节 个别化计画委员会之组织
第三节 个别化计画之专业团队运作
第四节 个别化计画会议之召开
第六章 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之拟订与评鑑 ∕陈采缇、钮文英
第一节 家庭中心模式之理论基础
第二节 家庭中心模式之意涵
第三节 家庭中心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之发展
第四节 家庭中心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之示例
第五节 家庭中心个别化家庭服务计画实施之检讨
第七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教育计画之执行
第一节 学生背景资料、能力现况与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之撰写
第二节 学年与学期教育目标之撰写
第三节 适合学生的评量方式之撰写
第四节 个别化教育计画之评鑑
第八章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转衔计画之执行
第一节 转衔评量之意涵与实施
第二节 个别化转衔计画之内容与执行
第九章 身心障碍者个人未来生活计画之拟订与评鑑
第一节 个人未来生活计画的基础
第二节 个人未来生活计画的执行
索引
中英索引
英中索引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吸引人!“迈向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这几个字精准地戳中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内心的渴望。我特别关注的是“个别化”这个部分,因为我自己的孩子就是特教生,深切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求、优势和挑战都不尽相同。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方式,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往往难以真正触及他们的核心需求。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这些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并与学校、老师有效沟通,那真是太棒了。尤其是在台湾,虽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但落实到个别化的教学上,仍有许多可以进步的空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知道如何为孩子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如何发掘他们的潜能,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不足”。读到这个书名,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景,那我绝对会第一时间入手!
评分“迈向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最近几年社会上关于教育公平和资源分配的讨论。在台湾,虽然经济发展不错,但特殊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普及程度,在不同地区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距的。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可能在专业师资、辅助设备以及个别化辅导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那对于推动整个台湾特殊教育体系的进步,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非常好奇它是否会讨论到如何提升基层教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引进更多跨领域专家的合作,以及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社区支持网络。毕竟,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绝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它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部门的协同努力。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打破现有的僵局,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有活力的特殊教育图景。它应该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份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
评分“迈向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这个书名勾起了我对台湾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的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回顾过去,分析过去在特殊教育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它是否会探讨在不同时期,台湾的特殊教育政策是如何演变的,以及这些政策对于实际服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能否为未来的特殊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我特别关注“优质”这个词,它背后一定蕴含着许多关于评估体系、教学方法、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深度探讨。而“个别化”则需要对特殊孩子的评估、干预和支持进行精细化的设计。这本书如果能从宏观到微观,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台湾特殊教育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那我一定会非常感兴趣。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特殊教育服务中来,共同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迈向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这个书名让我想到,在台湾,关于融合教育的推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融合教育的实践,往往需要非常有力的支持才能真正做到“优质”和“个别化”。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融合教育的理念,以及如何具体地在班级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策略,让融合班的孩子们都能在其中受益。它可能还会讨论到如何培训普通班的老师,让他们能够胜任融合教育的教学任务,如何调整课程内容和评估方式,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在家中配合学校的教育,如何与孩子一起学习,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也都是非常关心的方面。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亲子互动技巧,或者家庭支持的资源,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它能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让我们看到,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的。
评分“优质、个别化的特殊教育服务”,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很有份量!我个人认为,这里的“优质”不仅仅是指教学质量,更包含了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专业度、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对于特殊孩子的家庭来说,他们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一本好的特殊教育书籍,应该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探讨如何建立一个更具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特殊孩子在学校里不感到孤立,能够融入同伴群体,同时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个性化关注。它或许会分享一些成功的个别化教育案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特殊孩子是如何通过量身定制的教学计划,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范畴,更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更包容、更友善社会的议题。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对特殊孩子的认知,破除一些刻板印象,那将是极大的贡献。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积极的视角,让我们看到特殊孩子身上闪耀的光芒,而不是仅仅聚焦于他们的“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