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专为需要了解并应用班级经营的人所设计。
.全书共分三大篇,第一篇为班级经营的导论与架构,第二篇介绍六大班级经营模式,最后,第三篇中则详实的说明班级经营的理论与实务。
.除描述理论架构与实务情形,更客观的探讨其各方评价,给予读者自我判断与省思的空间,「进阶学习专栏」则提供更直接且完整的资讯,有助于读者深入研习。
.不论是单纯抱着学习心态的学生,或是急需应用班级经营技巧的实务工作者,都能从本书中得到想要的讯息,并确实有所成长。
第一篇 导论与架构
第1章 导论:一些与「课堂纪律」有关的话题
第2章 选择纪律模式之理论架构
第二篇 经实验证明切实可行的班级经营模式
第3章 詹姆斯多柏森:惩罚模式
第4章 李和玛莲肯特:肯定训练-「负管理之责」取向的班级
第5章 费瑞克琼斯:确定纪律
第6章 鲁道夫德莱克斯:社会纪律
第7章 威廉葛莱瑟:现实治疗、选择理论与优质学校
第8章 汤玛斯高登:教师效能训练
第三篇 更多有效能的班级经营理论与实务
第9章 其他着名的作家:他们针对纪律所想说的话
第10章 预防问题行为的点子
第11章 维持纪律的妙点子
第12章 更有效班级经营之概览建议
第13章 今日的校园暴力
第14章 ERIC教育资源资讯中心
原文序
教育者应该要将管教的理论与在教室里教学的实务做一个平衡。在今天这个日渐要求「教师教学能力(teacher accountability)」的社会里尤其重要。「班级经营:理论与实务」是专为新手教师,或是不曾修过许多管教课程,以及没有许多时间阅读许多理论基础的文章与书籍的人所设计的一本书。在这些人当中最有可能从本书受惠的人有以下数种:
.正在进行校外实习的大学生。许多州与地方认证理事会都增加对于实习活动的要求,不论何时开始阅读与研究班级经营的理论与实务都不会太早。
.正在修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生,这门课程的教科书(一如大多数的教科书)最多只利用单一个章节讨论管教。
.正在参与一整个学期长实习课程的实习教师,在这门课程当中,有效的班级经营技巧和背后的理论都是必要的,而不是多余的。
.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教师,就像实习教师一样,需要有效的管教技巧才能成功,甚至于才能生存。
.可能没有修习过足够班级经营课程(大多数这样的教师都没有上过班级经营的课程)或是只想认识管教理论与实务的兼任教师。
.登记选读班级经营课程与讨论课的学生。
.希望提供学生有关管教的建设性建议的教授或行政人员,这些建议都有完整的教学理论为基础。
第一篇为「导论与架构」,包括两个章节。第一章提供许多有关纪律之直接了当的说明;这一章说明将纪律、管教作为达成目的的方法,是「使学习可以顺畅进行」的必备要务。第二章则提出许多理论性但非常值得一读的架构,透过这些架构,第二篇当中所描述的六个「经实验证明切实可行」的班级经营模式中的每一个模式,都可以妥善的归类定位进来。
第二篇,「经实验证明切实可行」的班级经营,呈现出六个管教的纪律模式,每一章的模式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有的模式都相当有用。有效经营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对你而言最好用的模式。根据这些模式介入的程度,从最多到最少来作排列,包括:
.詹姆斯多柏森:惩罚模式
.李肯特和玛莲肯特:肯定训练
.费瑞克琼斯:确定纪律
.鲁道夫德莱克斯:社会纪律
.威廉葛莱瑟:现实治疗、选择理论与优质学校
.汤玛斯高登:教师效能训练
第三篇对于「更多有效能的班级经营理论与实务」有更深入的探讨。第九章将其他着名教授对于班级经营这个主题作一个简述。第十章则探讨许多特别设计来阻止问题行为发生的主题。第十一章呈现一些有关于管教、纪律之令人惊讶(有时候具争议性的)的想法。第十二章提供一系列特定的建议,教师可以迅速的使用这些方法来比较有效的管理教室里的秩序。第十三章则是针对日益增加的校园暴力问题。最后,第十四章所谈的教育资源资讯中心(ERIC),一个包含所有教育主题的资源中心。
许多人帮助这书的设计;在此我感谢我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生,这些学生借着在附近学校很长时间的校外实习,贡献了问题与评论来鞤助我将焦点放在班级经营的理论与实务。我想要感谢在第二版中特别强调的六个模式中的每一位作者。他们每一位,或是他们的代表在提供资料和校定章节的草稿时,对我们有非常多的帮助。
特别要感谢乐意温蒂艾登穆乐太太为这本书校稿。没有她的帮忙,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同事、和我最好的朋友西西莉亚陶柏不断的支持与鼓励。最后我很感激能够拥有我的儿子大卫与女儿瑞贝卡。
Robert T. Tauber
哇,這本書《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根本就是我當初踏入教育現場時,最渴望擁有的寶典!我還記得剛拿到這本書時,那種興奮感,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當時我對班級經營的理解,真的非常模糊,就只是憑著一股熱情和天生的耐心在硬撐,結果可想而知,常常搞得自己焦頭爛額,學生也不見得買單。書裡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導航圖。從如何建立清晰的班級規則、如何有效處理學生的衝突、到如何營造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安全和被尊重的學習環境,作者都用非常貼切的例子和深入淺出的語言一一剖析。 特別是書中提到的「預防勝於治療」的班級經營理念,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總是在問題發生後才去亡羊補牢,不僅耗費心力,效果也常常不盡人意。但讀了這本書後,我開始學會如何透過日常的互動和細膩的觀察,去預測可能出現的挑戰,並提前做好準備。像是書裡介紹的「肯定句」的使用,我把它融入到每天和學生的對話中,發現學生的反應真的有明顯的改變,他們變得更願意合作,也更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只是一本學術理論的堆疊,而是真正能夠引導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落地實踐的指南。
评分身為一位在國中任教十幾年的資深教師,我見證了教育現場的變遷,也累積了不少帶班經驗。然而,即便經驗豐富,每一次面對新的班級、新的學生,都像是一場全新的挑戰。《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位經驗老到的導師,總能在關鍵時刻點醒我。它不像坊間許多強調「速成」的技巧書,而是以一種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帶領讀者理解班級經營的深層意義。書中對於不同年齡層學生的發展特質的分析,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質來調整經營策略,都讓我感到豁然開朗。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提供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萬靈丹」,而是鼓勵教師們根據自己的班級狀況,發展出獨特的經營風格。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每個班級都是一個獨立的有機體,有其獨特的生態。書中提供的各種理論模型和實例,更像是讓老師們具備分析工具和靈感來源,幫助我們在理解學生的同時,也能夠建立起更有效、更具彈性的班級管理系統。每一次翻開這本書,我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啟發,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並找到更適合自己班級的解決方案。
评分我是一個新手老師,剛開始帶班的時候,真的有種手足無措的感覺。每天都在擔心學生不聽話、不專心,或是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壓力大到不行。《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救星!它就像是一本暖心的陪伴,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孤單地面對這些挑戰。書裡面的內容,講解得非常仔細,而且有很多實際的例子,讓我能夠感同身受,也知道自己該從何處著手。 我最喜歡書中關於「建立班級規範」的部分,作者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步驟和技巧,讓我不再是憑感覺在訂規矩,而是有系統地引導學生參與,讓他們了解規則的意義,並自發性地遵守。還有處理學生之間的紛爭,以前我總是很頭痛,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書裡教我的方法,讓我學會如何當一個公正的仲裁者,引導學生互相理解,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本書不僅教我「怎麼做」,更讓我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讓我對班級經營充滿了信心。
评分我曾經以為,班級經營就是老師的「權威」和「管理」。但自從讀了《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之後,我的觀念徹底被顛覆了。作者用非常細緻的筆觸,描繪出班級經營是一個更為複雜、也更為人性化的歷程。書中探討的,不只是如何讓班級「聽話」,更是如何讓班級「有力量」。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賦權」的探討,作者強調老師應該適當地將一部分的班級經營權力下放給學生,讓他們參與班級事務的管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領導能力。例如,在班級幹部的選拔、班級活動的規劃,甚至是一些班級規定的制定,都鼓勵老師們引導學生們參與討論和決策。這樣的做法,一開始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冒險,但書中提供的案例和理論支持,讓我看到學生們在被賦予責任後的積極轉變。他們變得更為主動,更懂得合作,也對自己的班級有了更強烈的歸屬感。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班級經營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一群能夠自主學習、互相尊重、並且有責任感的未來公民。
评分坦白說,當我一開始接觸這本書時,並沒有抱持著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面上關於教學的書籍琳瑯滿目,有些讀起來很學術,有些又過於流於表面。《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卻意外地讓我驚豔。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平易近人,雖然探討的是深度的理論,但卻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並且大量引用實際的教學案例,讓讀者能夠輕易理解。 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班級文化」的強調。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班級經營,不僅僅是管好學生、維持秩序,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營造一種積極、正向、支持性的班級氛圍。書裡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例如如何透過共同的活動、榮譽制度、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來建立這樣一種文化。這讓我在實踐中,不再只是被動地回應學生的行為,而是能夠主動地塑造一個讓學習更有效、讓師生關係更融洽的環境。這本書,絕對是所有對班級經營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不可錯過的入門與進階參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